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病主要临床症状的中医辨证方法

 学中医书馆 2013-10-16

鼻窍位于头面高位,为气体出入之要冲,为头面清窍。鼻位于头面正中,鼻窍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嗅觉功能,全赖脏腑阳气的温煦及脏腑阴液的濡养。而鼻窍的病理变化,多系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失和在鼻窍的反映。因此,鼻病的辩证同临床各科一样,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鼻部临床表现、体征、舌苔、脉象及各种临床资料,运用脏腑辩证、八纲辩证并结合气血津液等辩证方法,将鼻部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辨明其发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与内在联系,病变的性质,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辨鼻塞

  鼻塞,是指呼吸时鼻腔气流不同程度受阻,气体出入不畅所表现的证候,是鼻科的常见症状。辨鼻塞,是辨鼻塞的部位、性质、原因、时间等。从部位上分,有单侧鼻塞、双侧鼻塞。从性质上分,有阵发性、间歇性、持续性、进行性鼻塞等。引起鼻塞的原因较多, 六淫外邪侵袭,邪滞鼻窍,鼻粘膜肿胀,鼻甲肿大等可致鼻塞。脏腑虚损,鼻窍失于温养,鼻甲肿大,分泌物增多等可致鼻塞。此外,鼻腔异物、鼻腔新生物、鼻腔结石等都可引起鼻塞。具体辩证如下。

  1. 鼻塞卒发,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粘膜灰白,鼻甲肿胀者,多为风寒外邪侵袭,邪滞鼻窍,或肺脏素虚,卒感风寒所致,或骤感花粉、皮毛、异气、异物等。

  2. 鼻塞初起,鼻涕量多,嗅觉障碍,身热恶风,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口苦心烦,舌红,苔黄,脉滑者,多为胆热上炎。

  3. 鼻塞日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鼻涕粘色白,嗅觉障碍,感寒鼻塞加重,鼻粘膜色淡,鼻甲肿大者,多为肺气虚寒,鼻窍失于温煦。若鼻塞日久,鼻涕粘色白,量多,鼻粘膜色淡白,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脉弱者,多为脾胃虚弱。若鼻塞日久,头昏头痛,鼻涕不易擤出,鼻粘膜暗红,鼻甲肥大,表面凹凸不平呈桑椹状者,多为瘀血停凝。

  4. 鼻塞日久,持续不通,或进行性加重,鼻中道有半透明之赘生物者,多为湿热痰浊凝聚。若鼻塞持续,鼻涕脓稠而腥臭,或鼻涕带血,鼻腔有赘生物者,多为血瘀痰凝之恶候。若鼻塞持续,鼻涕脓稠而臭,病程不长者,多为异物入鼻。若鼻塞、鼻干、鼻臭、脓涕结痂或带血丝,鼻腔宽大,鼻甲萎缩者,多为肺阴虚损,鼻窍失濡,或脾虚鼻窍失养。

  

  二、辨鼻涕

  鼻涕为五液之一,通过脏腑作用,由津液转化而来。正常鼻涕为鼻腔内的津液,有濡润鼻内粘膜,湿润、调节呼吸出入气体的温度、湿度的作用。其量适中,一般多无积聚。如涕多,为外邪侵袭,肺失宣降,邪滞鼻窍,津液停聚而致。肺气虚寒,鼻窍失于温养,则水液上注鼻窍而涕多。脾失健运,水液停聚鼻窍,可致涕多。肾阳不足,蒸化失职,水湿上泛,停聚鼻窍,可致鼻涕增多。此外,骤感花粉、异气,或异物入鼻等可致鼻涕增多。因此,可根据鼻涕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并结合其全身表现辨别其寒热虚实。

  

  (一) 辨鼻涕颜色

  1. 涕白,多为虚证、寒证。

  若鼻病初期,涕白量多,鼻塞,头昏痛者,多为风寒外邪侵犯。若涕白量多日久,鼻粘膜色淡白,鼻甲肿大,舌体胖,舌苔白者,多为脏腑虚损,或脾失健运,水湿泛溢。若涕白黄相兼,鼻塞、头昏、口干者,多为寒邪久郁,有化火之势。若涕白而红,或鼻塞头痛,鼻气腥臭者,多为热入血分或鼻窍肿瘤。

