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人养狙”的启示

 智者1111 2013-10-15

 

“楚人养狙”的启示

 

 

 

刘伯温的《郁离子》中有一则寓言故事叫“楚人养狙”,短小而富有趣味,颇能给人启示。

 

故事是这样的:

 

楚国有个以养狙猕猴为生的人,大家都叫他“狙公”。每天早上,狙公都要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猴到山里去摘取树上的果实,取十分之一来供养自己。有的猴不给,狙公就鞭打它们。猴子们都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没有谁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多老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树结出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狙公差遣并被他奴役呢?”话还没有说完,众猴全领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狙公存放的粮食,相互拉着手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有:

 

众猴只是被剥夺了劳动成果的十分之一就开始了反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如果被剥夺了十之五六甚至十之八九者仍然逆来顺受,则不如猴远甚。

 

利益要靠自己争取,而不是等待别人施舍,属于大家的蛋糕被少数人占有的时候,应该勇敢地说“不”,沉默只能任人宰割。

 

最先觉醒的总是极个别,先觉者应该唤醒大家一起觉醒,只有大众的觉醒才是胜利的保障。

 

不劳而获者奴役他人,不择手段,高压维稳,总归是会招来反抗的,最终将祸及自身,唯有共同富裕,方能和谐共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