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医精诚 的治疗高血压的经验与成果+中西医结合诊治冠心病+传统医学:理、法、方、药实用例题

 悟道修行慧能 2013-10-15

大医精诚治疗高血压的经验与成果

   东方医学自然门派玉德堂 宋承峰 整理 贾生华

关键词:同病异治 调和阴阳

中国传统医学自然门派以《中医藏象学》的正常生理病理变化为基础,着重阐明了“眩晕病(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一是肝肾阴虚所致,使气升而不返,必死于脑卒中;二是脾肺阳虚,气机不调,造成上焦虚热(火),肾纳气功能减退,使“眩晕病(高血压)”形成。“眩晕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在中医界是公认的,在理、法、方、药范围之内,自然门派以“同病异治,调整阴阳”的方法治疗,所用的药物是滋补肝肾阴虚,益髓生精,以柔肝滋肾为主,使肝肾阴阳平衡,眩晕得以解除,其二是采取助肾纳气,补肺降气,健脾利湿......,这就是采取“同病异治,调和阴阳”的治疗方法,使脏腑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下面我们从中医的角度上做具体分析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中医肝阳上亢的“眩晕病”,是阴阳失调所致。发病的根源是肝肾阴虚,肾功能减退,造精益髓的功能不能满足四肢百骸和脊髓生理需求,造成心肾不交。心的主要功能主血、主脉、主神志;一身之血,均在脉中运行,依赖心阳的温煦和心气的推动,周流不息,濡养全身。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营养全身,心气不足,营血虚亏,则脉道不利,血液不畅,脉细无力,出现血液瘀滞的症候,从《中医藏象学》的角度来分析:心主神志,说明心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若心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反之,则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魂不守舍等症候。肾的主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在诸脏腑中至为重要,内藏先天、后天之精,二者密切相关,先天之精的补充,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供养;后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赖于先天之精的资助。二者相互补充为用,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精可化气,气又生精。肾气和肾精又分为肾阴、肾阳两个方面。对各个脏腑组织所起的滋养、濡润的作用,又称为“真阴真阳”或“元阴与元阳”,是人体各脏腑的阴阳之根本。肾阴是一身阴液之源,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根。两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维持着各脏腑的阴阳平衡状态。当此平衡受到破坏时,可出现不同疾病的发生,我祖父(东方医学自然门派玉德堂第19代掌门人宋清瑞)曾说:“高血压病就是中华传统医学的眩晕病。诊断依据左寸脉弦,尺脉濡小,故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血随气上升,其气上升之极,复反而下行,脑中血液随气下行,周流复始,乃太极冬夏二至阴阳之理人生也,若气上升不反,升而愈升,脑中血管易于破裂出血是人卒死或残废。”《类经?疾病下》云:“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皆于肾纳气有关,肾有摄纳,肺所吸入清气的作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从中华传统医学理论上讲,肺所吸入清气必须下传肾脏,方可使肺之呼吸平稳而深沉,使肾功能正常生理的情况纳气。化生精液生髓,髓又生血补脑,使之气血相合,阴阳相交,任督二脉交汇,使人精神充沛,神志清晰,筋骨灵活,意到神到。故神主宰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诸脏腑、经络、百骸协调才能正常生理。众多医学家皆重视先天之本、后天之源,善于补肾健脑,使精髓充盈,大脑自然清晰灵活,故为“精明之府”,同时又说明了脑与骨髓的密切关系,脑是五脏六腑的精气,脑又是我们思考、作出决定、控制和发挥自己专长的用武之地,也可称为“司令部”,是周身神经的主宰处,指配调解各脏腑与经络正常生化功能。当中枢神经与交感神经兴奋与抑制失衡时会发生脏腑功能生化紊乱,形成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医和西医从道理上分析理论根据是一致的,在治疗方法上有不同的地方,不同在什么地方?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中西医治疗的不同之处。

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观点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认为,西医所用药物都是抑制转换性的药物“治标不治本”,服抑制高血压的药当时见效,其实给高血压患者埋下了一种“慢性自杀”的严重隐患。因为高血压是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衡,其发病机理为上实下虚,上实为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气血并走于上,下虚为肾阴虚损,肝胆失去滋养,故日久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使肾功能减退不能正常的纳气,形成顽固性高血压,中医治疗的方法善用大方剂“标本兼治”治疗这种阴阳气血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的疾病,常用的方剂(一)党参6—15g,川楝子6—9g,龙胆草3—6g,罗布麻9—12g,亲亲草9—15g,生龙骨20—30g,生牡蛎20—30g,磁石粉20—30g,炒白术12—15g,元胡9—12g,沉香木6—12g,生白芍9—12g,当归身9—12g,西洋参9—12g,麦冬9—12g,杜仲10—15g,补骨脂9—12g,熟地黄12—18g,鹿茸9—15g,汉龟板12—18g,牛蒡子12g,合计21味中药组成。以此为主方临床加减,是治疗高血压较理想的方剂,经过我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应用,无高血脂、无高血糖的病人一般服用4—6个疗程,高血压基本稳定不再反弹,有的病人血压正常后在用1—2个疗程巩固疗效。89年,祖父宋临终前,告诉我用“玉枢神丹”和“活血化瘀通络丹”配合“天龙一号和天龙二号方”能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糖尿病。当时我根本不相信这么个小方剂能治疗国际疑难病症,所以每当病人找我治疗糖尿病和冠心病,顽固性高血压、高血脂症时,有时便尝试着使用,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我上方的确能治愈顽固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我把这两个方剂供给同志们参考,“玉枢神丹”的方剂如下:红参、冬虫夏草、当归、生白芍、鹿茸、汉龟板、穿山甲、藏红花、沉香木、百草霜,共计10味中药组成。“活血化瘀通络丹”方剂如下:乳香、没药、穿山甲、黄连、西洋参、当归、川乌、草乌、麝香,共计9味中药组成,病理分析前文已说……(相关方剂讲解见后)