  2. 涕黄,多为实证、热证。

  若鼻病初起,涕黄稠,鼻塞头昏者,多为风热外邪侵袭。若涕黄稠量多,反复发作,口干口苦,心烦,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者,多为脾胃湿热或胆火上炎。若涕黄而带血,多为血分有热或心火亢盛。若黄涕带血,鼻气臭秽,鼻塞头痛逐渐加重者,多为鼻部肿瘤。若鼻涕黄绿量多,鼻塞,口苦,心烦者,多为胆经风热。若涕黄如水,点滴而下,反复发作者,多为水湿上泛所致的鼻都痰包(囊肿)。

  3. 涕红,多为实证。

  若鼻病初起,涕红,鼻干痛者,多为风热外邪侵犯,或燥热之邪侵犯。若涕红而淡如水,反复发作,鼻腔内弥漫性渗血,面色晄(白光)白,气短乏力者,多为脾不统血或鼻腔新生物。

  

  (二) 辨鼻涕性质

  1. 鼻涕稠,多为实证、热证。

  若鼻涕稠而黄,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者,多为湿热熏蒸,热重于湿。若鼻涕黄而量多,鼻甲肿大,鼻底潴脓,舌苔黄腻者,多为湿热并重。若鼻涕稠而色红,李氏区充血糜烂,舌红,苔黄者,多为湿热上炎兼血分有热。若鼻涕脓稠臭秽,鼻塞持续者,可为异物入鼻。

  2. 鼻涕质稀,多为虚证、寒证。

  若鼻涕稀,色白量多,舌淡体胖,苔白者,多为脏腑虚损,水湿上泛。若鼻涕清稀如水,点点滴滴,长湿无干,鼻粘膜淡白,鼻甲肿胀,舌淡者,多为阳虚水湿上泛。

  

  (三) 辨鼻涕量

  1. 量多,多为湿证。

  若鼻涕量多,稠而臭,舌红,苔腻者,多为湿热熏蒸。若鼻涕量多而粘,鼻甲肿大,恶风发热者,多为外邪侵犯。若鼻涕量多而稀粘者,多为痰湿停聚鼻窍。若鼻涕量多如水,点滴而下者,多为风寒外邪侵袭或水湿上泛。

  2. 若鼻涕量少而稠,不易擤出,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者,多为邪热熏灼,炼津为痰为涕。若鼻涕量少而稠,结成脓痂,呈黄绿色,不易擤出,气味臭秽,嗅觉障碍,鼻腔宽大,鼻甲萎缩者,多为燥热伤阴,鼻窍失濡,或脏腑虚损,鼻窍失于滋养等。若鼻涕量少稀粘,反复发作,鼻粘膜淡白者,多为脏腑虚损,外邪侵犯。

  

  三、辨鼻痒

   若鼻内粘膜痒,常伴有喷嚏。鼻痒常由肺、脾、肾等脏腑阳气虚损,鼻窍失于温养,或由风、湿、热邪侵犯鼻窍或鼻前庭所致。此外,血虚生风也可致鼻痒。

  

  1. 血虚风动引起鼻痒

  若外鼻及鼻前庭皮肤痒,局部肿起,疼痛剧而拒按者,多为热毒炽盛上炎鼻窍。若局部皮肤痒而潮红,湿烂,黄水浸淫者,多为风、湿、热之邪侵犯鼻窍。若局部皮肤瘙痒,粗糙结痂,干燥脱屑者,多为血虚生风,风动而痒。

  

  2.风寒外邪引起鼻痒

  若鼻腔内卒然发痒,喷嚏时作,清涕,鼻塞,恶风者,多为风寒外邪。若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反复发作,稍遇风寒则发作者,多为表虚卫外不固,或脏腑虚损,鼻窍失养。若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气短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晄(白光)白者,多为肺气虚寒。若涕清,喷嚏频频,腰膝酸软,肢冷恶寒,耳鸣耳聋者,多为肾阳不足。若鼻痒,清涕点点滴滴,喷嚏时作,口淡不渴,大便稀溏,多为脾阳虚。若鼻痒不适,鼻塞时有喷嚏,涕脓稠而臭者,多为异物入鼻。此外,接触刺激性气体、粉尘、花粉等,也可致鼻痒不适。

  

