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价回落——或是布局新低价低估股的良机

 天地人和w 2013-10-16
高价回落鈥斺敾蚴遣季中碌图鄣凸拦傻牧蓟

一则北欧人的的祖先猎熊的故事,觉得挺有意思。生活在北欧的棕熊身强力壮,几乎没有天敌。猎人捕杀棕熊的有效方法,则是主要抓住棕熊贪婪、凶悍的本性。

 

猎人将熊特别爱吃的大块鲜肉放在显眼处。在鲜肉的正上方,用绳索高高吊起一根沉重的木头。棕熊闻腥而至。它觉得头顶上吊着的木头碍事,用身躯推开木头,低头吃肉,这时木头却反弹回来,撞在棕熊的身上。熊有点烦,它加大力度将木头推开,希望它不要耽误棕熊享用天赐美味时机。结果木头又弹回来,重重地撞在身躯庞大的棕熊身上。棕熊虽然毛多肉厚,还是被木头撞得浑身生痛。棕熊这次真生气了。它狂躁加愤怒,站立起来,用力拍打着,嗷嗷叫着,使出全部的力气,将还在空中晃悠的木头推了出去,希望将木头推得越远越好。随后,棕熊刚坐下享用美味,不料沉重的木头带着更大的惯性晃荡回来,重重地撞击在棕熊的脑袋上,这次棕熊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死了。

 

这次,上海本地股从高位回落的力度明显加大。那些一心只想着赚钱而忽视风险的追高者,无疑构成了更大伤害。上海本地股在自由贸易区政策利好刺激下,大批股票以连续涨停的形式暴涨,引诱贪婪的游资不断涌入,这时候,在这些跟风追涨者的眼里,只有上涨,只有赚钱。

 

叶弘最近写了数篇博文,一直在提示贪婪追高的风险。我知道,这类文章不受人欢迎,文章的阅读人数也较少。有些人更直接,给笔者留言:“老叶,能否说点有用的,推荐两只股票看看?”

 

写博客多年,叶弘知道哪类文章,哪类文章标题更能投其所好,更能吸人眼球。但我也知道自己不擅长这个,这是老叶做人的悲哀。

 

时常有人在叶弘的微信或邮箱里留言:“我当初一百万入市,十年时间,现在还剩下四万”。“我五十万入市,现在还有十万,你能帮我再赚回来吗?” 一些小散户亏得更惨,看看他们持有股票的类型,总是让我想到猎人与棕熊的故事。

 

每天盘中火爆的个股行情,有人提醒说:“老叶,你是不是老了?变保守了!”

 

对此笔者似有同感。做股如做人。人随着年龄增大,会变得越来越胆小。这也是自然规律。一个饱经沧桑的人,会觉得承担家庭、社会责任更多、更重。也就不会象年轻时一样敢冲敢闯,属人之常情。股市中人,新股民变老股民,是不断经受风险,承受盈利的过程。老股民经历的事情多,会变得日益胆小,理性,操作风格也会趋向谨慎。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实力强大的公募基金,就没有近年如雨后春笋般茁壮的私募基金那么狂野,那些有激情,新崛起的富二代,承接其长辈的巨额资产。他们没有父辈艰辛的创业经历,也就没有父辈们现在的那份沉稳或沉重。今年股市中大胆冒进的游资,在题材个股中的大开大合式的投资风格,显然更具“富二代”的性格特点。他们更敢搏杀,更敢想象,更擅长借题发挥。时至今日,我相信真正赚钱的,大多还是那些看不清晰的神秘资金力量。而传统的投资机构,大多仍重仓在重点的价值蓝筹股中。面对鸡飞狗跳的题材炒作,传统的实力机构投资者如公募基金、券商自营盘等,表现更多的还是困顿、质疑、与迷茫……

 

今天,此前持续暴涨或大涨的上海本地题材股,创业板股票均出现了大面积下挫,这是否意味着游资推动的低价题材,小盘成长行情的结束?我认为不是。对绝大多数题材股来说,拉升再高,其最终归宿仍是获利出局,保住胜利果实。而下跌对贪婪的盲目追高者,则意味着套牢、割肉,自残。最终变成猎人的猎物。

 

我还是认为,在目前政策背景下,游资仍将主导行情。题材仍是市场反复炒作的热点。暴涨的题材股经过若干回合震荡、暴跌。新的低价、低估、小盘成长股又会重新崛起,成为游资的新宠。如此往复,生生不息,题材炒作是个前赴后继的过程。

 

只是题材炒作,主要靠讲故事,参与者不宜太投入,太进入角色。讲故事成了习惯,自己让自己感动,自己给自己挖坑,以积极进取之心进入,变成了悲剧角色还不自知……

 

我还是认为:题材炒作“安全第一,稳健获利”。大批涨幅过大的题材类股票回落,可能正是重新选择布局低价、低估、潜力成长股的好时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