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从山中来,却不见兰花草,中国最美的兰花在哪里?

 风起时想你751 2013-10-19

我从山中来,却不见兰花草

2014杂志订阅,《中国国家地理》优秀文章欣赏。



当来自法德等欧洲其他国家的热钱撤去之时,泡沫破碎,价值百万的郁金香鳞茎变得和洋葱价格无异。



中国的兰花也正经历着这样的阵痛。国外的热钱涌动之时,较好品系的兰花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那些在评选赛中得奖的名兰价格更是一路走高。而当经济泡沫消退之时,便是考验高价接兰花的人心。

家中能有一盆富含意义的下山兰,本是江南文人难以割舍的心愿。胡适收到朋友熊秉三赠送的兰花,日日盼其开花,花雹雹据说一直没开,但胡适对兰花的期盼之心凝集为一首小诗,诗名《希望》,后被谱曲为《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再到衢州,已是2012年仲夏。我曾经在路边购得的那株兰花,早已香消玉殒,山间的公路旁,仍有些许操着绍兴口音的人在卖下山兰,但他们的兜售却显得无精打采。同路的朋友告诉我:“浙江的山中,已经很难找到好的兰花了。”

    在两湖畔的杭州花圃,我见到几位喜爱并且研究兰花的专业人士,他们对浙江的野生兰花无不叹息:“好多人都想靠挖到好兰花一夜暴富,手艺高者把较好的植株挖回家养殖,将野生的兰花资源据为私有:更多采挖者对兰花几乎毫无概念,他们受老板指使见到就挖,老板筛选之后,挑剩下的兰花便被成吨地批发贩卖或者直接当垃圾丢弃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广东地区的叶形粗犷的野生墨兰最先受到采挖者的洗劫:之后,江浙福建的野生春兰、蕙兰、建兰因花瓣周正、香气名雅而被破坏殆尽。如今,采挖兰花的重灾区,已经从浙江转移至云南,或者说中国西南。横断山区的莲瓣兰,因颜色艳丽,花形奇特而对兰花商人诱惑无限,价值千万的“素冠荷鼎”更是刺激着生活在西南很多人的神经——上山找到名种,是摆脱穷苦生活的契机和希望。

    多少人因兰发财,我不得而知,不过我身边却有因炒作兰花而倾家荡产者。器教淡裂笑捷。

天津老宋,上世纪90年代经商淘到金,他自诩酷爱兰花,赚到钱后去长春投资君子兰,赔了;之后热衷于春兰、蕙兰的买卖,更是血本无回。朋友不留情面地问他,你认识兰花吗?老宋从文化到哲学慷慨激昂,但其言辞却让兰友啼笑皆非。君子兰、文殊兰,在他看来,市场上这些长着长叶子,名中又带兰字的花都是兰花,实则不然,君子兰和文殊兰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石蒜科,而虎皮兰、玉兰、吊兰等物种其实也和兰花没有半点瓜葛。

老宋只是众多中国“炒兰人”的一个缩影。兰花,在植物学中可理解为分类隶属于兰科的植物,从形态上来看,兰科植物大多有着这样的特征:花两恻对称;中央的花瓣特化为唇状:花粉粒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粒的花粉块,以及雄蕊和柱头合生为“合蕊柱”。按照这样的定义,世界上共有兰花2万余种。前文说到的春兰、蕙兰、墨兰、建兰、莲瓣兰等,因为自古受到中国人喜爱,所以被称作“中国兰”或者“国兰”。“国兰”大多有着叶子细长、花朵小巧、香气幽淡的特征,在植物分类学上,这些种类属于兰科中的“兰属”花卉。竹林七贤、苏轼、李清照、郑板桥、鲁迅、张学良、朱德、陈毅……自古至今中国与兰有故事的名人举不胜举,而他们所钟情的,通通都是国兰。




   
国兰所隶属的“兰属”范围,不过是兰科植物的一小类群。兰科植物中国大约有1300多种,而国兰不足30种,其余的兰花大多默默无闻。除去国兰,如今在全国花卉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当属琳琅满目的蝴蝶兰。蝴蝶兰在中国风靡不过20年的时间,它们原产自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亚洲和澳洲的北部地区。1750年,德国植物学家在印尼安汶岛发现并描述了第一种蝴蝶兰,这种花瓣与蝴蝶相仿的热带花卉迅速受到园艺学家的关注和赏识,它们被大量搜集并带回欧洲各国植物园中的温室,成为西方园艺界的新宠。

文章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