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大家共享我的教学方法

 博览网文 2013-10-21
第一篇:治疗拖拉病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认可,大人如此,小孩子更是,小龙是个拖拉的小孩,今年读小学二年级,每天的家庭作业能从晚上6点做到晚上11点。今天一去就怕他有拖拖拉拉的,他也有一些坏毛病,他哥哥总是笑他,吃饭还要喂等等,然后我就跟他说,小龙,你今天的作业不是很多呢,你妈妈说规定你9点钟做完,我看都不用那么晚,你说呢?他就非常自信的说:“是啊,上次我最高纪录是7:45就做完了。”我提高声音说:“是吗?那么厉害,那你今天也7:45做完好吗?”他就非常自信的说:“好,我今天要7:40就做完作业。”然后就开始很自觉的做作业,后来就如他所说,7:40就做完写的部分了,做完后到他爸妈面前炫耀了一番,他爸爸妈妈也好好的表扬了一下他。可是后来的读的部分有开始拖拉了,不过有一点是很好的,至少比以前进步了一些。对小孩子适当的表扬一下,给他们鼓励和赞扬,能够激发他们的潜力,具有神奇的效果。毕竟谁都不想被批评。抓住小孩子爱表现的天性,多用肯定赞扬的话去鼓励,我想再顽皮的小孩子都有听话的时候。
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没法改变,那我们只能去适应,小孩子学的知识比之前我们学的更多,更深,在深圳,深圳看到有的孩子写作业写到凌晨一两点,家长孩子们被学习折腾得苦不堪言,所以我想家庭教育应该从“准”和“快”两个字上入手,尽量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这样才会有玩的时间,另外提醒家长们,孩子没有必要提前上学,因为现在大学的内容压到高中去学,高中的内容压到初中,初中压到小学,如果孩子提前上学的话,只能是更加痛苦,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我教的一批五年级的学生,一共六个孩子一起上课,有个孩子比同年级的孩子早两年入学,每次考试在及格边缘徘徊,不是这个孩子不用心,她妈妈还是中学老师,学不好是知识超出了她年龄所能够理解的范围,六个孩子,来得时候成绩参差不齐,有的英语差些,有的数学不及格,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每个孩子每科都是在九十分以上,其中还有几个100分,但是背后的心血不一样,其中最优秀的孩子每天课后学习一个半小时,而这个提前两年入学的孩子,每天学习3-4个小时才能够达到九十分以上,花了这么多时间在学习上,其他智能根本无法去发展,而那个成绩最好的孩子,最后考上深圳市外国语中学,深圳最好的初中,学习效率的提高才是最智慧的学习方式,因为课本知识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八大智能的培养远远不止这一点,如果在学习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其他的智能如何去培养?
  第三篇 “晕书”
   话说我教的一个小孩,读初一,去教他的第一天,他就说:“老师啊,我晕书."我开始没听明白,“啥?晕书?”然后就觉得很好笑,我说我见过晕船、晕车、晕飞机的,就没见过晕书的。他说他一看到书就觉得头晕,更别谈能看得进去了。特别是数学,觉得简直就像是天书。我就开始寻找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从他父母那知道,说是4、5、6年级没有读,去学《四书》、《五经》去了,导致现在学习有困难,有些跟不上,我虽然4、5、6年级的内容他妈妈请老师在家里跟他上了课的,但是毕竟练习不够,而且还有些不一定听进去了。听了这些后,觉得这孩子挺可怜的,想必是现在的处境比较尴尬,跟不上,经常受批评才会对书产生厌倦,为此,我觉得树立他的自信是是关键,不求要达到什么什么样的目标,只要求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比昨天进步就OK了。这样的话,每天都在进步的话,一个月就是进步一大步。要求他写成功日记,每天找出十件自己认为成功的事记录下来,不管是关于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把成功的事记下来,经常的翻阅一下,这样的话慢慢的树立自信心,(这个想法是源于我看了《小狗钱钱》那本书。那里面是记理财方面的,我想对于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每天写的话,就在脑子里有个意识,鞭策自己进步。后来我看到他的日记里有写每天做的作业,还有生活中的事,还有一条特搞笑,说“今天没有跟弟弟打架。”然后他弟弟也写了同样的一条:“今天没有跟哥哥打架”,看来这招对家庭的促进家庭和平有很大的帮助哦! 
  
