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葬

 万宝全书 2013-10-24

落葬?[luò zàng] 

目 录

1风俗简介

2落葬的风俗与流程

3落葬吉日

4落葬流程

  1. 4.1 落葬准备
  2. 4.2 落葬仪式
  3. 4.3 落葬祭奠

5注意事项

6土葬风俗

7土葬缘由

1风俗简介

luò zàng

落葬

  下葬。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七天之后是落葬的日期,合城很热闹。” 鲁迅《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落葬的行列里……用热闹来掩过了这,给大家接着就得到忘却

落葬仪式

2落葬的风俗与流程

把骨灰盒埋入地下,表明死者入土为安的整个过程称为落葬。 墓穴买好后,骨灰盒可以当场安葬,也可以暂时寄存在公墓。由于落葬是件大事,通常都较为重视,选好日期,要待亲友、子女都到齐后进行。民间有在清明、冬至时节落葬的风俗。 落葬时,墓穴内放入干燥粉,骨灰盒用红布包裹,由死者的子女手捧骨灰盒缓缓放入墓穴,然后由公墓的落葬工封穴盖顶,用水泥封牢。现在也有海葬,把骨灰撒入大海,也称落葬。

3落葬吉日

落葬是件大事,一定要选个吉利的日子,然而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对落葬吉日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落葬吉日:

1、热灰葬。

要求遗体火化后3天或7天内落葬。这是全国各地比较流行的落葬日确定方法。热灰葬盛行是基于入土为安观念的影响,认为早入土,早为安

2、七里葬。

要求人故死后49天内落葬。由于热灰葬常常要先落葬后竖碑(墓穴加工来不及),故将落葬时间由遗体火化后37天推迟到人故死后49天内。选择七里葬也是受早入土,早为安观念驱使,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是热灰葬。

3、圆满葬。

也叫祭日葬,表明逝者从生到死,划上圆满句号,实现生命回归。祭日葬不适合非正常死亡,只适合那些人生少有遗憾,特别是那些高龄老人。选择祭日葬可以把逝者骨灰寄存在墓园,直至周年祭日再行落葬之礼。

4、黄历葬。

黄历上显示的黄道吉日宜安葬日

5、节日葬。

我国二十四节气或传统节庆日中已经形成祭祀风俗的,都可以作为落葬的吉日。具体有以下几个重要节日:

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将迎来一年中第一个月满之夜,是为天官赐福日。早在汉代,人们就把这一天看作吉日,现在,常常被用作祭祀祖先,祈求福佑的日子。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为地官赦罪日。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祭奠祖先,与清明节扫墓相似。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是为水官解厄日。《中华风俗志》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

清明节。清明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好日子,对于落葬,自然也可称为吉利的日子。

冬至节。冬至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自古以来就有冬至日祭天祭祖的风俗。

大寒节。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大地将渐渐回春,预示着年轮的结束与开始。此时,人们一边忙着过年,同时不忘祭祀祖先和各种神灵,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4落葬流程

落葬准备

带好预约落葬通知书;

准备好葬祭用品;

若骨灰寄存在墓园的则凭证取出骨灰;

联系落葬工人,直至落葬工明确墓穴位置,并告知会按时达到指定墓穴;

主祭人要求参加落葬仪式的成员排成两列纵队;主祭人自己双手捧骨灰盒站在两列纵队的中间,领头走向墓穴位置。

落葬仪式

全体成员在墓穴前站立,并对墓穴行注目礼;

落葬工打开墓盖或墓套,若有骨灰盒保护罩的则取出待用;

主祭人要求某家庭成员用少量黄纸或锡箔放入穴内,并点燃,以行暧穴礼(切记不可过热,不然无法冷却,封穴后会产生水蒸气);

将骨灰盒请入骨灰保护罩。基本程序是:落葬工打开骨

明星落葬(3张)

灰保护罩——逝者亲属放入随葬品垫底——主祭人将骨灰盒轻轻放入保护罩——在骨灰盒的四周和顶部放随葬品——落葬工把骨灰保护罩的盖盖上;

主祭人双手捧骨灰保护罩,将骨灰保护罩轻轻请入经暖穴的穴位;

落葬工将福荫土撒入骨灰保护罩周围,将骨灰保护罩紧紧裹住;

落葬工封穴;

主祭人签字确认。

落葬祭奠

点烛上香;

奏响祭奠音乐(不具备条件的可以省略);

敬献供品;

主祭人出场——敬献鲜花——致词(恭读祭文)——鞠躬或叩首——复位;

主要陪祭人依次出场——敬献鲜花——真情倾诉——三鞠躬或叩首——复位;