中医对动脉硬化引起的高血压常用调理阴阳,着重于补肝益肾活血养血理气的药物治疗,常用方剂(二)红参9—15g,丹参9—18g,麦冬6—12,炒白术9—12,生白芍12—15,生首乌12—18,元胡9—12,罗布麻9—12,亲亲草9—18,毛冬青9—12,穿山甲9—18,水蛭3—9,黄连9—12,杜仲12—15,补骨脂9—15,熟地9—18,共计16味中药组成同时配伍“天龙丸二号方”服用,使血压降至正常时不易反弹。可根据病人病情变化酌情加减一至三味中药,因人、因病治宜。这个方剂是祖父生前用过的经验方,经过我应用十五春秋化验结果表明,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效果最佳,血粘稠度明显改变,血小板电泳时间明显缩短,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降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升高。血压1—3个疗程升降不稳定,开始服药7—15天,心脏稍有加速,头脑稍有发痛发胀,7—15天以后病理反应正常,5—9个疗程有60%左右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稳定后,停止服药1—2年后未发现反弹,有糖尿病的病人,出现反弹,而且4—6个疗程期间,血脂、血糖比初期化验明显升高,包括冠心病病人。为什么出现此类现象,下面我们继续一起分析。

从本文宋氏常用的二个治疗高血压的方剂中分析,用的是标本兼施的大方剂,我祖父认为:高血压(眩晕病)是阴阳失调,气血不合,升降失衡,肝气不畅,肝阳上亢,形成上盛下虚,水不济火,善用杜仲、熟地、补骨脂、泽泻、鹿茸、汉龟板、补肾纳气,引血下行,妙用了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粉平肝潜阳,生白芍、生首乌、滋阴养血柔肝,使肝肾阴阳调和,又配伍沉香降逆气,红参、麦冬养心血,使心脏左心室射血正常生理推动气血运行,黄连、牛蒡子专治上焦虚火上升。怀山药补肺益肾生津,含钾元素,补充高血压病人机体内缺钾元素的生理状态。穿山甲、水蛭、毛冬青、元胡理气活血能扩张大、中、小三类动脉,溶栓降脂缓解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方剂中的穿山甲、水蛭、毛冬青、元胡只能用到15—24天,再用时间太长会造成血小板电泳时间长期缩短,形成贫血或生理性出血,造成血液中营养物质不良,使病人感到四肢无力等不良反应。用药如用兵,用兵之法有进有退,有钝兵,缓兵之计。休养昔日,兵强马壮,在攻克疾病,这是用药原则,重病大症,要三番五次的调补,三番五次的理气活血促进代谢,不可一方用到底,一字不变,那会误伤人命,自古医学圣人云:“有成方无成病,用药之道因病用药。”这就是中医用药真谛。详情请阅“东方医学自然门派玉德堂”宋承峰释注的《中医用药真谛》与《中医用药如用兵》二篇文章。血压、血脂是怎样用药物后降到正常值的呢?服药期间血小板电泳时间在什么情况下缩短属于正常的治疗常规,白蛋白、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用什么药物能升高,我们继续探讨。

根据宋氏以上两个方剂用现代科学理论分析,道理很简单,病因、病理前文已叙是上盛下虚,肝阳上亢,气反而生,不反则死。我祖父用活血通络、平肝潜阳、滋阴柔肝养血、降逆清火、补肾健脑的标本兼施方法,纠正了血压增高症,运用了中医理论基础五行学,生克制化,综合辨症,综合用药完全是古典医学用药之道,因病用药,专病、专法、专药。用现代医学分析,补肾健脑能促使中枢、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过程平衡,血脂增高运用了扩张动脉血管,使大中小三类动脉血流循环正常。缓解了外周血管阻力,同时又运用溶栓降脂的药,改善血管壁的弹性,修复溃疡、钙化的血管,才使血压恢复正常。主要药物有山药含钾元素,钾在细胞内液中能够影响酸碱平衡和渗透压,保留细胞的水份,保持机体温率平衡,参与代谢作用不可缺少的离子,心肌细胞内外钾浓度对心脏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的影响,机体内钾元素恢复正常,使心室射血量恢复正常生理。

高血脂症和高血压,宋氏治疗方面重用何首乌,具有补肝肾阴虚,专治肝阳上亢,配伍元胡专疗气中之血的阻滞,因为元胡能舒肝气行瘀积,又配伍罗布麻祛肝脏虚热。用现代医学分析,何首乌含卵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抑制胆固醇在肝脏贮留,加快胆固醇正常吸收和排泻,元胡能疏畅肝气,又能解痉,松驰肌肉的功能,缓解了精神紧张和交感神经过度的兴奋作用,溶栓降脂穿山甲、藏红花附后详解。方剂中的红参、鹿茸、汉龟板、杜仲、熟地、补骨脂、泽泻,具有双向调解作用。(一)能调解中枢与交感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二)能使白蛋白、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再生功能增强。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在细胞中的堆积。在治疗中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15—45天内不会造成贫血、出血。反之白蛋白、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说明没有重用鹿茸、汉龟板、红参、杜仲、熟地所造成的,这就是专病、专法、专药的用法。这种病非用这几种药物。少数病人服药4—6个疗程化验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同时血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电泳时间减少。总胆固醇增高、甘油三脂、血糖增高是什么原因?我们继续分析:一般的条件下,病人病期6—9年之久,脏腑功能紊乱严重,身体虚弱,生化功能减退,动脉硬化时间长,血管壁溃疡或钙化严重,用补气生血的药物,如红参、西洋参、冬虫夏草、鹿茸、汉龟板补气生血增强,同时对身体虚弱的病人来讲,内分泌失调,生化异常,同时血粘稠度升高,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都可能升高,就是因为脏腑功能没有完全恢复,由于降脂溶栓药物作用后,血栓从血管壁上脱落,溶解于血液中,经过体循环和小循环,未能正常的代谢出去。如果不懂病理、生理,会以为病越来越重,实质上用药正确,这就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说个类似比喻:用久的铁水管内形成了厚厚的垢斑,随着时间的长久,垢斑会越来越厚,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水质不纯,随着水流的不稳,不能溶解的颗粒慢慢沉淀在水管壁上,另一方面是水中含的某些酸性和碱性物质不断的侵蚀管壁,使管壁表面变的凹凸不平,利于不溶解的物质沉积,这一过程与动脉硬化的形成非常类似。如果在清除水管内的垢斑时,开始水流中沉淀物少,中间清除加强,水管壁上的垢斑脱落在水中时,是不是沉淀物多,如果继续清除最后是不是水清,沉淀物不见了。所以说病人和医生必需懂病理、病因、生理、药理,既是正确的用药方式病人也不适应,天天服中药,短则6—9个疗程,长则9—18疗程。

