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的信仰 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石述柱同志事迹材料

 白桦林了 2013-10-16

一生的信仰

——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石述柱同志事迹材料

石述柱是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人,生于19368月,现年77岁,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至1963年,先后担任宋和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1963年至199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8月任宋和村综合治沙示范区管委会主任,20052月任民勤县人民政府治沙顾问。他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带领乡亲们固沙造林、发展经济,在村子周围营造了一条长9公里、宽2.5公里的绿色长城,使昔日的逃荒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他因此也多次荣获省、市“造林绿化模范”、“造林绿化先进个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公民”等称号;20026月,被国家绿化委、中宣部、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个人”荣誉称号;200551,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石述柱所在的宋和村处在民勤县西线南端的风沙口上。1955年,年仅19岁的石述柱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当时宋和村风沙肆虐、庄稼被压、乡亲们拖儿带女抹泪逃荒,是出了名的“讨饭村”、“光棍村”。在全县治沙造林热潮推动下,他联络宋和村部分青年,主动向村党支部请战,组建起一支青年治沙队伍,开进村东已被风沙埋压了的大沙河。按照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单线式治沙方法,他们埋头苦干了一个月。但是陈旧的治沙办法,也重复了前人的治沙结果:春栽夏活秋放羊,冬天架到火盆上。面对失败,有人泄气了,打了退堂鼓,而性情倔强的石述柱却一点也没有气馁,他带着突击队再次转战村南的张家大滩,在这里,他们立沙障、插风墙、栽植红柳、沙枣、杨树,一干就是6年,6年的光景虽然只换来区区20亩成活的白杨树,但对石述柱来说,却看到了一丝希望。他在反复调查、总结失败经验和苦口婆心、入情入理的多次劝说和动员下,他们决定在村西的杨红庄滩创办一个林场,用先压沙、后栽树、再种地的办法,营造绿色屏障,根治风沙危害。从此,宋和村每年春天的治沙造林,成了雷打不动的制度。

那种在残酷的命运和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不怨天尤人的精神,那种屡挫屡奋、不懈抗争的勇气,那种挑战风沙、造福乡亲、矢志不渝改造宋和的信念,感动了众乡亲,也使石述柱成了宋和人的主心骨。在此期间,石述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开始把生命与信念,把誓言和行动融合了起来,他下定决心:“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三十六年的支部书记岗位上,他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紧咬一个目标,用坚定的信念鼓舞群众,用人格的力量感染群众,用自身的行为带动群众,成为治沙治穷的领头人。宋和村在石述柱的带领下,在村西风沙口上建起了一条长9公里、宽2.5公里的绿色屏障,在昔日风沙肆虐的杨红庄滩上栽植白杨、沙枣1600亩,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5500亩;经济林1500亩,使2400亩弃耕地得以复耕,营造出一个林粮间作的万亩林场。

苦干加巧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在常年与风沙的搏斗中,石述柱悟出了一个道理:压沙造林,光靠苦干是不行的,还得依靠科学,苦干加巧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在最艰难的时期,他曾主动向有关部门求助,寻求治沙造林的新技术、新途径。在林业部门帮助下,他放弃了单线式的压沙办法,采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使网格中的草木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为了更好地运用科学治沙,这个只上了三年小学的庄稼汉,边学习边实践、学会了压沙面积的测量、区域的选择、不同区域对不同风墙、沙障形式的适用及合理的管理办法。正是这种好学上进的精神,才使宋和人在民勤的治沙造林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上世纪60年代初,甘肃省治沙试验站在距宋和村不远的地方成立了,石述柱欣喜若狂,他主动和那里的技术人员交上了朋友,不仅从他们那里学到了技术,还从试验站里引来了毛条、花棒等新品种,一下给林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他还把技术人员请到宋和的治沙现场,请技术人员在宋和蹲点研究。他不但使宋和人学到了治沙造林的最新技术,也使一些科技人员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能继续进行他们的科学研究。

石述柱善于开动脑筋,进行自我探索,在长期的学习和多年的治沙实践中,他对“固身削顶”的治沙方法进行了改进和补充,创造了新的治沙模式,即粘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结合,使固定的沙丘反过来成为保护田地的屏障。这种模式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认可,被成为“宋和样板”,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石述柱按照县上提出的“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的指导方针,积极探索规划科学的林木发展格局。他们在活动沙丘上种植灌木,在风沙前沿栽植防风固沙林,在田间地头营造大网格的农田防护林和小网格的红枣林网,在林场建设苹果园。生态林和经济林结合,实现了林木建设布局的科学化,成为全县林业建设的样板工程。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宋和人栽树不易,护树更难。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果,他专门在村上制定了护林公约,其中有两条:一是任何人不准在林场内和风沙线上放牧;二是任何人不得将林场内的一草一木带出林场。他还和支委们研究决定,按照划分责任田的办法,把林场的2400亩耕地承包给群众耕种,群众按规定上缴承包费,林场由村集体管理经营。这一科学发展的决策,既使全村农民每年可从林场获取300多万元收入,也使宋和村的集体收入每年达10万元以上,使宋和村走上了以林养农、以农养林的科学持续发展的路子。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原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石述柱,依然心系防沙治沙事业。县上在昌宁西沙窝、老虎口、青土湖、西大河等重点风沙口组织开展集中治理时,他总是主动请缨,不畏野外工作的艰辛,与林业技术人员一起踏查规划,为科学治理提供宝贵的意见与经验。每年春秋两季压沙造林时,他经常深入治沙造林现场,查看土壤墒情、进行技术培训、教授压沙造林心得、指导干部群众压沙造林。县上组织的义务压沙和义务植树活动,他更是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不走过场、不搞特殊,不抱怨、不喊累,与干部群众一起劳动。治沙造林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005年,他慷慨捐资1400元,购买梭梭树苗28000棵,与3个乡镇的群众一起,亲手将这些树苗栽植在民勤城西20公里外的勤锋滩上,带头响应县上开展的“拯救民勤生态援助行动”,为动员社会各界关注民勤生态治理,支持民勤防沙治沙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以来,他动员乡亲积极响应县上关井压田保生态、调整结构促发展的号召,将原村林场部分机井关闭、在退出的耕地上种植以红枣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引导群众在村林场周边梭梭林接种肉苁蓉。目前,宋和村累计建成红枣基地1752亩,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80元;带动全乡发展发展特色林果业19621亩。

如今,70多岁高龄的石述柱仍然是个闲不住的人,他现在最大的爱好、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宣传,碰到很久没有见到他的熟人、朋友,以及街上所认识的年轻人,都说石爷“勺掉了(就是傻了的意思),逢人不拉家常,而是说民勤生态治理的重要性、说如何压沙、说如何造林……”。但是他不管别人的嘲笑、不管别人的背后议论及闲言碎语、不管人家的不理解,仍然坚持自己的宣讲,坚守自己的信念。

石述柱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五十年如一日,长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永远摧不垮、吹不倒的丰碑,矗立于风沙前沿,成为捍卫民勤生态安全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全县人民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建设生态民勤的强大动力。勤劳的民勤人民在石述柱精神的感召下,坚持不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将昔日风沙肆虐的沙海孤岛变成了绿波荡漾的田园乐土。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2.81万亩,累计发展特色林果30.96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1.43万亩,完成工程压沙37.13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7.8%提高到2012年底的12.08%,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发展,一个林茂粮丰、绿树成荫、风景秀美、瓜果飘香的绿洲新城,正在西部风沙线上崛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