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与自性化

 逸心茶舍 2013-10-22

五行生克是一个自在的系统,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一种研究方法。本文以五行框架为运演方法,探究无意识心理过程中自性化的意义以及与心理结构、心理原型的关系。

 

一、五行系统及土的特殊性

 

   五行,通常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表示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这样的理解比较表面,是简单的比附古希腊的水本体、火本体、气本体等,而借以说明五行本质的。

    五行古代又叫五德(the five characters)、五才(the five materials),今日习用五行。“行”在汉字里有两读,其一为xing;其二为hang。五行究竟念什么最确?从物质元素角度讲,应念hang,hang是名词化的,如行业、行情;五行意味着五大行事物。但是,权威字典一般都标xing音的。【1】而xing音表示运动。

这样的话,五行实际上与西方元素自然观有很大的不同,它讲的不是五种元素,不能译成“the five elements”。五行之“行”是运动的意思,表示事物的五种运动状态。因此,五行的另一种英译“the five agents”就比较合适,因为agent与act同源,本身蕴含着运动。

    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五行之行是什么运动?笔者以为,五行之行,究其根本乃是时间的运动,即一年四季阴阳变迁的运动:春、夏、秋、冬。其中春为木,基于其萌发特征,表示曲直(草木之屈伸)、开放和生命、生长的属性;夏为火,基于其炎热特征,表示炎上(flame over火苗向上)、热烈、兴旺的属性;秋为金,基于大自然凋零肃杀特征,表示收敛、防护、从革(submit and reform)的属性;冬为水,基于水的湿冷特征(英语、德语中的水与冬天也彼此关联,winter与water是同源词),表示润下(flow down and moisten水流向下)、蓄养和孕育的属性。

    木、火、金、水完成了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应的也与四方空间匹配:木为东方,日升之地(asia相对与西方为东面,本义是the land of the sunrise.),取象生命(Orient与origin同源);火为南方,取象炎热;金为西方,日落之地,取象消亡;水为北方,取象寒冷。

   那么土呢?从季节而言,一般放在火之后,叫做长夏。但这不是土的“正位”。土的“正位”貌似被四季位置排出,实际上土隐藏在四季中,习称四季土(earth  affixied the end of every season )。按照古代术数(divination)理论,12地支(terrestrial branch)中三个地支构成一个季节,即:亥子丑为冬(水);寅卯辰为春(木);巳午未为夏(火);申酉戌为秋(金)。其中每个季节的最后一月:冬之丑月、春之辰月、夏之未月、秋之戌月,在五行属性上都是土,故谓“四季土”。

   事实上,作为四季土的丑、未、戌、辰,自身不仅属土,同时也隐藏着天干,而这些天干正体现了不同的五行。如戌土藏干辛丁戊,辛为金、丁为火、戊为土,而戊是戌土的本位。因此土具有五行间属性过度和补充的功能。

    显然,作为四季土的土,与其他五行不是对等的,甚至不在一个层次上的,而是包含着、渗透着其他五行的一种特殊的“行”。这种特殊性构成五行化变的重要机制。对此,我们先从五行土的空间位置说起。

   从空间位置上讲,土不占四方,而在其中,谓之“中央土”。土在中央,有着协调、整合四野之功,从而贯穿整个五行。五行的奥秘不在于单纯的生克,而是生生不息、克克不止的循环互动的过程。这与五行之“五”有着特定的因缘,亦即,只有在五的“节奏”中,才能完成其生克循环。

   说来也巧,五的本义为交午(interact in middle)。【2】五行仿佛到了五的位置就开始交互,五是枢纽,是汇通、变化的“集散地”。五行在脸上,就五官了。五官的中心点无疑的要数鼻子了。而鼻子的初文为“自”,是鼻子的象形。鼻子在脸的中央,如同土在五行的中央,本质上也属土。鼻子呼吸吐纳,实现内外世界的能量、信息的交换,因而“自”成了自我的象征。

再看五的交午,从口之五,为言语的交午,即人际交往。这个“五”便是“吾”。在人群关系中,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从积极方面讲,“吾”的交午,是通过交往,与周边事物发生关联,个体的自我因此而成长。

