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大道至简之精髓 2013-10-20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盆景日益走进了居民家庭,它既可作盆景供人们欣赏,又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果实,盆栽果树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前景广阔。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1. 1

    1、花盆的选择

    花盆应选用通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且物美价廉的瓦盆、木桶、木箱。形状以圆形为主。在各种质地容器中,素烧瓦盆最适宜栽植果树。花盆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室内或阳台摆放可选用内口径25~45cm,高20~35cm左右的。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2. 2

    2、盆土的配置

    适宜果树生长的盆土一般为中性,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沙土,其配制方法多种多样,可就地取材。现介绍几种:①肥沃熟土6份,河沙2份、腐熟的羊粪1份,沤烂的树叶及马掌发酵肥1份,按比例混合均匀,过筛。②5份堆肥土、2.5份园土、2.5份沙土,再每立方米加入0.5~1kg25%氪磷钾复合肥混合拌匀。③园土4份、腐殖土3份,细纱土2份、草木灰1份,充分混合均匀,辗细过筛。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3. 3

    3、上盆

    选择植株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为害的苗木,于春季萌芽前上盆栽植.栽植前要进行修根,剪去坏死根,修平受伤的侧根,过长的侧根剪短促其长出须根,尽量保留有用的须根,过长的须根剪留20cm左右,并用5度石硫合剂浸根消毒。栽植时在选用的盆底部洞上放几片碎瓦片,放入一层粗砂,加入部分营养土,放入苗木,将根系摆放均匀,再加足营养土压实,浇足水,并覆上地膜。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4. 4

    4、肥水管理

    盆栽果树由于根系生长受到限制,其吸收的营养远远不能满足果树生长需要,因此要特别注重肥水管理。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为辅,本着少施多次的原则,并结合根外追肥。一般生长期每隔7~10天左右施一次稀释后的有机肥液,前期也可与有机肥液交替施2~3次尿素液,9月份最后一次施肥可在盆土上施少量氮钾复合肥,井用0.3%磷酸二氢钾加0.3%的尿素进行根外追肥,以保证营养供给。

    盆栽果树生长期要保持盆土一定湿度,干后要及时浇水,但也不宜过湿。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秋天隔天浇一次水,休眠期要严格控制浇水,以盆土不过干为度。

    换盆:由于盆土中的养分在频繁的浇水中淋洗掉,2~3年后,盆土中的养分已严重匮乏,这时就需要及时倒盆。换盆时,先用竹片沿盆内壁转一圈,将盆倒置,使之倾出,然后用利刀削去土团外围2~3cm厚的旧土和根系,再把配好的营养土放入新盆中把带土果树放入后加足营养土,压实并浇足水。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5. 5

    5、控冠整形

    树形的选择:盆栽果树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及所栽树种的生长特性,发挥丰富的想像力,可塑造成自然圆头形、塔形、双枝鹿角形、独枝悬崖形,垂柳形、龙曲形等即有利于结果,又具有美学观赏价值的树形。

    控冠修剪:果树盆景栽培的成败,控冠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通过矮化中间砧和短枝型品种的有机结合,加上早果促花技术应用如环割、抹芽、摘心、拉枝等,适当增加负载,回缩等技术控制树冠。也可通过化控技术,使树体矮化,在生长期叶面喷布2~3次矮壮素、PBO、多效唑等植物生长抑制剂,使枝条粗壮、节间变短、植株矮化。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6. 6

    6、花果管理

    多数果树都具有自花不结实或自花结实率低的特性,可通过嫁接授粉枝、人工授粉、花期喷硼等措施提高座果率。对花芽量大,座果多的盆景,要进行严格的疏花疏果。为提高果实品质和盆栽果树的观赏价值,可进行果实套袋,并在果实成熟前15~30天进行贴字、贴花。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7. 7

    7、病虫害防治

    盆栽果树由于管理精细,通风透光好,生长健壮,病虫害较少。在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及时摘除病枝、病果,病叶,刮除病斑、人工捕捉害虫。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择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病。用2.5%扑虱蚜1800倍液、20%白螨朴2000倍液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8. 8

    8、防寒越冬

    盆栽果树在冬季不致发生冻害的情况下,一般不在室内越冬,让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为防止冻害,可在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透水,然后用草袋将整个容器包裹防寒,也可挖沟埋藏。


    果树盆栽管理技术

注意事项

  • 把握时间,切记胡乱修剪

盆栽果树营养浓度应该怎么配制呢,下面我来介绍一下:

