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防治急性甲肝

 李大白家的小宝 2013-10-21
  气候回温,易发甲肝。
  甲肝属中医“肝瘟”、“急黄”范畴。其证多属湿热瘀结肝胆,治当以清热利湿、凉血化瘀、败瘟退黄为法。
  中医习用急黄汤(升麻,苍术,茵陈,龙胆草,车前子,滑石,通草,郁金,柴胡,赤芍,虎杖,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加减。舌红、苔黄腻、身热汗出、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后下;舌淡胖、苔白腻、畏寒便溏者,去龙胆草,加炙黄芪,土白术;腹胀、呕恶、厌油、纳呆者,加炒白术,炒枳壳,莱菔子,清半夏。日1~2剂,水煎2~4次,分3~次温服。连用15~30天。
  方中升麻、土茯苓上下分消,柴胡、郁金疏肝利胆,虎杖、蛇舌草败瘟解毒,重用赤芍凉血化瘀,茵陈、龙胆草、车前子、滑石、通草清肝利胆,除湿退黄,极宜于湿热瘀结肝胆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茵陈、升麻、蛇舌草、虎杖有抗病毒作用,茵陈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的排泄量;赤芍有解热、抗菌、解痉、镇痛作用,并能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临床验证表明,凉血活血重用赤芍治疗急性胆汁淤积型肝炎、慢活型重度黄疸肝炎有明显的顿挫黄疸和利胆作用。
  气温回升,甲型肝炎病毒就会在甲肝病人的粪便等排泄物中大量复制,容易造成甲肝的散发或流行。甲肝潜伏期15天~30天,好发于青少年,病程一个月左右,此后还要有一到两个月的休息才能完全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