   读书的首要条件是爱书,接近书,其实,书本身并不令人害怕,它既不不像猛兽那样伤人,也不会释放什么毒气。人们之所以对书畏惧,源于人们读书无功,又屡次遭受惩罚而变得痛苦,而他人的成功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书籍所产生的刺激又反过来加重了这种痛苦,久而久之,人的心里就产生了对书的厌恶之情。
   那么,该如何克服这种“晕书”心理呢?
   第一、是要以奖励代替惩罚,以愉悦代替痛苦,这样才能渐渐改变人与书的对立情绪。没有人愿意是在别人的训斥下学东西,给小孩制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不要训斥,责备及恐吓。让小孩子明白,学习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要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而且人在愉悦的环境下记东西也比较快,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有成果时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
   第二、从简单的题目入手,在做题中找到一种成就感,有了求成的动机,成就感就得到满足,才会对书产生兴趣,也才会有乐趣。这跟玩游戏是一个道理。游戏之所以很多人爱玩,其中有个原因是在现实中很多无法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如果能把学习当作游戏来玩的话,那岂不是事半功倍。

第四篇   治疗拖拉病之二

    前面第一篇讲到治疗拖拉病,治病要找病因,对于拖拉的孩子,很有必要找到原因,再对症下药,一般情况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就是动手能力差,在家基本上很少动手做事情的,或者是对运动也没什么兴趣,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懒”,为啥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家长的问题,通常什么都给孩子做得好好的,小孩就不用做什么事情了,家长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尽量做个懒妈妈,懒爸爸,让孩子多多锻炼,做点家务事也累不到他,反而能够在劳动中去思考,锻炼身体有能够锻炼脑筋。家长们什么都做得好好的,挤出时间让他学习,可是他有真正的在学习吗?不是摸头就是摸脚,看看手指长长了没、摸摸头发、东看看、西看看、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能够吸引他的注意力,人在曹营心在汉,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做点事情,或者去运动 一下。手动脑动,手停脑停。先在生活上去让孩子自立,然后再在学习习惯上下工夫。

     第二、是因为写字,对自己写的字不够自信,自己写的字自己都不想看,没有掌握到写字的 窍门,所以我是非常赞同孩子在一二年级就应该掌握写字的技巧,横平竖直 ,一笔一划,先写好,再写快。不需要写字有多好,只求能够看得清楚、整齐,有很多孩子去练书法,有些孩子在书法老师那写的字很好,可是写作业的字又是乱七八糟,书法不要求时间,可以慢慢来,写作业的时候,字很多,没法像写书法一样写,所以练字练字,除了学习怎么把字写好外,一定要学习怎么写快。

     第三、对知识掌握不牢固,遇到难的题目,不知道怎么下笔,这说回来了,就是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该记的内容不记,作业中遇到的时候,要么要翻书,要么就直接问家长,作业应付过去了,下次还是不会,如此循环,对学习缺乏信心,做作业如同酷刑,怎么能够快呢?对于这种情况,很好提高速度,就是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学习能够轻松一点。

