分享

为何“拿不住”大牛股

 幸运的多彩鱼 2013-10-14

为何“拿不住”大牛股

作者 于百程

来源: 财商

时间 : 2013-10-12 09:15

字号 : 

将本文分享至:                    

真正的投资,不能总是随意地买入,随意地卖出,这样最终赚了钱也是侥幸,与大牛股失之交臂也会是必然。

近,有投资者抱怨,甚至苦恼,他在6元钱的时候买过苏宁云商,但早早就抛了,如今股价已在13元以上。像东方财富、友阿股份、外高桥等他也买过,但都和暴涨失之交臂。

其实,在行情火爆时,投资者都有过“拿不住”牛股的经历,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免。比如在冠农股份上,王亚伟管理的昀沣基金3月底持有367万股,随着股价的疲弱,在6月底已经退出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即使有持股也已少于98万股。而从7月1日开始,冠农股份股价从14元一路涨到了23元。

对投资者来说,“拿不住”恐怕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大牛股的上涨都不是一帆风顺,会经历多个起伏,时缓时急,时上时下。有人把这一过程比作艰苦的登山比赛,当我们站在股价的峰顶向下看时,其间的曲折是对人性极限的挑战,是对人性弱点的颠覆。

在今年,许多“登山者”在陡峭的山峰前离场。他们过早放弃的,却是如珠穆朗玛般的机会。但这也大可不必太过抱怨,因为计划、准备、经验、“天气”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收获。

一是计划。对于一位短线交易者来说,其出发点就是为了吃到一波急涨行情,登不登顶并不重要。相反,一位中长线投资者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走完全程,如果老是在主升浪前离场,则要好好反思了。

二是准备。对于一只股票,研究的深入程度、跟踪的时间长短会决定你是否敢于持股。蜻蜓点水式的研究,会让你总是在面临考验时离场。

三是经验。面对一只股票的异常走势,有实战经验的投资者会做出对的反应。有些投资者本来计划长期持有,但看到短期急涨就总想做个差价,看到其他股票涨得好就想换股,最终好股没捡回来,得不偿失。

四是“天气”。好天气会将利好放大,正常情况下一倍涨幅的利好,在好“天气”中可能会涨几倍。正所谓赚与不赚看能力,而赚多少要看“天气”。

最后要说的是对投资的态度。真正的投资,不能总是随意地买入,随意地卖出,这样最终赚了钱也是侥幸,与大牛股失之交臂也会是必然。

投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不断修正,并执行纪律。如果按照计划进行,“拿住了”一只牛股,只要获利达到预期,即使不是抛在最高点也无需抱怨。巴菲特当年买入中国石油,均价1.6港元买入,13.5港元卖出,离31港元的最高位也很远。但这一利润显然已相当丰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