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美风水村 (江西篇)

 磊石山人 2013-10-16

(江西篇)

中国风水第一村

在海外客家人的心目中,兴国三僚村的名气远比赣南大得多,他们把三僚誉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风水第一村”。

三僚的地形还酷似一幅阴阳太极图形,原来是因为村里有两条弯延曲折的溪水平行地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二溪合而为一地形成了一条大溪流。最有意思的是,大溪流源头的水温左右两岸竟相差5、6度。村里人把左边那条水温更冷的叫阴溪,右边那条水温更热的叫阳溪。鸟瞰眼前这块大盆地,曾屋村、廖屋村分处在指针的两边,就象太极图形中的两仪。盆地的四边各有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还有活龙脑、九尾杉、七星池、甘泉井、多士石、章光土、南箕庵、西竹寺等八景。

三僚风水名流

杨筠松(唐朝国师),风水祖师著书36部,在兴国三僚开创中国风水学术。风水对联:自然山水好风水,天地乾坤良云天;横批:风生水起。

曾文辿,三僚杨公谪传,兴国朱华塔倡建者,民间称地仙。著有《寻龙记》《泥水经》《八分歌》等书籍。

廖瑀,三僚杨公谪传,三僚廖氏开基祖,著有《怀玉经》、《一盏灯》、《俯察本源歌》、《正地法》等书籍。

廖均卿,受明成祖朱棣召进京为皇帝陵墓选址。他选定的昌平县黄土山上一共安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那儿已被后人称之为“十三陵”,此之后北京故宫大皇城的勘测也出自于廖均卿之手。

曾从政,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堪址。

婺源汪口村

婺源县江湾镇的汪口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

汪口村,宋大观三年(1110)建村,因村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采名于世者9人著作达27部,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

婺源江湾

古镇江湾,位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之中。聚落北部后龙山逶迤东去,山上林木葱郁,其“仙人桥”是古人实践风水理论的杰出典范;南侧梨园河呈太极图“S”形,由东而西蜿蜒流过。这里既有保存尚好的御史府、中宪第等明清官邸,又有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还有江永讲学的受经堂,东和、南关、西安、北钥四座古门亭,岳武穆构筑的岳飞桥,明代剑泉井等。

江湾是一方风水宝地,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旖旎、物产丰富久负盛名。这里文风鼎盛、群贤辈出,孕育出明代户部侍郎江一麟、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清代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和一代伟人江泽民。任七品以上仕宦有25人,著述88种,是婺源书乡代表,村中至今保存完好有“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民居。

婺源李坑

李坑距婺源县城12公里,建村于北宋祥符年间庚戊年(公元1010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自古文风鼎盛、历代人才辈出。自宋至清几百年间,全村出了18名进士,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还出了一位状元,叫李知诚;出任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达32人,并有1名饱读诗书,能文善诗的文士留下传世佳著29部。

李坑建村时很讲究风水,因为堪舆术说:水向西流必富。古时候李坑人选择在水由东向西流的溪畔构筑房屋,这就把他们所希翼的美好愿望,从村落布局的形态中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水口是婺源村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修筑水口碣拦截财气,培植水口林,有的还建起水口桥以锁住灵气。

江西婺源菊径村

菊径村地处江西婺源古坦乡,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小河成大半圆型,绕村庄将近一周,四周为高山环绕。整个村子一面靠山,很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 村庄的水口处建有祠堂,种有大樟树;村庄后面的山上是保持得很好的水口林,。密集的村庄,小桥,小河,四周环抱的大山,如果不是公路的进来,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绝对是一个世外桃源。

菊径是明代宰相何如宠的故里,该村始建于宋代初期,由南唐国师、中国著名的风水大师、婺源何氏一世祖何溥亲自规划设计,该村现在被誉为:中国最圆的乡村、中国八卦村,村中有文物多处,宋代何氏祠堂,祠堂内有大明崇祯皇帝于崇祯元年御笔亲赐的皇匾“黄阁调元”之牌匾,意思为“荣登宰相之位,执掌天下大政之意”还有多处名胜古迹。

