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澧县海虾淡养形成特色产业

 文山书院 2013-10-22
澧县海虾淡养形成特色产业
■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洞庭湖区域对虾淡水养殖空白
■ “官垸对虾”品牌获得“海虾淡养无公害产品”认证,今年为当地农户增收近亿元

  本报讯(记者 韩冬 石慧)南美白对虾海虾淡养技术在澧县取得突破,由澧县华润水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澧县福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申请的“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家鉴定:该技术全国领先,打破了对虾只限海水养殖的界限,填补了洞庭湖区域对虾淡水养殖的空白。目前,在其养殖基地创立的“官垸对虾”品牌取得了“海虾淡养无公害产品”认证。10月20日,记者在采访时,官垸乡仙桃村养殖户尹先富又接到了订购电话,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近4个月的养虾期已接近尾声,今年他家里的20亩水面仅养虾一项就有近20万元的进账,收入比常规养殖翻了5倍。

  南美白对虾是国际公认的优良虾种,肉质丰美,高钙高蛋白低脂肪,养殖周期短、出肉率高。国家权威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00万吨对虾的需求量,除沿海140万吨的产量,60万吨的缺口需向内陆转移。南美白对虾自1988年从美国引入我国后,一直在海水区域养殖,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海虾淡养”技术。

  澧县是洞庭湖区域水产养殖大县。2009年冬,澧县福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首次引进南美白对虾虾苗,在澧县官垸进行淡化养殖试验。2010年,对虾亩产达500公斤,引起了国内水产权威专家、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何建国教授的关注。他带着博士团队慕名而来,随后建起了200亩的科研基地进行产学研合作,攻克了对虾淡水养殖、优质高产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治3大瓶颈,使南美白对虾能在纯淡水环境中生长,中草药防病、测水调水、生物防控等技术的研究运用,使养殖过程真正达到零污染无公害。专家认定,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在洞庭湖区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还成功注册了“官垸对虾”品牌商标,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示范推广模式,近3年时间,对虾淡水安全养殖产业辐射洞庭湖区,总产值达5.27亿元。

  记者从澧县高效水产养殖办公室获悉,目前,全县对虾养殖规模已达7200亩,平均亩产纯收入过万元,仅今年已为当地养殖户增收近亿元,对虾养殖成为该县的主导特色产业。市科技特派员、澧县福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罗德军介绍,目前,合作社正配套冷藏车、选虾机,新建2000吨的速冻库,力求形成产、供、销、仓储、加工一条龙式对虾产业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