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的哲学——养生之道

 悟痴 2013-10-17

庄子的哲学——养生
  
  《养生主》一篇是庄子内七篇中道理最单纯的、目的性最明确的一篇。篇名中就已表达了庄子要论述的重点,就是如何对待生死问题,重点是如何“养生”。“养生”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内涵,我们知道庄子的思想体系的目标是生命的惜爱和心灵的超越。所以从“养生”的观念出发可以联系到庄子思想的整个体系,也可以贯通庄子的其它篇章。
  庄子在本篇讲了一个堪称最优美的故事,因为他讲的是一个屠夫杀年这样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故事,但庄子的讲述却充满了艺术细胞。
  庖丁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庄子讲述这个故事中的充满了美感。这一段尤为优美,明明是杀牛,却描绘得比美女歌舞还更有美感,不得不令人叹服。也正是因为庄子写的文章很富有艺术感,因此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倘若你将全篇的逻辑连接起来了,是条理分明的。中间部分都是阐述理由。庄子并非用纯逻辑、纯理论性的方式,抓住一个中心,然后一直钻那个牛角尖,用文学艺术的方式,从各种角度旁敲侧击,嬉笑怒骂,正反两面地阐述。
  
  
  庄子用庖丁解牛来喻养生之道,这个寓言的解读的钥匙就是“技进乎道”,意思是庖丁解牛这门手艺喑合了养生的道理。
  且听庖丁是如何解答他的技术的。“我分解牛体时,最初眼睛看见的是一头整牛。过了几年,就不再看见整体的牛了。如今,我只用心神去感触而无须用眼睛去观看,眼睛的官能仿佛停止了而精神世界还在继续地运转。我按照牛体天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空处,将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隙,顺应着牛体的自然结构去解剖从不用力去碰击经络聚集的地方和骨肉相连的部位,更不用说那些大骨头了!牛的骨节以及各个组合部位中间是有空处的,相比之下刀刃基本上是没有厚度的,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转动和运行而言那是何等宽大而有余地呀。”
  在庄子眼里,庖丁并不是在用刀在解牛,而是在用心在解牛。而人处世也是一样,人并不是用物质的肉体在处世,而是在用心灵处世。
  人一生中总会遇到坎坷,这个时候要如何调整心态呢?看看庖丁解牛时遇到困难怎么办。
  庄子说,每次碰到筋腱、骨节聚集交错的部位,我发现很难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凝聚,行动缓慢,动起刀来非常小心翼翼。
  这里的要点是,视为止,行为迟,也就是目光停滞,动作迟缓。这让人想起庄子讲的另外一个故事:
  
  
  有一位为齐王喂养鸡的纪先生,这些鸡并非一般的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
  纪先生才喂养了10天的时间,齐王就迫不及待地问:“鸡训练好了没有?”
  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啊,这些鸡还非常自大,格外自以为是。”
  10天过后,齐王又来问,纪先生答道:“还不行,它们一听到动静,一见到人影晃动就会无比激动。”
  又是10天过后,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注他的斗鸡,纪先生说:“不行,它们还是目光犀利,峰芒毕露。”
  过了10天,齐王来看他的斗鸡,发现他的斗鸡个个表情呆滞,心理正十分失望。想不到这一次纪先生却说:“基本上训练好了,尽管鸡偶尔会啼叫,不过不会害怕了,看上却犹如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别的鸡看见它这样,都没有胆量来挑战,只有逃之夭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呆若木鸡并非真的呆,不过是看上去呆,事实上能够斗,能够应战,甚至能够吓退群鸡。而表面上看起来活力充沛、骄傲自满的鸡,并非是真正的高手。目光停滞、一动不动、好像木头的鸡,才是最厉害的,压根无须出招,就令敌人闻风丧胆。表面上看起来好动、强大、聪明,当然很好,但是还不足,还需要连续地锻炼,将浮躁和冲动收敛起来,将力量聚集于内,虽然看起来呆呆的、没有什么,然而那些故意找茬、针锋相对的斗鸡,碰到纹丝不动内有真气的木鸡,却压根无法近其身,对方还没有行动,自己先就吓到逃跑了。
  这就是庄子养生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界,想要达到这种境界,要经过不断的修炼。
  在《庄子》的书中记载的多种多样的养生修炼之法,如“熊经鸟伸”、“吐故纳新”、 “踵息”、“心斋”、“坐忘、“朝彻”、“见独”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静。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和尚每回打坐入定的时候,都会有一只蜘蛛跑来捣乱,在他的面前龇牙咧嘴,弄得他心神不定无法静下心来修行,于是便请教师父说,我一打坐,蜘蛛就来捣乱,不管我怎么做都无法将其赶走,请师父告诉我应该怎么办。师父说,下次蜘蛛来的时候,用毛笔在它的肚子上画圈,看看它是什么妖怪。和尚依照师父的办法做了,待蜘蛛再次出现的时候,就用毛笔在蜘蛛的肚子上画了个圈,蜘蛛就跑掉了,和尚便能安心地坐下来修行,然而待出定后发现那圈居然在自己的肚皮上。
  
  和尚迷惑不解,分明是用毛笔在蜘蛛身上画了,那圈却怎么在自己的肚皮上?因此又去请教师父,师父说,心不静则生魔,蜘蛛捣乱,说明你心烦意乱,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修行。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然而却生动地展示了魔自心生的道理,只有通过静心的修炼,才能发现自己的内心,发现一个真实的自我。也只有做到了内心的安定,你才能够发现外在事物的规律,才能领悟到生活之道。
  