   中央土的统摄作用,其实与四季土补充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以闰年为例,每年的日差,积累到一定程度,便添加一个闰月,以保持年周期的平衡。闰月与年的周期是一种补充和平衡,通过闰月,年历才得以运行。这样闰月实际起着滋润的作用,亦即,闰的功能在于润,在刚性运动之间寻找变通余地。

   古代的王,据说按照月份居住,一年12月12地支,每月住其地支所对应的那间。遇到闰月的年份,就住到中央明堂。【3】因此,闰,从门从王,表示王每月住于一户(门)。这样,中央的明堂与补余之效的闰月统一起来。

   因此,中央土和四季土,显示了土的两大特征:就中央土而言,一方面位居中心,有聚合、向心、感召之功;另方面有规则、规范、度量等权衡之力。就四季土而言,一方面其位于五行的末尾,具有末尾、补充、衔接之性;另方面有几微发生、动态平衡之能。

   中央土是轴心,四季土是余数,一静一动。轴心是规定性;余数可以进出,有变化、交易的属性,在这意义上与周易之易相似。周易的英译通常做“the  Book of  changes ”。changes为变易,但还有一个解释为零头。零头在交易非常关键。没有零头的润滑,很多交易难以为继。在周易占测中,数字卦就以零头为本,说明余数反映一个动态事物的本质。

   中央土和四季土的关系,也如同中与用的关系,前者为体、为本;后者为用、为功。而用与庸相通,【4】因而中央土和四季土的综合关系也就体现了“中庸”传统。换言之,中庸的奥义也就是五行之土的本质所在。

土的中央性为自,即自我;土的四季性为余,而余,古汉语中也常借作第一人称我的。因此,土的属性与心理的“我”密切相关。

 

二、自性原型与自性化的五行归位

 

   显然土与分析心理学的自性原型与自性化有关。在谈论自性原型与自性化的五行归位之前,我们先简略说明一下五行关系中的心理结构及心理原型。

从五行属性和结构出发,我们很容易找到其所对应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原型。在心理结构中,意识和无意识为人格系统的基本构成。而在五行中,水通常表示生命本源,是无意识的象征。而火,对应着明亮、明白,是意识、思维的象征。【5】

   至于心理原型,荣格曾说:“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但有一些原型对人生与行为特别重要,那便是: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自性。【6】在我们看来,这些原型恰好与五行关联。

    首先人格面具,是遮蔽性的,也是防护性的,如同人的衣服皮革。五行中,金曰从革,一般解释顺从、变革。但是金的属性为收敛,在五脏为肺,在人体为皮毛。故金有类似皮毛遮蔽的面具属性。金所对应的八卦为乾卦。乾为天、为首,有显现的特性,也是人格面具的特征。其次是阴影。阴影原型与原始生命力相关,而木是生长性的,故阴影原型属木。木对应的八卦为震卦。震卦为动,有力比多的冲动。

而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分别为五行之火、水。火的八卦为离卦,有中女、艳丽、朱雀等意象;而水的八卦为坎卦,有中男、艰难、玄武等意象。离卦为阳中有一阴,表示男性心理中的女性特质;坎卦为阴中一阳,为女性心理中的男性特质。

   自性原型无疑的就是土了。自性(the self)体现了人格或精神的统一体,是统一、组织、秩序的原型,像太阳系的太阳,把其他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之处于一种和谐状态。【7】显然这是中央土的特质。

   土的八卦为坤卦。《周易·说卦》: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这些是坤土的基本属性,我们可以把这些属性概括为两大方面:一者为大母神,有生发、生养功能;二者为整合、组织功能。

   土在人体为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得胃气(stomach Qi)者生,失胃气者亡。养身、治病的关键在于胃气的调理。脾胃吸收、消化外部物质,而转化为精气神的营养,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整合着各种营养要素。中药中有协助脾胃功能的保和丸(Digestant pill),正是起着消食,导滞,和胃等药效,正如其名所说:保合太和(great harmony are preserved in union)而达到最大的和谐统一。

   脾胃的属性和功能同样适用属土的自性原型:自性吸引、消化外部信息、能量,把各类心理要素,从其他心理原型到心理情结等整合成完整、和谐的统一体,实现心灵的“保合太和”。而心理治疗便是针对其情结等进行的“消食,导滞”。