盆栽果树营养浓度的配制
盆栽果树营养浓度的配制

方法/步骤

  • 一、豆粕浸泡液豆粕按1∶5的比例用清水浸泡,然后发酵5~10天,再加10倍清水即可使用。但是豆粕液水必须将浮在水面的油汁排除,以防使用时腐蚀根系。

  • 二、草木灰浸泡液选择没烧透的炭状草木灰,按1∶100的比例,浸泡24小时后使用。

  • 三、畜禽粪浸泡液1份畜禽粪加10份水,置容器内浸泡24小时,再将原液稀释10倍后浇灌。

  • 四、无机肥稀释液可根据果树不同生长时期,参照露地栽培的使用方法进行配制。如0.2%的尿素、3%~5%过磷酸钙、0.5%的磷酸二氢钾等均可用于盆栽果树的追肥或根外追肥。

注意事项

  • 配制营养液最好选用雨水、雪水或中性软水,切不可用含油脂和盐碱度较大的水,以防对植株造成危害。

    盆栽果树繁殖容易,成本较低,树姿优美,花果兼备,观赏期长,常用于环境绿化和室内装饰,为众多家庭所喜爱。盆栽果树由于容器的容积有限,生长一段时间后,根系就会受限制,影响到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从而大大降低观赏价值,所以,进行果树盆栽时,必须注意换盆和修根。 换盆和修根 一、需要换盆的几种情况 1、多年生植株在盆中生长,随着树龄的增加,根系在盆内交叉重叠,互相拥挤,影响新根发育,吸收养分的能力显著减弱。为改变上述情况,应做换盆处理,同时加强培肥管理,并对根系适当修剪,使植株全面换新,起到复壮的作用。 2、植株不断长大,原有的盆已不适应植株生长的要求,必须扩大容积,以满足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此时,应换上较大的盆。 3、原有盆土经植株长期吸收利用,矿物质养分缺乏,极易产生缺素症状。当盆土物理性质变劣,通气性变差,可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对于这两种情况,应将盆中旧土全部换掉,改用新的培养土。 4、发现根系部分有病虫害时,应进行根系整修,并结合防病治虫,做换盆处理。 二、换盆时间 春季、秋季均可进行。春季,落叶果树在根系第一次开始生长前进行,常绿果树一般在梅雨期进行。秋季,应在盆栽果树秋梢停止生长以后、根系出现再次生长高峰之前进行。 三、换盆的方法 以不伤根或少伤根为原则,具体操作方法依盆的大小而定。 直径小于40厘米的盆换土时,首先用左手握住植株基部,右手轻柏盆壁,然后将盆慢慢放倒,大拇指用力推顶盆底小孔的垫底瓦片,使盆土与盆壁分离,再将盆扶起,两脚夹住盆,双手将植株连盆土拔起。

     四、整形修剪 

        盆栽果树怎样整形修剪?  盆栽果树实则是小型化了的果树,其生长结果习性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且盆栽果树不仅是为观叶,还要观赏花和果实,因此盆栽果树整形修剪就是根据不同果树所特有的生长结果习性,以更强的人工整形修剪工艺技术,使之在“盆栽”条件下正常生长、结实。常用的树形有主干形、自然开心形、丛状形、小冠疏层形等。  主干形,有明显主干,可以是直干、弯干或斜干。主枝多数排列不分层。苹果、梨、山楂等可采用。 自然开心形,主干矮或无主干,3个主枝错开排列,由着生于小型主枝上的结果枝结果,因此主枝实为结果枝组。桃等核果类果树多用此形。 丛状形,无主干或主于很短,几个主枝呈丛状直立生长,树冠成圆头形。石榴、无花果等多用此形。 小冠疏层形,有3个主枝和优势不太强的中心干,在主干和主枝上着生结果枝组。苹果等树种可整成此形。 盆栽果树中以葡萄的整形最为容易,树形变化也多,常见的有丛状形、螺旋形、扇面形、披散形等,均可予以支架、引缚。 盆栽果树在注意控制枝条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同时,可用撑、拉、环剥、扭梢等方法促进花芽形成;用刻芽、摘心等方法促生分枝,特别是促生中、短结果枝;用缩剪法对多年生枝和过长枝进行更新,并用短截方法促生适当数量和部位的枝条。 

        果树在盆内每年的生长量较大,如放任生长其结果情况也难以控制。为保持完美,紧凑的树形,有效地控制生长与结果,每年要进行多次修剪。从修剪时期上,可分为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和生长期修剪(夏季修剪)。

      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

      落叶果树可从晚秋落叶开始到春季萌芽前进行;常绿果树可从晚秋枝条停止生长到春梢萌发前进行。

      修剪方法及其作用

      短截:即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短截程度不同,竖年其生长、发育的差别很大。

      轻短截:只剪去枝条先端的 1 - 2 芽。此法对枝条刺激作用少,有利于促生短枝,提早结果。由于所留枝条太长,易造成树形过散,且先端成花后,后部易呈过长的秃裸带,从而破坏全树造型,因此,在果树盆景中极少采用。

