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以春季最为多见,患者以2~15岁的儿童为多。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及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触之有弹性、疼痛感。腮部肿胀在3~4天可达高峰。中药外治流行性腮腺炎,方法简便,疗效可靠,无明显副作用,且治疗方法颇多,现将其介绍如下。 1.取大黄15克,赤小豆、青黛各30克。先将赤小豆、大黄研细末,再以青黛混匀分成5包(每包约15克)备用。用时取药包与鸡蛋清2个调成稀糊状,用鸡毛蘸药液涂搽两腮部,干后再涂,不拘次数。 2.取新鲜白头蚯蚓5~6条,白糖适量,冰片少许。先清洁蚯蚓脏泥(勿用清水清洗),然后将蚯蚓置于容器中,加入白糖适量搅拌,约半小时后成淡灰色粘液,弃除蚯蚓加入冰片少许,酒精少许,制成地龙液,用此液浸湿纱布敷于患处,3~4小时换药1次。 3.黄芩、胆南星各30克,大黄、芒硝、吴茱萸各50克。先将五味药研成末过80目筛,贮瓶备用,根据肿块大小,取其适量药末,用食醋调成糊状,涂敷料块上,贴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4.仙人掌150克,生石膏60克,或再加入芒硝10克,混合捣烂如糊状,外敷局部,干后即换,连续用3天。 5.用鲜马齿苋、仙人掌各等份捣烂外敷,药干即换。 6.六神丸10粒,跌打丸2粒,共研为细末,醋调为糊状,置黑膏药上,外敷患处,每日1换。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5.中医临床的经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