  四、辨鼻痛

  鼻痛包括外鼻、鼻前庭及鼻腔内疼痛,且位于危险三角区附近,因此须仔细辨别。

  

  1. 外鼻、鼻前庭疼痛

  若鼻尖、鼻翼红赤,肿胀疼痛者,多为火毒上炎。若鼻梁青紫,肿胀疼痛,或皮肉破损,或触压鼻梁痛增,或有骨摩擦音者,多为外伤。若鼻前庭及上唇部皮肤潮红,肿胀疼痛,局部糜烂,脂水浸淫,或结黄色痂壳,舌苔黄腻者,多为湿热上蒸。若鼻前庭皮肤肿胀充血,疼痛拒按者,多为阳明火热上炎。

  

  2. 鼻腔内疼痛

  若鼻腔内疼痛,鼻塞清涕,畏风发热,苔白,脉浮者,为多为外邪侵袭鼻窍。若鼻内灼热干燥,疼痛,鼻粘漠充血者,多为燥热伤肺。鼻内干灼,微痛不适,鼻涕不易擤出而结痂,鼻粘膜萎缩者,多为脏腑虚损,虚火上炎。若单侧鼻内疼痛,鼻涕脓稠臭秽,或带血丝者,多为鼻腔异物。若鼻内疼痛较剧,或痛连头颈,鼻塞,涕中带血,耳内闭塞,耳鸣者,多为邪毒结聚。

  

  五、辨鼻干

  鼻干是指鼻窍干燥少津,粗糙不适,或灼热干燥或火热干燥等。

  1. 鼻孔干燥不适,鼻气热,鼻塞涕多,畏风发热,头昏痛,苔白薄,脉浮,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或李氏区充血糜烂,多为肺经热盛或风热外邪侵犯。若鼻孔煤黑干燥,鼻气热,鼻翼煽动者,多为脏腑热盛。

  2. 鼻前庭皮肤干燥,皲裂疼痛者,多为燥邪犯肺。若鼻前庭皮肤干燥,粗糙脱屑,干痒不适者,多为阴虚鼻失濡养,或血虚生风。

  3. 鼻干灼热疼痛,有脓痂,粘膜充血,或干燥少津,多为肺阴虚损,鼻窍失养。若鼻内干燥不适,鼻粘膜干燥少津,鼻甲萎缩者,多为肺脾气虚,或血虚鼻窍失养。

  此外,过用辛香温燥药物,或粉尘作业,气候燥烈者,可致鼻干。

  

  六、辨嗅觉障碍

  嗅觉功能是鼻窍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鼻窍的通气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疾病及脏腑虚损都可致嗅觉障碍。

  1. 嗅觉障碍初起,鼻塞涕多,头痛发热,舌红,苔白,脉浮者,多为外邪侵袭所至。若嗅觉迟钝,鼻塞,脓涕量多臭秽者,多为鼻腔异物。

  2. 鼻塞脓涕量多,嗅觉障碍反复发作,头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多为胆郁痰扰。若嗅觉迟钝,涕粘白而多,鼻塞头昏,鼻粘膜淡白,鼻甲肿大,面色光(白光)白,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者,多为肺脾气虚,鼻窍失煦。若嗅觉迟钝,清涕如水,喷嚏频频,稍遇风寒则加重,鼻腔粘膜灰白或淡白,舌苔薄,脉弱者,多为表虚卫外不固,或脏腑虚损,鼻窍失养。

  3. 嗅觉障碍持续,鼻内干燥,鼻涕脓稠,胶结成块,不易擤出,鼻甲萎缩,鼻腔宽大者,多为脏腑虚损,鼻窍失养。若嗅觉障碍持续,鼻塞呈进行性加重者,多为鼻腔息肉或赘生物所致。此外,若嗅觉障碍发生于打斗跌扑、手术后者,多为外伤所致。

  

  七、辨鼻源性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皆上会于头。五脏精化之血、六腑清阳之气亦上注于头,则头面清窍方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鼻为头面清窍,与脏腑经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不论外感邪毒,内伤脏腑所致的鼻病,均可致头痛。在临床中由鼻病所致的头痛十分普遍的,故辨别头痛的寒热虚实是十分重要的。

  1. 头昏头痛初起,鼻塞,涕多,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全身不适,畏寒发热,苔白,脉浮者,多为外邪犯肺。