婺源虹关村

虹关古村建于南宋,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

虹关先祖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择地建村,根据风水理论,四兽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依山傍水,虹关是取正南偏东5°-6°,坐北朝南。左边青龙,似青龙蜿蜒环抱,护卫村宅。右边白虎,西边的山似虎卧俯柔顺。南边面水是朱雀,朝山平坦,空前广阔。浙源水(鸿溪)由东向西绕村而流,既方便村民生活用水,又优化人居环境,天人合一。村宅后边北向是玄武,虹关称这座后山为“来龙”,龙脉由五龙山逶迤而来,冈峦绵延几十里,经双峰而又缓和有力,山脉到大龙脑壳,然后起伏,而后自然停顿下来,形成一种气势,这就是玄武垂头。龙来十里,气高一丈,龙来百里,气高十丈。气正,则脉从中落而穴正,虹关来龙正气结聚在“玉堂仙吏”大厅屋和全村所有宅基地上,因此虹关一直兴旺发达,久盛不衰。虹关村人懂得藏风聚气,保护龙脉,至今还保留历史上几处护脉禁碑。保护生态,从双峰开始直至后山“来龙”,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风景林,生长形势喜人,更显“来龙”的雄伟秀丽。虹关的山水龙脉,是大自然给予虹关村人的恩赐。“天人合一”思想在风水中表现尤为突出,而虹关村人懂得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珍惜理想的居住环境。江西师大地理学院专家考察虹关后,赞虹关来龙山,“脉来自然,气正雄伟,天地人和,兴旺发达”。

婺源晓起村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婺源晓起村,是典型的古生态民俗文化村,既有周庄的小桥流水,又有香格里拉的宁静悠远,更有古朴纯实的民风民情。 婺源晓起坐落于婺源城东,离县城约二十公里,是段莘水和晓起水交合处,始建于公元787年。村屋多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主要景观有双亭耸峙、枫樟流荫、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江氏祠堂、砖雕门罩、养生河与古濯台等。 

乐安流坑古村

流坑古村位于江西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距县城32公里。 流坑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董氏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又认唐代宰相董晋是他们的先祖。

宋代流坑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兴,成为江西大家族聚居的典型。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代,村中有识之士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从宋初到清末,全村出文、武状元各1名,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薄、教谕,超过百人。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董氏精英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和传统的风水理念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卜地建宅、稳定发展。明代中叶村子经过规划,形成了七横一竖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整体布局,巷道用鹅卵石铺地,并建良好的排水系统,保存至今,别具一格,堪一绝。村中现存500余幢建筑中,明清占建筑及遗址计206余处,村中古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质朴而简洁,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明代建筑怀德堂中的雀(爵)鹿(封)猴(侯)砖雕壁,堪称精品。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其中保存完好的木质油漆匾额188方,门头墙壁的各种题榜362方,祠堂名额近60处,楹联72副,共计628方(处)。    从流坑沿乌江顺流而下,有一片香樟林,夹杂少许青枫,总计有1万多棵,树龄大多在200-800年之间,其中5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棵,800年以上的有1400多棵。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流坑风水:流坑东侧,乌江自南向北、再转西绕村北流去,村庄的西侧有一条长湖,江湖相通,合抱着村庄,这番地形水势被杨筠松认定,“活水出形, 中人富贵”;有如石印般的两块巨石挡住乌江水流,使之折而西流的景象,被杨筠松诠释为“印浮水面,焕乎其文章”;乌江流至村庄西北角江面狭窄了,成为流坑的出水口,于是这片河谷地又被杨筠松喻作“鱼袋”,它的好处是“鱼袋若见兑,卿相位可期”。因此,他认为保固“鱼袋”地势,关系到将来流坑的兴旺。民间传说他曾手持“撼龙鞭”企图将别处的山脉移至水口,以固河防,却是未能如愿。村人只好自己动手在那里栽树植竹,蓄成一片洲林,抵挡泛滥的江水,保住“鱼袋”地形。

瑶里古镇

瑶里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地处皖、赣两省、四县(安徽祁门、休宁、江西婺源、浮梁)交界处;两湖(鄱阳湖、千岛湖),六山(黄山、九华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连线交点位置,距景德镇市区 50公里。瑶里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

瑶里瓷茶古镇从西汉建镇开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瑶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西汉长沙王吴芮、南宋开国侯李椿年、清朝工部员外侍郎吴从至等历史名人和开国元帅陈毅的故里和邻里。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是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绿色仙境。这里荟萃了明清古建筑群和革命旧址等众多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明清商业街、程氏宗祠、狮冈胜览、宏毅祠、陈毅旧居等。走在这里的古街上,踩着镶嵌着鹅卵石的青石板路,数着街两边的古店铺,历史的痕迹在细微末节中铺展在眼底,恍然如梦回千年。

