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师临证经典医案(45)

 学中医书馆 2013-10-26
外伤性头痛
1.胶执瘀阻,不辨脉证,气滞活血,疗效不明
郜××,女,成。
头部被木棒击伤后3个多月来,一直头痛头晕,心烦失眠。医诊外伤性头痛。先用西药治疗1个多月不效,继用中药活血化瘀之剂近2个月仍无功。细审其证,除头痛头晕之外,并见心烦失眠,舌苔薄白,脉沉弦而涩。综合脉证,诊为气滞血瘀,治拟理气活血。处方:柴胡15克,赤芍10克,枳实10克,炮甲珠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熟军10克,甘草10克。
服药3剂,头痛稍减,继服15剂,头痛消失,愈。
某医云:为何余久用活血逐瘀而不效,而老师应用活血逐瘀之剂反效耶?答曰:外伤后头痛大部是与瘀血有关,因此多用活血逐瘀法进行治疗,但是本病脉沉弦而涩,不但有瘀血而且有气滞。气滞血瘀者,治当理气活血,而你治法中恰恰缺少理气这一项,故而不愈。
2.泥于瘀血,频施逐瘀,虚证已具,反予攻邪,久久不愈
郝××,男,43岁。
车祸外伤昏迷经过抢救虽然已经恢复,但其后4个多月来,一直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疲乏无力。为此先用西药治疗2个多月不见好转,继又用中药活血逐瘀之剂仍不见效。细审其证,除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疲乏无力之外,并见舌苔薄白,脉虚大而弦。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证,拟用补气养阴之剂治之。处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生地15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五昧子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
服药3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证好转;继服30剂,愈。
某医云:脑震荡诸医均云瘀血所致,而本证反用活血不效,其故何也?答曰:瘀血者,脉见沉涩也,今脉反见虚大而弦,虚大而弦者,乃气阴俱虚之脉也。仲景在《伤寒论》中,当论及到误治坏证的治法时,曾谆谆告诫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知何逆,当首观脉,次观症,而不是首观症,后观脉。本证既属久治不效者,有误治在中也,怎么辨证?怎么论治?宗脉可也。今脉既为虚大而弦,其证自当以气阴两虚为主,所以治以补阴益气煎以补气养阴也。
3.脑髓不足,气阴两虚者,当益气养阴,填精补髓
葛××,男,成。
砸伤头部后3年多来,头晕头痛一直不止。医诊外伤性头痛。先用西药治疗1年多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活血逐瘀,针灸仍不效。细审其证,除头痛头晕,失眠健忘之外,并见舌苔薄白,脉沉细弱。综合脉证,思之:脉沉细弱者,气血阴阳俱虚,髓海不足也。治宜大补阴阳气血,填精补髓。处方:龟甲30克,鹿角胶10克(烊化),人参10克,枸杞子10克。参茸卫生丸2丸。
服药4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俱减,继服40剂,诸证消失,愈。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1.神昏舌短,邪闭心包,内窍不通,但用开窍不愈者,必予通腑
关××,男,60岁。
神昏,口喁,半身不遂4天。医诊脑血栓形成。每日除予西药外,并鼻饲安宫牛黄丸3丸,然其效果始终不够显著。细审其证,除神昏,口眼?6?0斜,半身不遂外,并见其脘腹胀满,大便5日未行,舌苔黄燥,脉沉滑数。综合脉证,思之:神昏者,心包之疾也,其痰火蒙蔽者,安宫牛黄丸为必用之药,然其已用13丸而尚不减,其故何也?又思鞠通《温病条辨》日:“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此“其因邪闭心包,内窍不通……较前条仅仅谵语,则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闭脱之虞,阳明大实不通,有消亡肾液之虞,其势不可少缓须臾,则以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以承气急泻阳明,救足少阴之消,此两少阴合治法也。”本病非但神昏,亦且便秘,舌黄而燥,脉沉滑数,故非通腑不得解也。再思下法有二:一日牛黄丸加大黄,二日牛黄丸加小承气。若腹满便秘者宜小承气,仅口渴者宜大黄,今患者腹满、便秘、脉滑并见,自宜小承气也。因拟通腑泻热,开窍化痰。处方:大黄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安宫牛黄丸2丸(另化开服)。