   五行土对应的天干之阴干为己土。而己为田野之土,是耕耘、组织的有序之土。而耕耘活动是文化、文明的活动。英语culture(文化)一词的本义就是耕耘。心灵的耕耘就是修养,也就是自性原型的整合机制。己土的这一属性,正是“the self”的体现。在汉字中“己”就是我的意思,相当于“我”的宾格(me),当然这是指无意识层面上的那个“me”。正因如此,己土在天干中为阴土。

   己土回到我,回到中央土,这便是自性原型的整合特征。

  上节提及土与“我”的内在联系。自性原型体现了己土的无意识的“我”,是属阴的土。那么阳土呢。天干的阳土为戊土,作为“我”的外在形态,是否与个性、个性化相关联?不错,在中央土与四季土的关系中,如果说中央土为自性原型,那么四季土就是个性化。

   荣格讲的个性化(individuation),汉语世界又译为自性化。这一概念的不同译名也是富有意味的:前者体现了原文或本义;后者整体把握了这一概念的深层含义,并与自性原型(the self)发生字面联系。因此在五行关系中,我们把自性与自性化都归于土。

    自性与自性化在汉语世界的字面联系不是表面的,也是实质的。安德鲁·塞缪斯(Andrew Samuels)说:“自性化过程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8】因此,戊土对应于荣格心理学的自性化或个性化(individuation)。

   荣格认为自性化是个体变得“不可分割”,成为独立的不可分的整合或“整体”,聚世界与己身,从而实现其独特性。【9】显然,这是基于“individuation”一词的词根分析(in-不、不可,divide分离),但也触及其本质。在汉字中,个性化的“个”,繁体作“個”,从人从固,表示人固有的属性。固,就是牢固不可分,其从囗(围的本字)从古,古有本源、基石的意味,囗有整合环绕的意思。

   古,其本义说解多歧义,《说文》古文所列自性特殊,像屋里用灯烛照亮“古”。【10】笔者以为此字形有祭祀的意味。古可能为某种神物。古的原型进入个性化的“個”,也显示其固有的神性。荣格谈到曼陀罗时,说“自性化是一种神性生活”。【11】

   其实,“個”与“个”通用。【12】个,《说文》写作“箇”,竹枚也。竹曰个,木曰枚。竹是长条形的,说个;人也是长条形的,说一个人。人的身高为个子。【13】 “个”就是竹子,竹子修长,颇有象征意味。笔者以为竹其实就是人的象征,是人的心灵和个性的投射。文人爱竹,喜以“竹林居士”、“竹隐居士”(lay Buddhist secluded in bamboo forest)自居;苏轼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谓;晋代有“竹林七贤”。私家园林多植竹,如苏州的沧浪亭“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个园以竹取名,更是强调竹的精神。古人爱竹,认为竹有节,为节操;竹挺拔,为有风骨,即有骨气,高雅不俗,是君子的象征。【14】

   自性化之戊土,其所对应的地支之土为辰土和戌土,分别组合成戊辰和戊戌。而干支组合作为一个整体,古代术数谓之纳音。戊辰和戊戌的纳音五行分别是大林木和平地木。由此自性化与树木形态挂钩。从心理成长的角度讲,“树人”就是借助木(广义的木,包括竹)的特征喻指人的成长。

   那么大林木和平地木的什么特征呢。在命理(bazi numerology)术数中,戊辰和戊戌代表魁罡星(kuigang star)。命里带魁罡,古人云:“主人性格聪明、文章振发、临事有断,惟是好杀(bellicose)。”站在心理分析的角度,魁罡星的特征集中表现在聪明和决断两方面,表示个性的发展,有两个指标:其一启悟智慧,适应环境;其二,对事物有判断力,即有主见。

    戊土之戊,甲骨文为斧钺形的兵器,而“我”为似斧三齿兵器。【15】由此可见,戊土之自性化也有文字原型的深层理据。戊的兵器义也显示魁罡星好勇斗胜的特性,进而蕴含着自性化过程中人格的积极进取的方面。

自性化的戊土为四季土,具有余数波动、几微发生、动态平衡的属性。而这正是自性化过程心理变迁的微妙和丰富所在,也再次表明健全的自性化对个性的成长重要性,它启动、决定人格结构、心理能量,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非凡的意义。【16】