潜能激发篇

第五篇   你也可以考100分哦
  
   阿涛是个很可爱的小孩,读小学六年级,很听话,也很有爱心。成绩中上,就是有一个粗心的毛病,所以成绩不是太稳定,经过我对他一段时间对准确度的训练后,由原来的七、八十分到都是90分以上,然后他爸爸给他的要求就是每们功课要在90分以上才算是合格,到后来,他的目标就是90分,结果就总是在90分上下徘徊。在经过了一两个月后,我说:“阿涛,你这次想考多少分啊?”他不慌不忙的就说:“我只有考90分就可以了。”我说:“难道不想再多考点?我觉得以你现在的资质,完全可以考100分,你不想所以才考不到100分的。”他眼睛一亮:“老师,我真的可以考100分吗?”我非常肯定的回答:“是的,我很看好你哦!按照我说的办一定可以,相信你自己。你现在就是有一点点粗心,好好的把这毛病治了,你就可以了。”他就非常认真的听我说,按照我给的计划,该做那些题目,该背该记的都听得很认真。我问他以前考试有没有检查,他说从来没有,我说这个不行,平时要养成自己做完作业检查的习惯。本来有点小差错的,检查出来了不就没有错了吗?临考试那段时间,他学得很有兴致,而且总是憧憬着能考100分,我给他的要求是至少有一门100分,另外的95分以上,后来结果出来了,英语100,数学99,语文94。虽然有一科没有达标,不过相对之前的已经算是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了。他说之前做完试卷从来没有检查的,这次就检查了。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字在于怎么激发,只要相信自己,然后制定一些计划朝着目标前进就一定可以的。一切皆有可能,我很信这句话,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第六篇     遇到天才学生?--一个月总分涨62分
   小胖是我教的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就是因为教阿涛教得还可以,阿涛的爸爸跟我介绍的一个家教,那个小孩一米七,有点胖,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拿他无可奈何,经常在家玩电脑,受网络上的一些影响,思想也比较复杂,他老爸打他骂他都没有用,还跟家长顶嘴。在学校不认真听讲,还经常搞些小动作。我想,这些就是家长和学校老师都定义的那种“差生”吧。刚开始接手时,我问他想不想学好,他说想,我心里就有底了,再差的学生,只要他想学,总可以教的,至于他家长说的他怎么不听话啊,怎么成绩差啊,我觉得都不重要了。起码他自己还想学好,还有上进心。
   初次印象,很多废话。小胖很多话的,有很多问题问我,有很多事情跟我说,经常扯些跟学习不搭边的事,我的对策是,不受他思想的遥控,他讲得正起劲的时候我就说,我们来看看这个题目,然后开始读题,把他的注意力慢慢的转移到题目上来。然后让他思考,这招看来很有效,废话少了很多。后来在课下聊天中了解到,原来他自己很怕一个人在家,他父母都很忙,有很多时候他是一个人在家的,很怕孤单,觉得一个人待在家里很恐怖,然后就迷上电脑,电视,听歌来消除心中的恐惧。知道原因后才发觉可能是家长管得少了,或是管的方式不是太对。所以遇到人很喜欢跟别人说话。原来在小胖“不良”表现的背后隐藏着这样的真相,家长们又何尝了解过。家长们在责备孩子的时候有没有自己好好的观察过小孩,去认真的理解过小孩。觉得小胖好可怜。在我真正了解他后,经常给他鼓励,然后有多余的时间就听听他的一些事情,他对我也很信任了,我说的话也听得很认真。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尽管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跟他讲过一遍的东西,基本上做习题的时候不会出错了。一个月后的单元测试,成绩就有了显示,上次语文70,现在71,上次数学60,现在94,上次英语49,现在76。总体成绩比一个月前提高了62分。我觉得简直是个奇迹,老天眷顾我给了个天才我教。后来仔细分析了他的一些情况,查了一些书籍,发现音乐和运动能激发人的潜能,这跟他很像,他喜欢骑单车,喜欢听歌,而且选的歌都很好听,我想这个在无意中激发了他自己的潜能,努力一下,进步真的很是惊人。
   每个小孩都是天使,对于老师家长眼里所谓的差等生,一定是受家庭或是客观环境的影响才会变成那个样子的,所以学生成绩不好,不能单单的责备小孩,关键是要找出原因,让他们说出心里话,然后进行正确的引导。小胖这个在别人眼里的“差生”,原来是这般的聪明!

教学方法篇------准确率训练

第七篇两毛钱的游戏
   
   我姨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话说二十年前,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人摆地摊,不是买吃的,用的,而是玩游戏,游戏是写数字,按顺序将1写到400,不错数,不跳数,不重复,如果能做到的话的话摊主就给你2角钱(相当于现在的100元)如果输了的话,就要给摊主2分钱(相当于现在的10元钱),很多人觉得这个是很简单的事,很多人都去试,觉得这个太简单了,这个钱也太好赚了吧,但是事实是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其实这个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不一定能做好,也就是能将简单的事做好也就不简单了,能将平凡的事做好,也就不平凡了。
   我教的每个学生,我都要他们玩这个游戏,有些家长也跟学生一起写数字,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能一次性能过的人。不过在反复的练习后还是有所提高的,比如有的第一次写到200,再练一次就写到了244,多多练习也会达到的。这个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有的人可能觉得很无聊,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小孩子平时的考试中,有很多学生都有一种体验,就是有些会做的题,结果失误错了,没拿分,看看试卷,觉得这个题会的,就是粗心,把没得分的原因归结为紧张,时间不够,下次注意就行了,往往下次还有别的失误,这种失误看似偶然的,其实是必然的,有的是3-5分,有的是10-30分,丢了太可惜了,其实这个就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的一个问题--准确率。就比如我上面所说的写数字的游戏,貌似简单,但是能一次性过关的人少之又少,改善失误的毛病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多练,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有准确率的概率后,多加练习,就一定会有改善的。我的一个学生就是比较粗心,跟他讲了准确率的概念,然后给他练习了一些题目。现在因失误丢分就很少了,治了这个毛病,成绩就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以后我会具体讲到怎么提高准确率的具体方法。今天就写到这,有兴趣的朋友写写数字,看您能按顺序从1写到400吗?

