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装帧美术家陶元庆
2013-10-20 | 阅:  转:  |  分享 
  
装帧美术家图片文字:摘自网络背景音乐:心雨PPS制作:CGL陶元庆(1893~1929)字璇卿,笔名元青、菊心等,绍兴陶堰
人,近代画家、装帧美术家。其作品立意深沉,造型构图独特,色彩简洁明快,装饰性强,在开掘书籍主题、运用中西艺术手段方面,有独到见地和
修养。作为现代书籍装帧史上的先锋人物陶元庆,在中国新文艺书籍装帧中,开拓了新的局面,特别是以新颖的图案画装饰封面
,开创了新文艺书籍装帧以图案画做封面的先河,促进了封面设计现代化的进程,在中国装帧史上功不可没;虽然其设计作品遗世的不多,但在现
行的书刊设计史论中却拥有崇高的地位。陶元庆是鲁迅先生发现并悉心培养的第一个封面设计艺术家。他为鲁迅的书籍创作不少
封面,如《坟》、《朝花夕拾》、《彷徨》等。以《大红袍》为题的装饰画,经鲁迅提议后被用在许钦文的小说集《故乡》的封面设计上,因装饰效
果上佳而名噪一时,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有影响的代表作。因为贫病,陶元庆早逝于杭州,只活了三十六岁。鲁迅闻讯,出
资三百元,托许钦文在西湖畔购地三分,为陶元庆筑坟园——元庆园。以下可以点击翻页陶元庆为鲁迅设计了不少封面陶元庆在设计
《苦闷的象征》封面时,根据作品的内容,用夸张、变形、象征等艺术手法,在红、黑、灰线条相交织的图案中画了一个抽象的裸女,披着长长的黑
发。她的脚趾夹着一种叫镗钗的尖刃,并用温柔的舌去舐那染了鲜血的镗钗,悒郁的线条藏着无尽的悲哀,表现了一种生命力受到压抑之后的挣扎与
战斗。此封面是陶元庆书籍封面设计的处女作。《彷徨》的设计尤见功力,独具匠心:以橙红色为底色,配以黑色的装饰人物和傍晚的太
阳,上下两段横线,简练地概括了画面的空间,而人物的动作似坐又似行,满幅画面被紧张的情绪所包围,将“彷徨”表现得恰到好处,又耐人寻味
。鲁迅称赞说:“《彷徨》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可是当时竟有无知之人妄加指责:太阳没有画圆。陶元庆只好愤愤地
说:“我真佩服,竟还有人以为我是连两脚规也不会用的!”鲁迅的杂文集《坟》是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邀请陶元庆设计封面时说:
“我的意思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陶元庆遂在创作封面时便用一种包含着死的气息的画面营造构图,把棺椁与坟
相排列,强烈传达出鲁迅作品的寓意。鲁迅的小说集《唐宋传奇集》封面素朴静穆,古风悠然,画中人物、马车、旗幡,排列有序,意
趣高远,这种用写意的手法表达性情则是他艺术特色之一。在《朝花夕拾》的封面上,以亭园草木衬以古装仕女,寥寥数笔勾画出了颇有中
国风味的景色。此书封面图案精巧,神灵飞扬,赫然有宋词之风。《出了象牙之塔》的封面设计,陶元庆用朴拙的线性结构,单纯的色
彩,大胆而巧妙地瓦解整幅封面,画面男与女,静与动的结合,与未名丛刊四字在半抽象的和谐中产生遐想的空间。陶元庆与许钦文是
挚友。1924年,陶元庆到了北京,和老同学许钦文同住在绍兴县馆。许钦文和妹妹羡苏向鲁迅介绍陶元庆与鲁迅相识。封
面设计,陶元庆为鲁迅和许钦文都做了不少。许钦文小说集《故乡》的封面用了“大红袍”,竟成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有影响的代表作。
1929年陶元庆在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被聘为教授,然而突然患上了伤寒。因原住处条件差,就搬到许钦文所在的杭州高级中学蒲场巷的家里
。许钦文和陶元庆妹妹寻医治疗,但终于不治。陶元庆去世,许钦文为他筑园造墓而操劳。许钦文在陶元庆最具代表性的装帧封面,是
他为许钦文的小说集《故乡》设计的“大红袍”。那是一次他从北京天桥的戏院看戏出来后,为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深深感动而忘情地彻夜画出的。
他取故乡绍兴戏《女吊》的意境,画出一幅半仰着脸的女子,把其中“恐怖美”中病态的因素删除,表现出一种渗着悲苦、愤怒、坚强的艺术精神。
画面中蓝衫、红袍、高底靴等都是古装戏中常见的道具,主人公持剑的姿势也来自于京戏中武生的造型。这一作品,陶元庆汲取多元的艺术感悟,稍
加变型,遂为一幅绝唱的艺术创作。许钦文小说集《一坛酒》的封面设计:几条线,几个点,书面如有清风吹过,把“一坛酒”的芳
香迎面送来。设计简单,但气韵悠悠。陶元庆为鲁迅画像1925年8月,许钦文和陶元庆一起离开北京,去浙江临
海省立第六中学教书。临走前一天,许钦文向鲁迅要了两张照片,请陶元庆用木炭给他画一幅木炭肖像画。陶元庆只见过鲁迅四五次,到
了台州临海六中,仅能凭印象和约四寸的两张鲁迅照片,有时为着配合笔触,由许钦文穿着陶元庆的大衣做模特儿,结果这幅画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是鲁迅肖像中流传最广的传世之作。这幅肖像画倾注了陶元庆对鲁迅的全部敬仰和爱戴之情。陶元庆不幸于1929年8月6日午后
8时去世,他所患的伤寒症并非绝症,但由于穷困,无钱就医治疗而过早地走了。他临终如睡去,无多大痛苦。盖棺的时候,许钦文为他
拍手呼唱:“元庆很快(活)!元庆胜利了!”陶元庆去世后,建墓的经费由鲁迅出资三百元。鲁迅先生委托许钦文在杭州玉泉道上择好安葬的墓地
,精心设计,墓碑请丰子恺书七个大字:“画家陶元庆之墓”。墓的四周有围墙、铁栅,并且种了花木,称“元庆园”,尽了挚友的一片心意。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区平坟,画家陶元庆之墓也不例外,给平掉了。当时许钦文已出任浙江省文化局局长,他以局长的身份提
出建议,请求保留这座与文化有关的坟墓,没有得到当局采纳,反被说:“许钦文如丧考妣,一脑子封建意识!”使人听了啼笑皆非。如果现在“元庆园”还在,可让后人有凭吊画家陶元庆的所在,为西湖增色,为吾越争光。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