其余人依次出场——敬献鲜花——三鞠躬或叩首——复位;

焚烧祭文;

礼成(将可食用的供品带回家吃掉,其它不可食用的留在墓上)。

5注意事项

1.为逝者选定落葬吉日。

2.由亲属动手在落葬的石穴内焚烧少量黄纸暖穴,以免发生石棺爆裂。

3.由亲属铺金布于石穴底层,按朝南或朝西坐向,小心安放骨灰盒,在骨灰盒上铺上银布,再覆盖红布,顶上摆放玉佩和铜钱。如用骨灰盒保护箱时,应由亲属先将金布铺于保护箱底部,小心安放骨灰盒,在骨灰盒上铺上银布,再覆盖红布,顶上摆放玉佩和铜钱,骨灰盒左右或前后缝隙中放入干燥剂。在石穴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置放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不要放入有污染或有安全隐患的物件。

4.亲属确认上述过程后,由封穴人员负责封穴,亲属亦可协助封盖。

5.亲属进行祭供仪式,在墓碑、墓穴及墓位空地献花篮、花束, 并供放鲜果等。可对逝者讲些告慰之话、也可以读祭文,以 示悼念。祭供仪式简短为宜。

6.参加落葬的亲朋好友肃立默哀,并三鞠躬,祭奠仪式结束。

6土葬风俗

土葬是将尸体装入棺材挖坑埋人地下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自灵魂观念产生以后沿续时间最长、礼俗最为繁杂、流传最为广泛、使用民族较多的一种传统葬法。考古发掘的材料证实,我国土葬最早开始于北京山顶洞人,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洞深处,用土覆盖死者的尸体;到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2000多座墓葬中土坑葬已占绝大多数;到4000年前,无论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是远离黄河长江东北、东南沿海等地都已采用了土葬。

就土葬使用的民族来说,除汉族以外还有壮族傣族、布伦族、苗族瑶族藏族10多个民族,在目前我国的56个民族中使用土葬的民族达40多个,其中汉族、彝族、布朗族、拉祜族纳西族等以土葬、火葬并用;门巴族以土葬、火葬、水葬并用;裕固族以土葬、火葬、天葬并用;藏族以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并用。从古至今,土葬是使用民族最多的一种葬法,时至今日仍有10个民族有土葬传统,国家对其土葬传统予以尊重,不强迫他们实行火葬。

封建社会汉族土葬的具体方法来说,大致有以下三种形式:1最简单的方式是把尸体直接埋入土坑中,或埋前用草席等略作包裹,这是历代极度贫困者或刑徒的安葬方法;2、最为普遍的方式是把尸体装人棺材里,将灵柩埋人土坑中,这种方法为占人口最多的平民使用;3、最为复杂与豪华的方法是尸体装入棺材后,棺外有椁,甚至有几层棺、椁,然后把装尸的棺、椁放置于土坑或砖室、石室之中,这种既复杂又费钱占地的安葬方法,只有帝王、贵族、官宦和富有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死者人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待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运》也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以上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人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土葬与鬼魂观念有密切联系,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要为之随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种用具二食物、装饰品等,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

土葬的礼仪繁琐复杂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统治阶级和礼教思想的需要,丧葬方式日益繁杂;迷信观念日益浓厚,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隆丧厚葬的土葬礼仪。要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种传统的丧葬观念至今对人们仍有一定的影响,成为推行殡葬改革的一大心理和思想障碍。

7土葬缘由

我国多数民族尤其是汉族重视土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同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关。我国中原的广大地区,土地肥沃,农业文明悠久,百姓世代以农为主,视土地为生命之本(有地则生,无地则死),他们认为人死后埋于土中,是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办法,所谓人土为安成为汉人的信念,影响至深。

2、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生命是从泥土中来,再回泥土中去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汉族崇尚黄色,历代帝王以黄作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居于中位,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土葬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3、土葬对封建制度而言,土葬最能表现阶级和等级的差别。只有土葬才能长久地保存死者生前的权势和地位,如雄伟的墓体,各种墓碑、石人、石兽及其它附属建筑。只有土葬才能经常在墓前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活动,表示生者对死者的追悼之情,又显示了豪华的排场和满足宗法政治的需要。他们认为 给死者留下了全尸,是让死者有尊严的离去的!

4、源于中国佛教思想的影响,认为天地万物循环不已,以至无穷,生命的能量相互转化得以守衡。人的生命源于从土中获得能量的植物,而人逝世之后应将这些能量还于土地,无疑土葬是最好的办法。

5、远古时期将尸体埋于土地之下能避免饥饿的动物的吞食,求的死者死后的安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