“玉枢神丹”的方剂药物分析,红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有双项调解作用,能兴奋中枢神经和加强抑制中枢神经的功能,使心脏收缩幅度加强,而心率自行减慢,又能促进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使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冬虫夏草,补肺益肾,有明显扩张支气管和肺的扩张力增强,使呼吸量增加,促使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取氧气,输送脏腑经络的氧气增强,为代谢废物奠定基础。鹿茸补肝肾阳虚,生精益髓,强筋健骨,能增强心脏的收缩性,使心脏收缩幅度增大,心率加快,血色素、网织红细胞的生成。汉龟板补肝肾阴虚,强筋健骨,生精益髓,促使白蛋白、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再生功能增强,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增强肝脏功能合成代谢。藏红花活血化瘀,降逆顺气,减慢心率使高血压下降,这可能与藏红花降逆顺气、含钾盐有关,能保持细胞中的水份正常,与鹿茸、汉龟板、冬虫夏草、穿山甲配伍,使糖尿病病人不善饥易渴,使葡萄糖在6—9月内不同程度降低或多数病人正常后不反弹,化验血清流变学、全血和血浆及血清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电泳时间不同程度改善,向正常值发展,或6—9疗程全部化验指标达到正常值。所以说对心脑肾缺血缺氧能供氧供血的作用。穿山甲化瘀血,凡血凝血聚皆能散之,在大中小三类动脉的血流不畅皆能通畅,又能升高白细胞,增强免疫力。沉香木、当归、生白芍、百草霜,补血行血、养血、行气降逆,诸药配伍,气血升降有节律性,使脏腑经络的血液氧气得到充分利用,使机体内养料充分利用生血功能增强,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活血化瘀通络丹”和“天龙二号方”分析(略)可登录本门派网址查询详解。

根据我十多年的经验和研究发现,高血压病要想彻底搞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只有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才能分析明白病理病因。据有关医学文献资料结合我的经验,发现高血压的发病根源主要有四种现象:

一是中医所讲的阴阳失调所致,西医讲的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引起的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所致;

二是机体内微量元素钠钾失衡;

三是血脂增高形成血管内的血流运行阻力使血压升高;

四是内分泌失调形成高压持续升高。

所以说高血压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诊治高血压要辨证施治因病用药,因人制宜,要用标本兼施的方法治疗,才能解除复杂多样变化的高血压病,换了任何一种方法都没有把高血压治愈的可能性,这是我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虽然中医能解决高血压和高血压并发症,但也有一个不利因素,由于高血压是脏腑功能紊乱病症,“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类的药物价格太高,又由于身体各个脏腑功能恢复的生理转化的时间太长约6-18月左右,容易致使患者不能接受或治疗中途放弃。而西医所用的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价格都能使人们能接受治疗,药物虽治标不治本,最后形成脑溢血或脑栓塞、心肌梗塞,肾功能减退等损害或留下后遗症,余生患者惨淡度日,家人皆忧,境况急转直下,苦不堪言。

综上所叙,专病必须用专法,专药治疗,“标本兼治,同病异治,调和阴阳”补肾益髓,髓盈脑灵,以此为治疗原则,可使中枢、交感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利于心脏自律细胞的功能正常,使左心室射血无负荷。肾生精益髓的功能增强了,其纳气功能也恢复正常,气反自降,气机调和,使心肾交汇,阴阳相合,营养吸收代谢生理自然正常,使血管和血管壁的弹性恢复正常生理,使脉道畅通,疾病痊愈,人体也恢复了健康,从整体角度上来讲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和西医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一方面对于患者来讲得到了“有病早治”好处,顺理成章的也就得到了“既病防变”裨益,有了以上两方面的基础,可以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养方式,又能做到“愈后防复”效果。“健康是福”于家、于人、于己都好……

西医对高血压疾病方面的理论与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压随着年龄而升高,同时心血管病人死亡率和危险性也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很难在正常和高血压之间划一明确界线。目前所采纳的还是1978年世界国际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正常人的动脉收缩压(SBP)≤18.6KPa(140mmHg)舒张压(DBP)≤12KPa(90mmHg);②成年人高血压为SBP≥21.3KPa(160mmHg)和DBP≥12.6KPa(95mmHg);③临界高血压在上述二者之间,在大多数患者中,我们将高血压病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发性高血压,二是继发性高血压。不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它的发病根源在什么地方,怎样能治疗痊愈,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收缩压和舒张压。

动脉血压在心动周期中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周期的变化。当心室收缩期间,动脉血压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期间,动脉血压降低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以收缩压/舒张压千帕(毫米汞柱)表示收缩压与舒张的差值。收缩压高于正常,舒张压正常或低于正常,因而脉压增大,收缩期高压常见于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二间瓣、三间瓣关闭不全,是由于心搏量增加,主动脉血液返流……。从前文中医叙述我们已经掌握了高血压病理、生理,明白了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肾功能减退,复反生理减退造成心脏增加负荷,西医认为是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过程失衡,是肾上腺髓质激素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周围小动脉收缩,肾上腺素增加心排血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纳和水潴留,影响血管的反应,导致血压升高。目前西医所用降压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钙通道阻滞,硝苯吡啶,尼卡地平,尼群地平,能抑制钙离子穿过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使平滑肌松驰,周围阻力降低,且有降压、抗心绞痛的作用。②利尿剂,在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主要用于高血压伴有肾功能不全者。③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β受体的阻滞减慢心率,使心排血量降低,以及外周循环顺应性改变,以保持外周血流量。④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剂,a—甲基多巴,胍乙啶,增加容量血管的扩张程度,降低心排血量,降低外周小动脉阻力,一般用于顽固性的高血压。⑤血管扩张剂,能有扩张抗周围血管阻力,改善心脑肾血管的血流作用,长期服用易引起高血糖。所以用上几种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要查明病因,因病用药,多数人善于联合用药,停药后反弹性很大。甚至又出现高血脂、高血糖,加重了对心脑肾的损害。

其次,我们要懂得什么叫高血压?高血压是怎样形成的?患高血压病对人体有哪些危险性?

