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泼冷水

 东方不黑 2013-10-22
                                           中央一套从暑假里开始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曾看了几次,感觉良好。确实,现在用了电脑,书写少了,尤其是用双拼的朋友,有些常用字也不会写了。这样的节目是很有意义的。

  国人有个老毛病,即喜欢走极端。在计划经济时,把人家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说得一钱不值,后来自己搞市场经济了,又倒过来把计划经济说成一无是处。前天我又看了《大会》第二场的比赛,发现主办者和主持人钻进了牛角尖,他们把很多不常用甚至连词典都列为生僻的词组、成语拿来考学生,违背了活动的初衷。很明显,这是在误导观众,尤其是在误导学生。

  我以为,常用字一定要能正确地书写,不常用的字能写多少就多少,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手捧一本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把精力耗费在浩瀚如海的不常用的汉字和词组上,有什么意义呢?还要不要干正事呢?例如,“觊觎”这个词,让我写很可能写错,可是我知道其含义,而且会打拼音,在选项中正确地挑出,在文章中贴切地引用,这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非要一笔一划完全无误地写出来呢?类似这样的词组何止数千上万!“戽斗”(农具)、“鞋楦”(鞋匠的工具)这类专有名词更是多得不可胜数,而且各地方言不同,同样的东西名称各异,看到了不明白查下词典不就解决问题了吗?“铁蒺藜”是个植物抑或也是中药名称,这类专业名词即便是有关专家也未必能全写出来。还有,当年杨贵妃吊死的“马嵬坡”有必要非的让中学生记住吗?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号称五千年,单以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而言,少说有几十个,他们生的地方死的地方加一起百十来个,恐怕连单田芳先生未必能记全。至于“干戈载戢”、“黜陟幽明”、“暴雨祁寒”这类生僻的成语引导中学生去记去写,实在是误人子弟。

  中学生正处人生的关键时期,要培养他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怀和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心、善心和责任心,而不应该在漂亮的口号下把调教成“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此次“大会”历经整整一个暑假,把参赛的学生弄得个个疲惫不堪,有的看上去老成持重甚至老谋深算,颇似古代的绍兴师爷;有的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活脱“老学究”;熬到决赛的女孩子,“人比黄花瘦”。诚然,中学生要学语文课。语文科的宗旨教学大纲有明确规定,今后的《大会》和类似活动,应该以大纲作为严格的限制范围。

  让我用同样的方法去考大会的组织者和主持人,我深信他们一定成绩不佳,甚至会很差,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同样,让一些著名的作家、学者来答此类考题,我估计他们也会很为难。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文章写得怎样,与其能写出多少生僻的字、词组、成语完全没有关系。唐诗宋词中凡是堪称千古绝句的,往往就是最常用的字和词组成的简单句,似乎是百姓甚至孩童日常说的话。例如:“细叶不知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代作家中已作古的李准、赵树理、马峰、胡万春等人的作品,我在插队时读了不少,他们擅长用朴实的语言来描绘生活,勾画人物鲜明的形象。知青作家彭瑞高的中篇小说《本乡有案》揭露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现象,主题鲜明,情节生动,乡土气息浓郁,是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我又看了一遍,发现里面用的都是常用字和词,不常用的一个也没有,更不用说生僻的了。

  能把常用字、词记牢,组成一篇好文章,已经很不容易了。网友可参考我的“外交部的《声明》中语病多多”一文。我这个当年的知青,心中牵挂着苦难的农民兄弟,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是必看的。今年的一号文件,除了若干语病外,我觉得不够简洁,读了二遍,还不得其要领,党八股的味道也甚浓。

  顺便说一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大会”两字,我颇觉怪异。何谓“大会”?有很多人参加,有主旨发言,大家讨论,然后作个决议什么的,才能称为大会呀。

【恭喜,该文被华声论坛首页选录,特奖励花生2,玫瑰2。请查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