  有一个农场主在检查谷仓时,不小心将一只贵重的手表掉落在谷仓里,他找遍了整个谷仓仍然没有收获,于是对农场的孩子说,谁能发现手表,将获得50美元的奖金。
  小孩们个个都竭尽全力的到处翻找,可是谷仓内到处是谷粒还有散置的大把稻草,要在这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手表,仿佛是大海捞针。
  小孩们一直忙到太阳落山仍然两手空空,一个个都心灰意懒,回家去了。惟有一个家境贫困的小孩,在大家都放弃之后,依然继续努力寻找,盼望能够找到手表,获得那巨额奖金。
  谷仓中渐渐地变得漆黑,仅剩他一个人,四周鸦雀无声,尽管小孩感到害怕,但仍不想就这么走掉,不断地摸索着。突然,一种特别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那声音“滴答、滴答”不断地持续着,小孩立即停止拨弄草堆,谷仓内越发安静了,那“滴答”声也变得非常清楚。小孩顺着声响,最终在漆黑一片的谷仓中发现了那只贵重的手表。
  其实,生活之道就像谷仓内的手表,只要你真心去寻找它,并且让自己静下来,专注而单纯的思考,你将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如果你不能安抚自己的心灵,你就无法获得外界事物的真知。
  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烦恼和困扰,而相当一些烦恼、困扰常常来自自己。就那富裕和贫穷来说,如果不去攀比的话,将会去除掉许多烦恼,但是有多少人可以平静地对待他人的富有和贫穷。除了世界首富和世界首贫,每个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们却忍不住不停地进行攀比。你比下有余,你沾沾自喜,把快乐建立在别人贫困的基础上;你比上不足,你郁闷无比,把痛苦建立在别人富有的基础上。无论哪种情况,别人可能压根不知道你在干嘛,你都在和空气做斗争,沉浸在虚幻之中。这种攀比心态就是一种心魔。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其实大家都不知道,鱼快不快乐只有鱼知道,庄子快不快乐只有庄子知道,如是而已。
  
  
  
  回到庄子讲述的这个故事,我们会问,庖丁解牛和别人解牛有什么不一样?理解了这个问题,就找到了养生之道的目标。
  庖丁说,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可以让刀刃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这就是道家养生强调的“永葆童真”,你算你年龄再大,你的阅历再深,你的心也要保持永远年轻。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女儿对父亲埋怨她的生活,她说所有的事情都那么困难。她不清楚该怎样去面对生活,想要放弃自己了。她对抵抗和奋斗已经感到厌烦,似乎才解决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就又接踵而至。
  她的爸爸把她带到厨房。他先在三只锅里放进一些水,接着把锅放在火上。不一会儿锅里的水沸腾了。他在这三只锅里分别放入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然后开始煮,什么也没说。
  女儿嘟嘟嘴,没有耐心地等待着,奇怪父亲到底要干吗。差不多过了20分钟时间,他把火关了起来,把胡萝卜和鸡蛋捞出来分别放入两个不同的碗中,接着又把咖啡舀到一个玻璃杯里。完成了这一切以后,他才转头问女儿,“亲爱的女儿,你看到什么了?”“胡萝卜、鸡蛋和咖啡,”她回答。
  爸爸让女儿用手触摸胡萝卜。她摸了一下,发现它们变软了。爸爸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敲碎它。将壳剥掉后,她看见的是一只已经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品尝咖啡。喝到醇香的咖啡,女儿笑了。她小心地问道:“爸爸,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告诉女儿,这三样东西代表着面临相同的逆境——沸腾的开水——的不同反应。胡萝卜原来是坚硬的,结实的,无所畏惧;可是现在,它变得软弱了。鸡蛋本来是易碎的。它单薄的外壳保护着液体的内心。经开水一煮,它的内心变坚固了。而咖啡豆则很特别,进入开水后,它反倒把水给改变了。“你是它们中的哪一个呢?”他问女儿,“当你面临逆境的时候,你该怎么做呢?你是胡萝卜,是鸡蛋,或者咖啡豆?”
  这个故事就好象年青人刚出学校,是满怀的希望,满怀的抱负。但是入世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历了,或者心染污了,变坏了;或者本来很爽直的,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成很歪曲的心理;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了。所以说道家所讲究的,为人处世要永远保持着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这是很难得的。你是要做一个变软弱了,失去了力量的胡萝卜?还是你是内心变得僵硬的鸡蛋吗?还是做一个散发出香味,最终改变了环境的咖啡豆?
  其实懂了庄子讲这个故事的道理,就知道社会与环境不足以影响人,人拥有自己的定立,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周围的一切。所以我们自己要有独立的造诣,独立的修养。你的心灵自己主宰,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任何复杂的环境里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都可以永远保持最初开始时的心理状况。这是最高的修养,这用术语说,就是“初心”。人能够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不受外界环境染污,永远保持光明磊落,坦白纯洁,就像《老子》上所讲的“能婴儿乎”,那么,就会如庄子所说,“刀刃若新发于硎”,永远不会坏,永远长新。
  
  《老子》所讲的“能婴儿乎”和庄子提到的“初心”,很接近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赤子之心”。
  我们常说这个人有「赤子之心」,意思,他年龄可以很大,但心却像小孩子一样。这种“赤子之心”对我们养生来说,有很值得注意的特点:
  
