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消失的古国——吐蕃(下)

 悟道参禅学习 2013-10-18

  擒小勃律,夺边疆,唐与吐蕃斗智斗勇
  
  随着大唐经济的腾飞,国家安定日久,玄宗时期的国力达到了最为强盛的地步。玄宗时代的大唐王朝实现了空前的统一,版图从东到东南环临大海,包括台湾以及琉球(冲绳岛)、南沙群岛在内的海南各岛;西南以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为天然屏障,与泥婆罗(尼泊尔)、天竺(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西到帕米尔高原和大食(阿拉伯帝国)毗邻;西北至巴尔喀什湖畔(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交界;北到贝加尔湖(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东北面至外兴安岭(今俄罗斯勒拿河流域)以南,直至包括库贝岛在内的鄂尔茨克海(千岛群岛和亚洲大陆之间),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大唐王朝的繁荣与强盛超过了欧洲查里曼大帝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地跨欧亚大陆的拜占庭帝国和雄踞中亚的阿拉伯帝国。这与唐玄宗奉行强硬的拓边政策和无数臣僚同心协力是分不开的。中原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由于种种阻碍,得不到很好的交流,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和,玄宗皇帝为了消除这个障碍,决定拓展边疆。
  
  如果说唐玄宗是政策的制定者,那么,高仙芝和王忠嗣等人就是政策的执行者了。
  
  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他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少年时随父亲到安西(今新疆库皮朗旧城),20余岁时即拜为将军,人称鲜族大将。
  
  1913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重走高仙芝活捉小勃律国王的路线后,万分感慨:“这位勇敢的中国将军,行军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比之汉尼拔、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不知要超过多少倍”。
  
  高仙芝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未受重用。当夫蒙灵詧成为安西四镇节度使的时候,高仙芝的好运气来了。他不断升迁,直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成了安西军政二把手以后,要招30名随从,谁知却招来了细瘦、跛脚、眼睛斜视的封常清,然而两人却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好搭档。说起两人相识相知的过程,颇有一番传奇色彩。
  
  一天,当盔甲鲜明的高仙芝骑马从大街上奔驰而过的时候,封常清看到了他,当即决定要做他的侍从。高仙芝见封常清相貌丑陋,不肯答应。封常清怒气冲冲地指责他:“我羡慕将军的高义,才愿意为你效劳,你只知道以貌取人,拒贤才于门外,如何能够成就大事业?”高仙芝还是不愿意收下他,封常清就每天在高仙芝的家门口蹲点,数十日如一日。高仙芝无可奈何,只好让封常清成为自己的侍从。
  
  高仙芝发现封常清的才干,是在一场激烈的战争之后。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原来归附大唐的西突厥达奚部落举兵反叛,从哈密一带逃到了碎叶城(今俄罗斯伏龙芝市北),夫蒙灵詧指派高仙芝率领2000骑兵追击达奚部落,将他们斩尽杀绝。封常清在帐中写好了捷报,详细陈述了“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凡是高仙芝想说的话,封常清已经替他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高仙芝吃惊不已,在夫蒙灵詧的犒劳宴会上,推荐了封常清。以后,封常清跟着高仙芝不断升迁,先后被授予镇将、果毅、折冲。
  
  大唐的天可汗制度一直护卫着西域各国的平安,西域各国也定期向大唐朝贡,当时的吐蕃是大唐为数不多的敌人之一。为了控制小勃律国(今克什米尔西北部),进而控制西北各国,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了小勃律王为妻。小勃律国本来是大唐的附属国,现在由于姻亲关系,倒向了吐蕃一边,连带西北20多个小国都臣服了吐蕃,停止了对大唐的朝贡。小勃律国位于通往安西四镇的咽喉要道上,大唐和吐蕃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争夺就从小勃律国着手了。田仁琬、盖嘉运以及夫蒙灵詧接连讨伐,都未能取胜,高仙芝是第四个派去征讨小勃律国的将军,与他同往的还有做监军的内侍边令诚。
  