高血压循环系统内高血压高于正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多种原因因素形成的综合多发病症。高血压的形成是由于阴阳失调,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引起的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形成的血压增高症。正常的体循环动脉血管系统其结构与机能特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主动脉和大动脉部分;二是小动脉和微动脉部分。主动脉与大动脉的血管管壁坚厚,含有弹性,收缩和扩张功能强,这些弹性成分使得主动脉和大动脉血管在左心室射血时能扩大其容量,暂时贮存一部分血液以缓冲压力过渡升高,当心室收缩驱动血液的一部分能量,使以势能形式贮存在富有弹性的动脉血管中。当心室舒张时被扩张的血管发生弹性回缩,将射血期多容纳的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推进,从而使间断的射血变为连续性流动。从体循环大动脉分支出来的各动脉,以并联的形式向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供血,这些动脉分支,口径逐渐变细形成小动脉和微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壁结构也富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成分,受大小神经和化学性两种调节机制的控制,每当血管平滑机收缩时,可直接使血管口径缩小,增加血流阻力,从而使向心端大动脉血管的压力升高……。

在正常的体育运动增强和情绪激动及用脑紧张过渡时,左心室射血增强,体循环也随着机体的运动血液运行增强,安静休息后,心率自行恢复正常的生理变化,如果长时期情绪思想紧张或用脑过渡,会造成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时,脏腑的生化功能发生紊乱,形成糖和脂肪、蛋白质转化利用代谢失调,使机体内的微量元素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失调,形成钠钾失衡,钙不能允分调解钠钾生理功能,形成高血压。其次是由于机体内的营养物质不能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使动脉和静脉血管壁的弹性扩张与收缩功能减退,使动静脉血管内的血流循环不能协调,形成血压增高。主要的根源是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失衡,主动脉、大动脉、小动脉、微动脉收缩、扩张力减退,血流循环异常,外周血管阻力,左心室射血增强,给予心脏增加负荷,造成血压持续升高。

下面我们探讨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用什么方法,什么药物能纠正血压正常,患高血压病期较短是什么情况,患高血压病时间较长是什么情况,我们细细的分析病因,以便因病用药治疗,先分析病发初期短时间的高血压病。

患了高血压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一般需做①血脂分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白蛋白、球蛋白、白球蛋白比值,葡萄糖、尿素氮、尿酸。②血液流变学全血和血浆及血清比粘度,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③CT扫描是否肾小动脉狭窄,脑小动脉狭窄,肺动脉闭塞。④心电图。这些项目检查,目的是诊断正确以便正规的配合治疗,不延误病人的病情

血脂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来自食物中含丰富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二是机体内肝脏小肠合成,包括脂肪,也是合成转化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场所。正常情况下,当摄入食物中脂肪、胆固醇含量增高时,肠道吸收增加,血脂浓度上升,同时肝脏的合成受抑制。反之,限制摄入时,肝脏合成将加速,同时清除加速,最终机体内血脂浓度保持平衡状态。当肝气不畅,肝肾阴阳失调时,肝阳上亢,气升不反肝代谢产物转化合成紊乱时,不能正常调节脂质代谢,导致血脂浓度持续增高,高浓度血脂是促发大小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引起大小动脉硬化的是低密度脂蛋白(LDL)1b1,正常血管壁内有一层光滑的内皮细胞。当血脂增高或其它病理原因发生损伤内皮细胞时内皮细胞氧化,很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而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可对细胞产生损害,使吞噬了脂质的吞噬细胞积集、变性,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中特有泡沫细胞。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还受肝脏的调解,当肝细胞内的胆固醇增多时,可以使其调节功能下降,损伤血管壁,使动脉硬化形成弹性、收缩、扩张性变差。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相反,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转移到肝脏,进行处理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避免胆固醇在血管壁内沉积,阻止了动脉硬化的发生,人称血管清道夫,可见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动脉血管壁的保护因子,明白了这个病理、病因,下面就是用什么方法和药物针对治疗纠正高血压和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问题。下面重点探讨中医疗法。

在众多高血压病人群中,部分病人测量只有高血压病,其它检查结果均正常,也有部分病人一检查就发现除患有高血压外,检查血脂高、血糖增高,少数病人常伴有心绞痛或有肾病综合症,或有脑血管疾病脑栓塞,据多家医学文献资料表明心、脑、肾的并发症多数与高血压病有着相关因素。祖父宋清瑞在世时常说:病有轻重长短,损伤脏腑程度不能一概而论,病期时间越短,抵抗力越强,病期10年之久,元阴元阳已伤,阴阳两虚,治疗时必阴中取阳,补气养血,方为正规疗法,以标本兼施为主。不可治标不求于本,没有生化来源,二期后必然反弹,脉诊有浮沉,用药有酸、苦、咸、甘,气血有升降清浊,精神有真阴真阳交汇,心肾既济相合之道,故神旺主宰脏腑经络正常生理运化。血脂增高必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内的血液循环异常,形成血压持续升高,由于左心室射血负荷增强,外周血阻力,血管弹性收缩扩张力减退,形成心、脑、肾并发症。当然还有其它病源因素,例如:病菌、毒素、病毒变异,感染性炎症,夹层动脉瘤引患的心供血不足,肾脑功能病变也可以造成血压持续升高,是与血脂增高、小动脉、微动脉、血液循环变差有关。经过十多年的临床验证,从众多病人的经验所取心、脑、肾并发症,都与血脂增高有关。血脂增高会造成动脉损害,能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呢?我们继续探讨,高浓度血脂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粥样斑块,可使动脉管腔狭窄,造成供血部位缺血性损害、受动脉粥样硬化侵害的部位是冠状动脉、髂动脉、股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这些部位一旦阻塞,难以形成侧枝循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则心绞痛,影响劳动力,重则发生心肌梗塞,危及生命。脑动脉硬化,轻者形成脑供血不足,脑血栓造成病人偏瘫,丧失劳动力,严重者动脉瘤破裂,引起脑溢血死亡,抢救及时也可形成偏瘫。肾动脉硬化狭窄时,可造成肾性高血压,若肾内小动脉硬化不仅造成肾性高血压,还能造成肾功能衰竭死亡。