  2. 头胀痛偏于两太阳穴,鼻塞,鼻涕脓稠,鼻甲充血肿大,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多为胆热移脑。若头额昏闷胀痛,鼻塞难通,鼻涕脓稠量多,胸脘痞闷,腹胀纳呆,鼻甲肿大,鼻道潴脓,舌红,苔腻,脉滑者,多为脾胃湿热上蒸。

  3. 头痛隐隐,反复发作,鼻塞,嗅觉障碍,鼻涕粘白,稍遇风寒则诸症加重,鼻粘膜淡白,鼻甲肿大,舌淡,苔白,脉弱者,多为肺气虚寒,鼻窍失煦。若头痛隐隐,鼻涕粘白量多,鼻塞,鼻粘膜淡白,鼻底潴脓,舌淡体胖,有齿印,脉弱者,多为脾虚鼻窍失养。若头痛隐隐,鼻干灼热,脓涕不易擤出,胶结成痂,鼻气臭秽,鼻粘膜干燥,鼻甲萎缩,鼻腔宽大者,多为肺阴虚损,鼻窍失养。

  4. 头刺痛,鼻塞持续,嗅觉障碍,鼻粘膜暗红,鼻甲肥大呈桑椹状者,多为瘀血内闭。若头痛如锥刺,逐渐加重,鼻塞难通,或涕中带血,鼻气腥臭,鼻内赘生物增生者,多为气滞血瘀,或顽痰结聚之恶候。

  此外,鼻中隔严重偏曲、鼻腔异物、鼻部肿瘤、鼻息肉等均可因鼻塞而头痛。

  

  八、辨鼻衄

   血从鼻中出者,谓之鼻衄。鼻衄量多势猛者,谓之鼻洪。妇人经行鼻衄者,谓之倒经。外感、内伤均可致衄。鼻衄可为疾病的常见症状或早期症状,或为疾病加重的信号。因此,正确辨别鼻衄的病位、病势及寒热虚实十分重要(的)。

  

  

  (一) 辨鼻衄量

  1. 鼻衄量多,突然发作,势猛,口渴欲饮,心烦,口臭,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者,多为胃火炽盛,灼伤阳络。若鼻衄量多,色鲜红,反复发作,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常于情绪激动或情志突变时发作,舌红,脉弦数者,多为肝火上炎,火灼脉络。若鼻衄量多,突然发作,头昏痛,发热恶寒,舌红,苔薄,脉浮者,多为外邪犯肺。此外,外伤、高血压、肝脏疾病、中毒、肿瘤等也可致鼻衄量多。

  2. 鼻衄量少,时发时止,鼻干灼热,鼻腔粘膜潮红,口唇干燥,渴欲饮水不解,舌红,脉弱者,多为脏腑阴虚,虚火上炎,灼伤脉络。若鼻衄量少,或涕中带血,鼻涕脓稠,胶结成痂,鼻甲萎缩,鼻粘膜干燥,鼻腔宽大,舌红,脉细者,多为肺阴虚损,鼻窍失养。若鼻衄量少或涕中带血,涕脓稠而臭秽,病程较短者,多为鼻腔异物。若妇人每于经行前后,或行经期中鼻衄者,多为倒经,为肝郁血热或虚火上炎。若鼻衄量少,渗渗而出,反复发作,面色晄(白光)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者,多为脾不统血,血不循经。

  

  (二) 辨鼻衄颜色

  1. 鼻衄鲜红者,多为实证、热证。鼻衄突发,色鲜红,量多,头痛,发热恶寒,苔白,脉浮者,多为外邪犯肺。若鼻衄色鲜红,量多势猛,口臭,心烦,大便秘,小便黄,苔黄,脉数者,多为胃火上炎。

  2. 鼻衄色暗红,量不多,口唇干燥,鼻粘膜潮红,或干燥少津,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细者,多为肾阴虚损,虚火上炎。若鼻衄色暗红,量少,鼻内干灼,鼻腔附有黄绿色之脓痂,鼻腔粘膜萎缩者,多为肺阴虚损。若鼻衄色暗红,量少,或涕中带血,反复发作,头痛耳鸣,应密切观察鼻腔或鼻咽等有无新生物。

  3. 若鼻衄色淡红,或色淡如水,反复发作,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者,多为脾虚统摄失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