  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四月),高仙芝率领一万骑兵从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出发了,经过100余日的行军,唐军逼近了吐蕃边境上的军事要塞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
  
  高仙芝精通兵法,很快作出了妥善布置:兵分三路,加快行军速度。其中一路由疏勒守捉使赵崇玼统领,3000骑兵从北直插连云堡,一路由拨换城守捉使贾崇瓘统领,沿赤佛堂路南下,一路由高仙芝和中使边令诚统领,从护密国南下,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会攻连云堡。
  
  连云堡三面都是山崖,只有北部是平地,还有喷赤河作为屏障。堡中守军共有上千人,城南十五里处修筑了木栅,驻扎了八九千吐蕃军,成犄角之势拱卫连云堡。时值夏季,喷赤河水暴涨,如何渡河又不被敌人发现,成了横在唐军面前的一道难题。高仙芝命令士兵们带足三天的干粮,次日清晨渡河。将士们都以为高仙芝是在瞎指挥,不料,在高原夜间极度寒冷的天气中,唐军“人不湿旗,马不湿鞯”,顺利过河。高仙芝喜不自胜,对边令诚说,“如果我们正在渡河,吐蕃军发起进攻,我们多半要打败仗,现在唐军集合完毕,吐蕃人注定要成为我们的俘虏”。进攻开始了,高仙芝下了死命令,中午之前必须拿下连云堡。唐军勇猛无敌,很快斩首 5000,生擒1000,“得马千余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当然,唐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小勃律国的屏障被高仙芝拔掉了,剩下的就是翻越海拔4600多米的坦驹岭(今克什米尔北部德尔果德山口),直捣小勃律国了。监军边令诚看着一望无际的冰川,心生怯意,高仙芝就让他和老弱士卒3000人留守连云堡,自己率领精锐部队继续前进。如同当年曹操使用“望梅止渴”的方法一样,高仙芝知道怎样解除士兵们的后顾之忧。他派遣了20多人先行下山,扮成阿弩越城人前来迎接唐军,让唐军产生了这样的希望——阿弩越城人欢迎唐军!此际,吐蕃增援小勃律国的必经之地娑夷河(今克什米尔西北)上的藤桥已经被砍断。但胜利在望的诱惑令唐军将士们顾不得山高路险,纷纷沿着冰川滑下山坡。
  
  过了三天,阿弩越城的守军果然投降,唐军进入城中休整。高仙芝让将军席元庆、贺娄余润先修桥梁道路。第二天进军,席元庆率领1000精骑打头阵,假称借道小勃律国,去攻打大勃律国。诡计之下,小勃律国的众大臣被唐军俘获,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逃进了石窟。高仙芝一面命令斩杀小勃律国大臣中心向吐蕃的死硬分子,一面快马加鞭,赶到离孽多城60里的地方,在日落时分,砍断了吐蕃通往小勃律国的藤桥。这时,吐蕃的援军已经赶到,但已丧失了先机。修好藤桥杀过来,起码要花一年的功夫。小勃律王得知吐蕃军救援无望,丧失了抵抗的意志,带着吐蕃公主一起投降。唐军劳师动众,远征的目的达到了,高仙芝挑选了王族中的 “亲唐分子”当了新国王,还在当地招募了几千士卒,防御吐蕃人的进攻。至此,唐军夺回了克什米尔以西和以北的军事霸权,“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公元747年(天宝六年九月),高仙芝押着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返回了安西,却招致他的上司中丞夫蒙灵詧的一的嫉妒和排挤,甚至有了生命危险。
  