总之,高血压和高血脂,有时在临床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治疗上也是要注意区分和联系,采用自然门派的特色方剂治疗会有显著的疗效,本门派的“古方(玉枢神丹、活血化瘀通络丹、天龙丸二号方)”结合现代医学的分析,通过“辨证施药,同病异治,调和阴阳”,完全有把握治愈这世界性疑难病症。

                                                                                      中西医结合诊治冠心病

                                                                     东方医学自然门派玉德堂 宋承峰 整理 贾生华

关键词:理法方药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中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以独特的“整体观念,理法方药”理论体系为基础,辨证施治,合理组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尤其是在“治病求与本”的治法上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特色,“病在心,五脏皆损”,我认为其发病因素,主要是因为肾功能减退导致心功能减退(水火不济),心绞痛是气滞血瘀,致使血行不畅,淤阻脉络所致,心肌梗死性型冠心病主要是肝功能减退所致(木不生火)造成血脂增高,心率失常型冠心病主要是肝脾肾生化功能失调所致(藏象五行学观点),心力衰竭型实属失去了规范性治疗机会,久病体虚,耗气伤津各个脏腑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肺肝脾肾皆衰(五脏的生克制化失衡),本门派在治疗方面“重方轻药”使用了“玉枢神丹1号方、2号方、3号方”生血益髓,恢复脏腑功能,同时辅以“活血化瘀通络丹”通经活络,使脏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恢复正常生理,充分应用了“辨证论治,因病用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这就是中国传统自然医学与自然疗法的特色。

冠心病是中医的“心悸”“胸痹”“胸闷”“真心痛”厥心痛“病等,不及时治疗逐渐发展成心痛病、真心痛、久心痛,临床表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少动懒言,时而盗汗,时常口唇发紫,指甲青紫色等现象。中医藏象学认为“心主血脉,心阳不足,可因气滞,血瘀阻于经脉,使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少数病人因治疗不规范,严重时出现绞痛剧烈,呼吸不畅甚至休克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参加过重的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特别是思想情志因素,包括脑力劳动过度、生气、打架、吵闹时胸闷痛,胁肋支满,心慌气短。而现代的医学科技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下面我们先用西医的理论来分析一下冠心病的病理病机。

冠心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有初期、中期、晚期同时还划分了五种不同的病症表现:

一为无症状的隐匿型心脏病,是指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开始,直到动脉硬化形成,没有明显的管腔狭窄。

二为心绞痛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脏腑功能紊乱,脂质代谢功能降低,血液循环稍有异常,使心肌短时间缺氧、缺血,窦性心动过速心慌,时常心痛发作。

三为心肌梗塞型,由于严重持续性心肌缺氧、缺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因各种炎症引起的粘连、水肿、血栓、斑块,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心肌梗塞,或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口阻塞引起心肌梗塞。

四为心律失常型,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血栓脱落,栓塞部分器官或经络局部而侧支循环建立,形成窦性心律过缓或因动脉硬化,使肝、脾、肺、肾部分有瘀积血供不足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形成的窦性心律过速或窦性心律不齐。

五为心力衰竭型,由于冠心病没有规范性治疗,心肌长期得不到氧气和血液的供养,使心肌纤维化,收缩和扩张力功能减退,致使心脏泵血功能差,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系统血液回流慢,甚至有瘀积,二氧化碳和质脂不能正常代谢,造成心力衰竭。以上五种类型冠心病,在西医病理学、内科学中把发病的机理过程讲的很清楚。目前,一些医学名人的医学专著也表明,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检验分析病因和确定该病的初、中、晚期,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减少了冠心病病人的死亡率。

怎样诊治冠心病,我们継续探讨规范性疗法。

所谓规范性疗法是全面诊断,就是把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相互作用,相互克制的机理联合起来整体分析病因,因为冠心病不是一种病因引起的。一是高血脂症;二是高血压症;三是其它因素。如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其它多种因素暂不作讨论,重点论述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

查阅多家医学文献报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血脂增高所致,有资料表明,血浆胆固醇的含量高于6.89mmol的人较低于5.2mmol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5倍,而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2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会降低50%。如果血脂正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就不会产生,如果患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脂恢复到正常值,冠心病就会由缓解期逐恢复正常,这类冠心病比较轻微没有发展到心肌梗塞的程度,完全可以能恢复正常的心功能,而病情较长、较严重已经发展到了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要想恢复到正常就是不可能的了。正常人的血浆胆固醇是维持人体正常需要的必备成份,在人体内分布很广,主要来源是从食物中摄取。其次是在肝脏合成胆固醇,其作用主要参与器官生理功能调解,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利于骨骼的生成,当肝脏功能生化减退时,胆固醇合成缓慢致使其积聚相对增高,不能转化为机体所需要养料,使动脉逐渐硬化。其次与高胆固醇食品肠胃吸收也有关,甘油三脂也是机体中各组织器官广泛分布,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提供热能。当甘油三脂增高3—5倍时,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就会产生很大关系。正常的生理状态食用食物经过肠胃吸收的营养物质,含钙、磷、钾、锌、铬、镁、碘、钠、铁、铜等多种元素,在脏腑的相互作用下和血液循环中,又相互克制利用,通过经脉内的血液输送到各器官组织与器官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经细胞利用后,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以保持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不断进行。当脏腑功能紊乱时,血清胆固醇含量比正常人高可达50%以上,血浆脂蛋白含量过高,一方面提供了浸润主动脉脂质的来源,另一方面血脂过高又可造成动脉内皮损伤,加重脂质的浸润,超过了动脉壁正常的代谢水平和巨噬细胞的运载清除能力,使大量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引起病变。由于长时间血管壁粘附,形成厚厚的斑块,随着时间的延长,不能完全清除垢斑,越来越厚,使光滑的血管壁变的凹凸不平,造成血管腔炎症性狭窄,或造成动脉血管痉挛。当然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还有其它因素。例如:免疫性病毒、感染性炎症,都能使动脉内膜坏死剥脱。血小板在该处粘附聚集,释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刺激中膜平滑细胞进入内膜增殖。反复损伤导致粥样斑块或动脉瘤的形成。这个阶段如果不因病用药,病变会越来越重,动脉瘤破裂出血造成突然死亡或是纤维斑块深层的细胞变性坏死,直接影响大中小三类动脉,直接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的部位与范围取决于冠状动脉阻塞的部位和供血区域,一般左冠状动脉病变较为常见,所以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心,特别是左心室。其中5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即相当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约25%发生在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即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少见的部位是左心室侧壁,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全部缺血性心脏病的60%以上,在心肌缺血,心肌代谢减退的同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等活性明显下降,透过损伤的细胞膜释放到血液中,致血清中这些酶浓度升高。左心衰竭时又可发生肺部瘀积,因水肿而增厚,肺脏气体交换降低造成胸闷气短。后期肺间质的纤维化形成,质地变硬。右心衰竭时,肝脏瘀血,小叶中央细胞萎缩,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硬变。脑动脉硬化时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临床表现眩晕头痛,如果治疗不规范,后期会发展成脑萎缩、脑栓塞,动脉压增高时易引起脑溢血。肾动脉硬化时,临床表现腰痛,两腿酸软无力或重着,下肢浮肿,肾功能减退,肾组织发生缺血萎缩,临床表现尿频等症状。以上因素包括未说明的各种因素,都说明是血脂增高,血粘稠增高,血压增高,血糖增高,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如何规范全面性治疗,我们继续探讨。

