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文詩

 hszlw 2013-10-14
回文詩
拼音:huí wén shī
同义词条:回文词
  
中國回文詩圖大觀
中國回文詩圖大觀
 
 
 
 
 
  中國傳統詩詞楹聯發展流變中,除正格正體之外,另有許多雜體别格,旁逸斜出,潛滋暗長。回文詩便是頗負盛名的一類。《辭海·語言文字分冊》列“回文”詞條:也叫“回環”。修辭學上辭格之一。運用詞序回環往複的語句,表現兩種事物或情理的相互關係。
 
 
 
 

  
 
 
 

回文詩概述  

回文定義

  回文,是一種修辭格,也稱作卷簾、迴文、回紋、回環。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回環往複的修辭方法。用回文修辭方法寫作的文體,稱之爲回文體。用於寫,謂之回文詩;用於填詞,謂之回文詞;用於度曲,謂之回文曲;用於撰聯,謂之回文聯

  回文體充分展示並利用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爲主和以語序爲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按一定法則將字詞排列成文,回環往複都能誦讀,能顺讀,能倒讀,能斜讀,能交互讀,能上下顛倒讀,讀來回環往複,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回腸、意興盎然的美感。正如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朱存孝也說:“詩體不一,而回文優異。”這種文體的形式變化無窮,非常活潑,是一種别具情致的文學形式。它突出地繼承了詩詞反複詠歎的藝術特色,來達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它不僅充分展示漢語神奇組合功能,且同樣可以叙事、狀物、抒情、言志,還可收到賞心悦目的音韻回環、寓意疊出、情景奇特的藝術效果。  

回文詩定義  

  回文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回文詩,回複讀之,皆歌而成文也”,即按回文體寫的一種别格雜體詩。用此法於詩,謂之回文詩;用於詞,謂之回文詞。因詞亦爲詩,統稱回文詩。自西晉以降,曆代多有回文詩傳世。回文詩體是漢語所特有的。别種語言的文字雖然偶有個别的回文詞句,但由於沒有漢文字所獨具的單音節、獨體的特質,難於用回文方式作成一首完整的韻文作品。如:“雷鳴夾着電閃,電閃帶着雷鳴。”“驕傲不進步,進步不驕傲。”有些回文刻意追求文字次序形式上的回繞,使同一語句顺讀回讀均可,如舊時的回文詩:“池蓮照曉月,慢錦拂朝風、”回複讀之則爲“風朝拂錦慢,月曉照蓮池”(王融春游回文詩》)。  

回文詩的起源

  
回文類聚
回文類聚
   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回文詩句出現在春秋時期老子用韻文作成的《道德經》中。《道德經》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二十章“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等。晉代起,在南北朝時已蔚爲大觀,且在多種文體中被采用。曆代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運用這種詩體,不時地來展現一下自己的語言運用技巧和文字才華。這其中,確也不乏佳作名篇。自西晉以後,曆代詩家爭相仿效,在回文詩的創作上各擅勝場,名領風騷,既有騷人墨客,碩學鴻儒,也有山野隱士,閨中怨婦,甚至帝王將相。如南朝梁簡文帝蕭綱的著名《詠雪》詩、《和湘東王後園》回文詩。唐代爲詩歌典盛時期,伴隨正統正格律詩的盛興,雜體别格的回文詩也得到發展。唐著名詩人元稹庚信白居易陸龜蒙等也都寫過回文詩。到了宋代,回文詩可以說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其中風雅文人如蘇軾王安石黄庭堅秦觀多以回文詩觴詠酬唱,更有無數佳作。南宋理學大師朱熹亦寫回文詩。至明代,詩人高啟戲劇大師湯顯祖等都是回文詩的推崇者。清代詞人納蘭容若、女詩人吳絳雪等也是回文詩的高手。直到現代回文詩仍受人們喜愛,文學冰心梅貽琦還合寫過寶塔回文詩。朱存孝在《回文類聚·序》中說,“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爲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盤中詩》是否就是“肇端”,說法尚且不一,但說回文詩因《璇璣圖》而“大備”,卻是古今文人公認的事實。  

回文詩分類 

按篇幅大小分

  從其篇幅大小看,可分爲大回文詩和小回文詩兩種。

大回文

  (1)可整篇倒讀互回或詞分上下片倒讀的大回文詩。蘇東坡七律·題金山寺》:
  
浮雕上的回文詩
浮雕上的回文詩
    正讀是一首詩: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巷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遠樹江天曉,藹藹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山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倒讀又是一首詩:

  輕鷗數點千峰碧,水接雲山四望遙。

  晴日晚霞紅藹藹,曉天江樹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巷,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而回文詞如《虞美人·寄情》【王齊愈:

  黄金柳嫩搖絲軟,永日堂空掩。卷簾飛燕未歸來,客去醉眠敬枕、碟殘杯。

  眉山淺拂青螺黛,整整垂又帶。水沉香熨窄衫輕,瑩玉碧溪春溜、眼波横。

  整篇倒讀爲:

  横波眼溜春溪碧,玉瑩輕衫窄。熨香沉水帶雙垂,整整黛螺青拂、淺山眉。

  杯殘碟枕敬眠醉,去客來歸未?燕飛簾卷掩空堂,日永輕絲搖嫩、柳金黄。

  (2)轉尾連環的大回文詩。它整篇可倒讀,但句與句間又有頂針的手法,連環相接,頗有特色。如《》。
  
乾隆時期的回文詩
乾隆時期的回文詩
  先從“春”字起,逆時針讀:

  春晴喜鵲噪前津,鵲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戀蝶,新花戀蝶去來頻。

  再顺時針讀:

  頻來去蝶戀花新,蝶戀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鵲,津前噪鵲喜晴春。

以句爲單位的小回文詩

  朱熹回文詞《菩薩蠻》題作《呈秀野》:

  晚紅飛盡春寒淺,淺寒春盡飛紅晚。尊酒綠陰繁,繁陰綠酒尊。老仙詩句好,好句詩仙老。長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長。 

按創作形式分

  經過曆代詩人的潛心鑽研追新騖奇,回文詩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形式,如單句回文詩,雙句回文詩,全篇回文詩,疊字回文詩、詩詞雙回文詩等。
 
單句回文詩

  單句回文詩,是第二句在第一句顺讀的基礎上轉爲逆向組合。如蘇軾的《菩薩蠻》:“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别惜殘枝,枝殘惜别離。”

雙句回文詩

  雙句回文詩,其特點是每兩句成一組,後兩句是前兩句的倒讀,自始到終皆如此。如南朝梁簡文帝蕭綱的《詠雪》:“鹽飛亂蝶舞,花落飄粉奩。奩粉飄落花,舞蝶亂飛鹽。”

全篇回文詩

  全篇回文詩,就是全詩中字句顺讀、逆讀均可,不僅都合韻律,且均有意味。此類回文詩頗多。宋朝李禺寫了一首夫妻對答的《兩相思》回文詩,十分有名。

疊字回文詩

  疊字回文詩,就是回文中有叠字。這類詩有多種形式:一字重叠、二字重叠、三字重叠、四字重叠等。秦少游寄給東坡的“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就是四字重叠。

詩詞雙回文詩

  詩詞雙回文詩,這是一種令人拍案叫絕的回文詩,詩倒讀可以成詞,詞倒讀可以成詩。互變的回文詩詞,句法結構和押韻的平仄都要變,難度甚大,頗顯詩人才情。

代表作品


  人蘇伯玉妻的《盤中詩》與前竇滔蘇蕙(若蘭)的《璇璣圖》,前者乃發軔,後者臻巔峰。清人朱存孝在《回文類聚·序》雲:“詩體不一,而回文尤異。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爲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

《盤中詩》    

盤中詩
盤中詩
  據傳晉人蘇伯玉的妻子,雖名不見經傳,可是一位蘭心慧性的多情才女。她的丈夫蘇伯玉曾官游蜀地,一去數載,遲遲不歸,連書信也不見一封。是奇麗的山川景致吸引住了,整天與朋友們流連於山水之間而忘了家?是政務繁忙,迎來送往而淡忘了妻子?是另有新歡而欲棄“糟糠”?伯玉妻日夜思念着。她看見人家夫唱婦隨,其樂融融,心里又是思念,又是怨恨。她決心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訴說給丈夫,讓“負心”的人能深知妻子的癡情。於是,她就把自己的心意寫成詩文, “盛”在一隻盤子里,寄給遠方的丈夫。這首詩從中央起句,回環盤鏇而至於四角,所以《回文類聚》上稱它爲《盤中詩》。

  詩爲:山樹高,鳥啼悲。泉水深,鯉魚肥。空倉雀,常苦饑。吏人婦,會夫稀。出門望,見白衣。謂當是,而更非。還入門,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階。急機絞,抒聲催。長歎息,當語誰。君有行,妾念之。山有日,還無期。結巾帶,長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當治。安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王。高者山,下者穀。姓者蘇,字伯玉。人才多,知謀足。家居長安身在蜀,何情馬蹄歸不數。羊肉千斤酒百科,令君馬肥麥與粟。今時人,智不足。與其書,不能讀,當從中央周四角。

  《盤中詩》凡一百六十八字,四十九句,二十七韻,篇中愁思殷殷,多傷離怨别之辭。讀時從中央以周四角,詩意宛轉回環,當屬回文詩體一類。但此詩不能倒讀,屬非典型回文詩。 

《璇璣圖》  

璇璣圖
璇璣圖
    蘇蕙,字若蘭,武功人,蘇道質第三女。她出身詩書世家,智識精明,儀容秀麗,謙默自守,不求顯颺。在十六歲時,嫁於秦州刺史竇滔。竇滔英俊瀟灑,精通經史,能文能武,政績顯著。竇滔十分喜愛蘇惠才貌雙全,心靈手巧。他們居住在秦州城西 ( 現天水市秦城區) 刺史官宅内,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數年後竇滔納妾趙陽台,十分寵幸,若蘭時有嫉妒,竇滔頗爲不快。一次,竇滔到襄陽做官,他就帶着趙陽台去赴任,漸漸和若蘭斷了音言。若蘭十分悔恨,於是費盡心機,織成一塊八寸見方的五色錦緞,用文字織成回文詩,這便是有名的《璇璣圖》。

  《璇璣圖》用五彩絲織成,共八百四十一字,排成縱横各爲29字的方圖(共二十九行,每行二十九字),可從左右、上下、里外、交互、顺逆、鏇回誦讀,無論顺讀、反讀,横讀、斜讀、交互讀、蛇行讀、退一字讀、重一字讀、間一句讀、鏇回誦讀,皆成詩章。可以讀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詩等多種格式的詩文盈千累萬,依據目前的統計,最多的已尋出七千九百五十八首,故有“情詩八千”之說。
 
  《璇璣圖》其才情精巧,構思奇特,貫古超今,令人歎爲觀止。作者的悲歡憂樂,忠憤感激,好賢厭惡,躍然錦上。《璇璣圖》堪稱回文詩中之千古力作,成爲我國最著名、成就最高的回文詩,因而受人喜愛,曆代詩家爭相仿效。

  唐代女皇武則天深愛《璇璣圖》,親自撰文褒颺,譽其“縱横反覆,皆爲文章(詩),其文點畫無缺,才情之妙,超今邁古。”歷史學家範文瀾稱這是“確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