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一件流落海外的青花梅瓶之传奇经历

 臻品阁 2013-10-24

一件流落海外的青花梅瓶之传奇经历
文/(新加坡)林亦秋

历代梅瓶的造型特征

[转载]一件流落海外的青花梅瓶之传奇经历

  梅瓶的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底足纤巧,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所以叫做梅瓶,据说因其口小,只可插一枝梅花,供文人雅士案头清玩,这恐怕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梅瓶起源于宋朝,宋瓷的造型讲求挺拔、俏丽,梅瓶最能体现这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梅瓶原本是盛酒用的,这从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两件磁州窑梅瓶上书有“清沽美酒”、“醉乡酒海”的文字,便足以明证。梅瓶的丰肩修腹,正是为了藏酒量多而设,而小口则是便于装盖。元代以后,因为制胎原料采用了瓷石和高岭土两种原料混合而成,提高了烧造温度,胎壁厚重,造型上就显得粗犷硬朗,棱角峥嵘。由于宋朝只用一种瓷石制胎的造型,高温时容易变形,唯其如此,宋的梅瓶若烧造成功,便越显其亭亭玉立,线条妩媚,端庄典雅。
  明代时,早期的梅瓶一般都保持了宋器的基本特征,而到了明中期以后,国势走下坡,民众对物质消费的需求超过精神消费,梅瓶的造型相应符合了日用上容易保存的需要;因此,瓶身高度便适当减短,足部明显加宽,腹部更加开阔。这样的调整,使器物存放更为稳妥,不易打破。当然,随着实用价值的提高,其艺术价值却大大褪色了。

明“空白期”的青花梅瓶特征
  明初青花的纹饰,基本上还是继承自元代风格,人物故事纹饰相当盛行,例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携琴访友”、“昭君出塞”等,梅瓶的造型基本上保留了宋元的特征。
  明代宣德以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一般称为瓷器的“空白期”,只因这三朝所遗留的瓷器多不带款,这也是因为当时兄弟阋墙,两个皇帝互争王位,政治国事互为倾轧,把带有各自年款的瓷器摧毁以泄愤;尽管如此,该时期在制瓷工艺水准上仍承前朝福荫,质量可观。
  空白期(公元1436—1464年)前后近30年,烧制了不少梅瓶。这时期的梅瓶胎厚,圆唇小口,颈部呈上收下阔的梯形,肩部丰腴,长腹下收,底面为浅台阶式圈足,釉面肥润,泛青白色,这时期一般底足削修稍嫌粗糙,多为浅宽或微上凸的平砂底。有的带火石红痕,多是沾有星点窑渣。至于纹饰,一般承袭元代实笔点画,或以中锋运笔的勾勒渲染画法,自有其独特的韵味;但在人物的画法上,已脱离元剧的故事,而趋向神道人物的绘画,反映那时期道教风尚及乱世下民众遁世思想的期许。流落海外的空白期梅瓶

  大约在四五年前,新加坡一间文物店收购了一件来自香港的青花梅瓶(图1-图3),造型优美窈窕,轮廓线流畅而不轻佻,釉质肥腻泛蓝,瓶身绘了两个披着树叶蓑衣的人物,好像原始人的样子。瓶高约33公分,小口、丰肩、修腹,底沿有一环浅台阶,宽平砂度,沾上点点窑渣(图4),虽然瓶颈不是一般的上收下阔的梯形,却显然是明朝景泰至天顺的器物,在鉴定上一目了然。就胎釉、造型、中间接痕以及器内拉环转圈折叠的制胎方式,都是开门见山的空白期梅瓶。瓶身青花料可见点点铁斑沉淀的凹洞,也正是明初断代的蛛丝马迹之一。

令人迷惑的 玄妙纹饰
  这件青花梅瓶最令人迷惑的还是其人物纹饰,因为画面故事一脱元剧风格,不再是什么著名的历史传说之类的人物画样。
  瓶肩上的缠枝蕃莲(图5),还是很传统的陶瓷纹样,特别是莲叶尖端绘成蝌蚪曲的形状,正是景泰年间的样板。瓶身下段,沿腹下绘就的福海寿山(图6),云气缥缈的景象,也正是明朝瓷绘所尚。
  正因为这画中人物的“诡异”,使得一般买家裹足不前,笔者也为找出这两个身披树叶、蓬头垢面的人物来源而大费周章。
后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看到一件耀州窑药王塑像,那形象正是披了一身树叶的药王孙思邈。这孙思邈是陕西耀县的神医,所以在陕西耀县药王庙里被供养的这个塑像,就是孙氏其人。而孙思邈一介儒医,缘何如此狼狈相,而在民间又会被他的乡人所认同而供奉在药王庙呢?