  玄宗得知了高仙芝的处境,当机立断,让他取代夫蒙灵詧,并授予高仙芝鸿胪卿、御史中丞,征夫蒙灵詧入朝。这下,人们以为高仙芝可以一出恶气了,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想的,不料,高仙芝对夫蒙灵詧依然恭恭敬敬,“趋走如故”,夫蒙灵詧越发不安。高仙芝知道,如果不把话挑明,所有与自己有积怨的人都会提心吊胆。以前,副都护程千里、押衙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人都在夫蒙灵詧的面前说过高仙芝的坏话,高仙芝把他们都找来了,当面了断恩怨。
  
  高仙芝一生转战南北,立功无数,成为大唐西域的守护神。他为促进中原地区和边疆的交流、打开通往丝绸之路的通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玄宗时期,还有一位大将很小就展现出了军事才华。他对唐朝边界的防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唐玄宗开拓边疆的又一位良将,他就是被人誉为唐代“霍去病”的王忠嗣。
  
  王忠嗣出生于公元706年 (唐中宗神龙二年),其父王海宾,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封太谷县男,以骁勇闻陇上,于公元714年(开元二年)在反击吐蕃的战斗中,壮烈殉国。当时王忠嗣年仅9岁,唐玄宗念他为忠臣烈士遗孤,接入宫中,赐名忠嗣,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做一位继承父亲遗志的忠臣良将。
  
  王忠嗣刚进宫时,因不习惯周围环境,加之怀念亡父,经常偷偷啼哭。唐玄宗就以汉朝霍去病的事迹勉励他,还让忠王李亨陪他练武学艺。王忠嗣虽然年幼,却很懂事,从此每天刻苦锻炼,发愤学习,终于成长为一个身材魁梧、富有谋略的年轻人。一次,唐玄宗与他谈论用兵之道,没想到他应对从容,纵横捭阖,令唐玄宗异常惊喜。从此,唐玄宗对他十分器重,逢人便说:“此子尔后必为良将。”
  为了锻炼和培养他的实际才能,唐玄宗任命他试守代州(今山西代县)别驾。王忠嗣上任之后,抑制豪强,整顿社会治安,执法非常严明,当地的土豪恶霸为之敛迹。他还经常轻骑出塞,侦察敌情,寻找战机。忠王李亨担心他年轻气盛,争强好斗,捐躯沙场,建议父皇把他召还朝廷。
  
  后来,王忠嗣又被派到河东副元帅、信安王李袆、河西节度使萧蒿麾下为兵马使。有一次吐蕃赞普正在郁标川阅兵,王忠嗣带领部分将士们去袭击。一些人见吐蕃军旗帜鲜明,刀戟光亮,胆怯了,王忠嗣却一马当先冲向敌阵。吐蕃军猝不及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王忠嗣率部斩首几千级,俘获羊马一万多只。萧蒿把战报送到朝廷,唐玄宗非常高兴,立即提拔王忠嗣为左领军卫郎将、河西讨击副使、左威卫将军、代州都督,封爵清源县男。
  
  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忠嗣在河西节度使杜希望发动的夺回新城(今青海门源)的战役中,又建奇勋,升任左威卫郎将。同年秋,他又在新城保卫战中,创造了以少胜多、击溃吐蕃军的战绩,升任左盘吾卫将军、兼左羽林军上将军、河西节度副使、河东节度使兼大同军使、朔方节度使。这时的王忠嗣已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年轻指挥官。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王忠嗣又兼任灵州(今宁夏灵武)部督,指挥北伐,与奚人(源出鲜卑宇文部的一支少数民族)大战于桑乾河,三战皆捷,抓获了不少俘虏。王忠嗣召集漠北各少数民族首领聚会,要求维护祖国统一,把唐朝的国威远播塞北。他还献上“平戌十八策”,要求坚决镇压分裂祖国统一的叛乱活动。他曾平息了突厥叛乱,修建了大同、静边二城,派清塞军、横野军驻扎,又把受降城和振武城合而为一(今内蒙托克托),缩小了唐军防线,从此“塞外晏然”,“虏不敢盗塞”。王忠嗣进爵为清源县公。
  