  第一,专心致志。随便给小孩一部玩具车,或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简单的小玩具,他肯定能够一个人乐玩上整整一天,一点也不会感到厌烦,非常专注。大人考虑的问题多,反倒容易分心。
  
  第二,不计仇。也许是由于脑袋尚小,孩子几乎没有办法装下仇恨。小孩被弄哭之后,他很快又能够开心起来。大人脑袋大,装的事情也多,装得太满,不由自主把许多不需要的事物也装进去。心灵空间就变得狭窄,拥挤不堪。
  
  第三,强烈的好奇心。无论对于任何东西,小孩总是感到很新鲜,总是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问到旁边的大人感到厌烦为止。大人也具有好奇心,然而在“刨根问底”这个问题上,就和小孩差远了。因为大人比较现实,有时刨根问底会伤害别人,或是破坏了表面上的感情,或是让别人想到了自己的伤心事,因此干脆不问。
  
  第四,很容易满足。孩子只要得到了一点糖果或者一个玩具,就能够兴奋很长时间,把给他东西的人当作全世界最好的人。大人很不容易满足,不满足也未必就是坏事,它能够激发一个人更努力,但事实往往是:越来越不容易满足了,最终演变成贪婪。
  
  第五,不考虑明天。孩子从来不考虑明天的事,当下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当下就是他的一切。大人防患于未然的功夫的确是比小孩高明,但顾虑太多,失去了当下的快乐。还不如什么也不想,先做好手头的事,能够做的,先做好;无法做的,提高能力,等待时机。
  
  心不老,人就不会老。赤子之心可以剪去光阴的翅膀。
  
  人常说年龄有两种,一是生理年龄,就是从出生之日算起到今天,你活了多久;二是心理年龄,就是你的心理包袱是轻还是重,有的人生理年龄可能20岁,但心理年龄却30岁了,有的人30岁了,但心理掉年龄却还只有20岁。
  时光飞逝,但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心境变老。
  我曾经看过这么一则报道:
  麦当娜40岁的时候,然而她却说自己只有35岁。她说尽管年龄是40岁了,但是她却觉得自己应该减去5岁,事实上只有35岁!
  她有四个理由:当年与西恩潘的婚姻,可以说是浪费了一年,所以应该减去一岁;和女喜剧演员珊德拉•班哈特为争女儿而闹翻,这两年的友谊算是空缺,又必须减去两岁;曾经演出过没有水准的《赤裸惊情》,因此这一年也要减去;后来是参加《狄克崔西》的演出时与华伦比提的恋爱谣言,那一年相当于是浪费她的生命,所以也不能算。这样推算下来,确实她年轻了5岁!真的可以义正言辞的再年轻一回了!
  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浪费了许多光阴,想要重新来过。用了5年的岁月爱错了一个人?减去5岁吧!由于失恋而失意了一年?减去一岁!减去两岁!如此一来,你是否又年轻了几岁?你是否又奔向了新的生活?你是否又有勇气东山再起了?事实上,时间是供我们垂钓的河流,在这条河流里面,我们想要拥有的星星、月亮或者小鱼、水草,统统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潺潺的溪水流逝了,年轻的心境却永远无法改变。
  
  这就是心理年龄的“减岁法”。这个“减岁法”减的就是心理年龄。
  如今的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希望长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养生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于是,饮食养生、药物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娱乐养生、针灸按摩养生……养生内容丰富多彩。然而,在养生过程中,许多人只是片面追求饮食搭配、药物调理、运动锻练、保健按摩,而忽视了心态的调整,其实,养生务必先养心,这既符合现代医学的“身心健康”观念,也遵循“养生先养心”的古训。养生以养心为主,心清则无灾,此乃人生大福也。一个人如果不注重养心,每天心性不佳、心绪不宁,势必吃不香睡不甜,干什么都心猿意马,心慌气躁,心惊胆战,乃至心劳日拙,心力衰竭,还能谈得上健康吗?
  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一生饱经风霜坎坷,却淡泊名利,荣辱不惊,延年益寿。时常有朋友询问他长寿的养生秘诀,他总是指着大厅墙上挂着的那幅字画,微笑着却一言不发。那是一幅莲花图,两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
  不思八九意思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要老去想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倘若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伤、绝望的情绪压抑得无法呼吸,人生的道路就如同负重登山,变得举步艰难了。
  常想一二,也即是用心感恩和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一小部分,最终以那份大度与豁达去代解人生的坎坷。
  不管怎么说,决定生活品质和人生境界的,并非八九,而是一二。
  再回到庄子讲述的解牛的故事中,庖丁解牛这个过程达到了一个什么的境界呢?庖丁用心眼看待牛,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解剖起来很轻松,“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就是游刃有余。这种游刃有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游心于物、游戏人生的养生之道,也就是把人生作为游戏的一种生活态度。当然这里的游戏人间并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玩世不恭的意思,更不是打游戏玩耍的意思,而类是佛教所倡导的“游戏三昧”,意思是达到超脱自在的境界。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是这么解释游戏人生的:“懂了道的人,处在这个世间如梦如幻,一切皆是在游戏中,连生死都是游戏,现实更是游戏,没有哪一样不是游戏,不必要那么去认真的,或者你认真也无妨,认真也是游戏,不认真也是游戏。”这里“游戏”二字自有深义。
  大家都喜欢游戏,小时候玩起游戏来可以不回家吃饭,可以通宵达旦,可以不顾一切地玩,过得很快乐。但你什么时候开始没有游戏心态的呢?你开始计较游戏的结果的时候,当你用功利心看待游戏的时候。有这么一故事值得大家玩味:有位老人周围住着邻居的小孩子。每天,淘气的孩子总要来到他家门口,朝着他的房屋扔石头。老人用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制止他们:喊来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大声叫喊吓唬他们,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仿佛越来越起劲了,石头扔得越来越欢了。实在被逼无奈,老人把孩子们叫到一起,跟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朝我的房子扔石头了,因此我愿意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块钱,当作你们朝我的房子扔石头的报酬。”虽然听上去有些古怪,孩子们还是开心地接受了这个条件。因此,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好的时间里来朝着老人的房屋扔石头,老人也依照约定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
  