瑶里古镇坐落在山谷之中,四周群峰环抱,其风水应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整个古镇南踞象山,北卧狮山,瑶河穿镇而过,形成山水萦绕的地理环境,让古镇更显宁静清澈。古镇里的明清商业街是古徽州大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三段。昔日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至今仍保存较好。窑里曾有民谣这样描述这条街:“上街头,下街头,街长不见头;丝绸缎,糖醋油,店面八百九”,生动的再现了唐诗中“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盛世景象。

婺源理坑村

理坑村,属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原名理源,距婺源县城东北45公里。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 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上清宫景区内,距鹰潭市区25公里,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富有特色的名胜古迹,古仆淳厚的民俗风情,使古镇采风者流连忘返。

古镇上名胜古迹很多。镇东面有上清宫、东岳宫,东北面有南宋(1127-1279年)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泸溪河对岸有明朝(1368-1644年)宰相夏言的故里——桂洲村。

具有道教祖庭之称的天师府,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虽历经兵燹,但至今仍保留其历史风貌。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居住的地方,整个建筑均按照八卦形状设计,分头门、仪门、私第和后院,历史上有“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之誉。天师府选址别具一格,据说当年张天师选址于此颇费心机,其门临泸溪河,背依西华山,左右青山环抱。正是我国古代“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两边抱”的宝地。府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仙乐缥缈,绿树红墙交相映辉,是道家清修之地。张道陵是中国道教创始人,后人尊他为张天师,而张天师的名号也被历代帝王特许世袭。现在的张天师是张道陵的第63代孙,已历经一千九百余年了。

天师府坐落在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的龙虎山上清镇,坐北朝南,壬山丙向,山环水抱,气势雄伟。千年道统,百代根基,除了有祖天师张道陵的神威功德孚佑之外,与天师府所佔的地理气势风水气场亦不无关系。

——这里龙盘虎踞,天星照应,山水气势不凡

天师府的左边(东面)有一高山,名“应天山”,海拔811米,谓之“青龙”;右边(即西面)有通天峰,谓之“白虎”;朝向前方(即南面)有琵琶峰,海拔505米,群峰合抱,谓之“朱雀”。坐后(即北面)有西华山,谓之“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置四方,乃为二十八宿名,可谓天星照应。

就地理风水而言,地形有自坐山本身左右发出者,两臂为青龙、白虎;有本身独出而两旁之山生来抱我者,亦谓之青龙、白虎;又有半就本身发出,半是外山凑来而成青龙、白虎的。就天师府而言,属于他山来抱之势,当比不上本身坐山发出的青龙、白虎。但它能裹抱地脉,护地有情,不令宅地孤露,能避东面而来的婴儿风和西面而来的刚风灌耳,自然也是上佳之地。风水云:“青龙欲其蜿蜒,白虎欲其训頫(伏·通假字),又需左右揖让,高低相称”,天师府勘地有法,故能得此宝地。古人云:“龙虎两纯和,才子定登科。人增福禄千百年,堂上资财似涌泉。龙降虎伏,义门和谐,子孝妻贤,身膺五福”。

再看天师府朝向前的“案山”。案山者,山之取象,犹如“桌案”。有案山则宅前收拾周密。不会出现元辰直长(过长)明堂过于空旷,而形成气不融聚之患。天师府门前的案山,座落在泸溪河畔,其象横琴、似倒笏,能遮却朝山筋脚,形象逼真,实为美案得力。卜氏云:“外耸千重,不若眠弓一案”,凡富贵之地,应近案远朝两具备。其状应如玉几、如眠弓、如倒笏、如按剑,如席帽,如蛾眉,如三台,如官担,如天马,如龟蛇等等。大抵案山宜近,朝山宜远。天师府案山不远,正合其宜。书云:“伸手摸着案,税钱千万贯。远朝不怕冲天,近案尤嫌过脑”( 会意,案山不宜高过头)。

案山后面紧接着便是“朝山”,朝山者,朝对也。其象文笔,正对大门有情,如宾之见主,臣之面君,子之奉父,妻之从夫。站在府门前一望,端然特立于案后,天然朝拱之状。经云:“唯有朝山真有情,将相公侯立可断。”朝山背后更有气势滂沱之官星—琵琶峰。天师府之势,正所谓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也。由此可见,当年的风水师定位立向恰到好处,不左不右,左一丈无秀丽的朝山,右一丈则无倒笏之案。

天师府门前之水,从东南巽方而来, 即泸溪河,又名上清溪。十里之外,由震入兑,成冲泻之势,非吉也。而一里之外,归巽位,折而西北向,成玉带之状,犹抱月之势,此临宫吉水也。诗曰:“临宫方位水趋莹,禄马朝元吉气新。少年早入青云路,贤相筹谋助圣君。”因此水柔而长,故运势亦然。历代天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少年觐君,束冠受封,便是例证。