  王忠嗣自幼以勇武好战出名,但自从升任为节度一方的重要将领以后,主张“以持重安边为务”。他曾经对人说:“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他这样做并不是麻痹大意,丧失警惕。他仍经常注重军事训练,妥善保养军械,充实边防,随时补充兵源。他本人就随身常带着一张重150斤的漆弓,但从不轻易使用。他带领的部队,士气十分高昂。他还注意搜集情报,以便迅速做出正确的决断,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他几乎每战必胜,深得将士们拥戴。
  
  每当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王忠嗣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与部署。他首先要亲自召集各级军官进行战前动员,按士卒多寡发放兵械,一弓一箭,都要标上使用者的姓名,仗打完后如数交还军械库。战士们都互相监督,爱护兵械,保障了军资的充足供应。他从朔方至云中广袤数千里的边境线上,选择险要之处修筑城堡,开疆辟地,使得边境上的人民安居乐业,不复言战,万里边塞烽火不举,“自国初以来,未之有也”。
  
  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王忠嗣兼任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节度使,天下劲兵良将,边塞重地,尽在他的控制与指挥之下。他曾领导了对吐蕃的几次战役,出征青海、积石(今青海贵德),大获全胜。又北征奚,西讨吐谷浑,利用西突厥各部贵族之间的矛盾。削弱其实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王忠嗣虽然功名赫赫,但是他并不留恋权势,主动提出让出朔方、河东节度大使二职。他的请求得到了朝廷的批准。此后,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捍卫西北边防之中。
  
  王忠嗣长期担任边防重将,“当世号为名将”。他很重视同当地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他任朔方节度使时,与突厥等西北各族开展互市,以高价购买他们的马匹,“诸蕃闻之,竞来求市,辄买之”。同时,内陆的丝绸、铁器、粮食等物品也输入突厥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发展,丰富了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他还主张各民族和平相处,尽量避免冲突和战乱的发生。公元749年(天宝八年),王忠嗣暴卒,年仅45岁,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惋惜。
  
  唐玄宗的文治武功,使中国在开元年间,成为地域空前辽阔、民族空前团结、国力空前强盛的封建帝国,使得当时的唐朝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日本人、朝鲜人都不断慕名而来,带来了外域的科技与文化,也带走了中国先进的文明,中国造纸术、印刷术,以及书法、天文、建筑、武器等方面的知识被介绍到世界各地,为世界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唐帝国的名字也因之而远播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享有极高声誉的国家。

  致力扩张,吐蕃战绩不俗
  
  吐谷浑是羌族大国。公元 635年(唐贞观九年),唐太宗发兵击破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败死,太子达延芒波结失国,逃归吐蕃(吐蕃史书称其在公元659年被唐将苏定方所杀)。唐立伏允长子慕容顺为可汗。慕容顺被国人杀死,儿子诺曷钵嗣位。诺曷钵年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唐支持诺曷钵,抑制国中亲吐蕃的势力。公元660年(唐显庆五年),禄东赞使儿子起政(当即尊业多布)率兵击吐谷浑。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禄东赞自率兵攻吐谷浑。两国各遣使者到唐朝廷论曲直,请求援助,唐高宗都不听从,实际自然是助吐谷浑。吐谷浑大臣素和贵逃入吐蕃,陈述吐谷浑内部情形,吐蕃发兵大破吐谷浑,诺易钵率残部数千帐弃国逃到凉州,吐谷浑国亡。禄东赞屯兵青海,遣使者论仲琮入朝,请求和亲,意思是要唐承认吐蕃占有吐谷浑土地。唐高宗没有答应。
  
