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寅恪“四不讲”的魅力

 tianxueqin222 2013-10-15

    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清华上课时曾坦言自己的讲课原则: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的四不讲,可以说是教师讲课的最高境界,能做到其中一条,就很不容易了。其豪气底气,让我叹为观止,心向往之。

 

  陈寅恪治学面很广,对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曾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古今文字十余种,能背诵《十三经》及三通,对佛门典籍及隋唐史尤有精深之研究。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文史泰斗。傅斯年说他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仅一人而已

 

  不讲前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的确是这样,没有深厚的学问,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修养,无论如何也不敢夸下如此之海口。做到这三不讲的前提与基础就是知道前人、近人、外国人分别讲过了什么、研究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这正说明陈先生阅读之广泛、视野之开阔、学问之渊博。也正是靠勤奋、智慧通读了古今中外无数大家学者的著作,陈先生才成就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思想的高度,拥有了四不讲的实力,从而赢得了大家的推崇与尊敬。

 

  要讲什么,不讲什么,如何讲好,不仅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需要教师素质的提升,需要教师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充实自我,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只有拥有了知识的厚度,才会拥有思考的深度,才会让自己的课堂与众不同,才会给学生一次次愉悦的精神之旅。

 

  《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内在的自强不息,二是外在的学习创新。

 

  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陈寅恪先生永远保持着一颗自我突破与超越的进取心,这其实就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自我超越。

 

  不讲过去讲过的,对于教师来说,更加重要。优秀教师需要有突破自我的勇气,需要有超越自我的决心,更需要有自我否定的魄力。不讲过去讲过的,自己逼迫着自己创新,自己逼迫着自己学习,自己逼迫着自己突破,因为知识是在不断更新、学情班情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教师的教也必须围绕着变化的学进行。时间长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就会在无形之中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住不讲的度与量,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点。教师要贴着学生讲,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研究学情,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师要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自己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要贴着文本讲,要精研细读文本,从文本出发,选择恰当的教法。教师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讲和不讲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定,以最大限度地服务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学生在课堂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

 

  四不讲成就了一位国学大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于大师,我们普通教师当然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四不讲的勇气与魄力,同样可以成就我们的精彩课堂,成就我们的专业高度,成就我们的职业生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