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证“胆囊炎”的经验与治疗方法

 学中医书馆 2013-10-16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B超检查可见胆囊引人注目或增大,排空功能障碍。口服胆囊造影剂发现有结石时,则诊断可以确定。
       患胆囊炎的病人都会有这样一个亲身体验,即多吃油腻食物后会感到心窝部位不适或闷胀疼痛,严重时会出现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向右肩胛处放射,并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常不得不去医院急诊治疗。胆囊炎病人吃油腻食物,为什么会引起急性发作呢?原来,胆囊发炎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胆汁的排出,而胆汁对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病人吃油腻食物后,刺激胆囊收缩,分泌大量的胆汁。于是,胆囊就会发生强烈收缩,从而引起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因此,为了减轻有病胆囊的负担,安排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1)少食高脂肪类食物 猪肉、牛肉、羊肉、奶油、黄油、油炸食物(特别是荷包蛋)、动物内脏、鱼子,以及多油糕点等,均属高脂肪类食物,胆囊炎病人应尽可能地少食此类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分泌大量的胆汁。于是,胆囊就会发生强烈收缩,从而引起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因此,为了减轻有病胆囊的负担,安排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2)适当摄取优质蛋白质。如果一个人长期不食动物性食物,那么,人体难免会不同程度地缺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而发生营养不良,以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更不利于胆囊炎病人的康复。因此,适当摄取优质蛋白质是完全必要的。瘦肉、鸡鸭肉、鱼肉、蛋类、豆制品等均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3)补充能量 生命的延续和新陈代谢需要大量的能量,而人类食用的米饭、面、水果等均含有大量的能量。对于胆囊炎病人来说,以上食物均不受限制,可按需进食,以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4)忌食刺激性食物 胆囊炎病人在饮食上不仅要注意食物细软,易于消化,少食多餐,更要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或避免对胆囊的刺激。总之,患胆囊炎的病人,其饮食安排不仅适用于急性发作时,即使在静止期或恢复期也应如此,以防复发。
一:    胆囊炎
中医辨证: 肝郁气滞,湿热内郁。
治       法:  疏肝利胆、理气解郁、健脾消食、清热化湿。
方       名:  新清胆汤。
中医处方:  黄芪30克、金钱草60克、满天星30克、威灵仙30克、柴胡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山药12克、元胡12克、蒲公英30克、郁金10克、山楂12克、鸡内金12克。
用       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3剂见效,12剂为1疗程。一般2-3个疗程痊愈。
二:    胆囊结石
中医辨证:  肝郁气滞,久郁成石。
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溶石排石。
方       名:  舒肝利胆汤。
中医处方:  柴胡15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金银花30克、生大黄3-10克【后下】、芒硝3-10克【后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2克、白芍12克、鸡内金12克。
用       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12剂为1疗程。一般2-3个疗程痊愈。

 
[一]:病案   1.寒实内结,反作热实,久用苦寒,其痛不止
       陈××,男,28岁。
       右胁下绞痛,痛彻腰背,时轻时重,时作时止2个多月。医诊胆囊炎、胆石症。予利胆排石之剂治之不效。近3天来。胁下疼痛持续不止,轻则隐隐,重则如绞。虽然针、中西药俱用亦不见功。然因患者畏惧手术,再求中药试之。细审其证见右胁下剧痛,痛彻腰背,发热,目珠微黄,舌苔薄白,脉紧而弦。综其脉证,思之:胆石症、胆囊炎之黄疸虽湿热夹实者为多,但不能说所有胆石症、胆囊炎均为湿热夹实者,且其脉紧弦,紧弦脉者寒实证也。寒实者宜温下,正如仲景《金匮要略》所云:“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用新清胆汤。处方:  黄芪30克、金钱草60克、满天星30克、威灵仙30克、柴胡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山药12克、元胡12克、蒲公英30克、郁金10克、山楂12克、鸡内金12克。昼夜24小时连服2剂,次日来诊。陈某说:疼痛止,继服2剂,热退,症消。再服用半月后经超声波探查胆囊正常。
[二]:病案   2.少阳表里微结,反予攻下除湿,虚实不分,寒热不明,久延病期
       蒋××,女,50岁。
       右胁胀痛,胃脘灼热烦乱1年多。医诊胆石症、胆囊炎。先后以利胆排石中药近20剂未见明显效果。细审其证见胁下痞硬,时或胀痛,疲乏无力,纳呆食减,舌苔白,脉濡缓。综合脉证,思之:胁下者肝胆少阳之位也,濡缓之脉者湿痰郁结也,肝胆之部见脾湿之脉乃脾土反侮肝木之象。故治宜散水饮理肝胆。又思柴胡桂枝干姜汤之柴胡配黄芩以和解少阳之邪;桂枝、干姜、炙草补脾散寒,温通阳气,瓜蒌根生津止渴,配牡蛎以软坚散结。共奏和解少阳之邪,温寒通阳而行气化。乃处:柴胡10克,干姜4克,桂枝10克,花粉15克,黄芩10克,牡蛎10克,甘草6克,枳实10克。
       服药4剂,胁下痞硬,纳呆乏力均好转。某医云:此治少阳证方也。仲景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即如《金匮要略》亦仅云:“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未闻其能治胆石症、胆囊炎,而利胆排石则为诸家称道之药方,否则不可为也。乃利胆排石汤。药后痛又大作。患者再邀诊治宜急改用舒肝利胆汤。此病之位仍居少阳肝胆之部,且仍为饮邪之郁结。乃再处舒肝利胆汤。3剂后,疼痛大减;继服12剂,诸证俱失;又服10剂,B超探查报告云:肝胆正常胆囊结石全无。
[三]:病案   3.肝胃不和,食积不化,反作湿热结滞,当和反攻,病邪不解
       杨××,女,60岁。
       胆囊切除术后4年多来,精神、食欲一直正常。但近半年多来,右胁、胃脘又发现时或隐痛,时或绞痛,时或懊侬烦乱,纳呆食减,体重很快下降20千克。经过某院反复检查,诊断为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炎。某医予利胆排石之中药4个多月,非但诸证不减,亦且日渐加重。细审诸证,除上述者外,并见消瘦乏力,面色黧黑,巩膜黄染,心烦懊侬,口苦口粘,发热,尿色黄赤,舌苔黄白厚腻,脉弦滑紧数。思之:滑脉者食积也,弦滑并见者食积与湿痰结于肝胆也,数滑紧脉并见者积热也。合之与症,乃痰食积滞,肝胃不和也。又思:丹溪越鞠丸治诸郁,保和丸消食化痰,合之为方不但解郁,亦且消积,可与之。处方:川芎10克,苍术15克,香附10克,栀子10克,神曲30克,焦山楂3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连翘10克,莱菔子10克,麦芽30克。服药2剂,诸证均减,饮食增加,继服20剂,诸证全失;又服20剂,经医院B超检查肝胆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