  公元667年(乾封二年),禄东赞死,子尊业多布继任为大相。吐蕃既得吐谷浑,公元670年((唐高宗总章三年)),出兵攻西域,取得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国兵攻入龟兹国的拨换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县)。这样,唐不得不出兵来攻吐蕃。唐高宗任用薛仁贵为逻娑(也是拉萨的古称)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率兵十余万人,表示要进攻吐蕃都城。唐军进到大非川(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时,尊业多布的儿子论钦陵率大军歼灭唐军。薛仁贵与论钦陵约和,唐残兵多得生还。经这次决定性的大战,吐蕃切实占有了吐谷浑,完成了统一羌族各国的大业。哥舒翰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上唐玄宗奏疏中说:“苏毗一蕃,最近河北,吐浑部落,数倍居人,盖是吐蕃举国强援,军粮马匹,半出其中。”论钦陵击薛仁贵,集中兵力多至四十万人,除苏毗外,大部分当是吐谷浑人。镇守吐谷浑的大将,总是吐蕃大相的子弟,吐谷浑的重大意义即此可见。
  
  公元670年,薛仁贵军在大非川覆没,唐西域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大部分土地被吐蕃夺去。公元692年(武后如意元年),武则天使将军王孝杰率兵大破吐善军,取回四镇。唐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新疆库车县),屯兵镇守。
  
  当时唐有些朝臣议放弃四镇,右史崔融上书说,高宗时主管官员溺职,不能守四镇,吐蕃因而强大,从焉耆(新疆焉耆县)西面长驱东来,经高昌、车师、常乐(甘肃安西县西北),渡过莫贺延磺,就兵临敦煌。现在王孝杰一战收复四镇,怎能弃而不要,如果四镇无守,吐蕃一定得西域,住在西域南方的群羌,势必被迫归降,吐蕃与群羌结合,唐河西诸郡一定受威胁。莫贺延碛宽二千里,无水草,吐蕃控制沙碛,唐就无法渡过去,这样,伊州、西州、北庭、安西等地将全部丧失。武则天从崔融议,不听那些主张放弃四镇的建议。
  
  此后,唐与吐蕃在西域和青海两方面常有战争,胜败相当。公元696年,吐蕃大相论钦陵遣使到唐朝,要求唐撤退四镇守兵,并分西突厥十姓的土地给吐蕃。武则天派郭元振到吐蕃交涉。郭元振问论钦陵:“吐蕃要唐撤四镇守兵,是否有意兼并四镇十姓土地?”论钦陵答:“吐蕃如果贪得土地,向东攻甘州(甘肃张掖县)凉州(甘肃武威县),不是很方便么?何必到遥远的西域去争利。”
  
  双方议不能决。论钦陵遣使者随郭元振来到唐朝,提出要求。郭元振上书说,吐蕃想要四镇、十姓,唐朝的朝廷也想要青海、吐谷浑,不如直截告诉使者说:朝廷驻兵西域,是要分吐蕃兵力,使它不能全力向东攻河西。如果吐蕃真的无意东侵,那么,请将吐谷浑诸部及青海归还朝廷,朝廷也可分五弩失毕部给吐蕃。如此答复,既表示朝廷有和意,又足以阻止论钦陵的计谋。吐蕃再有举动,曲在彼方了。武则天采用了郭元振的建议,拒绝论钦陵的要求。郭元振又上书说:吐蕃民众负担徭役过重,感到疲劳,早愿和亲;论钦陵拥兵专权,独不愿讲和。如果朝廷每年派去和亲使,让他拒绝不从,日子久了,彼国人对他不满将愈深,望和将愈切,他想大举用兵,也就难了。等到上下猜疑,内部是会发生变乱的。郭元振看得很准确,公元699年(圣历二年),吐蕃果然发生事变。论钦陵作大相,让自己的弟弟都分据要职,弃都松赞普要收回权力,乘论钦陵外出,发兵杀他的亲党2000余人。论钦陵举兵对抗,赞普亲自讨伐,论钦陵兵溃自杀,其弟弟与儿子率吐谷浑 7000帐降唐。
  
  禄东赞一家三世为大相,立功甚大,但专擅国政,削弱赞普的权力,连年用兵,违反民众的愿望,在国内逐渐陷于孤立,最后不出郭元振所料,全家被杀,吐蕃也因而一时不振,停止对外扩张。
  