第八篇    十个小时的培训省下24万的奇迹

我姨父陈克正在北京的时候,辅导了一个初三的学生,临近中考,那个学生在普通班里算成绩中等的,陈老师给她做试卷分析,数学120分的满分,考了87分,其中有7分的题目是不会的,另外的26分全部是粗心导致的,如果给她补知识缺陷,最多也只能补7分,而且7分里也会因为粗心而产生错误,所以陈老师决定从准确率上入手,对她进行准确率的训练,经过十个小时,也就是五次课的训练,专门治粗心病,后来 参加中考,不仅数学提高了,其他每科都有所提升,因为准确率上升了,以前因为粗心而导致的错误减少了,分数自然提高了,最后在几个普通班里,就只有她一个是直升本校高中部,其他没考上的,需要24万买学位。准确率的训练再一次的震撼了我,平时我们这边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训练,看来需要再坚持,而且更加重视,因为很多的孩子并不是不会做题,而是粗心导致的。


第九篇    第六篇 英语49分到94分的蜕变
   
   真的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曾经教的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教了两个月后,英语从49分提到94分,真是比较大的进步,对英语教学这块,我总结一下这两个月的教学方法。
   开学时,他把上学期末的期末试卷给我看,英语49分,我分析了一下试卷,有40分是需要自己填单词的,另外的60分是选择题或是打对错,所以猜题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然后测试他的对知识点的掌握,一句话10个单词,有8个单词不认识,我觉得能考49分也是奇迹了。对于英语,基本上还没有入门。上英语课觉得是天书。下面讲讲怎么教的。
   一、学英标
   从跟他的沟通发现他很喜欢游戏,而且电脑玩的也很熟,我觉定先从音标入手,让他先懂得自己读单词,在小学六年中,学校老师是不会特意的去讲音标的,但是在小升初的试卷中,就有6分就是考音标的。在选音标书的时候,我选了《标准国际音标》里面把英标做成的是游戏软件,有很轻松的音乐和很漂亮的动画,小孩子都很喜欢,里面是的题目做成游戏的版本,他本身喜欢打游戏,对这个也就不产生抵触了。他也比较聪明,边看碟,我边跟他讲解,做里面的趣味游戏,然后拼单词给他看,让他明白英语实际并不难,当他自己拼出一个单词的时候,他很高兴,很有成就感,对他也好好的表扬了一番。这样他对拼读越来越有兴趣了。
   二、记单词
   对于英文单词,他总觉得记不住,我开始不说记单词,只是让他拼读,他边拼读,我边在旁边纠正,如果读对了,对他也毫不吝啬的表扬,然后就慢慢的让他拼写,读了几遍后,然后跟他说,你自己试试看能不能背下来,开始他很痛苦,但是多读几遍,居然也背下来了,然后我就说,你自己再读读,十分钟后听写。一听到听写,他头都大了,说不会吧,要听写,我不会,我知道他现在是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我不断的鼓励他,你可以的,你行的,试试,十分钟后,听写10个单词,记得5个,然后再读,再听写,反反复复,半个小时后,10个单词都会听写了。这是他六年来第一次听写单词都会的。他也很高兴,过了这个坎后,记单词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了。
   三、背课文,讲语法。
   单词会拼后,就让他尝试读课文,不会的赶紧查,可以用电脑查,上面还有发音,然后用与课文配套的碟子,边看碟,边读。有情景对话的地方,就跟他一起对话,当他对文章能够流利的读完时,就让他自己读,然后背给我听。文章中有时会涉及到一点语法,他有与课本同步的练习册,上面都已经把文中用到的语法归纳得很好了,然后就跟他讲解一遍。
   四、温习
   学会读写背诵后,让他每天坚持至少读英语半个小时,然后一个星期检查一次,检查内容为听写单词,背诵课文。每个星期坚持。完了后就开始做题。当他对课本的内容熟读和能背诵后,做起题来也非常的轻松。
   以上是“蜕变”四部曲,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一个月后英语就提高到了76分,再过一个月后就到了94分。关键是找到他的兴趣点,好好的磨合,给他的任务,不要让他觉得高不可攀,每次给他的要求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及时的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有点成绩的时候要恰当的表扬,然后在表扬后及时的提出对他的下一步的要求,这样他就有更高的兴趣完成你提出的下一步的要求。