——此处环盆取穴,聚宝聚气,地势旺气锦长

天师府所处的位置,在上清街区的中心。此街为宋元至明初形成街市,由此可见勘者之慧眼。四面环山,形成盆地,乃聚气之所,而居中则为得正。四维八峙,壬山丙向,则应后天八卦,且水流金住,贵气重大,此为地脉自然而成的宝地,正因天师府地脉得真龙宝穴,所以流传千年,兴旺不衰。

宋代风水大师廖公(廖禹,廖金精)云:“横龙结地必要鬼,乐山宜后峙”——鬼星者,坐山之后,拖撑之山是也。鬼星也称为后照,与前山之“朱雀”相对应,又谓前帐后屏。靠山之妙有三:曰特靠,曰借靠,曰虚靠。特靠由远而来,借靠横幛贴靠,虚靠虽有其形而低陷躲闪,枕靠不着。

鬼星不必于有为吉,也不必于无为凶。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有言:“问君如何谓之鬼,鬼在后头撑者是,”又云:鬼夺我气,不宜高大。若人气旺盛,家道兴隆,则鬼献祯祥,便为兆福。若人气萎靡,家道覆替,则鬼出妖怪,能为我祸。鬼星只欲其光彩、浑厚、尊重、不散漫奔窜,不丑恶,即可兼得其妙。天师府福地属横龙之脉,坐后北面的西华山,虽非挺然贴靠,但能横幛枕靠,借坐有力,属借靠也。靠山后的紫襟峰即为鬼星,又因府第挟“相国仙府”之威,鬼星自然伏贴献瑞。而且,鬼星不及朝向前的官星琵琶峰高大竣险,便无鬼夺我气之忧,然其浑厚秀丽,重重叠叠,百福 修集,故有此山则主平安兴旺,人丁蕃衍,富贵悠久。

穴者,土室也,引申为凡空窍皆为穴。结穴则指归宿之处。穴之要,全在聚气,气聚而丁旺,丁旺而财归。天师府在上清盆地中,先以环山而得势,又以居中而得正,故地气很旺。有一例证:天师府方圆不过七、八十亩左右,同样经历了朝代更替,兵灾水火,地质变迁,而此处集中保存的700年以上古树,如樟树、楠树、罗汉松等就有40余株,这在全国的宫观园林中亦属罕见,其地气之旺,可见一斑。

——宫观排列有序,九宫八卦,夺天工之造化

天师府的头门、二门、仪门、玉皇殿(原为演法厅)、私第门、前厅、中厅、后厅、敕书阁位于整个建筑群的中轴线上,而两侧分置玄坛殿、法箓局、宫保第、万法宗坛、授箓院,按九宫八卦进行布局,中厅即为中宫,为中央戊已土。各殿均分置八卦之中,可谓深得《易经》之妙。

中国的建筑文化,以方正取其势,以对衬取其美,皇宫、庙宇、民宅莫不如此。天师府也不例外,一进头门,两侧厢房对衬,玄坛殿、法箓局东西相映,万法宗坛与授箓院分设两厢,百花园内亦有耳房配对。这其中的奥秘,并非单纯地“求美”,还有很多的哲学原理和科学原理。

从大的方面来说,即“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中轴之地谓之“中正”,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谓天、地、人三才定位。从小的方面来看,取其“方”,则百邪不侵,居家安宁,取对衬,则和气生财,人丁兴旺。

天师府从建府算起,已有900年,即以迁建今址计算,也有600余载。巍巍祖庭,赫赫声威,继世绵长。直到今日,现值风水学所定的“三元九运”中的下元八运,八艮土是当运的旺位宫。后门为艮位,纳当运的旺气,正值兴旺发达的时期。近年来,宫观规模逐年扩大,祖庭地位日渐巩固,党和国家领导人常来视察,海内外授箓活动正常举行,游人信士朝拜不断。这里主要是天时、地利、人和,国运昌隆,即以风水学来看,也是与适时旺气分不开的。

