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说之一儒释道

 荼有虚无 2013-10-15

星期天爬山,一口气爬到了五泉山的山腰亭台处。小憩间,游走至三教洞,见此处荒凉冷辟,心下甚觉不快。早年这里也有香火,居士学人也常在此一拜。更有人将老子的画像供在坛前。如今已不知去向。其实世人多不知,天下圣人无二心,释道儒本无分别。宋以来,三教的学人将思想核心同旨归“心性”。性为何也,儒家说,天命为性。就是我们天生带来的最根本的东西。道家也说,清净即性。与佛教的禅也是相通的。如果要说有区别,那就是在入世与出世上面。孟子将儒教心性说推到极致。他说,人之初性本善,是入世的道德依牯。宋以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大多受释教影响,而成就儒学的发展。读李白的诗,问余何故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自然想到了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们都是在表达一种心灵上的自在。而构成这种诗风的关键都在于忘我,或者在于一个“空”。原始佛教的巴利文“空”意为无我和无我所有。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没有二元,没有分别,没有任何概念。在空里面没有欲望,苦即会止息,得到心灵的真正宁静。不要执著于概念,这是佛教的的核心也是其他宗教所宣示的教义。我们都知道亚当夏娃与蛇的故事,上帝禁止亚当夏娃去吃智慧树上的果实,他警告他们不遵守即会死去,这个死应是指精神上的死亡。他们一旦有了智慧的执著,也从天堂坠落人间。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盈,是已圣人居无为之事,万物作而佛使也。意思在说,任由自然,不试人为。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一切。这就是说,儒释道的精神在高层次上是统一的,一个人原始固有的天性是圆满明澈的,即便他是所谓的精英富豪,还是穷困潦倒的小小草民,本性是平等的,在圣不多,在凡不少。本性的流露体现在气质上,便是仁慈宁静。这也是君子一大快乐,是天命显露的自然之乐。所以古今圣贤都把开悟自性作为人生的最大最求。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失于本心,唯物所转。若能转物,视同如来。一切都是相对的,古人云,享福多则祸害大,忧患繁而安乐聚。所以我们终究的归宿是觉悟自性。也便是悟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