  公元722年,吐蕃发兵攻唐属国小勃律(在克什米尔北),企图从小勃律进攻四镇,唐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派兵协助小勃律,大破吐蕃军。公元726年,吐蕃攻唐瓜州城(甘肃安西县西南),谋截断唐与四镇的交通。公元729年,唐军从瓜州出击,吐蕃军大败;唐军又攻取吐蕃百堡城(在青海西宁市西南),吐蕃被迫放弃夺取四镇的计划,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吐蕃攻小勃律,唐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吐蕃与唐在青海相持,无力进攻四镇。吐蕃与小勃律王和亲,小勃律归附吐蕃。西域二十几个唐属国朝贡路被阻,也都转向吐蕃朝贡。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唐将高仙芝攻破小勃律国,设归仁军,驻兵 3000镇守,唐又与西域诸国往来无阻。论钦陵曾对郭元振说:“所有邻国都被唐降服了,吐蕃还能存在,只是靠我兄弟数人小心相保。青海地势险阻,唐必不能从这一路深入,五弩失毕部地近吐蕃,很容易来侵,所以我要求唐撤四镇守兵,分十姓土地。”吐蕃为本身安全,与唐争夺西域,是有理由的。唐在安史乱前是强大国,为本身安全决不退出西域,也同样是有理由的。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唐内部大混乱。第二年,吐蕃攻取石堡城(青海西宁市西南),进取唐陇右(节度使驻郑州,青海乐部县)河西(节度使驻凉州)两镇。唐代宗时,河陇及京西许多州县全为吐蕃所占有。唐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安西四镇留后郭听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公元781年,两镇使者借道回纥来到长安,唐德宗大喜,封李郭二人为郡王,将士都升官七级。吐蕃猛攻伊州(属陇右道,哈密),唐伊州刺史袁光庭坚守累年,最后在粮竭兵尽,不可再守的情况下,袁光庭先杀妻子,自己跳入火中烧死,足以表明唐人守土是坚决的,吐蕃取唐州县必须用重兵攻守,也就无力远攻西域。公元790年(唐德宗贞元六年),吐蕃攻北庭(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击败回纥救兵,唐节度使杨袭古弃北庭逃到西州(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不久被回纥杀死。吐蕃得北庭后,又得西州和安西四镇。
  
  吐蕃与唐争夺西域,前后120 余年,吐蕃胜利了,但新的形势反使吐蕃陷于军事上的被动地位。当时,阿拉伯人占有葱岭以西土地,经常向东与吐蕃互相攻击,东方的回纥地近北庭,也向天山南北扩张势力。吐蕃在西域要用很大兵力抵御东西两个强敌,在新征服的唐朝旧境又要用相当兵力镇压唐人的反抗。过重的负担,使得强盛的吐蕃虽然离长安很近,有灭唐的意图,却缺乏对唐的攻击力量。唐朝失去西域,反而有利于长安的保存。
  
  在进占西域的同时,吐蕃也加强了对羌族的兼并行动,最终兼并诸羌州成功,建立羌族统一国家的事业基本完成了。
  
  早在公元678年(唐高宗凤仪三年),吐蕃赞普尊业多布就率兵攻西洱河(今云南洱海一带)诸“蛮”。唐在茂州(四川茂县)西南筑安戎城,试图阻绝吐蕃通诸“蛮“的道路。吐蕃以生羌为向导,攻拔安戎城,增兵驻守,西洱河诸“蛮”相率降附。公元703年(长安三年),器弩悉弄赞普亲征今云南丽江一带的乌蛮。次年,在军中死去。吐蕃史书说,此王“向白蛮征税,乌蛮亦款服,兵精国强,为前王所未有”。诸“蛮”与羌种族不同,吐蕃逐渐征服诸“蛮”部,是多年经营的结果。公元751年(天宝十年),南诏国(建都太和城,云南大理县)与唐失和,降附吐蕃。南诏是大国,吐蕃获得这个大属国,国势发展到最高点。
  