贾家古村

贾家古村于五代十国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立村一“凹”处,形如金盆落地,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历来为商贾富庶之地。贾家古村落建筑群有“关内”和“关外”之分,有八关门楼六十四条巷道,大街小巷均由石板青砖铺设。明巷道、死巷道纵横交错,很难分辨,入内似进入了迷宫。规划布局颇具江南特色,空间大度,韵律变化,均灵活自由,街道、巷道谦和有序,不失个性,展示出江南民居的无限生命力和地域文化魅力。房屋建筑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厅、客厅和民居等六大类;现存古文物建筑300余幢,140多幢明清建筑现存完好。有堂号、堂匾的屋宇达119幢,古建筑内对联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各种形式建筑物上的雕刻、绘画、书法遍及全村,随处可见,精致细腻,镂金溢彩。贾家是个融合佛教、道教、儒教的江南古村落,现存书院、庵堂、寺庙、道观有十八处,六所书院错落有致地置于村中,寺庙道观分布在村庄周围。村南方有象征畲山贾家文化兴旺发达的七级玉塔,村北的稳泉、芦泉环村交汇于千年古桥,形成江南小桥流水古诗画,村外阡陌纵横,生态园田掩映在绿树丛中,各种鸟儿嘻戏其间。9.46平方公里的古村落历经沧桑的洗礼,古貌依旧,有古代中国农村的“活博物馆”之称。

赣县白鹭古村

赣县白鹭古村位于赣南客家中部地区赣县的北隅,距县城63公里,与兴国和万安接壤。它依山傍水,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5公里。村南是龙岗、村北是玉屏山。烟峦翠阜,叠嶂绵延形成弧状拱卫着村庄。五条山脚伸至村后,古代勘舆家称其为“五龙山形”。鹭溪水九曲连环,下游河畔有二座山岭,一称:“狮蹲”;一谓:“象跃”,把住水口,留住来龙,是一处灵山秀水风水极佳之地。据载,赣县白鹭古村的开基人是唐代著名宰相钟绍京第16代孙--钟舆。他当年从兴国来到此地,时天色已晚,便露宿河边。夜梦见白鹭栖息于此,受其点化而定居该地,村庄也由此名:“白鹭”。 白鹭村的四条主要街道,极似一大大的“丰”字。主要景点归纳为“白鹭十景”:天一池、二义仓、三元官、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庙、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古村落,全村姓钟,明清两朝曾有秀才568人、文武举人17人、知州和知县6人。保存完好的69栋祠堂庙宇的门楼风格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上百对刻满子孙功名官衔的旗杆石和琳琅满目的名人题赠的金匾木联随处可见。

赣州东龙村 

走进东龙村,这里青山环抱,村庄布局讲究风水格局,村中为盆地,四周险峰上古寨隘口依稀可见;依盆地傍山建村,古祠古宅、古寺古庙林立;村内阡陌纵横,清溪环流,村中有大大小小百口水塘,联成一片,如同一湖。千顷良田如毯,山水相映成画,驿道曲折通幽。 

东龙村始建于唐朝、兴于宋代。宋乾德五年(967年)李翊俊迁入后,逐渐成为李姓聚族而居的村落,到明朝时东龙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富庶之地。村里的老人们披红戴绿,手举花灯彩篮,敲锣打鼓地跳起了传统喜庆歌舞“桥帮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风水古松,仍然沧桑地立在占地4300多平米的古宅大院中,守护主人家的富贵繁华;盘踞村庄四周的“龙、凤、狮、象”四座神兽身形的山脉,深情凝视古村兴衰上千年;村中最神奇的风水宝塔“湖心塔”,可以在村中任何一个有水的池塘中看见倒影,哪怕相隔几千米上万米,依然可见,让人啧啧称奇。 

除了村庄布局讲究风水格局外,东龙村另一特色是多姿多彩的古代建筑。鼎盛时期,村中千户聚居,万瓦参差,贸易及闽浙,田产达百亩,至今还留下祠堂48间、民宅140余间,庙宇3座等一大批古迹。其中占地4300多平方米的“百间大屋”,融祠堂、住房、绣楼、学馆、仓库、门楼、围墙、碉楼、花园为一体,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准。

2009年,东龙村入选江西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评为“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历史文化古镇”、2011年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

吉安渼陂

梁氏渼陂村位于青原区文陂乡,开基于宣和年间至南宋初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古村现有民居约583栋,明清建筑367栋。狭长幽深的小巷,青砖灰瓦的古宅,曾经辉煌的古商道都在富水河畔静静遥想当年的繁华。“隔河两宰相,五里一状元”是这里古来文风兴盛的写照。

渼陂古村拥有多个美好的称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庐陵文化第一村、将军村、江西明清建筑博物馆、电影村。融庐陵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祠堂文化、雕刻艺术为一体而形成其特有的风貌。历史上庐陵纯化七十六都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商业的中心设立于此,曾哺育了众多的饱学宿儒和富商。并先后出了14位将军,是中国工农红军领导机关的驻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曾山等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叱咤风云。

