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醍醐灌顶回肠荡气的相思名句

 读书吞寂寞 2013-10-21

王寿臣

  俗世中的男男女女一旦有了爱慕之情,肌肤之亲之后,相思便如影随形。“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是这么说,这是一种无奈。实际上男女双方巴不得“朝朝暮暮长相见”。无论是二八佳人、阳刚少年,抑或是七七天癸竭半老徐娘、八八进花甲的老男,如果长期分居不能经常相见,相思就像无法驯服的性欲一样,潮涨潮落无尽期,“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相思是一杯最苦的酒,苦比莲心,赛过黄连。古人对相思之苦,极尽笔墨。那些相思诗词中的经典相思妙句,千年万代传诵不尽。相思之苦,在诗人笔下被描述的淋漓尽致。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有了相思却被相思折磨。元代徐再思的《蟾宫曲·春情》描写的是一个第一次尝到相思滋味的人的感受。“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这首春情被认为是“镂心刻骨之作,直开玉茗、粲花一派”。全篇不过数十字,将恋人的相思之意,相思的情状表达的彻头彻尾。其中“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写的是害相思病时的症状,身体轻得像浮云一样飘荡,心思像春风中的柳絮一样飞舞,喘气像游丝一样似断还连。“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这是一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句。证候就是症状。灯昏昏沉沉的,月色朦朦胧胧的。通观全曲,可以看出作者的相思之苦,已经到了抑郁成疾的状态,一个从来不知道相思是何物的人,有点像老男人谈恋爱,真的到了老房子着火的地步。

  相思就这么大的魔力,把一个刚学会相思的人,居然给折磨出了相思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不知那些相思中人将何以堪?

  说到相思诗词,不得不提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她的《一剪梅》对相思的描写最为入木。“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阙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阙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以往和丈夫赵明诚一起划船,相信相爱,如今独自一人荡桨泛舟,身边是落花漂流,抬头一轮明月高天悬。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恋人的影子在脑子里盘旋来盘旋去,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个中滋味非局外人能够体味。

  宋代的林逋,都知道他以擅咏梅著称,其《山园小梅》尤其独树一帜、清丽幽寂,后人赞之为“咏梅之绝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曾作过一首《长相思》,也是叫绝。全词:“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该词以女子的口吻吟唱恋情,曲调回环往复、一咏三叹,情深韵美,忧伤动人。清人彭孙遹在自撰的《金粟词话》,极力赞颂林逋“梅妻鹤子,可称千古高风矣”,称这首《长相思》,“何等风致,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玑耶。”“君泪盈,妾泪盈”,乃传神之笔,此情此景,执手相看泪眼,难分难舍又不得不舍,任是七尺男儿、依人千斤,也莫可将息。

 
   谈到相思相爱,大概没有人不知道柳永《蝶恋花》词了,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已是千古名句。原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到吃不下饭,饿得裤带都松了,依然对“伊”(指思念的人)无怨无悔,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的大!词中还有一句为末句铺垫的句子:“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作者借放声高歌,强颜欢笑来抒发愁怀,其结果却并没有抑制住隐藏在相思里的“春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北宋晏几道《长相思》词:“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该词也是纯用民歌形式,上下阙均以“长相思”迭起,上阙言只有相见才得终了相思之情;下阙言由于不得相见,相思之情无处诉说,以浅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衬自己一往而情深。

  全篇语极浅近,情极深挚,朴直中自饶婉曲之致,缠绵往复,姿态多变,回肠荡气,音节尤美。要说“相见”是解决“相思”的唯一办法,这纯是痴语,痴心,可是,作者却认认真真地把它说了出来,结句非同凡响,抒写了比相思不相见更大的悲哀。“说似谁”,犹言说与谁、向谁说。纵使把相思之情说了出来,那浅情的人儿也不能体会。以“浅情人”反衬其相思苦恋之情。

  相思词中最有名、最朗朗上口的莫过于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我住长江源头,君住长江末尾。天天思念你呵不见你,却共饮着一条长江水。这条江水何时止,这份离恨何时息?只愿你心像我心,我定不会负你的相思意。