  吐蕃以逻娑为中心,向外扩张,取得上述的成就。,接下来就想进攻唐朝了。
  
  吐蕃对唐作战,起初是以掠取财物为主,后来以夺取土地为主。唐玄宗设陇右、剑南两节度使,专防吐蕃内侵。由于双方国力强盛,连年发生战争,胜败相当,吐蕃并未得利。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陇右、河西两镇精兵内调,边防空虚,吐蕃陆续攻取两镇所属诸州。公元763年(广德元年),吐蕃自大震关(位于今清水县东陇山一带)长驱直入,破泾州、邠州,攻奉天(陕西乾县)、武功,唐兵溃散,唐代宗逃往陕州,吐蕃入长安城,立李承宏(金城公主侄)为唐帝。吐蕃军掠夺府库市里,焚毁房屋,还想掳掠城中子女和百工,整军归国。郭子仪设疑兵,恐吓吐蕃军,吐蕃军惊慌出城,退守屯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成(甘肃成县)、渭(甘肃陇西县)等形胜之地,窥伺唐境。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失守,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都成为吐蕃的领地。同年,吐蕃攻入剑南道的松、维、保(四川理县)三州。这是吐蕃与唐多年战争中最大的一次胜败,唐朝廷的腐朽,吐蕃力量的限度,都表现出来,但极盛的吐蕃要消灭腐朽的唐朝是不可能的。
  
  以后,吐蕃连年入侵,战争激烈,唐在凤翔、泾州、邠州、渭北等地设节度使,驻重兵,抵御吐蕃。公元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即位,遣使到吐蕃讲和。公元783年(建中四年),两国在清水(甘肃清水县)会盟,唐以“国家务息边人,外(弃)其故地,弃利蹈义”为理由,承认吐蕃所占唐州县为吐蕃领地。接着在长安西郊筑坛定盟,又遣大臣为人蕃会盟使,在逻娑定盟。公元786年(贞元二年),吐蕃撕毁盟约,进攻京西诸镇,又破盐(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夏(陕西横山县)二州。当时,吐蕃大相尚结赞看到唐朝内乱频繁,认为有机可乘,想用诈计去掉唐朝李晟、马燧、浑瑊(jiān)三个良将,以便随后攻取长安。公元787年(贞元三年),尚结赞遣使到马燧军中求和,卑辞厚礼,欺骗马燧。马燧信以为真,请唐德宗请和。李晟主张出击,被唐德宗罢免。尚结赞又要求唐派浑瑊主盟,准备在会上擒获浑瑊。浑瑊到达平凉,正要登上盟坛,吐蕃伏兵杀了出来,浑瑊仓皇逃遁,幸运脱险。
  
  尚结赞使诈不成,唐朝内部强硬派反因此势力抬头,反对和蕃的一派官员被重用,唐与吐蕃的关系从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反对和蕃的李泌劝德宗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敌。唐德宗依言行事,果然与回纥、南诏、大食、天竺建立了友好往来。此时,蕃兵大半驻扎在西域,以抵御大食东侵。早在两年前,唐润州节度使韩洸(hu?ng)在请伐吐蕃收复河湟疏中就说:“闻其(吐蕃)近岁以来,兵众寝(渐)弱,西逼大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计其分镇之外,战兵在河陇者,五六万而已。”据入蕃使者崔翰密查,吐蕃驻河陇兵马实际数目只有59000人,马 86000匹,可战之兵仅30000人,其余的都是老弱之卒。吐蕃兵力如此薄弱,唐德宗不谋收复失地,却力求讲和;尚结赞不坚守清水盟约,却想用诈计取长安,双方都做着愚蠢事,愚而诈的一方,后果自然要更坏些。自从唐德宗采用李泌的建议,吐蕃自食其果的日子也就很快到来了。