  就这样一直过了几天,老人对孩子们说:“近来我的经济上有些困难,我没有办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你们觉得每人每天5毛钱如何?”虽然有些不高兴,孩子们小声嘀咕了一下以后还是答应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老人又跟孩子们说:“近来我的经济情况实在太糟糕了,我连付给你们每人每天5毛钱也不行了,但我依然乐意付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觉得怎么样啊?”孩子们快速地互相看了一下,其中的一个说道:“你也想得太美了,谁会为了一毛钱干这么苦的差事?”就这样,他们都走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原先孩子们一分钱都得不到也愿意扔石头,而现在好歹还有一毛钱可挣却再也不来了?原来,促使孩子们扔石头的动机发生了改变。孩子们早先的行为受“内在”动力的驱使,是抱着游戏的心态。然而,从他们接受老人的第一笔钱开始,他们扔石头的原动力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从自身内在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这一外未刺激不存在时,扔石头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现在大多数人的工作也是这样,如果你完全依赖于外在的金钱激励去工作,你会觉得很苦很累,当别人也觉得跟你相处起来很累的时候,你的工作业绩也不会好。但如果除了外在的激励之外,你对工作还有一份内在的兴趣,你能够找到工作的超越于金钱的意义,这样你就不会把工作仅仅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这样你才能为工作投入,甚至会为它痴迷,这时所有的困难都会变得轻松起来,因为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快乐和享受。
  一次,国外一家媒体举行有奖征答,问题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是谁?”,从无计其数的答案中评选出以下四个最佳答案:
  刚刚完成一部作品,自己哼着曲子欣赏的艺术家;
  正在沙滩上建造城堡的小孩;
  辛苦了一天,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历尽艰险开刀之后,最终拯救危急患者生命的医生。
  这四个最佳荣誉没有一个是纯粹追求金钱而获得快乐的动力。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讲述的是佛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其根本则是道家的养生思想。在全书中使用了大量道教专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马、姹女、元神等,还构筑了一个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道教神祉、神官系统,并有大量道家诗词为线索揭示,可以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故事为素材,有意识、有目的地描述了佛道两家的修炼要旨,展现了真气运行五步实践的全过程,早就有“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之誉。
  
  从养生之道来看待《西游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唐僧师徒四人其实是一个人。第三十二回非常清楚地表示:“师徒们一心同体”。第九十九回又指出,师徒们“本来面目今方见,一体原因始得全”,他们虽然站的站,坐的坐,蹦的蹦,但却是“一体纯阳喜回阳”。
  
  其中,唐僧代表着人的生命体,三个徒弟都以“悟”字为号,表示这三个脏器的功能运行。孙悟空配心,主神思好动,一跳就是十万八千里,所以还有一个名字是行者;猪悟能配脾胃,主后天,贪欲应该八戒;沙悟净配肾,主先天,本性善良。
  
