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人的自信从哪里来?

 相约归渡头 2013-10-18

研究李白杜甫等唐朝著名诗人,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他们的人生,无论是政治理想,还是物质生活,过程都充满坎坷,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对朝廷对制度对官府对社会,都有许多不满情绪,牢骚满腹。例如,李白有过“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的不平,“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懑,杜甫有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揭露,“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的警告。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断绝对朝廷的系念,没有终止对社会的关心。换言之,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对于唐朝,都有类似屈原对于楚国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不渝爱恋,同时又有屈原所没有的心中对于希望的不灭信念。他们始终活在希望里,活在自信里。

原因何在?

有人说,尽管唐朝诗人对现实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作了尖锐激烈的批评,但是,唐朝相对合理的各项社会制度,使得他们的立场不至于变为敌对,心情不至于堕入绝望。他们的不满和批判,都是有限度,有分寸的。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也挺深刻。但是,我认为,它还不够全面。就我的初步观察和思考,至少可以补充如下几点:

其一是,推崇汉朝的文功武治,随时拿汉朝做自己的参照,使得人们不至于产生狂妄自大心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自以为是、自以为空前绝后、自以为天下无双的朝代,很容易凡事走极端,自我膨胀,最终自取灭亡。唐朝的开国者做了很好的垂范,以汉朝为自己的学习榜样。这保证了李唐王朝在很长时期内,清楚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不至于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其二是,最高统治者积极有为的军事思想,使得士庶阶层普遍有昂扬的志气,普遍有建功立业的热情。东北、西北、西南这些相对多事的地区,唐朝的最高统治者都不曾手软,进行积极的经略,寸土必争。尽管他们的做法也曾带来不少麻烦,例如杜甫曾尖锐批评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但是,从许多著名诗人满怀激情地写过、数量众多、乐观豪迈的边塞诗歌看,唐朝人因此普遍有着昂扬的斗志和勇敢的精神。唐太宗因为征服诸多突厥部落,被尊奉为“天可汗”。唐人无不为此感到自豪。唐朝诗人中,不少有投笔从戎、立功边关的想法甚至行动。一些怀才不遇的诗人,也发出过读书不如从军的牢骚。例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杜甫的“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其三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各国使节的纷至沓来,使得人们心胸开阔,气度不凡。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有来自阿拉伯等中东地区的商人及货物,有来自印度的僧人和佛教经典,有来自东邻朝鲜、日本的大批留学生;与此同时,唐朝向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输出语言文字,输出佛教。但是,没有一个官员向海外移民,没有一个官员让妻子儿女加入外国国籍,没有一个官员向海外转移贪墨得来的巨额财产。所有这些,都使得唐人有良好的大国感觉。关于国情文化差异,有个著名的段子:一所国际学校,教师让班上学生“就别的国家的食物短缺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非洲学生问“什么是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是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是别的国家”,亚洲学生问“什么是自己的看法”。唐朝人,很像其中欧洲和美国的学生。除了鉴真和尚,唐朝无论是官员还是明星,没有一个移居海外的。遑论移民,就是留学海外,唐朝人也只限于到印度学习跟佛教有关的文化知识。

其四是,意识形态的宽松自由,使得人们有可能扮演国家“主人公”的角色,不平则鸣,心情舒畅。唐太宗立下的不干涉文艺的规矩,使得唐朝的文人进行文艺创作时,没有禁区,较少顾虑,思想感情能够完整表达,个性才情得以充分展现。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国家、社会的主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杜甫早年就有的人生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包含政治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既做皇帝的老师,又移风易俗,口气很大。除了唐朝,其他朝代文人通常不敢这样说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向称格言,而实际上,天下兴亡,匹夫(普通百姓)是没有机会尽责的。有如阿Q,是不准革命的。

其五是,优越的物质条件,良好的社会秩序,使得人们能够遍游各地名山大川,广交各界朋友,取长补短,相互切磋,见多识广,视野开阔。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天下朋友皆胶漆”,说明盛唐时期,人们的生活是多么地富裕,旅游是多么地方便,交友是多么地蔚成风气。众所周知,见多识广的人们,往往是通情达理的,不容易得抑郁症,不会做出偏激行为,不会轻言绝望。

鄙意以为,以唐为镜,可以知差距。故作此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