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烟厂 一个甲子的眷念[图]

 心语无语 2013-10-22

  从月潭庵到卫衙大关再到十里庙,虽然经过了整整61年,老合肥的记忆里至今还记得“鹿茸”、“灵丹”、“佛子岭”、“状元红”、“光明”、“大铁桥”等品牌,那可是合肥人自己制造的香烟。

  烟标里的故事

  董金礼是“老三届”,下过乡,当过兵,转业后在一家工厂当车间主任,再后来工厂倒闭,他一次性买断工龄,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小型超市。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其中,烟标算是比较齐全的。说着,他从屋里拿出了整整四大本像大相册一样的东西。翻开一看,都是各个时期的烟标,有国产的,有进口的,不少还是咱们生产的。

  董金礼说,烟标收藏属于杂项,就是书画、陶瓷、玉器、珠宝、钱币等大项之外的类别,但价值也逐年攀升。特别是19世纪末至1950年7月以前生产的烟标,目前市价多在30元至100元之间。他说2001年11月合肥市举办了中国烟标博览会,他收藏的白毛女烟标以近千元的价格卖了出去。

  “不过,我还是喜欢本土生产的烟标,像‘逍遥津’、‘424’,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品相好,里面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说着,董金礼翻出一套合肥烟厂生产的烟标,指着其中红色的那一张对我说,你这个年纪应该经历过那个一片红的时代,你看上面红旗招展,掩映着天安门城楼,“424”三个阿拉伯数字尤其显眼。我知道那是文革时期的风格,但对以数字命名还是感到好奇。

  董金礼为我解开了那个谜,原来1970年4月24日那天,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那时家家户户都能收听到它播送的“东方红”乐曲。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上还整版刊登了卫星经过祖国各地上空的时间表,几点几分过天津,几点几分过广州,几点几分过上海,几点几分过合肥……

  沸腾了的合肥烟厂干部群众,决定以这个日子作香烟品牌,推出了“424”牌香烟,当时整个安徽及其邻近地区风靡一时,广为流行。作为合肥的烟标收藏爱好者,董金礼当然把它视为珍宝。

  难忘建新烟厂

  董金礼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对香烟的历史可谓如数家珍,对合肥香烟生产史是娓娓道来。

  他拿出一本清朝人陈琮辑录的专著《烟草谱》介绍说,烟草16世纪中叶就传入我国了,而在安徽,加工利用发生了多次变革。一开始大家使用鼻烟壶,在烟叶碎末中加入冰片、丁香、薄荷、檀香、白芷等药物,以嗅吸或涂于鼻孔提神醒脑,解瘾消乏。

  清朝中期,有了加工烟丝的作坊,有钱人开始使用烟袋。而今天我们见到的香烟当时叫“洋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从国外传入的,因为燃吸方便,吸纸卷“洋烟”立即成为时尚,在各地普及开来,当时,合肥城里的老少爷们也以嘴里叼着“洋烟”为荣。

  20世纪初,安徽出现了手工卷烟,1925年,有了第一家机制卷烟厂。但合肥的烟厂并不多,一直到1949年8月,巢湖军区卷烟厂随军迁至合肥月潭庵(今桐城路),合肥才真正有了一家机制卷烟厂。

  这家属于部队的企业1952年移交给合肥,易名为合肥建新烟厂,厂址也迁到了卫衙大关。

  在今天的安庆路靠近花园街的地方,路北有条卫民巷,那就是卫衙大关所在地。解放前,那里是一个很大的广场,许多买卖人在那里做生意,后来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毁了。建新烟厂迁到那里的时候,那里已经不是当年热闹的景象了。而当时的烟厂和现在的没法比,只占据了不大的一块地方,两栋平房就算是车间了,有蒸叶机、压梗机、切丝机、烘丝机,但烟叶、烟丝上下挪动还需要人力,算是半机械化。

  高敏大妈是建新烟厂的老职工了,至今还住在卫民巷里,后来厂子搬迁到长江西路651号,那里就变成了宿舍区。许多老职工都在那里一住就是几十年。高敏大妈说,现在年轻的一代根本不知道卷烟厂曾经还在卫衙大关呆过。

  搬到十里庙旁

  聊到烟厂,高敏大妈流露出难舍的情怀。她说建新烟厂是1964年搬到西郊十里庙的,那时她刚刚嫁人,新郎是新分来的大学生。

  那一年,国家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烟草工业实行托拉斯管理体制,地方国营安庆长江烟厂、六安裕民烟厂、肥东烟厂和公私合营寿县久福烟厂和建新烟厂合并,改称合肥卷烟厂。卫衙大关那里肯定容纳不下全新的企业规模,上级决定,烟厂搬迁到现在的地址。

  那时的十里庙还是一片荒芜,广袤的田野上孤零零地只有安徽省印刷厂一家企业。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十里庙地界属于肥西,附近有所十里庙小学,解放初期由肥西的一所私塾改为民办小学,当时也让路于烟厂,搬迁到了老客运西站对面。

  我问高敏大妈,新烟厂比建新烟厂要大许多吧?高敏大妈一挥手说,那没法比,她的老伴建厂初期是基建办的工作人员,曾经对她说光土地就征用了146.25亩,兴建的烟叶仓库就有1044平方米。第二年兴建了2000平方米办公楼和1000平方米宿舍。

  高敏大妈说,设备也是鸟枪换炮呀,当时厂子里有卷烟机24台,其中美国产的16台,别看是上世纪30年代产品,质量还是很好的。后又增加8台国产的,是上世纪50年代产品,质量也不错。

  烟厂搬迁的当年就生产卷烟2.56万箱,两年后产量增加到5.74万箱,是1964年的2.2倍。但到了1967年,因为是“文化大革命”停产了3个月,全年只生产卷烟3.21万箱。

  高敏大妈沉浸在回忆之中,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合肥第一代产业工人,她的青春是和工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手记

  小时候就听邻居周大爷说,六安的裕民烟厂搬迁到了合肥。当然,现在我知道那是一次合并。

  周大爷以前在裕民烟厂做工,他说六安刚解放的时候,六安专区税务局兴办裕民商店,经营土特产品和生活用品,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同时为增加财政收入,由商店拨出大米、银元、黄金等筹办烟厂,抽调刘玄声、洪继美、卜宜春等人筹建,购进2台手摇卷烟机、2部6英寸切丝机,租赁二道巷沈家照相馆作厂房,因陋就简开始生产,月产量近300箱,产品有“裕民”牌50支大包烟、“和平”牌50支大包烟。

  不久,合肥、蚌埠产卷烟大量进入六安市场,对裕民烟厂冲击很大。1952年增添柴油机、中型卷烟机、切丝机、压梗机等设备近10台,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生产能力由年产不足2000箱增加到1.5万箱。1953年在南门外兴建厂房、仓库、锅炉房、食堂、宿舍、办公用房,占地100亩,企业具有相当规模。

  1954年卷烟由自产自销改为商业包销,受利润及资金周转的影响,生产一度发生困难。1958年盲目大干快上,在3年困难时期,烟叶奇缺,为维持生产,用荷叶、玉米叶、烟梗等搭配生产,产品质量一跌再跌。该厂产品有“雁月”牌、“淠史杭”牌、“锦旗”牌等十余种。1962年企业由近400人精简下放到150人。1964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合并到合肥建新烟厂。

  有了这段小时候听来的故事,采写这篇稿件的时候,心情是大不一样的,看到现在的合肥烟厂,仿佛也有了一丝亲切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