    总之,原型与自性化均处于心灵的主导地位,前者为阴土,居于中心,有无为无不为的大道特性;后者为阳土,具有活动性,“它是一种意识领域的延伸,使意识的心理生命变得极为丰富。”【17】(荣格:心理类型381)

 

三、五行框架下的自性化在心理结构和心理原型中的意义生成

 

前文已指出,自性化为五行之土,而且是阳土。其所对应的八卦为艮卦。艮为山,为少男;在脸为鼻,鼻的初文为自。艮为少男,自性化因此在艮卦的语境中突现其成长的意义。但是自性化不的独自发展,而是与外部世界,特别是与自我的内部世界互动中成长的。下面我们即以五行和卦象为框架,分析自性化与心理结构和心理原型的相互作用,探讨自性化的“自我实现”之路。

   就心理结构而言,意识为离火,艮卦与离火的结合为火山旅。旅卦表示行旅、羁旅之意。这是自性化走向意识的象征。英雄神话都有长途跋涉历经艰险、战胜妖魔、夺回宝藏的故事。这实际上反映了个体成长过程的心路历程,他的成果和收获、经验和教训。

艮卦自性化与离火的另一组合为山火贲。《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以“小利有攸往”(It says in the Tun :Bi indicates that there should be free course.the weak line coming and ornamenting the strong lines and “should be free course”,On the other hand,the strong line abone ornaments the weak ones,and hence that “there will be little advantage,if ornament be allowed to advance.”),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的文明、文化之象体现了个体在自性化过程中心性修养的意象。文化(culture)的本义为耕耘,心理的耕耘就是意识化的重要方式。显然,自性化(艮卦)需要自觉意识(离)的配合。而自觉意识通常以教育、文化等形态参与自性化。

     自性化走向意识比较容易理解,那么自性化与无意识又是什么关系?这便是艮卦与坎卦间的组合,反映了自性化如何调动、激发无意识能量实现自己的。

艮坎组合为山水蒙卦。蒙卦表示表示蒙蔽不明,也指启蒙、启发。蒙卦卦辞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从卦辞看,与儿童教育有关,但从心理象征角度上讲,水为无意识,山为自性化,表示转化无意识的能量。只有无意识被触动、激发才能会被转化,即“童蒙求我”。这里的童蒙为无意识,而“我”表示意识。这说说明自性化是顺乎身心自然的过程,不可强取。此外,蒙与梦同源。【18】梦的意象也自性化的有效途径。

坎艮组合为水山蹇卦。坎水为困难险阻,在艮山之上,表示自性化面临的考验,意味着有所经历才有所领悟。其情形与火山旅相似,但取向不同。旅卦以意识为目标;蹇卦以无意识的艰难为出发点。自性化历程实际上是觉悟之路,需要历经艰辛才能实现。苦难本身促成觉悟。宗教领袖的大彻大悟,无不经历艰难历程。就天干化合关系看,有戊癸化火之说。这表明戊土(自性化)与癸水(无意识)相合,在一定条件下合化为火(意识)。因此,水山蹇基于无意识而走向意识。

    自性化的种子发育生长的同时也带动其他原型、个人无意识情结的分化和成长。这表现为自性化与心理原型的卦象相关组合。

   首先是人格面具原型。上文已设定乾卦为人格面具,艮与乾的组合,其一为山天大蓄,此卦表示积蓄大成。乾为天、为金、为玉,大畜卦表示山里藏有金玉。【19】显然人格面具得到合理的开发。其二为天山遁,遁为逃避,远离社会,过隐居生活。从人格面具的发展来说,有两方面的含义:或者不成熟,无法适应社会;或者超越凡俗,不在需要面具,直接进入心灵深处。

其次是阴影原型。阴影为震卦,与艮卦的结合,其一为山雷颐。阴影原型具有原始生命力,有“帝出乎震”的生长力。这样的生命生育力,如能得到有效的提取,便是良好的养身之道。从自性化角度讲,是谓心性的颐养。其二为雷山小过。其卦辞为“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此卦从中孚卦来,性情失常,则有灾眚。卦以鸟飞为喻,道是“鸟之振翼高飞,身不自主,翼飞愈远,身愈不安,哀鸣疾呼,求援不得,所谓飞鸟遗音是也。”【20】此卦一般表示超越自己界线而带来的灾难。