大家知道冠心病有三种类型:一是先天性。二是并发性。三是自然衰老性的。所以在临床上“因病用药”最为主要,那么要想治疗好冠心病大家知道非常难,从医学理论上,在心电图看出,不管是冠状动脉阻塞的部位,是心脏的前壁、后壁、侧壁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都是因为血脂、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聚、病毒、细菌、炎性因子、粘连、水肿、栓子、血压增高、血糖增高等原因造成的。我们以《中医藏象五行学》为理论基础采用的方法从根本上治疗。中医理论学认为,一切病因皆为阴阳失调所致,因为人体中的阴阳二气顺应自然界的气候,百病皆无,如果逆行于自然界的气候,就要受天地之气,五行四季的克制,当脏腑受到克制时,脏腑内的气血的升降交合就会失调。例如冠心病的发病机理,我认为是肝脏(五行肝属木)生化功能失调形成肝气不疏,使肝脏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降低,使其摄取胆固醇的能力降低,致使机体胆固醇、甘油三脂不能正常转化利用,所以增高,致使心阳不振(五行心属火),肝属木,心属火,正常生理为木生火,肝木不疏致心阳不振(木不生火)。引起动脉硬化,由于动脉硬化的形成使机体免疫功能差。在免疫功能差的情况下,血液中存在的相互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两者动态失衡,使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弹性降低,当血管内血栓形成后,血流稍有改变,外周血管有阻力。器官供血不足,少数病人治疗冠心病用抗凝、溶栓剂来缓解症状,我个人认为这绝对不是规范性治疗,而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或者治标未求于本”,规范性治疗是在西医现代科技手段诊断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理法方药辨证施治,治病必求于本,具体方案有三:一是药物调解。二是食物营养调理。三是机体要靠锻炼促进血流循环新陈代谢,促使动静脉的血管扩张、收缩来恢复血管的弹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治愈的目地,这才是规范全面性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方法,这也是本人临床多年的经验。

一:药物调理,服用硝酸甘油、藻酸双脂钠、贝特美、安妥明等药物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使血液重新分配,使缺血的心肌获得血液的供养,改善了心肌缺血缺氧的状况,少数病人服药后稍有头痛,这是硝酸甘油的正常反应,扩张脑血管引起的,停药后,血脂又增高反弹冠状动脉痉挛,剧烈胸痛,这是“治标未治本”的原因,

中医治疗方案:活血化瘀。使瘀血祛、经脉通畅新血生,方可治愈,如瘀血祛而新血未生,病邪依然存留于脏腑,未必痊愈。按照中医“治标未求于本”的理论,如果没有改变脏腑功能紊乱的状态。没有调理机体生化机体所需求的营养物质。所以疾病即使从表面上改变了,而实质上疾病在继续发展,停药后又出现反复。本门派依据中医理论“百病皆由痰作祟”结合《中医藏象五行学》用药采用“扶正祛邪,化痰理气”,同时用“调补阴阳”的方法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的方剂如下:柴胡、生白芍、元胡、川楝子、何首乌、石决明、红参、丹参、远志、桂圆肉、砂仁、炒白术、当归、水蛭、杜仲、熟地、生甘草。在此方剂的基础上可根据病人的病情酌情加减二至三味中药,对症治疗,此方主治高脂血症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方剂分析:炒白术、砂仁、生白芍、当归主治脾阳不振(肝木克脾土),气血不足,因湿停滞,产生痰浊、阻塞心脉而致的心痛病。柴胡、元胡、川楝子、石决明、何首乌、水蛭能疏肝理气,使肝血管扩张,增强肝内血流循环,代谢沉积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促进胆固醇、甘油三脂转化利用,杜仲、何首乌、熟地、甘草能使肝细胞再生功能增强,修复肝细胞又能降低胆固醇(为肝木生心火奠定基础)。红参、桂圆肉补心阴心阳,与杜仲、熟地、何首乌配伍和合心肾(水火相济),益肾养肝。大约3—4个疗程,血脂、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聚、心肌酶都有不同程度转好。对于顽固性冠心病、心肌梗塞,真阴真阳耗散,内分泌失调或减退,我祖父在治疗此类病症使用本门派的“活血化瘀通络丹1号方和2号方”取得很好的疗效,方中的乳香、没药、穿山甲、黄连、西洋参等几味中药来降低血脂、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聚,修复血管壁内膜溃疡面,使斑块动脉瘤消除。现代中药学报道乳香、没药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使狭窄的部位得到缓解,斑块消除,溃疡面修复,又能使痉挛冠状动脉松驰逐渐恢复正常,这与溶栓降脂消肿止痛有关,缓解外周血管阻力有关。与穿山甲、黄连配伍,走而不守达脏腑通四稍,消炎祛火,最后一味君药,西洋参补气降气,能使肺部呼吸增强,气体交换,供氧气输送脏腑新陈代谢。对于内分泌失调、津液减少、口干、心肾阴阳两虚、肾阳不足,不能鼓舞心阳使心律过缓,心律失常形成的心阳不振。我祖父认为是心肾任督二脉真阴真阳不合,使用祖传的“玉枢神丹”辩证加减制成1号方、2号方、3号方去治疗,主要成份有红参、生白芍、当归、穿山甲、藏红花、冬虫夏草、鹿茸、汉龟板等味中药组成,祖父在世时常说“真心痛病”是真元之气不足,不能升清化浊,肝肾虚弱,肝脏生血造血功能减退,使血液营养差,形成了血脂增高症,血管壁弹性差。用宋世家族的“玉枢神丹”主要是增强机体造血生精的功能,促使任督二脉交合,使阴阳平补为枢纽,形成一太极模式,造化万物。鹿茸、龟板、红参、是心肾交合真阴真阳旋转轴心,水火既济的主药。关于生白芍、当归等其它几味药物调血、生血、养血,来调理机体吸收食用的五谷精微,在肠胃中促使吸收。实际在治疗中各门派都是在同一个中医理论指导下分析的病理病因,在治疗方法上也是同样观点,而本门派之所以制成1号方、2号方、3号方原因,是临床辨证专病分不同阶段使用专属药物,针对性用药,可达事半功倍之功效。充分显示了医界各家在理、法上是相同的,唯独方、药不同,所以治疗效果各异。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不食心慌。那么患了冠心病应该食用哪些食物补充机体需求的营养物质,增加生化来源呢?下面介绍二至三种日常生活常食用食物,有益于调养身体。也体现了中医“药食同源”理论的具体应用。

