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为何善恶终有报
2013-10-16 | 阅:  转:  |  分享 
  
为何善恶终有报

中国有句俗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个说法是否迷信。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有它的科学道理的。

所谓善恶,是指个体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是否利于社会与他人。一方面,道德感是每个人内心的“法律”,你做任何事,瞒得了别人,唯独瞒不过自己。当你做了亏心事时,其内心会受到“良心”的拷问,因而会矛盾重重,有时甚至寝食难安。另一方面,人最害怕孤独。一个常常做损人利己事情的人,往往为众人所不齿,人们会远离或避让。故而,所谓的“恶人”,心理压力会比平常人高得多,经常处于紧张或不按状态,严重时还可能产生躯体疾病。

此外,从个体角度来看,一个常常行善的人,往往会有一种价值感、成就感,他会感到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有用。是社会和他人需要的人。这种感觉会使个体增强自信心,进而提高一个人的自尊。因为人的幸福与否,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丰裕,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寄托。做一个社会和他人需要的人,会使自己真正体会活得有尊严,

善恶有报也是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社会的正义,一个好人没有好报,坏人受不到社会惩罚的社会,无论如何与公平正义相去甚远。它意味着社会的效率社会的发展各项事业的繁荣,从根本上仰赖人的积极性的充分调动。而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对有益于社会的行为给予奖赏,对危害社会的行为给予惩罚,它意味着社会秩序。因为社会秩序的诸多要素诸如人心的顺畅、社会凝聚力的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害群之马的铲除均与善恶有报有着因果关联。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