  而唐僧,则是一个“肉眼凡胎”需要长时间的修行,才能取得真经,修得正果。他的心离不开悟空,诸多欲望离不开八戒,修性固命离不开悟净,培真全生离不开悟能。
  至于书中出现的众多妖魔,其实就是心里产生的诸多烦恼、恶念之象。第十三回唐僧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全部的妖魔鬼怪,最终都是要吃唐僧肉,解救的办法,只有自心“悟空”、“八戒”、“悟净”而已矣。
  第八十一回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灵台就是“心”的另一个称呼。又说:“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其实,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的“游”实是来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游”,西天其实并不在远方,而是师徒的内心,这也正是庄子所说的“游心于物”的意思。
  当然凡游戏皆有规则,所以庄子说,游戏人间也自有法则。
  庄子的本篇《养生主》就是专门谈养生的。本篇伊始便指出了养生的游戏法则:“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其中“缘督以为经”是本篇的纲领,也是养生的核心。“督”是“督脉”。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督二脉的运行理论是中医气功养生保健的要领,故有“任督一通,百病全除”的说法。庄子在这里借用中医经络学的概念来说明养生的道理。庄子认为,养生之人为善不可有求名之嫌,养生之人不可作恶,作恶则易遭受刑戮。凡行事要以沿循自然的中道为常法,这样就可以保身、全生、养亲、享尽天年。
  庄子在这里谈到了两条养生的法则,这两条法则都要从心灵的角度来解读。
  古人判断善的高下有个说法,就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就是说,有心做善事,是伪君子。这种善并不值得过于称道。儒家也说,有意为善,为善亦私。这都是同样的道理。
  庄子的为善无近名,如何与养心有关呢?
  做过慈善工作的人都知道,慈善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在最高的程度下维护受助人的尊严。你要帮助人不能高高在上的去施舍人家,而是站在平等的角度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且尽量维护他们的尊严。怎样做到不伤害受助人的尊严,很关键的一项措施就是,捐助人和受助人不要直接的人际接触,更不要有“恩人”这种观念。
  在发达国家中,慈善捐赠等往往属于借助受公众委托的公共代理机构来运作的公益事业,其行为规范和活动规则与私人之间的救助根本不同。企业、富翁或普通民众若想要慈善捐赠,大多是通过独立的、非营利性质的慈善组织或者是基金会来完成善举。这样,捐助人和受助人并没有直接的人际接触,受资助者得到的是社会保障,而不是恩人的施舍。
  如果捐助人和受助人有了直接的接触,捐助人和受助人之间,就发生了具有人身依附性和非对等性的微妙关系,结果给受助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2006年底,出演《玉观音》电视剧安心角色的孙俪,由于慈善捐助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其关键问题就在于,孙俪和她的妈妈邓女士与贫困大学生采用恩人关系式的慈善捐助,最后导致反目成仇。这里不去讨论谁对谁错,只是想说明,这种恩人关系是很微妙的,也是很难维持的。所以老子和庄子都会强调,要帮助人,就要悄悄地帮助人,并且你帮助了人一定不要去要求回报,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不要任何要对方感恩的想法。人要感恩,是要自发的,你强迫对方感恩,这是哪门子事。
  中国人是不喜欢欠人情债的。俗话说,金钱债好还,人情债难还。就是因为欠了人情债,受助者要承担一定的心理负担。金钱债好计算,有还清的时候;人情债无法计算和衡量,有的人情债可能要一辈子也还不清,甚至子孙还要接着还。
  当人情债大到这种程度的时候,辩证法就要发挥作用了,恩人可以变仇人,俗话说,帮人一碗米是恩人,帮人一斗米变仇人。就是这个道理。
  更有甚者,有些人帮助了别人,还总想显摆。他动不动就把这些恩情就搬出来说上一番,让你明白你欠他多大的情,他对你有多大的恩德,这个“情”好象驴打滚的高利贷似的,你永远也还不清。更要命的是,他总拿这些事来要挟你:怎么着,当年要不是我,你能有今天吗?这样恩人不变仇人才怪。
  所以说做了捐助人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对你好,你可以感激和感动;但别人对你不好,你也要能够淡然处之,否则可能就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正是是庄子所说的“为善无近名”的意思。
  有个犹太人的故事值得大家品味。
  这个犹太人叫贾迪•波德默,人们并不关注他在商界是如何成功的,他在危机时刻的一个决定,却让人们永远无法忘记他。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的犹太人,68岁的贾迪•波德默将全家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最终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向德国的非犹太人寻求帮助,获取他们的保护。
  想出这个办法之后,紧接着是挑选求助的对象。两个儿子觉得,可以向银行家金•奥尼尔寻求帮助,由于他始终把波德默家族当作自己的恩人。在许多场合,他也曾多次表示,倘若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都可以找他。波德默家族是欧洲数一数二的木材供应商。金•奥尼尔是一家银行的小股东,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帮助下成功的。40年以来,为了帮助他,波德默家族所有的钱,都是存在他的银行里面,一直到事发之时,波德默家族还有54万马克存在他的银行里。如今波德默家族遭遇了巨大的灾难,向他寻求帮助,他怎会置身事外?
  68岁的老人却并非这样想的,他觉得应该向拉尔夫•本内特寻求帮助,他也是一个木材商人,波德默家族的人是跟他做事发达的,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波德默才有了如今的事业。尽管这几年双方交往不是很频繁,但波德默家族的人从心理上一直思念和感恩本内特先生。
  最终,老人说,你们还是去向拉尔夫•本内特先生寻求帮助吧!尽管我们欠他的不少。
  第二天清晨,两个儿子起程了。在路上,二儿子说,我们不可以去本内特先生那里,上次我看到他的时候,他还说起那700吨木材的事。要去的话,你去吧!我要去找奥尼尔。后来,二儿子去找银行家,大儿子去了木材商那里。
  1948年7月,一个名字叫做艾森•波德默的人,从日本再次回到德国,去打听他的亲人的消息。他从纳粹档案中找到一条这样的记载:银行家金•奥尼尔来电,家中闯入一年轻男子,疑是犹太人。过了一年,他又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档案里面,找到他爸爸、妈妈、妻子、弟弟、弟妻及六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是在和他分开后第四天被抓起来的。
  1950年1月,艾森•波德默在美国居住下来;2003年12月4日逝世,享年83岁,最后他留下一部回忆录。他在回忆录中讲述了他在木材商本内特的援助之下,如何偷偷地逃亡到日本也许只有保住性命的。这本书的封面上这么写着:献给爸爸贾迪•波德默先生!封底这样写着:许多人以为,要获得他人的忠诚,最好的方法是给其恩惠。事实上,这是对人性的曲解,在生活中真正对你忠诚的,都是那些给过你恩惠的人。
  犹太人的这种生存智慧在全世界是罕见的,一个苦难的民族才能诞生如此冷峻而深刻的智慧。
  
