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超过五分之一被犹太人斩获;而全世界犹太人1200多万,仅占世界人口的五百分之一。这一惊人比例,尤其令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汗颜。
是什么让这个总人数不及一个中国大城市的群体如此杰出?——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说道:秘密就是——怀疑和争辩。
无论高低贵贱,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在怀疑和争辩,不停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奥兹复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打车时,司机认出了身为名人的作家,却并未俗套地表达崇拜,而是抓紧时机与大学者探讨观点,滔滔不绝竟令名嘴插不进一言。
怀疑与争辩也并非庶民的一厢情愿,政府也在鼓励和倾听。奥兹的另一次亲身体验: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读了他反对政府决策的观点后,约他出来“喝咖啡”谈谈,交流了一个半小时,谁也没有说服谁。
需要注意的是,“喝咖啡”并不是“喝茶”,而作家与政府元首意见不合的后果,居然也并非“秋后那啥”。
他们聊的并非鸡毛蒜皮,而是关于巴以和平的重大决策,因为这一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敏感问题,总理曾被刺杀,万千平民曾经流血,要放在某些国,可能早已成为不准触碰的言论禁区,甚至藉口“稳定”令争辩者先付出代价。这就是区别和秘密。
传统的养成并非无源之水,以色列的教育体系极为发达,但更令人叹服的是其核心主旨:第一是平等,第二是创新。前者赋予居民尽可能公平的受教育权,后者从小就将好奇心植入每一个孩子心中,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融入了每一个以色列人的血液。
全世界的孩子都没有什么不同,当他们开始无休止地询问“十万个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是天才的雏形,而教育体系成为命运的分水岭,是保护他们的疑问直至自行找出答案,成长为未来领袖,还是早早令他们闭嘴接受老生常谈,成为整齐划一的机器?
某些地方,有着世界上最难的试卷、和最高的考分,也有着世界上最年幼的老成,以及最庞大的碌碌无为的人生。这就是秘密和区别。
当学者与元首能够坦率交流,当庶民与专家可以平等沟通,儿童不会被压制怀疑,人人都敢于并乐于争辩,无须讳言任何话题……这才体现了真正的自信,才是民族强盛的真正源泉。
怀疑和争辩,就是以色列强大的秘密,这些区别,就是“五分之一”和“五百分之一”之间天壤之别的秘密。
文/纸上建筑
2013年10月17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纸上建筑微博:http://weibo.com/u/109851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