附文:江西古村落—遗珠遍布人未识

四围峰峦,千年古村,百座祠宇,高墙围屋……我走过的江西古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了,从北部浙赣皖交界处的徽派民居,到赣南的客家老屋,遍布江西全境的古村落异彩纷呈,却又隐隐透露出某种相互联系的共性。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试图寻找这种联系的根源。

江西地势周高中底,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平原坦荡、江湖交织,是一个四周有自然屏障、内有完整体系结构的地理单元。当然,这也是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万顷碧波的鄱阳湖和千里奔腾的赣江水,成了沟通中原与岭南、闽南的交通干线,原本封闭的格局被打破,经济、文化得天时地利而获发展。到了南宋,江西则是江南地区东西交通的要冲,是经济文化流动汇聚之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地理区位和北人南迁的历史条件,使其在宋、元、明代经济兴旺富庶,文化繁荣昌盛。特定的历史情境,孕育了兼容并蓄的江西文化,而海纳百川的多元特质,又决定了江西民间建筑的包容性,村落形态极为丰富。全省保存至今成规模的古村落达数百,其中有8个国家级、4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晚近以来,水路交通没落,居于大陆腹地的江西失去了原有的枢纽之利,经济地位一落千丈,但意外地,却使得众多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完好。

这些年来,几乎在每个古村,我都会遇到人们津津乐道于风水的话题。不由的,我也开始观察山形水系,寻找那些与风水有关的蛛丝马迹。在寻访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风水不仅造就了古村落,也正是因为风水,才使得古村历千百年而留存至今。

江西中部的兴国县三僚村,今天早已落寞不为人知,然而当年,这里被称作客家堪舆圣地。三僚的出名与唐代堪舆大师杨筠松有关。传说他官拜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琼林御库,黄巢起义军破城,他携御库秘籍出逃,辗转到赣南。杨到赣南后,一变过去以星象卦象推演生克吉凶之理的理气派风水理论,以观察山川地势为主,独创形法派风水理论。三僚村曾氏族谱记载杨筠松与曾氏开基祖曾文辿结为师徒,并亲自为其卜宅。

听向导介绍,那山梁、那围墙、甚至小小的坑,都与风水有关。但是听完讲解之后,我觉得尽管三僚村独特的地形构造很像堪舆用的罗盘,而且“三僚八景”也颇符合八卦的方位,然而我更愿意把杨筠松视作纵横天下、放歌山水的行吟诗人。只不过,他的诗不是七律而是八卦,不是文字而是砖木罢了。

在江西,许多村庄的落成和得名都和官宦雅士沉醉于山水有关。相传北宋末年,徽州桐城主簿余某行至沱川,觉景致非凡,随手在溪边倒插罗汉松一枝,不久插枝竟长出绿叶,余某大喜过望直呼“养人宝地”。因该地盛产毛竹,故取村名为篁村并定居于此。

另一个故事里,南宋胡某来婺源择址定居,见一红豆杉酷似巨笔,树旁一石如砚,迎面峰峦仿佛笔架,三景呼应,呈“文房”之状,遂举家迁居于此,并定名为方思山,攻读求进。

对于饱读诗书、登科入仕的文人来说,卜居时的诗意选择当在情理之中。令我惊奇的是,这种诗意的选择也发生在平民百姓身上,不过,他们宁愿把自己的卜居行为隐藏在神示的背后。

赣县白鹭村,坐落于该县北隅,与兴国、万安接壤。它依山傍水,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村南是龙岗,村北是玉屏山,烟峦翠阜,绵延如弓,拱卫着长约一公里的村庄。村后的后龙山平缓无峰,状似“乌纱帽”,而五条山脊逶迤而下,堪舆家称其为“五龙山形”。鹭溪水由东缓缓入村折转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出水口后九曲十八环流入赣江,水口旁的两座山岭分别形似“狮蹲”和“象跃”,它们把守水口,留住了来龙。在风水先生眼里,白鹭无疑就是人气、财气、官气“三旺之地”了。

可惜的是,最先发现白鹭,好像不关风水先生什么事。据记载,白鹭村的开基人是唐代著名宰相钟绍京的第16代孙钟舆,某一天他放鸭由兴国来到此地,见天色已晚,便露宿鹭溪河边。是夜,梦见有白鹭栖息于此,受其点化,毅然从兴国竹坝村迁居此地开基,村庄也由此得名。钟舆定居白鹭后,不仅利用当地充足的水草资源养鸭,同时还辟地种植,稳定自给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没有干扰的封闭环境,使得族人如鱼得水,迅速繁衍兴旺,到了明代中期就已具备了圩市村庄的人口基础。得鹭溪河的水运之利,许多人从事木竹生意和相关行业,大量输出的木竹为白鹭引来了滚滚财源。生活富裕后,白鹭钟氏开始兴办教育,以求功名,有了金钱和权势,又纷纷大兴土木。