  
  那么庄子为什么说“为恶无近刑”呢?这里的意思是,不要去犯触犯刑律的大错误,比如说囚禁、杀头之类的错误。这很明白,犯了这类的错误对养生之道绝对不是利好的消息。
  这里的关键是,犯一些小错误,怎么办?我想庄子的意思可能是认为人不犯小错误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人。更加关键在于,你们看庄子寓言中的主角有许多都是有形体残疾的,在庄子内篇《德充符》中还出现了一系列外貌奇丑或形体残缺不全的人,庄子在这其实有寓意,这形体残疾并不仅仅局限于形体上的残缺,而且更包括心灵上的残缺,那些执着于追求物欲、甚至犯过恶行的人,就属于这种心灵残疾,庄子苦心婆口教导的对象,多数也是这种人。
  《圣经》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妇人做坏事的时候被人抓住,按照律条应该被处死。村子里每个人都拿起石头包围她,询问耶稣怎么做?耶稣那个时候只在地上用手指头写字,什么也没有说。村民们还是一直不停地问,该怎么处罚她?耶稣直起腰身回答说:“你们谁没有罪,谁就可以拿石头砸她。”
  然后,耶稣又弯下腰身接着在地上继续写字。村民们听到耶稣此话,老老少少,一个接一个地陆续离开了。
  过了很长时间,耶稣跟妇人说:“那些人在哪里?”妇人说:“他们都走掉了。”耶稣说:“我也不处罚你了。你走吧,以后不要再犯罪了。”
  这个故事中的村人还都诚实,的确,我们都是有罪的。人不是活在真空中,不可能绝对的不受污染保持纯洁。更何况人本身与天俱来的动物性,不可能像天使一样不犯错误。
  而关键在于犯了错误后的心态,庄子认为“为恶无近刑”,千万莫犯大错误,犯大错误很难解脱内心的罪恶感,而一般的小错误就不会成为心理上的沉重包袱,可以努力解脱自己的心灵。
  庄子的这种心灵解脱,正如中国的一句老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人人都会犯错,知错能改,就是最大的善了。
  佛家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正是因为改过是最大的善。一个奸淫掳掠,残酷暴戾的人,每次造孽时就像在自己身上捆缚了一块隐形的石头。他作恶愈多,身上的石头就愈重。直至有一天因果成熟,大难临头,他才豁然醒悟,设法尽快把屠刀抛弃,像身上系满了石块的人,直至溺水那一刻,才慌忙设法解脱缚在身上的石头。然而此时紧缠在他身上的重负,已经牢牢把他困住;纵使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作恶多端的人,最终还是带着满身的罪孽沉入苦海中。所以,要立地成佛,就必须趁早下定决心,把屠刀放下,就像身上系满了石块的人,必须在溺水之前,设法解结松绑,以忏悔心把石头放下。如果等到溺水时才来挣扎,临时抱佛脚,菩萨也很难打救他!(当然如果有轮回,因为他还有下辈子,所以什么时候放下屠刀,都不会晚,就算是成佛了,他还要还债,赎回自己的罪孽。)
  我听过这么一个关于强盗与禅师的故事:
  一个盗贼拜访禅师,他给禅师下跪讲述了自己的罪行之后,他说:“禅师,我的罪孽太深重了,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坐立不安,无法摆脱心魔的折磨,因此我才来找你,请你为我净化心灵。”
  禅师告诉他说:“你找我也许找错了人,我犯的罪也许比你的更多。”
  盗贼说:“我做过许多坏事。”
  禅师说:“我以前做的坏事比你更多。”
  盗贼又说:“我我抢过穷人仅有的钱财粮食,闭上眼睛我就能看到他们在饥饿困苦中哀哭。”
  禅师对他说:“我也一样,我不用闭上双眼就能看到他们的模样。”
  盗贼说:“我做过的一些事可以说毫无人性。”
  禅师回答道:“我都没有胆量去想那些我曾经做的毫无人性的事。”
  盗贼听了禅师说的话,就用一种鄙视的神情看过了禅师一眼,然后说:“既然你是一个这样的人,为什么还在这里以禅师自居,还在这里欺世盗名!”于是他站了起来走了。
  禅师的弟子在旁边始终没有开口,等到那个盗贼走掉之后,疑惑不解地问禅师:“你为什么这么说,我很清楚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你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罪孽深重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发现那个强盗已经再也不信任你了吗?”
  禅师回答道:“他确实已经不相信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发现他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他重新做人呢?”
  这个时候,远方传来那个盗贼欢快的叫喊声:“我从今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这个声音响彻云霄。
  
  做到了“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两条养心的法则,就基本上做到了“缘督以为经”。“缘督以为经”就是在善和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就可以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
  