药王孙思邈的传说

[转载]一件流落海外的青花梅瓶之传奇经历

  根据史载,孙思邈自幼聪慧过人,才7岁就已经能每天背诵1000多个字,当时的名人预言他才志太高,恐不宜在世俗中发展。孙思邈长大后喜欢老庄思想,由于时局不安,他便隐居在太白山学道养神,他对于天文、医学都有很深的研究。唐初全国上下道风披靡,丹炉烟火四起,许多诗人学士也痴学道术。当时的孙思邈辗转来到耀县城东的五台山(今称药王山),修道行医,被村民称誉为“药王”。孙思邈仙风道骨,看上去只有五十多岁,其实已是耄耋之年了。他曾经攀山越岭,从终南山到峨嵋山,遍寻民间药方,亲身采药制药,炼制出“太一神精丹”,对医疗霍乱、腹痛、蛊毒、温疟等症非常有效。
  据民间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在小径上散步,无意间看见有条小蛇被牧童打伤了,正在流血,孙思邈立刻脱掉身上的衣服把小蛇赎出来施以救助,并且为蛇细心敷药,加以救治,再重新放回草丛。过了两天,有人来邀请他赴宴,说是答谢他的救命之恩。孙思邈推辞不掉便去了,一去才知道那是“泾阳水府”龙宫,原来那条小蛇是龙王的三太子。龙王感谢孙思邈脱衣赎救,使太子能活到今天,设宴招待他,但他因为修道断食,所以婉辞了,只是喝了一点酒。留连三天之后,龙王要送他珠宝,他坚持不收,龙王只好叫他儿子取出龙宫的珍贵药方30多种送给孙思邈,并告诉他以此助他济世救人。后来孙思邈用那些药方行医,果然十分有效。
  孙思邈以儒治身,以道养性,以佛修心,公元682年,寿终去世,享年百岁以上。北宋时,追封他为妙应真人,而老百姓喜欢称他为“药王”,而且因为他脱衣救了龙王的三太子,形象上只好让他穿上树叶串缀成的蓑衣在林间行走,更带仙气。
  因此我们看到了这个空白期青花梅瓶的孙思邈(图7)捧着药草,腰间还绑着一把小药锄,而龙宫派来的使者(图8),正跟随他把药送上山来。梅瓶中孙思邈的形象和陕西药王庙里的那个药王雕像,几乎是异曲同工,看似游走山林间的一个仙人,也正好体现了明代崇尚道学的风气。

梅瓶遭人冷落的命运
  这件青花梅瓶,因为身份暖昧,找不到识货者。尽管来自南京博物院的张浦生教授言之凿凿,大为推荐和赞赏,却因为这谜样的人物纹饰,惹得无人识荆,索价新加坡币七八千元已是价位偏低,仍遭冷落,而后以蚀本的价格,售回香港,从此杳如黄鹤,不知所踪,令人扼腕长叹。

历经周折重现江湖

[转载]一件流落海外的青花梅瓶之传奇经历

  不久前识得一藏家,他独沽一味“反清复明”,且只收藏明朝民窑青花瓷器。他涉足古玩收藏,原本也是这四五年间的事,但勤于奔走,遍访名家。一日受邀到他家一览其珍藏,才愕然发现此梅瓶已重返星洲(编者注:指新加坡)。原来他年前到广州寻宝,在坊间看见此瓶,惊为天物,以就高出原价好几倍的巨款购回,作为镇宅之宝。我见此瓶,真是怅然若失,四五年间,涨价如斯。曾询于香港一古玩专家,始知现在中国大陆经济起飞,许多艺术珍品纷纷回笼,价格自然翻了几番,新加坡人只能瞠乎其后。我将这梅瓶的来龙去脉告之这位买家朋友,害得他连夜失眠,为所付高价心疼不已,只恨自己入世太迟,无缘和这梅瓶早些碰面,而省下大笔钱。我也只能安慰他说:即使早几年见到此瓶,功力不足,水准不逮,也不敢动辄以七八千元(编者注:新加坡币,约折合人民币4万元)巨资买下,一旦犹豫再三,也会以走宝收场。

传奇尾声的隐忧
  我们常说人离乡贱,物离乡贵。一个人离乡被井,闯进人家的地盘,总要遭排挤冷落;而一件产品,来到异域,由于当地人不曾见过,自然感到新鲜珍奇,奉为拱璧,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个梅瓶的身世,偏就乖离了这逻辑,在新加坡惨遭“滑铁卢”,凄凄惶惶,被“遣”回国,竟一下子吐气扬眉,身价暴涨。
  其实这个传奇的隐忧正在于此:因为中国古陶瓷的国际投资价值早已令人刮目相看,国内藏家现在游资有余,自然会竞相购藏,而藏家的人数与日俱增,我们这些海外的陶瓷爱好者便“有难”了。我们只好提高自己的鉴赏眼力,面对价格合理的高档精品时,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毅然买下,那么令人尴尬的传奇就不再重演。毕竟失财事小,失节事大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