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红周:穽底娃的致富经

 山里人小元 2013-10-20

元红周:穽底娃的致富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美丽的长治,我叫元红周,是长治市平顺县土生土长的山里娃。

说起我的创业故事,还要从我的小山村说起,穽底村地处晋豫交界,是太行山大峡谷的源头所在地。我们村一共有800口人,分布在峡口中26个自然庄上,居住非常的分散,长年依靠传统的农业为生,经济收入单一,生活水平低下。

2000年以前,我们村通往外界非常的闭塞,只有两条山路:一条是只能踩半只脚,有18000多个台阶的明朝古栈道哈楼梯;一条是有九十九盘,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七里井、五里盖,还有五里胡戈来”(是来形容山村住在大山最深处)晋豫古道,我就出生在这样的小山村。直到现在,我的普通话都说得不是很好,希望大家见谅!

    直到2002年的时候,乡亲们在3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挖出了一条1500米长的挂壁公路,这条挂壁公路的开通,为我们乡亲们走向外届带来了希望。2004年我大学毕业后,当过老师、做过导游,和朋友一起开过公司,几年的打拼让我的生活有所改变,但是村里的大小事情总是牵动着我心,总想着能为乡亲们做更多的事情。

在我做旅游的时候,我经常带团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一次我去河南洛阳重渡沟,看到重渡沟依靠当地独特的山水资源把农家乐搞得非常好、非常红火,这让我又一次想起我美丽的小山村。

走到我们村里面,你到处可以看到石街、石墙、石板房、石磨、石水缸,可以说我们那个小山村沟沟都有泉水,在我们那个地方不单有千年红豆杉,还有万年石上桑,就这么好的风景却因为交通闭塞而藏在了大山山处,老百姓其实是在“端着金饭碗而讨饭吃”。

我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面貌,实现我的旅游强村梦,2007年我考上了长治市大学生村官,并回到了家乡。回村之后,我便向领导提出搞旅游开发,发展农家乐是我们村兴村富民的最好选择。

领导让我着手来建农家乐的事情,大家知道老百姓是最现实的,他们只相信看到的而不相信听到,由于前期老百姓看不到什么经济效益,那一段时间我每天挨家挨户去和老百姓做工作,常常遭到老百姓的拒绝,老百姓说,你个小毛孩能让我们赚到钱吗。不管老百姓怎么说,最后只有几位有想法的村民愿意与我一起合作,于是我便出钱帮他们修房子买床铺,创办了“井底民俗村农家乐合作社”(音)。

    合作社是创办起来了,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客人非常的少,节假日高峰期一过的时候,我们的客人就没有了,大家都在家坐着,我发现最终还是客源的问题。我便写完2万多字的景区景点讲解词,自费做了景区宣传画册和散叶资料,跑到周边各省市去做宣传、搞推介,来扩大客流量,大家知道,一个景区、一个小山村要让市场认可是需要一定过程的,所以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就在我农家旅社办不下去的时候,在我找不到突破口的时候,有一天我去组织部开会,组织部的大学村官科的马科长说,红周,长治成立了一个YBC创业办公室,他那个地方不但有资金扶持,还有一对一导师帮扶,我听之后非常高兴,问:“马科长能不能把电话给我?”

第二天我就跑到了长治市创业办公室,到办公室找到老师以后,将我的想法和我的计划,以及我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倾诉给了创业办的老师,创业办老师看到我的宣传画册之后,说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宣传不出去呢?是不是你思路有问题?我就知道有一个基地写生,再把农家乐变成写生基地,就搞得非常红火。

老师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我们村有保留完整的古村落,还有独特的山水资源,正好是画家们所追求的地方。通过搞写生动画基地,来带动更多的客流量,这正是我们村的发展思路。

    于是我便一边申请了YBC项目,一边寻找美术院的老师,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有幸认识了长治学院美术系的主任,我邀请他到我们村来参观。他来到我们村以后我全程陪同他们,他被我的精神和我们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所感染。他说红周,我们把井底作为长治学院的写生基地,没有想到一次YBC的拜访,老师一番话既然为我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子。

要想创办农家乐写生基地事情还是很多的,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的问题,就在我为资金发愁的时候,接到YBC毛老师的电话,说红周,你那个YBC项目通过了,我得到了5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和一对一导师帮扶,这让我重新整理了思路,更加坚定了我的创业信念。

我们结合以前的工作实际和我们现在的目前实际,和我们在创业农家乐的失败经验,发动15户村民参与入股,我向银行、朋友借钱共筹集30万元创办了“神龙人家农家乐写生基地”。

    基地创办初期,事情非常多,大家都知道我们那个小山沟想找一块平整的土地都没有,土地的问题、水源的问题、通电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原来我们村都是旱厕,如果游客和学生进来的话,厕所是一个大问题,怎么办?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厕所改成水冲式厕所,等等这些问题。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基地建成了,但是基地是有了,客源怎么来呢?要想让各大艺术院校的学生来我们基地写生,人家会不会来呢?怎么让人家知道这个地方呢?

于是我带上资料,经常奔赴在各大艺术院校之间。有一次我去一个学校,去了九次才见了人家系主任一面,一次次站在人家门口,心里别提有多么难受。还有一次我去武汉大学,由于咱是小地方出来的人,没见过那么大的大学,我在武汉大学就迷路了,找了3个多小时才找到美术学院办公的地方。还有一次在我去天津美院的时候,有幸认识了中国书画报总编王慧智老师,王慧智老师来到基地之后,被我们村保留完整的古村落和奇秀的山水所感动,在我那个地方一住就住了一个星期,他回到天津以后还给我介绍了很多学校。

    就在我的生源不断有人进来写生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最头疼的问题,原来我在搞农家乐的时候,我们那个地方都是自己种点菜就够游客来吃了。但是现在你要搞写生基地,学生一进来都是100人、200人,蔬菜、粮食怎么办?这就需要我开车到长治或者到林州市去进菜。大家知道,我这个地方往长治市走最少3个小时,往林州走都要1个多小时,还都是爬山路。而且菜市场4点半就要开始,我必须在4点半赶到这个地方。我那段时间经常是,别人晚上睡觉,我晚上进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付出都值得,目前我的基地发展还是不错的,从去年到今年已经接待了20批学生3000多人。

    随着基地的扩张,学生和游客的增加,我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游客来了以后想带点什么东西怎么办?我又带领5户村民创办了农产品开发合作社,现在我们已经研制出当地的花椒等系列土产品。这样正好让我的游客和我的学生,来到我这个地方住得下、吃得好,走得时候还能带得走。

    未来,我计划把我们基地打造成:“中国最佳绘画写生基地”,带着我们的乡亲们走美丽的乡村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游,谢谢大家!最后还想邀请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到我的小山村去走一走、看一看,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