尽管白鹭人言之凿凿地传说着老祖宗的那个好梦,但是,村子一旦发达起来,人们还是忍不住要归功于风水学说。

正月初九,我从乐安县城出发到流坑去。经过省道、县乡道路,看到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牌坊后就进入了到流坑的乡村道路。用今天的眼光看,处于山间的流坑村远离县城,远离乡镇,也远离公路主干道,根本没有地利可言。的确也是,进了村子我发现,在村口的大樟树下停了好多拉客的机动三轮车,上面的牌子表明都是通往附近乡镇的——远离主干公路,没有班车通过,机动三轮车现在就是当地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有一辆大客车在等客,一问才知道是直达广州和深圳的,因为流坑有许多民工要去南边打工,县城的大客车专门来拉。看来,曾经的风水宝地、富足数百年的流坑不仅交通不便,而且养不住自己的子民了。

流坑的董氏非常信崇杨筠松,尊其为杨仙,这是因为董氏在乌江北岸开基不久,杨筠松即游经此地,蒙董家“诚心可鉴”的盛情款待,他踏遍了流坑周边的山山水水,寻龙脉,找吉地,勘测宅基和墓穴。探测山形水势的结果是,南岸的河谷地平坦开阔,近处江水环绕,远处群山拥翠,是一块极好的阳宅之地,便建议董家从北岸搬到南岸定居。

流坑东侧,乌江自南向北、再转西绕村北流去,村庄的西侧有一条长湖,江湖相通,合抱着村庄,这番地形水势被杨筠松认定,“活水出形, 中人富贵”;有如石印般的两块巨石挡住乌江水流,使之折而西流的景象,被杨筠松诠释为“印浮水面,焕乎其文章”;乌江流至村庄西北角江面狭窄了,成为流坑的出水口,于是这片河谷地又被杨筠松喻作“鱼袋”,它的好处是“鱼袋若见兑,卿相位可期”。因此,他认为保固“鱼袋”地势,关系到将来流坑的兴旺。民间传说他曾手持“撼龙鞭”企图将别处的山脉移至水口,以固河防,却是未能如愿。村人只好自己动手在那里栽树植竹,蓄成一片洲林,抵挡泛滥的江水,保住“鱼袋”地形。

被堪舆先生做足了文章的乌江,的确是流坑生活富裕、家族兴旺、人文昌盛的环境要素。它在盆地中间缠绵环绕,滋润了两岸的沃野良田,尤其是它流经此处由湍狭变宽缓,被董氏家族充分利用把守水口,利用其贯通赣江的舟楫之利,独占了这一水系的竹木贸易,不仅竹木运输业成为流坑的经济支柱,亦使地处偏僻山区的流坑与当时的吉州“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以至“文风盛于江右”。乌江造就了众多腰缠万贯的商人,而流坑现存古民宅绝大多数建于商业繁荣的清康熙至道光年间,可见,正是发家致富的商人们在大启土宇、高堂华构。

我注意到,无论白鹭还是流坑,这些富足数百年的风水宝地,在近代以来都衰落了,萧条了。可以说当年它们都是借着风水——地利而发达起来的。它们都靠近江河:白鹭有鹭溪河,流坑有乌江,这些村落正是凭了这些河流通向大江的水运便利而利通天下的。从地图上看,现在的白鹭处三县交界的三不靠之地,不仅远离行政中心,也远离交通干线;三僚村附近虽有鹰厦铁路通过,但没有干线公路经过;流坑则离主干公路10多公里,只有一条出入的乡村公路,尽管成了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名气不可谓不大,但游人依然寥寥。这里离最近的县城乐安也有40多公里。古村落正是远离了交通干线,少受外界干扰,得以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古村落保护的原则和策略

风水理论指导了几千年的古村落建设,它所蕴涵的古人智慧,尤其是在古村落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法在如今看来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自唐宋以来,江西古村落建设主要受形势派风水的影响。形势派风水着重于村落选址与村落外部环境的护佑。分析传统形势派风水理论,结合目前古村保护规划思路,提出江西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借鉴:

1 .江西古村落保护原则——“天人合一”。 江西古村落基本处于偏远地区,村镇聚落一般都能保持传统的旧貌,并与自然环境共处于统一和谐的关系之中,景观也多富有变化。这种情况体现了人们传统的意识和观念——即尊重自然,不违“天命”——即“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风水)思想。