二:食物营养调理。

①:大豆。也就是黄豆,研究发现大豆含有豆固醇,豆固醇与谷固醇一样,都是植物固醇,摄入植物固醇以后,人体不仅不能吸收它,而且还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抑制肠腔中的胆固醇水解,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我主张用植物固醇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所以经常食用豆制品。

②:牛奶。也是人们经常补充的副食品,牛奶含钙、磷、蛋白质非常丰富,但是含胆固醇较低,经常补充牛奶,可充实蛋白质和钙磷的生化来源,抑制人体中肝脏合成胆固醇的物质,主要是牛奶含的乳清酸和钙这两种物质,可降低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

③:蔬菜和水果。除大豆、牛奶以外经常食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含大量的维生素,能增强体内脂质代谢,少食用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减少机体产生的热能。特别是高血压病人少食食盐,减少钠钾失衡的状况,多食一些副食品,如:带鱼、海带,含钙、碘多的食品。

有了药物治疗,食物营养的配合,冠心病是否能正常恢复?其实并不完全,还有体育锻炼这一关没过,这一关也非常重要。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早晚正常步行每天一至三公里,精神放松,排除杂念,自然呼吸,两手自然摆动,这都是沿袭古人的养生之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配合运动,这都是学的古人的经验教训。其道理如下:

因为药物调理改变了紊乱的脏腑,增强生化功能,用药物含的元素化解了对脏腑有害物质,又用药物含的元素补充了机体需求的元素,配合食品的营养物质巩固疗效,增强了生化来源,使血管壁粘附的血栓脱落后,在血液中溶解,动脉血管阻塞处通过活血化瘀的乳香、没药、穿山甲扩张血管,使狭窄逐渐恢复正常,血管内膜的溃疡面又逐渐恢复,只留下疤痕,故而血管虽富有弹性,而不像正常人的血管缩张力,因为有疤痕存在。随着病情的恢复,大中小动静脉的改变,少数病人头痛或两腿发酸无力,这都是正常病情反应,当脑动脉硬化,似脑动脉血管缩张力加强时,故而头痛。当肾动脉硬化,肾动脉缩张力增强时,故而两腿酸软无力,这说明机体的营养物质不足,气血虚弱,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这也是恢复的表现,往痊愈的方向发展。这个阶段靠药物、食物的作用还不足够,还要靠天地日月之“精气”(自然界的氧气),经过肺的呼吸,气体交换,增强氧气血液输送营养物质,使动静脉的血流和缩张力增强,使生化代谢正常进行,这样才能完成治疗冠心病规范性全面诊治。

总之,冠心病的具体中西医结合诊治,我们采用了西医的诊察手段,完全依据《中医藏象五行学》理论和辩证的方法组方配伍,根据脏腑的生克制化、天人相应、药食同源的医学原理,完全符合“治病必求于本”的治则规范。该病的具体“辨证论治,因病施药”方法请阅读《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一文。

中国传统医学:理、法、方、药实用例题(解析)

                                                        一种活血通络药“活血化瘀通络丹”实用分析

                                                         东方医学自然门派玉德堂  宋承峰  贾生华

       配方:麝香、制乳香、制没药、穿山甲、当归、黄连、西洋参。

     功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主治:四肢麻木、真心痛(冠心病)

     本方是治疗四肢麻木、真心痛(冠心病)的代表方剂,不懂《中医藏象学》、《黄帝内经》、《中药学》、《中药方剂学》等相关医学理论是很难理解本方的含义的,一种活血化瘀通络药“活血化瘀通络丹”的配伍,完全使用的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法、方、药的医学真谛。因为中国传统医学在理法方药的应用上有明确规定,组合方剂时必须先诊病机为“理”,确诊了病理病机后在选定治疗方法为“法”,知道了病理病机,选中了治疗方法,然后选定方药,使用方的含义一定要符合“重方轻药”的规范性,单味药是不具备生克制化功能的。只有群药才能够形成生克制化的功能……。药的含义是使用药物的四性五味和功效作用组合成有生克制化、君臣佐使的方剂,这就是理、法、方、药的具体应用。治疗脏腑有先后、主次之分,药的配伍不能只有一味主药,一定要配有先治与后治的辅助药物。一种活血通络药与诸多方药不同,治疗的特色是:(一)能使休克的病人立即苏醒,(二)能使“高脂血症”的患者通过活血化瘀使血脂达到正常值,(三)患者通过治疗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会发现冠状动脉狭窄恢复正常,血管壁内膜溃疡面修复,(四)一种活血化瘀通络药的配伍主要是麝香、制乳香、制没药、穿山甲这四味药,能通十二经络,使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脏腑器官,并且从各个器官脏腑排泄出人体的代谢废物,说明了一种活血化瘀通络药完全使用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重点采用了通达十二经络药物,使五脏六腑的功能恢复到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正常生理。