  四面树敌,吐蕃终于自食其果
  
  吐蕃经过统一战争,很快建立起大吐蕃国。但是,当他们将战争推进到唐本部境内以后,就显得能力与环境不能相适应,一直走失败的道路。
  
  吐蕃起初只知道地重要,不知道人重要,围凉州城时,就乘城中人窘迫时宣告:我们要的是城池,人不论老少都可以迁往唐境。取其他城池也是如此。李晟曾说:河陇失守,并不是吐蕃有多大的力量,主要是唐将帅贪暴,内附部落离心,民众不得耕种,辗转向东迁徙,自己放弃土地。吐蕃不利用这种情形,争取城中人留下来,倒不是因为尊重唐人的爱国心,而是保持落后国家战争的惯例,即“出疆之费,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也就是出兵不准备粮草,让将士任意去掳掠;城中多有财物,要城池与掳掠财物意思是相同的。到了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吐蕃又进行掳掠人口的战争。公元786年(唐贞元二年),唐德宗给尚结赞信里说:“又闻放纵兵马,蹂残禾苗,边境之人,大遭驱掠。”公元787年(唐贞元三年),尚结赞焚毁盐、夏二州城,掳走所有居民。同年,吐蕃大掠汧阳(陕西千阳县)、吴山(陕西陇县东南)、华亭(甘肃华亭县)三县,残杀老弱人,壮年男女全被掳去,放在安化峡(在甘肃清水县)西,准备分给羌、浑(吐谷浑)诸部。吐蕃人对那些被掳的人说:准许你们向东哭别故国。众人大哭之后,千余人投崖自杀。公元788年(唐贞元四年),吐蕃大掠泾邠等五州,掳去人畜数万口。此后,吐蕃连年攻入唐境,破坏极为严重,沈亚之《临泾城碑》说“今每秋戎人塞寇泾,驱其井(市)闾(民居)父子与牛马杂畜,焚积聚,残庐舍,边人耗尽”。
  吐蕃对唐人有两种待遇法。一种是河陇地方未曾东徙的居民约有50万人,其中劳动民众都被看作贱隶。唐朝人曾向吐蕃降唐的人询问唐人在吐蕃的情形。吐蕃降者说:唐人平民的子孙生下来就是奴婢,种田放牧,或聚居城乡中,或散处荒野间。这部分人无论是谁,吐蕃都不敢信任;世族豪家社会地位不变,有些被任为文武官,还受免税、扩大产业等优待。
  
  公元780年(唐建中元年),唐使臣韦伦自吐蕃归国,经过河陇,一路上看到唐人都披着毛皮,头发散乱,还在墙缝里偷看,有些捶心流涕,有些向东拜舞,也有人暗送书信,报告吐蕃虚实,盼唐军来如饥渴人盼饮食。
  
  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唐穆宗任刘元鼎为会盟使,前往逻娑,路过河西一带,见到旧时城郭还在,兰州广种水稻,桃李榆柳茂盛。看来,汉族地主阶级仍保持原状,民众虽说是奴婢,实际是农奴性质,与纯粹奴隶还有区别,生产仍以农业为主。广大农民被贬为完全农奴,是社会的大退步。吐蕃又迫令所有唐人改换服装,只许每岁元旦用唐朝衣冠祭拜祖先,祭毕收藏。每当这一天,唐人无不向东痛哭,想念故国之心更甚。至龙支城(青海乐都县南),有上千老人来见刘元鼎,哭拜一番,问:天子安好否?因从军被掳,陷没在这里,自己和子孙不忍忘记朝廷,朝廷也还记得我们么?说完都呜咽涕泪,不敢出声哭。刘元鼎低声询问,才知道这些人是丰州(内蒙古五原县)人。吐蕃国唐人自地主阶级到农民,都愿意回到唐朝来,吐蕃的统治显然不能维持多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