  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在民间流传甚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上阙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相思犹如流水滔滔不绝,表现了思恋之久。下阙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借用了民歌的表现方式统,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但质朴清新中又曲折委婉,含蓄而深沉。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数与爱情有关,《无题四首其二》抒写了一位幽闺中的女子对爱情热切的追求和失意的痛苦。飒飒东风送来细雨阵阵,芙蓉塘外响着一声声的轻雷。先以凄迷的春景衬托女子的愁苦和怅惘,继写在迷蒙的春雨中,这位女子怅然若失之情:她寂寞幽居,独自汲水而返。这位女子为何这般怅然?第三联写出了缘由:韩寿英俊,曹植多才,女子思念的男子兼有英俊之貌和迷人之才,使她倾慕,使她相思。然而最后还是水月镜花,于是就有了“一寸相思一寸灰”的苦痛,末联迸发出女子内心的郁积与悲愤,既有幻灭的悲哀,也有强烈的激愤不平。“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认为这首无题诗是“诗人欲见宰相令狐绹不遇而抒发由衷之怨愤”。其实,这首诗就是李商隐写自己赤裸裸的偷情经过——“金蟾”借代宫门;“贾氏”和“宓妃”比喻宫女;“韩寿”和“曹植”则比喻诗人自己;“春心” 实指相思之情。全诗意思是:春雨蒙蒙、轻雷阵阵的时节,孤独难耐。晚上我趁着有人入宫烧香的机会,从刚打开的宫门偷偷地溜进去同心爱的宫女幽会。第二天凌晨又趁着有人入宫打水的机会,从宫门又偷偷地溜回来。这样的情事本是缠绵不断,可是,怎能长此以往,继续下去呢!

  宋代苏轼《江城子。别徐州》词,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整个词句极为凄婉,催人泪下。原词:“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现在翻译成白话文,更容易理解。“流落在滚滚红尘中,人在天涯,思绪无穷!已经相逢了,而在一起时候的欢乐却是那么短暂。在我临行之时,握着佳人纤细的玉手,欲语还休,只得流泪对着漫天飘零的落花。想要问温暖的东风还留下多少?春天纵使还在,与谁共赏呢?隋堤在阳春三月里的时候,水面上波光粼粼。我却要在此时和向北归家的鸿鹄背道而驰远去南方的吴中,回头远望这第二故乡般的徐州,我的心,心潮澎湃。清澈的泗水和徐州的淮河相通着,我想要把相思离别的眼泪寄给徐州,却是流不到楚江(指泗水)的东面啊!”

  全词有两句关键句,一句是“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写的是两人相逢的短暂,又不得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另一句是“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楚江东流,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无限惆怅与落寞尽在其中,读之令人肠断。

 
   等待,是一种煎熬;期盼;是一种折磨。单相思比相思更折磨人。白居易《浪淘沙》写相思只有四句:“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方知海非深。”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多情女子的独白,或者说是女子的单相思。女主人因丈夫久出不归,郁闷已久,爱情炽烈,对着江潮、海水发泄自己的不满:江潮、海水啊,本来应该像丈夫的深情和我的心啊,如今为什么不象了呢?那狠心的人抛下了我远走他乡,久久不归,海水你朝潮夕落,终始有信,潮有信而人无情啊,独留我在家痴痴等待。我对那个无情薄信的男人啊,真是又恨又爱,然而愈是恨其不归,想他之心愈是炽烈,大海啊,你的深沉也不如我的相思之情深啊。

  在古代,“商人重利轻别离”,男人为了赚钱经常在外奔波,撇下妻子在家独守空房。时间一久,寂寞难耐,女人思念丈夫之心便与日俱增。“花径不曾缘客扫”“为伊消得人憔悴”,则是对古时怨妇的形象描写。

  白居易的另一首写相思的诗叫《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首诗和前一首的区别在于,一是“月明人倚楼”孤寂的等待,想那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的凄凉画面,当是何等的不堪。另外,思念由爱而生怨恨,这个怨恨是思念的终极,而化解怨恨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良人的归来。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秋风词》。描写秋天,常用秋高气爽这个词。李白在诗中用“秋风”“秋月”两个词来衬托他的相思之情。秋风拂面,秋月在天,在这样凄清的夜晚,想着不知何日才能相见的良人,那是怎样一种感觉,只有李白知道。所以,在诗的末尾诗人吟出“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不相识”,能够想像得到此时此刻李白的一定是叹息声声,双眉紧锁。

  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如此遥远,“会面安可知”,意即相见无期。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这两句用比兴手法,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妇说: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

  唐代诗词因歌颂盛世和直面现实居多,写爱情相思之类的诗词,不占主流。所以,流传下来的相思名句并不多。相思的经典描写诗词,尤以宋代为多。翻开浩浩宋词,多半写的离愁和闺怨。大量的描写悲欢离合的婉约诗词是涌现相思名句的温床。到了元代,诗词日衰,代之以元曲。元曲中关于爱情的篇章占有相当的比重。徐再思的《蟾宫曲·春情》可以说是相思名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的顶峰之作。晚及清代,大概只有纳兰性德的诗词最有影响力。其中不少写爱情的名句广为流传。如“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翻检近代学者关于相思的描述,当属胡适,不知诸位贤人以为然否。“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短短20字,将相思之甘苦,描述得十分透彻。相思如魔,想不相思,简直欲罢不能。

  行文及此,但愿那些“平生不会相思,害了相思”和正困于相思网中的男男女女能找到向心上人倾诉的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