  养生之人要怎样看待死亡呢?这也是庄子养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在世上很难能摆脱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尤其在庄子那个年代,基本上还有什么医术,如果排除非自然死亡,像什么战乱、饥荒之类的,人寿命的长短,可以说完全取决于养生,因为几乎没有什么治疗可言。
  所以在庄子看来,对死亡本身的态度问题已经构成养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死亡的恐惧可以说是养生最大的障碍。
  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他将一名死囚关在一个房间里,将死囚的双眼蒙起来,跟死囚说,我们将把你的血管划破,让你的血流干而死。但是心理学家并没有割开死囚的血管,而是把一个水龙头轻轻打开,让死囚听见滴水的声音,误以为是自己滴血的声音。第二天清晨房门被打开,死囚死了,面色苍白,一副血流干了的样子,事实上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流出来,他是被吓死了。这个实验说明对死亡的极度恐惧能够把人活活吓死,因为人的心态能够影响人的生理。倘若他可以淡然地接受死亡,反而不会死。
  有的人十分惧怕死亡,每天想尽各种方法延长自己的生命,一边看医生,一边吃补药,结果反而死得早,这就是庄子极度不赞成的“恶死”的心态,这种害怕死亡的心态反倒伤害了生命。
  死亡问题是一个差不多与人类同龄的最为古老的文化问题。
  西方古代哲学家柏拉图曾经给哲学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定义:“哲学是死亡的练习”;现代大哲学家叔本华又进而把死亡看做是“哲学灵感的守护神”,断言“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人们便几乎不会进行哲学思考了”,这就是死亡问题对人类思想发展的贡献了。
  《晏子春秋》就记录着齐景公曾站在牛山上面,“北临其围城而流涕”,感叹人生短暂。这种想法,成为齐人研究长生不老方法的开始。齐人将传说中的“海外神山”、“不死药”、“海中仙人”慢慢混在一起,就有了“东海神山仙人仙药”的说法。齐威王、宣王、燕昭王都热衷于派人入海去寻找不死药。以至于“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其中,最有名气的当然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载,始皇二十八年的时候,“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但是这些寻仙求药的行动都不可能达到目的。逐渐,人们已经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长生不老药是没有的,人终究是要死的。用叔本华的话来说就是:生命就是不断的向死亡堕落。常听到年迈的人称自己已经是“半截子入土”了,其实真要如此说,那么似乎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在迈向坟墓了。每个人都要死亡,这是恒古不变的法则。
  所以对死亡的思考的关键在于,我们对死亡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换句话说,死对于生有什么意义?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不可能知道死亡的真相,但我们终其一生受着死亡的左右,终其一生不得不选择一种对待死亡的态度——哪怕是选择“不语”的态度。
  死亡,在庄子看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合乎大道的,是理所应当的。人本从虚无中来,死亡不过是顺应自然,又回到虚无中去。
  庄子提倡用无待的心态去理解生命,既然生和死都是自然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要有一种无待的心态,顺其自然,正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生!”
  庄子讲了一个关于老子的故事:
  老聃去世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唁,大哭了一会儿便走掉了。老聃的弟子问他说:“你是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秦失说:“当然是的。”弟子们又接着问:“那么吊唁朋友可以像这个样子吗?”秦失回答说:“可以。过去我以为你们随了老师多年都是得道人了,如今看来并非如此啊。先前我走到灵房去吊唁,有年纪大的人在为他哭泣,如同做父母的在为自己的孩子哭泣;有年轻人在为他哭泣,如同做孩子的在为自己的父母哭泣。他们聚在这个地方,必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不由自主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这样喜生恶死是有悖常理、抛弃真情的,他们都不记得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说这种行为就叫做违背自然的过错。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们的老师也是应时而生;偶然离开这个世界,你们的老师也顺应而死。安于天命,顺应自然,悲伤和快乐便都无法进入心中,这样做才是自然的超脱啊。”
  
  
  庄子在《大宗师》中说:大自然给我形体使我壮年终日劳作,使我老年得以清闲,最后以死使我安息,所以自然的造化既然安排我活着,也一定会安排我死去。庄子所倾慕的真人是“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大宗师》)。这说明庄子在生死观上持一种顺随自然的态度,这种观点是对世俗之人悦生恶死的生死观的批评。
  
  庄子甚至还在《庄子•至乐》篇,讲述了空髑髅的故事,告诉人们死有可能比生更快乐呢。
  庄子到楚国去,发现了一个骷髅,庄子斥问这骷髅道:“你是因为贪生怕死失去理智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呢,还是因为国家灭亡,被加诸斧钺?或者是你做了坏事,害怕留下丑闻给亲人,惭愧而死呢?又或是饥饿受冻而死的,还是年时已高而变成这样?”骷髅一声不吭,庄子没有办法,说完将骷髅抱着,当枕头睡觉。到了半夜,骷髅进入了庄子的梦乡,说:“你说话很像雄辩家,你说的这些都是活人的负担,而人死了以后,这所有的负但都没有了,你想知道死了以后的快乐吗?”庄子回答说:“是。”骷髅接着说:“死了以后,上没有君主,下没有臣子,也不再有四季寒署的侵扰,悠闲地以天地为春秋,就算可以南面称王,也体会不到这样的快乐啊!”庄子不相信,说:“我想让神灵恢复你的人形,把你的骨肉肌肤生长,让你与亲人、朋友团聚,你愿意这样吗?”骷髅却非常地忧愁地说:“我怎么可能舍弃南面为王的欢快而还原人间的痛苦啊!”
  
  当然庄子并不是真的告诉人们死比生更好,所以大家赶紧去死吧,而只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方法,你越害怕死,我越告诉你死有多么好。至于庄子的寓言还有一个关于他妻子的,说的是庄子之妻去世,庄子非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这显然也是这种夸张的修饰手法的运用。
  
  庄子的死亡观念是庄子养生哲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死亡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是庄子宗法大道,顺乎自然的养生思想的一部分。
  庄子告诉我们,既然生死都是自然的变化,所以不要让死成为你生的束缚,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珍惜生命,更好养护心灵。
  
