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地心之旅,织金洞外无洞天

 云天123 2013-10-25

中国最美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在贵州,而最美的喀斯特旅游洞穴,便是贵州的织金洞。这个喀斯特洞穴的博物馆,几乎拥有了所有喀斯特溶洞应有的万千气象,然而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开放的只是其凤毛麟角的几个洞厅。无妨,这已经让我感受到了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织金洞外无洞天的奇妙。

—————————————————————————————
前文回顾:


————————————————————————————


从贵阳前往织金的公路走着长长的盘山道,沿途风光时而大气时而秀美。



从地表潜入洞中,告别阳光,开始那奇幻的地心之旅。



一进洞穴,便是宏大而色彩缤纷的溶洞景象。我沿着步道慢慢前行,深知织金洞越往里越是美妙。






洞穴的摄影是很难的一个课题,扛着三脚架步步为营地在暗光条件下长曝光,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着迷于这蓝色洞壁下神秘的石柱。



钟乳石幔前的这个影廓像是一个人。


星星点灯,颇有些像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夜色。


宏大壮观却又精致细密得让人倒抽冷气的石钟乳墙。我想起了高迪的建筑,那些匪夷所思的造型。却不知这面神墙是要靠数十万年才能勾勒出这等景象吧。






织金洞无论从规模,发育成熟度,丰富性,以及罕见性,都是冠绝国内洞穴之首。亲眼见到镇洞之宝之一的“霸王盔”时,仍是叹为观止。霸王盔高14米,珠玑点缀、银光闪烁,为巨大的复合型石笋,由下部的帽石笋。上部的细长杆状石笋组成,形成如此形态,说明早期滴水含物质丰富,多呈线状下流,沉积速度快,后期滴水含物质减少、分散,下滴速度减慢的沉积过程。





漫步中来到一处洞厅,看到岩石的轮廓后陶醉无比。像是五彩祥云的天幕之上,神佛在讲经。





终于见到了!织金洞的镇洞之宝之一,无与伦比的“银雨树”。高17米,犹如象牙雕刻的玲珑塔,披金撒银,从白色玉盘15万年,它们形成分塔状石笋、松球状石笋、花状石笋三个阶段。早期是洞顶滴水形成一个个滴盘,滴盘重叠,成为塔状石笋;后来滴水又绶慢流淌,对下部进行溶蚀,分割成松球状石笋:最后顶部的水又使叶片加快,便形成瓣状石笋。10多万年来,形成银雨树的滴水线位置始终没有变迁,水量是恒定的,可见银雨树来之不易,可誉为“地球之宝”了。




我在银雨树前徘徊许久才舍离去。遗憾的是,织金洞传说中震撼得让人失语的灵宵殿,广寒宫,十万大山,大壁画等奇景,并未时常开放,未得见一面。

漫长的地下漫步中,还能看到那些正在发育中的石钟乳,如玉般柔美。这些地球用了百十万年孕育的奇观,藏在地下深处,美国的水晶石柱洞,冰岛的冰川洞,墨西哥潜水洞,未来还有多少能够有幸得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