2 .江西古村落保护思路——由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 。纵观中国风水理论形势派发展,就相地而言,其注重用地的整体性把握,“基本形成了一套从区域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选择程序,这是一个以寻找生气为目标多方面综合的过程”。“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与现今单体建筑定位类似),专注龙、穴、砂、水之相配,其他拘忌,在所不论”—— 王祎《青岩丛录》。因此,可以判断“定位向”即定向是目的,而“寻龙、察砂、理水、定穴”均是分析过程与操作措施。

3.江西古村落保护标准——传统自然美学标准 。风水理论中古村落风水格局的选址布局除了“寻龙、察砂、理水、定穴、立向”的技术手段外,还需满足审美体系的要求。简而言之,技术手段只是单个考核指标,这些单个指标能否组合成一个“聚集生气”的整体环境,还需以审美的眼光评价山水形势的吉凶,将吉凶与景观的美丑联系起来,是风水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手段。即体现生命之美、人伦之美、灵活变通的和谐之美、意境之美。

4.江西安义古村落保护策略 安义古村落保护范围应选取最有利于古村“藏风聚气”、生态系统较为完善的区域。此区域北至毛岗北端,南至赤岗南端,东至梅岭罗汉峰,西至南潦河与九岭山余脉,总用地面积约10k ㎡。 最早在安义古村保护的目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又是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其保护可以总结为“内外并举,软硬兼优”八个字。“内外并举”是指两个层面:一是古村外部环境的整治,二是古村内环境的整治;“软硬兼优”是指营造两种环境:一是硬件营造即对古村空间进行重塑,二是软件营造即对古村文化进行修复。 根据风水格局理论,古村落选址建设包括:龙、砂、水、穴、向五个方面;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龙、砂、水三个方面,真正涉及古村内部环境的主要为穴、向两个方面。这里要强调的是,古村保护规划既要讲求现代语境,但同时又要与传统文化契合,因此,除了古村落环境外,必须强调 “人”的活动的引导。笔者将古村的管理政策与居民素质的提升放在内部环境(也是软环境)整治中进行表述,以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5.古村落外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龙”的保护 将梅岭的保护纳入《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之中,明确禁止乱砍乱伐,采石取土等行为,古村的龙脉将得到有效保护。 (2)“砂”的修复 必须通过划定绿线的方式将山体控制起来,然后采取退耕还林政策,还原赤岗蜿转腾挪的气势以及毛岗墩实厚重的山形。 (3)“水”的治理与改造 在京台村以西100m左右规划一人工湖,一则聚集潦河地气,二则汇聚罗田水库及周边丘陵地表水,由此营造“交锁织结”的水势,形成良好的景观水面,三则可打造古村落较佳观赏点。为有效控制水道、水质,必要时可在潦河沿线划定蓝线进行开发控制。

6.古村落内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穴”的调整 ①为了确保古村环境、展现古村风貌,需对古村建设范围进行划定,参考风水中“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标准,对古村规模进行限制。 ②为展现安义古村景区风貌,在条件成熟的情形下,对现代居民住宅进行拆除,统一在村外另辟区域进行安置,村内建设须与古村现存建筑风貌统一,并颁布古村规划建设标准。 ③为了恢复生态、限制村内用地开发,为体现古村风貌,还需在风水格局范围内划定限制建设区。 (2)“向”的重塑 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旧有建筑改造与公共空间建设的契机,重点打造“天心十道” 两条轴线:一是罗田岗至九岭山青溪垄的横向轴线,二是赤岗至毛岗的纵向轴线。 (3)“人”的提升 根据“天人合一”的风水思想,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必须与生活环境和谐、统一。培养古村落居民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技能,逐步转变其生活观念与生产方式。

7.结论 本文以安义古村为例,提出古村保护策略:首先遵循“天人合一”的古村落保护原则,解决古村落三个主要矛盾:村民与古宅之间、村民与旅游公司之间、村民生产与古村落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提出将村民生产与部分生活功能迁出古村,将村民传统的生产劳作转化为提供旅游服务,将古宅作为旅游资产入股旅游公司的策略,较好地化解上述矛盾。其次,针对现状古村格局面临的问题,笔者按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古村落保护思路,分析和梳理古村落格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策略。第三,在古村格局修复过程中,笔者采用风水理论的美学标准与“喝形”方法,提出植被修复、在村口修建景观汇水池等策略,从而恢复古村“生气”,展现古村原有生活风貌与生态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