其三是自性原型。自性所在的卦为坤,艮坤组合,其一为地山谦,山潜藏在大地母亲的深处,不显山露水。谦是包容和涵养,是自性化的生长性与自性的整体性的完美结合,是人格系统发展的理想目标。其二为山地剥卦,山露出地面,离开大幕母亲的滋养。此卦表示自性化偏离自性的整体性而走向自我的偏执性。

至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其对应的卦象为离火和坎水。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与自性化的结合,其卦象与上文论及的与意思和无意识的组合一样,但卦象取义不同。

为此我们先简约回顾一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含义:“荣格说阿尼玛有一种先入之见,它喜欢女人身上一切虚荣自矜、孤独无靠、虚荣自矜和没有目的的东西,而阿尼姆斯选择的则是那些英勇无畏、聪明多智、才华横溢和体魄健壮的男人。”【21】

   阿尼玛为离卦,与艮卦合成旅卦和贲卦,表示阿尼玛自性化的特性:旅卦把阿尼玛的孤独无靠、缺乏目的转化成旅居的担当和自在;贲卦把阿尼玛的虚荣自矜、虚荣自矜转化为装饰、礼仪的高贵和亲切,转化为人际交往的缓冲剂,因而与人格面具遥相呼应。

阿尼姆斯为坎卦,与艮卦的结合而为蒙卦和蹇卦,表示阿尼姆斯自性化的特性:蒙卦把阿尼姆斯的聪明多智、才华横溢转化为智者的启蒙;蹇卦把阿尼姆斯的英勇无畏、体魄健壮转化为在艰难困苦中勇猛精进的信念、决心和力量,与自性化的成长性挂钩。

 

四、结语

 

   以上我们尝试着以五行(及周易五行)框架分析自性化的意义,赋予自性化中国文化的形态。在此框架里我们获得系统化的新发现,尽管所述很粗浅,很多东西需要深入探讨。

   值得强调的是,在五行系统中,自性原型与自性化同属五行土,前者是阴土,为坤卦,为母,滋养性的,是容器和整体;后者为阳土,为艮卦,为少男,活动性的,是生长和转化。作为土,在心理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自性化之阳土,其活动性表现为四季土的缓冲、补充,以及余数的进退、几微的原始生发等关系中。这层关系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哲学、中医、绘画、音乐、建筑、匠艺等无不体现这样的精神,如绘画中的留白、写意。

   四季土貌似边缘,实质有强大的替代力,不断的向中央生成。这情形与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哲学家德里达(Derrida)的替补(supplement)、延异(dfferance)、踪迹(trace)、在场-不在场(presence-absence)等概念相联系。【22】换言之,自性化的生长性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性,在开放中形成结构,走向整体,在此过程中,通过四季土的几微(the springs in the slight beginnings)动态,或类似替补、延异、踪迹的特性不断的转换、升华。

    如果把人格系统看着一个卦,那是从未成形的未济卦开始的历程,上卦为离火,下卦为坎水,一共六爻。从初爻往上发展,我们依照五行生成的秩序设定:初爻为土、二爻为金、三爻为水、四爻为木、五爻为火、六爻为土。这样配合心理原型:初爻为自性、二爻为人格面具、三爻为阿尼姆斯、四爻为阴影、五爻为阿尼玛、六爻为自性化。人格系统从下向上发展,自性化为其目标。而自性化作为四季土涵盖整个卦。

根据京房易的干支卦系统,未济卦世爻(shi line,one’s  own side line)兄弟午火在三爻,应爻(ying line,opposite side line对象)兄弟巳火在六爻。【23】兄弟爻在京房易里表示独立、自主,与自我成长关联。而世应关系,在此表示从内在的自己(种子)发展为外在的成果(大树)。若加上六神兽,这六爻位置对应着螣蛇(winged snake),表示自性具有蛇的生命力和变易、转化力。

   六爻原型系统蕴含着丰富的象征信息,在此主要显示自性化的角色,以此表明五行系统中的自性化有着广阔的发展余地和深层的理解空间。

【按】“五行与自性化”系为在青岛举办的《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圆桌会议与国际论坛》(10月9至13日)提交的大会论文,对五行的属性做了新的阐释,从而重新阐释了其所对应的自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