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拉《图书馆学引论》前言

 sunshining1211 2013-10-22
著名物理学家尼尔兹?包尔常常对学生讲:“你们应当把我讲的每一个论断作为一个问题来理解。”斯科特?布坎南经常询问圣约杨学院的学生们:“你们怎么样?你们信任你们的脑筋并相信你们天生的思维能力始终清醒吗?你们在生活和学习的时候是否意识到那种能力的作用?……你们在以前、今后以及在圣约留学院生活时,是否给自己当过老师?是否认识到你们现在是、而且一直是自己的老师?普通教育是以自由思想为目标的,而自由思想一定是它自己的老师。当一个人同苏格拉底说他一无所知,并继续说:我明白我不知道的是什么,这时就是思想自由的开始。那么我要问:你们知道你们在哪些方面无知,因此你明白应该知道什么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又很谦虚的话,那么你们就是自己的老师。你们就会给自己安排任务,并成为自己最好的批评家。”

这样的问题是人文主义者的问题。这类问题同图书馆员有着特别的关系。尽管图书馆学在逐渐利用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同社会科学有紧密联系,但其实质依然是人文主义的。说它是人文主义的,是因为从根本上讲,它研究的是人类思想和伟大探索的文字记录之间的那种微妙的、难以捉摸的关系。把图书馆学划分到社会科学,是因为图书馆作为一个部门是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通过帮助个人了解他自己和他所处的环境来改良社会。但图书馆所关心的也是具有理性的人,因此它主要还是一个人文主义性质的事业。学科之间的传统分界线正在被打破,并且在某些领域中差不多正在消失,图书馆学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U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得更近了。仅是我们最好还是提醒自己记住,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否则,过分热心于科学技术和行为学派的社会活动,我们就会看不到个人及其需要和包含在这些需要中的人文主义价值。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院建立不久,皮尔斯?巴特勒便着手编写《图书馆学导论》,试用说服他的同事们在研究图书馆问题方面要“更科学一些”。在那些年代需要这种警告。但他从未忘记图书馆根植于人文主义之中。二十多年以后,他再也不那样提了。正如他所说的,“科学得真是太过头了”。他在这两种情形下部是对的。

我倒不想贬低把图书馆当作社会工具的重要性。我清楚地看到了科学对改善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哪些好处。但我们不能忘记许多世纪以来形成图书馆、为其规定方向、建立了我们今天知道的大量藏书的人文主义价值淮则。图书馆就是书和人。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人文主义的事业。在本书以后的各章里提出了许多观点,我要求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对这些观点始终要打一个问号。读者也必须学会成为自己的老师。

本书是一个引论,因此它的目的在于向即将从事图书馆工作、刚开始了解围书馆学的人提供一个入门的基础。但本书也是一本个人著作,也必须是一本个人著作。因为两个人不可能从同一观点、带着相同的倾向性来观察同一个情景。书中的某些章节是邀请别人协助写的,以力图扩大本书的范围。但是这些章节的作者在写作时也有他们自己的重点和兴趣。绝对正确和客观是无法达到的,但我们必须永远为我们认为是真理和客观的东西而努力。

本书的目的不是介绍图书馆学原理,而是想证实图书馆工作作为一种事业,有其深刻的、丰富的内容,它包罗万象,没有什么知识或兴越是与图书馆员不相容的。他的书架上把一般的和特殊的关于艺术、人文和科学图书都收集在一起。社会创造了图书馆以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正如阿奇博尔德?麦克利施所说,图书馆矗立在那儿,“背后一片黑暗”。这也是公认。人类活动的伟大记载不只是单个地,而也许是经过分类,相互联系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个整体,对我们依然富有生气、具有意义;对所有需要和能够使用这些记裁的人都应自由开放。

据说《匹克威克外传》的作者狄更斯的一个孩子这样问过狄更斯:“爸爸,请告诉我,为什么你不象萨克雷先生那样写小说?”据说狄更斯是这样回答孩子的:“是么?的确不象么?”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每当我想到它总要翻阅麦克利施写的那本关于图书馆学的精采的论文选集《一项事业的斗士》。我确实经常阅读这部选集,因为每个图书馆员都应这样。这部书包含了作者十分丰富的思想和见地,其文笔就象抒情诗一样的优美流畅。

所以本书的目的并非介绍更不是系统阐述图书馆学原理,也不是对目前“科学工艺水平”的总结,而是探讨图书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学科并对愿意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们提供一点学习的机会。这个目的是否能够达到,必须由目光敏锐的、我称之为“林西兄弟会”的人们来评论了。但是如果读者“把每一个论断作为一个问题来理解”,如果本书能帮助读者“信任并相信自己的脑筋”,如果在您生活和学习时,本书能使您认识到自身力量的作用,那么,编写本书的令人愉快的任务就算没有白费。“您怎么样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