上面学习英语的方法是我刚开始做家教的总结,经过几年的研究,跟陈克正老师一起找到了一套最佳的记忆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记忆力,少走弯路,学完后能够一分钟记一个单词,学习了一年后的学生,能够一分钟记5-6个单词,而且记忆力的训练,一定要趁早,五年级开始训练的一批学生,现在读初二,一个单元30个左右的单词,大概7-8分钟全部听写过关,一篇课文也只要7-8分钟能够背下来。我们将这套记忆法命名为“海马记忆法”,适用于所有的科目,有关记忆的地方都有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率至少能够提高十倍。

孩子的培养,一定要趁早,各种智能的开发越早越好,因为脑部的神经是很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脑部神经会逐渐减少,到70岁的时候,脑部神经大概会减少到原来的50%,脑部神经用进费退,用不着的就统统切断,错过了脑部的刺激,或者是用得少的,反应就会慢一些,脑部神经不同于我们的皮肤细胞,如果手划破了,还可以再愈合,但是大脑神经死亡了,就再也好不了了,所以早期的潜能的开发至关重要,将有用的神经体能够刺激到位,经常用,这样后面的学习就会反应快,轻松很多。有关于我们记忆的有几个神经体细胞:视听神经,海马体,乳头体,颞叶体,早期如果能够学习些记忆方法,那么这些神经体就会受到刺激,神经体之间的传递会更加快速,记忆就会变得更加快速。当研究出这套方法的时候,最开始在一批四年级的学生上运用,以记单词为例,是一分钟记一个,训练两个月后,一分钟能够记2-3个,训练两年后,我回家生孩子,中途停了一段时间,到初一,一分钟能够记5-6个,(资质不同的孩子会有所差异,我这个是取的平均数),30个单词大概7-8分钟,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初一新生,一分钟记一个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当30个单词连在一起记的时候,最少需要30分钟,有的需要更多时间,这就是差异。推荐大家看一个视频,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早期潜能开发的重要性。
《神奇的大脑》http://tv.cntv.cn/video/C40961/5c11fecb5c554e9d8d8b72319eb1d7ec

学习英语,肯定不能按照课标来,事实证明,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哑巴,建议教委改变考试方式,语法什么的会点就行了,主要还是口语,说两件我见过的事情:一个朋友的孩子,三岁的时候带她到美国去住了半年,在美国读幼儿园,现在小学四年级了,英语发音简直跟碟子里一样一样的,口语表达非常流利,他爸爸说,本来英语挺好的,被学校老师教得不知道怎样了,既然不能出国,我想我家孩子一定要跟外教学,而且是母语就是英语的国家,比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其他的国家就算了,南非的英语听过,发音好奇怪,美式英语很好听。还有一个做培训的朋友说,外教绝对不能改作业,一改就错,对于他们自己的国家,都没有把英语语法研究得那么透彻,我看我侄儿的高考题目,常用的考得少,考得都是些怪题,偏题,基本很少用的题,感觉不把你考到不罢休,有那么多精力钻研语法,还不如来点常用的,英语是一门语言,能说即可,非得钻得像奥数一样,所以我们的孩子苦啊,做了一堆无用功,教育制度不改革,就继续苦吧。可是作为家长的要明智,应该多注重口语吧!