        一种活血化瘀通络药的诞生,完全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理法方药的基础上成立的,一是治疗四肢麻木、关节肿痛它的发病机理是因气滞血瘀所致,是医学诸家所共认的,治疗的方法与用药各大医家有所不同……虽有所不同,但是一定要使用通十二经络的药物,重点使用制乳香、制没药、穿山甲、当归、西洋参,因以上诸药可起到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的作用,才能使四肢麻木、关节肿痛恢复正常生理。这种配伍方法就是使用了“重方轻药”的中医学原理。

二、冠心病是中医“真心痛”的范畴,包括范围较广,有心悸、胸痹、痰浊内阻、淤血闭阻等,与西医的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律不齐型、心力衰竭型冠心病虽然名称各异,但是,在医学理论上是一致的,都是分为早、中、晚、晚后期,发病原理中医认为是“气滞血瘀”,西医认为是“高脂血症”,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壁弹性降低血管管腔狭窄,致使心脏发生病变,产生了以上五种不同的症状。治疗上中医使用“活血通络”的方法,西医使用“溶栓降脂”的方法,中医用药认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冠心病,用“同病异治”的中医学理论,采用“通经活络、去瘀生新”方法去治疗,可以使患者完全康复。

    (一)心绞痛:是胸阳不振,肺失宣肃,“肺为盛痰之器”《中医藏象学》说“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赖肺气之所宣肃”,《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肺失宣肃则其通调功能也减退,不能运化和代谢痰浊,致血脉淤阻,不通则痛,为冠心病的发病早期,是心脏冠状动脉狭窄所致,与大、小循环病变有关……

    (二)心肌梗塞:是肝郁气滞,不能流精于胆腑,使分解脂蛋白的能力减低,使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随之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血流缓慢,心肌得不到正常的营养而“抗议”作痛,久而久之因“高脂血症”,逐渐使肝脏的功能更加减退,不能调畅气机,是肝脏气机升降失调所致。造成冠状动脉狭窄,血流量不足,使心脏前壁、或后壁、左壁、右壁缺血梗死……

    (三)心律不齐:是归结与肝脾肾三脏受累,《中医藏象五行学》中有解释“肝气太过,必克脾脏(木旺克土)”肝郁气滞,气失调达致气机不畅,血糖增高血脂又高。脾为后天之本,不能升清降浊,运化功能失调,使血瘀痰浊内生不化,阻碍经络畅通,使“土不生金”造成肺气不足,耗气伤津,出现口干舌燥,尿频等症状,时间越长肾亏就越严重,肾水失去了对肝木的滋养,对心火的抑制,心脏就会表现“反复无常”,时快时慢……

    (四)心力衰竭:是在前几种类型的冠心病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导致五脏失去了生克制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功能,使大、小循环产生病变……,表现在心脏,“心为君主”,其余四脏皆损,尤其是先天之肾精的亏损,造成血压、血脂持续增高,又没有后天之精气及时补充,使肾脏的功能衰竭殆尽……左心衰和右心衰与肝肺二脏病变有关,一定要辨证论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根据冠心病的病理病机,虽定名为“冠心病”,顾名思义,属“心脏病”范畴,其实,真正的病变部位是某一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所致,只是表现于“心脏”而已。总的病因就是脏腑功能减退形成“气滞血瘀”。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活血、化瘀、通络”这在中医界是公认的,诸多医家选药和组方各有其色,如西医“重药轻方”只是针对心脏用药,属“治标不治本”,虽然疗效显著,但不能根治……。中医在传统医学理、法、方、药的基础上采用了“异病同治”的方法,“重方轻药”,以通经活络为主,使脏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功能恢复正常。 所用的代表方就是一种活血通络药“活血化瘀通络丹”和一种生血益髓药“玉枢神丹”。二方合用使经络畅通,阴阳调和……

     下面是一种活血通络药“活血化瘀通络丹”的伍方解析

    (一)是一味麝香,芳香走窜,醒脑开窍,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使痰浊内阻或血液淤阻所致的昏迷,甚至休克的患者立即苏醒,为急救药,属“急则治其标”的药物。能通十二经络……说明了麝香有兴奋中枢神经、强心的作用……

    (二)本方用麝香使痰浊内阻或血液淤阻导致昏迷或休克病人立即苏醒,为“治其标”,因冠心病是血脂增高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致使心肌缺血,故使用制乳香、制没药、穿山甲活血化瘀(溶栓降脂)、消肿止痛、通十二经络(大、小循环),是“治其本”。现代科技医学表明制乳香、制没药、穿山甲有溶栓降脂的功能,与中医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是同样的医学原理,能增强血液大、小循环系统(十二经络)的功能,由于制乳香、制没药、穿山甲能降脂、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狭窄的管腔,有利于血管内膜表面的溃疡修复,改善了心脏的供血不足,使心脏的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生理……

   (三)以上四味中药麝香、制乳香、制没药、穿山甲药虽能活血化瘀(溶栓降脂)、使十二经络畅通,使脏腑恢复生克制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正常生理功能,这只是治其标还未治其本,因此用当归活血、行血、养血、增强动脉内的血液流量、同时配伍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炎)、最后一味西洋参补气养肺,是治其本……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脏腑功能减退所致,形成血脂、血液粘稠度增高,用麝香、制乳香、治没药,穿山甲只能活血化瘀(溶栓降脂),却不能增强血管内血液的渗透性和增强血管壁的弹性,所以用当归、黄连、西洋参三药相配活血、养血、燥湿解毒(消炎)、补气养肺,“肺调百脉”能改变脏腑功能的病理变化,使之恢复正常生理……

        综上所述,一种活血通络药“活血化瘀通络丹”完全使用了中国传统医学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轻药重方”,采取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两种治疗方法。

(一)“同病异治”:同是一种疾病,但是发病病理病机(脏腑部位)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一是方的组合,二是方中药物的剂量,春夏是一种剂量,秋冬又是另一种剂量,这是《中医藏象学》中的“天人相应”医学原理,贯穿着升降浮沉的全过程……

(二)“异病同治”:虽然不是一种病,但是发病的原因都是“阴阳失衡”所致,“同治”的道理就是以“调理”为主,1:使经络畅通,2:使升降浮沉的功能恢复,3:组成方剂时,一定要使用中药四性五味的生克制化功能,这才是中国传统医学理、法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