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度上期二调考试高三年级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卷Ⅱ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 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2年8月6日13时31分,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据此回答下面3题。 1.当“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时,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28°30′N,80°42′W)的 A.8月5日13时31分 B.8月6日0时31分 C.8月7日2时31分 D.8月7日13时31分 2.右图是“好奇号”登陆火星时地球表面的昼半球侧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北极 B.b在赤道上 C.c是太阳直射点 D.d在南回归线上 3.“好奇”号探测车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A.大气和云雾 B.山脉和平原 C.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 D.液态水和有机物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是同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2题。
4.有关此时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Q地大于M地 B.自转线速度Q地小于M地 C. M地的白昼长度为10小时 D. Q地位于M地的西北方向 5.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旗杆正午日影最短 B.美国洛杉矶处于低温多雨季节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季节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高 6.右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拍摄的景观图片,推测拍摄时间最接近的 A.1月1日日出 B.4月1日日落 C.7月1日日出 D.10月1日日落 小明在上海于5月21日坐飞机去甲城,当到达甲城时观看到太阳刚刚降至地平面后又冉冉升起,此时,手表上显示时间为9:40(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面2题。 7. 根据材料推测甲城的地理坐标最有可能是 A.(74.5°N,152.5°E) B.(70°N,157.5°E) C. (70°N,20°W) D.(74.5°N,25°W) 8. 小明到达甲城后二个小时内,观察到自己影子的变化过程为 A. 由北变转向东北 B. 由北转向东南 C. 由南转向东南 D. 由南转向西南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面2题。
9.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乙处位于分水岭 C.6月份湖水补给河水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2题。
11.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12.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13.河南云台山红石峡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构成石峡的红色岩石是在距今12亿年前后的海滨沙滩环境下形成的。下列对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沉 ③岩浆侵入 ④流水侵蚀作用 ⑤沉积作用 ⑥海浪侵蚀 A.③→①→④ B.⑤→①→④ C.①→⑤→④ D.②→③→⑥ 14.岁月留痕——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沿线,这里有一处被称作“十二门徒石”的奇岸怪崖壁,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可谓倩影永逝,令人叹息。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十二门徒石”形态类似我国桂林山水的峰丛、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 B.“十二门徒石”的形成是由于海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而鸡形礁石是由于风化和侵蚀作用 C.“十二门徒石”是由于地壳运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而形成的岛弧链 D.“十二门徒石”属于海岸侵蚀地貌中的海蚀柱,鸡形礁石是由于海浪侵蚀作用坍塌的 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2题。
15. 如果在湘江上建一河港,最适合的地点是 A. M处的东 B. N处的北岸 C. M处的西岸 D. N处的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