怎样学习英语口语

     学习口语最佳的时期,第一是10岁前,小孩的模仿能力强,直接跟着老外说就好。英语和中文都是语言,先找到其相通点,回想一下我们怎么学好国语的,一般两三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了,那么如果有英语环境,两三岁的时候学习就应该差不多了,在孩子十岁前,是语义记忆,尽管不知道意思,即使是毫无关联的字词放在一起,基本上读几遍就可以记住了。

     第二个最佳学习期是积累了一定的单词和语法后,大概六年级或者初一的时候,跟着老外学习口语,把已学的知识用说的方式激发出来。三年级后,随着逻辑思维的发展,小孩在学知识的时候,需要明白其中的意思,积累了一定的单词和语法,再上外教课激发出说的愿望就好了。

我们都知道,跟外教学习口语,主要学发音,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要学习英语的思维模式。有家长跟我说他的学英语的经历,学了十几年开不了口,直到后来上班,在外企,逼着说英语,发音的口型需要注意,然后是思维方式,中国人学英语喜欢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然后再组成句子,比如说:“这个小孩很乖。”我们就会去想“乖”怎么翻译呢?其实英语里只要是“He  is  a good  boy.”就行了,或者是“She is a good girl.”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习口语,还需要大胆开口说,大学的时候,有同学看到老外就冲上去讲,那个时候非常的羡慕别人,觉得胆子好大啊,其实我们有很多时候学习口语的最大障碍是自己,不敢说,怕出丑,人家外国人在中国,人生地不熟的,怕的是他们,只要有人愿意跟他们讲话,他们都是很开心的,他们也不会去计较你语法用错了(中国人认为很重要的语法,有时他们都不清楚)只要自己会一些单词,简单的句型,多跟老外交流一下,So  easy!还有个朋友,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她说她学习口语的方式,是没事就约老外去喝个下午茶,这样就可以免费练一个下午的口语了。万事开头难,多跟老外说几次,也许你就能成为看到老外主动打招呼的人了。

    第十一篇    自己的错误自己找 
  
   我有个学生,做完作业就给我检查,我把检查出来的错给他指出后,他只是急着改成正确答案,至于为什么错的,怎样才能不错,都听不进去了,改完错就完事,想给他出几道类似的题做也听不进去了,他认为做作业就是把正确的答案涂上去,懂不懂是其次,完成老师的任务就OK了。一个月后考试,结果非常明显,80多分,平时错的考试还是会错,平时做对的还是对的。为此我想了很多办法想让他听我讲解怎么样改错,可是他没有什么的耐心听下去。后来我突然想起对我影响很大的初三数学老师,那时临近中考,而我们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要么算错了,要么审题不认真,数学老师想了个办法,他把数学课调到上午的第四节课,然后离放学还有15分钟的时候就给我们一张试卷做,试卷上都是很简单的计算和应用题,一般7-8分钟就差不多可以做完,做完后拿给他看,他只看不改,如果全对就可以提前放学,如果有错,他也不指出来哪里错了,就直接要我们自己检查,直到没错为止,我们都想提前放学,所以都做得很快,结果很少有同学一次性就过的,大多都折回了几次。开始的时候都很痛苦,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我们自我检查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计算的准确率提高了不少。现在回想起这个事情,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自我检查错误,在检查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又重新计算了一次,还有就是人的惯性思维,有事很明显的错误,当时就是发现不了,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错误很难看出来,就要从另外的角度去验算。打破自己原有的错误的惯性思维,在找错的过程中,至少要重算一遍,有时甚至是四五遍,这样对知识的巩固有很大的作用,还有一点是经历了这么个“痛苦”的过程,印象更加深刻了,以后类似的错误就基本上不会犯了,自己能够找到自己的错,说明可以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能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比别人给你指出的更让自己印象深刻。
  
   找到问题的结症后,我试着用了这个方法,不管是哪科作业,我都让他自己先检查,觉得没错了,才给我检查,我看了之后,发现错,就返回给他,就说不是全对,自己检查,哪里错了也不指出来。在检查三四遍后他基本上能检查出90%,还有就是他的错误的惯性思维,检查了6次实在检查不出来了,这个时候我就跟他讲好,如果我给你指出的错误,你得另外做三道同类型的题。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他现在作业基本上自己能够完成,并能够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自我审查,养成习惯后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事业其实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做之前能够理智的分析一下,审查一下,尽量不做自己后悔的事,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也自我审查一下,多方面推理一下。这样就会更少的走些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