      中短截:在一年生枝中部饱满芽处短截,此法壮芽带头,长势旺壮,适用生长势较弱或受病虫危害较重的弱树。对中、短枝结果的树种,此法能使结果期延长,且形成过旺枝条往往拢乱树形,应慎用。新上盆的幼树为增加枝量和整形,可用此法,其截留长度常依造型需要而定,此后需配合促花措施或整形。

      重短截:在一年生枝下部不甚饱满芽处短截。剪口芽发枝较弱,停长较早有利缩小树体和形成花芽。由于此法能有效地控制树冠,促生中短健壮枝,苹果等中、短枝结果为主的树种多用此法修剪。

      极重短截:在一年生枝基部留 1 - 2 个瘪芽处短截,甚至仅保留基部休眠芽(潜伏芽)剪截。竖年可发出弱枝。此法可降低发枝部位,明显缩小树体,促生结果枝和内膛结果,但过多使用易造成树势衰弱。适用以中短枝结果树种的成形树或个别过旺枝的处理。

      缩剪。又称回缩修剪,是指从多年生部位剪去一部分。此法对整树具有消弱作用,可有效地拟制树冠扩大。轻度缩剪(指剪除多年生枝长度的 1 / 4 - 1 / 5 )且留壮枝、壮芽带头,可促进生长。重缩剪(指剪除多年生长长度的 1 / 2 - 2 / 3 )和弱枝带头则抑制生长。

      苹果等以中、短枝结果为主的树种在幼树时期常采用先放后缩的促果整形方法,即先轻、中短截,待下部分枝成花后再回缩至成花部位进而整形,从而达到早结果,造成型的目的。

      疏剪。是指从枝条(一年生或多年生枝)基部剪除。疏剪可减少枝量和分枝,消弱树体和长势,有利于盆树内的通风透光和花芽分化。由于疏剪的剪口使上下营养运输受阻,造成剪口以上生长受抑制而异于成花,剪口以下生长有促进作用。疏剪多用于成型树种生长过密枝,冠内细弱枝,过直过旺枝和影响树形而难以改造利用的枝条。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树种疏枝的对象不同,以中庸、短枝结果的树种应疏除过强枝,反之宜疏弱留强。局部枝多时,可先拉后疏,防止疏枝过多,造成盆树整体的空、散、弱。

      戴帽修剪。指在一、二年生枝的春梢与秋梢交界处剪截。在交界处正中剪截,俗称“戴死帽”,竖年可在剪口下发生中、短枝条。在交界处以上保留秋梢的几个瘪芽剪截,称“戴活帽”,竖年前部发中枝,后部发短枝。运用“戴帽”修剪,可使苹果等树种提早成花结果,但结果部位往往在该枝的上端,应注意培养后部枝并及时回缩,防治树形过散。

      拉枝。是将旺长和不易成花的枝条拉大开张角度,改变其极性位置和先端优势,控制旺长,促进成花。拉枝也可在生长季进行。拉枝时,应先将枝弯到预定的方向或角度,而后选择着力点并用塑料绳等固定。

      休眠期修剪的注意事项

      修剪时期。寒冷地区,家庭养植或少量生产果树盆景的单位,最适修剪时期是初春解除休眠后至发芽前进行。因为冬季防寒过程中时有枝、芽被碰伤的情形,多余的枝条可起到保护作用。精细地修剪之后,枝、芽均已确定,一旦受损,难以弥补。由于早春盆土温度上升较快,盆树发根较早,如修剪过晚,易产生伤流而造成树势衰弱。

      修剪方法的合理应用。修剪时,要认准花芽、花枝以及预计的成花部位,尽量使结果部位紧靠主干和主枝,使全树半满紧凑。初结果的树往往花芽数量较少,应尽量保留利用。经一年结果之后,树势即可缓和,成花量亦即增多。花量较大时,可疏除部分花芽,使之按造型的需要合理的分布。

      修剪应与造型、整形紧密配合。每一剪均应考虑其开花结果和造型形态。需要指出的是,果树盆景的形态每年甚至每季均发生较大变化(包括果实、当年生枝、每年的结果部位等),而其基本造型一旦确定即应逐年延续,完善发展。为避免出现不合理的修剪与造型相违,修剪时,可先根据造型的需要对整体进行弯、拉等处理,确定固干枝或必留枝,去掉扰乱枝,最后处理其他枝条。“先整体,后局部,先定型,后定果”应是果树盆景修剪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休眠期修剪常与换盆相结合。由于换盆过程进行根系修剪时伤根较多,地上部修剪亦须相应加重,即适当减少生长点和挂果量。修剪不宜过晚,最好在秋季落叶后进行,以提早恢复根系,待春季萌芽时已发生多量新根,当年的生长发育完全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