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仁县苗族人口基本概况

 民族地志 2013-10-21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建立了三苗国,定都长沙。

“三苗”一部西迁,进入贵州北部和四川南部、云南东部、广西南部:一部南迁,进入黔东南,湖南靖到和会同,广西大苗山和三江、广东海南岛等地。

兴仁县的苗族是黔东南黄平、凯里、台江等一带迁来的,从黔东南迁徒到兴仁的苗族有三个时期最多:

第一个移居时期是在距今约30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迁移相当于贵州反抗“改土归流”失败时期。雍正13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包利、红银领导黔东南苗族人民起义,又遭到残酷的镇压,不少人被迫逃亡,以致不少地方出现“有十去其五六或八九者”的荒凉局面。黔西南一带操中部方言的苗族中多数是在这段时间从黔东南迁逃来的。

第二个移居时期,距今约200年左右,贵州苗族乾嘉起义失败时期。清军镇压了苗族起义后,强迫苗民迁徙。从《高宗实录》有这样一段记载“览,擒拿逆苗家属,分散他乡者如此之多。朕心殊觉不忍,然亦系伊等之自取,而卿扬国之威,如此办理,亦出于无可如何而已”。

第三个移居时期,在距今大约100140年间,为响应太平天国运动张秀眉领导苗族人民起义,这次起义斗争持续320余年,清政府实行了残酷的镇压,起义失败后,贵州“上下游废田不下数百万顷,流亡可复者仅十之二三……降苗所存户口较前不过十分之三”“其民则逃亡转徙,百里无烟”。

苗族是一个总的称谓,其下有多种不同类别,在我县有俗称黑苗、白苗、青苗、花苗、弯梳苗等,一般以服饰及装束区分。苗族分类,以语言作为区别标志,在我县有东部方言、西部方言。

兴仁县的苗族,由于是明朝代迁徙来的,所谓“老鸹无树桩,苗家无地方”,多居住在偏远的乡间,除巴铃、屯脚的苗族外,居于河谷或半山,其余大部分苗族分居于高山。

一、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人口据2006年末统计局统计的资料为278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

乡(镇)

总人口数

城关镇

526

609

1135

屯脚镇

4260

3982

8232

巴铃镇

3908

3817

7725

雨樟镇

957

838

1792

潘家庄镇

247

267

514

回龙镇

417

451

868

下山镇

496

405

901

新龙场镇

255

225

480

大山乡

69

58

127

新马场乡

18

21

39

四联乡

1177

1159

2336

李关乡

1533

1440

2973

田湾乡

1

2

3

鲁础营乡

339

281

620

民建乡

74

76

11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