  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么一个精彩的寓言,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
  在一个寂静的秋天的傍晚,无边无际的荒原中,有一位旅人艰难地行走着。忽然,旅人在阴暗的路上发现许多白白的物体,仔细上前一看,居然是人的白骨。旅人正在迷惑害怕时,忽然从前面传来恐怖的嘶吼声,接着一只大老虎冲了出来。看见这只老虎,旅人立即知道了白骨的原因,马上向来时的路途飞奔而去。但很明显旅人失去了方向,旅人居然来到悬崖的顶上。幸亏悬崖上有一棵松树,而且树枝上掉下一根藤蔓。于是旅人便毫不迟疑,立刻抓着藤蔓滑了下去,真的可以说是死里逃生。可是这只老虎千心万苦即将到口的食物,竟然被逃脱,能够想象到它是怎样的恼怒,而在悬崖上狂叫着。好感激啊!幸好有这藤蔓的帮助,终于挽救了自己生命。旅人暂时放心了,然而当他朝脚下看了一眼的时候,忍不住‘啊’了一声,原来下面竟是汹涌澎湃深不可测的大海,波浪拍打着,并且在那波涛间还有三条鳄鱼,正张着大嘴等待旅人的下落,旅人情不自禁全身颤抖起来。更可怕的是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的地方来了一只白色与一只黑色的老鼠,正在啃咬着藤蔓。旅人使劲的摇晃藤蔓,想把老鼠赶走,但是老鼠丝毫也没有跑开的意思。每当旅人晃动一次藤蔓的时候,就发现有水状的东西滴下来,这是树枝上的蜜蜂窝所流下来的蜂蜜。因为蜂蜜太香甜了,旅人全然忘记目前正处于极度危险的恐怖境地,他用手沾住蜂蜜,放到口中,认真、细致地嚼着,他完全被蜂蜜所吸引……这个人已超越了生死。
  以大自然不朽的角度,人的短暂一生不正是旅人吗?饥饿的老虎所比喻的是你自己的死亡。而不断咬着藤蔓的黑白两只老鼠是指白天和夜晚,它们一刻不停的缩短着你的生命。
  即使如此,难道你的生命就定要不断地逃亡吗?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蜂蜜,蜂蜜是指人的追求和人生存的意义。难道要因为恐惧死亡,而放弃生命的价值吗?放弃你生命中所有乐趣吗?你会因为害怕死亡而放弃生的意义吗?你愿意一辈子活在害怕死亡的阴影中吗?
  
  有的时候,给别人讲看透生死容易,但看透自己的生死却往往不是那么容易。那么,庄子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死的呢?《庄子》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将要辞世时,弟子们想厚葬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棺材,以日月为陪葬的璧玉,星星做陪葬的珠玑,天地间的万物做随葬品,我的陪葬已经够多了,还有什么能超过这些啊?弟子说担心他被乌鸦和鹰隼吃掉,庄子说:在上为乌鸦鹰隼吃,在下为蝼蚁吃,不让天上的吃,让地下的吃,那不是偏心吗?
  庄子就是这样以前所未有的幽默达观对待死亡,不以生喜不以死悲,最后,在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先秦时代,竟然活到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不能不算是创下了高寿的奇迹。
  解读庄子的高寿,这和庄子的重视心灵的思想息息相关。庄子认为决定人长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思想和心灵。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精神系统的健康是长寿的首要条件”。人要想达到长寿,必须情绪安定,无忧无虑,安逸自在,自始至终保持精神系统的正常运行,使之处于遵循自然法则的最佳状态,就不易生病而得福寿之乐!
  而看透生死正是保持精神系统的健康的重要的环节。我们每一个人,都知晓自己将来必死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常常以将死的心去面世,这时候便会发现,不仅生命是可贵的,即使是世间的其它一切,都弥足珍惜。因而,村上春树会在《挪威的森林》中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死是生的一部分!明了如此,我们才会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上苍赐予的生命;我们才会生一颗自审的心,时时关照自己,内敛修身,敬天畏命。正是因为有死亡,我们才会注重养生,正是因为我们注重养生,所以我们才不害怕死亡。
  更可贵的是,生命是一段有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永恒的,无法泯灭的。庄子在本篇提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意思就是,你的生命可以消失,但你生命的意义却永存,如同薪火相传,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萤火虫》写道: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也是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典型街头教育家,他把自己所领悟和总结的哲学理论,充分的糅合在其丰富而赋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述中去,他通过诱导的方法来达到教育,他的这种“接生法”拯救着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对前途、未来迷惘的众多年轻人,不论高低贵贱。“认识你自己”就是苏格拉底留下的千古名言。但他却被三个自以为是的人推上了荒唐的雅典法庭,被控以不信仰城邦的神,只信仰自己的神,以及他腐蚀或者败坏青年两项罪名,而被雅典陪审团处以死刑。他在临终申辩的时候做出努力争取生的机会,可是一但这种求生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违背法律,违背这个自己与国家订立的契约,于是苏格拉底拒绝了朋友们的帮助,宁愿选择死亡,但他却把死亡变得非常有意义,成为至今人们不断检讨思考的命题。在大限到来时,他安详地喝下了毒酒,临终之前仍同朋友们讨论哲学问题,他用自己的生命和哲学报答了祖国雅典城邦,他用自己的死去挽救一个城邦的堕落,去维护城邦赖以生存的民主制度的尊严。
  谁能否定苏格拉底生命的意义呢?
  苏格拉底之死中而最令人感动的故事是,当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消息传到他妻子的耳朵里,他妻子便痛哭不已。到这个时候,这位哲人仍然很轻松地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劝她回家吧!我一生最怕见女人流眼泪了。”她的妻子哭着说:“苏格拉底,你是冤枉的呀!你不能无罪而死啊!”却想不到他回答说:“我无罪而死,死得很光明磊落啊!难道要我有罪而死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