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烟丝史话

 心语无语 2013-10-22

  明清至民国期间,福建不仅是烟叶的输出省,而且是全国著名的烟丝、制烟技术的出口省,行销海内外的福建烟丝享有“身价甲天下”、“闽产者佳”、“第一数闽产”等种种美誉。

  当时外出经营烟丝的基本上都是福建漳州及龙岩人,其中又以永定人最多。清康熙年间,漳州“石马名烟”行销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诸省。康熙59年(1720年),漳州人黄继儒迁入四川省岳池县开设烟店,经营福建条丝烟而发家致富,购置田产七八处。

  雍正年间,龙岩人傅荣沐迁入四川金堂县赵家渡种烟。当时四川人不懂种烟,而驻扎四川的满族、蒙古族的八旗兵吸烟成瘾,对烟丝的需求量很大,这让傅家大发其财,经营烟草的收入大大超过其他生意。不久,傅家迁往成都寻求更大的发展,傅氏长子傅文优体弱多病,无法亲自操劳,就在自家周围遍种烟叶,雇工加工成烟丝;三子傅文华在成都北门内开店加工买卖烟丝,生意遍布四川。傅家亲戚邓、陈、廖、张四姓也迁往四川以种烟为生。傅家对四川的烟叶种植和烟丝生产影响极大,甚至有人认为,四川的烟丝制造和贸易就是从傅家开始的。

  雍正、乾隆、嘉庆三朝,龙岩适中一带的烟商谢氏家族生意遍及台湾、湖北、江西、甘肃等地,烟铺达25家之多。永定赖庚兴前往江西宁都、瑞金等地开设条丝作坊,成为永定首富。永定人简成荣从光绪年间开始,先后在江西省黎川县开办了9家烟丝作坊,拥有资本20万银元、工人数百名。九江地区经营烟丝者最初都是福建人,当地称之为“福帮”,他们销售的烟丝称为“福烟”。

  光绪22年(1896年),永定金峰烟商携条丝烟由广东汕头到上海销售,从此在江南各大城市遍设烟庄、烟行达数百家。其中,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的,上海有30余家,广州、南京、武汉、杭州各10余家,长沙17家,苏州、扬州、厦门、漳州、湘潭、昆明、香港、重庆等地各有多家。

  20世纪40年代,福建烟丝输出数量比烟叶还多,以永定最为著名。永定烟叶对外大多销往美国、菲律宾、安南等地,对内则销往云南、天津、上海等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