服药1剂,大便通,神稍清,继服1剂,神志全清。
2.神昏之因气郁者,必予理气方效
由××,男,68岁。
在睡眠的过程中突然神志昏迷。医诊脑血栓形成。先用西药治疗2周不效,继又配合中药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治疗2周亦不效。细审其证,除神志昏迷外,并见其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缓稍滑。询其发病之因,日:近1个月连续不断的生气,为此长期唉声叹气,不食亦不能睡。综合脉证,思之:脉沉者,郁证也;缓而滑者,湿痰蕴郁不化也。痰湿上逆,上蒙心窍,故神昏也。因拟疏肝理气,化痰开窍。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桔梗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郁金10克,赤芍10克,杏仁10克,菖蒲10克,栀子10克,苏叶6克,瓜蒌15克,生姜4片,苏合香丸2丸(另溶化冲服)。
服药1剂,神志略清,继服4剂,神志全清。
某医云:开窍乃治昏迷之大法,而未闻其用疏肝始解者也?答曰:《内经》称木郁者达之,称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此病既与肝之郁有关,且属不和所引起,岂能不与和之,达之乎1
3.神昏之闭、脱并见者,必予祛邪扶正两施,才可挽生命于万一
董××,男,70岁。
神昏不语3个多月。医诊脑血栓形成。先以西药治疗20天不效,继又配合中药安宫牛黄丸、至宝丹2个多月仍不效。细审其证,除神昏不语外,并见其眼合口张,鼻鼾,肢体软瘫,二便自遗,舌苔黄白厚腻,脉虚大弦滑。综合脉证,思之:目合口张,鼻鼾,二便自遗,脉虚大者,正气大虚也,五脏欲绝也。脉弦滑者,尚有阳气也,痰热蒙蔽也。综合脉证.论之乃五脏欲绝而尚有阳气之复也,痰湿邪气阻郁也。治宜大补气阴以扶正回元,稍佐化痰开窍以除其邪。处方:黄芪15克,当归10克,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知母6克。
并嘱除支持疗法外,停用任何药物。
连续服药15剂,神志稍清,并时有睁眼,开口及示意他人接大小便的动作。此时某医嫌药效过慢,乃加入安宫牛黄丸,每日2丸服之,两日后,神志更加不清,且大便转为失禁。再邀会诊。云:此五脏大衰之候,岂能容克伐之药进之乎。急去安宫牛黄丸、知母等药。服药15剂,神志果清。
4.舌瘖不语,风痰阻络者,必分阴阳寒热
赵××,男,54岁。
脑血栓形成后,经过中、西药,针灸等治疗后,虽然神志、偏瘫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仍健忘、失语。细审其证,除言语不能,伸舌偏歪外,并见口涎不断的由口角流出,嘱其张口看舌则满口尽涎,舌苔白而水滑状,指冷,脉沉弦细涩。综合脉证,云:此风痰阻络证也。治宜熄风化痰,开窍通络。余语刚停。某医云:余用解语丹、资寿解语汤加减已百余剂矣,然其不效也。余云:恐用方寒热有别也。为疏:羌活3克,竹沥15克(冲),生姜10克,天麻10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茯苓10克,制南星10克,全蝎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
针:通里、哑门、大陵
服药10剂,开始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词语;继服40剂,言语基本恢复正常。
某医云:此证所处之方仅附子、肉桂不同,而再加羚羊角、钩藤、连翘也,何其效不同者若此?答曰:温化与冰固天壤之别也,岂可不注意也。
5.偏瘫失语,正虚邪实者,非扶正祛邪而不解
苏××,男,60岁。脑血栓形成后,经过中、西医,针灸配合治疗,虽然神志已清,偏瘫稍解,但直至今天已1年多仍然不能说话。细审其证,除舌喑不语外,并见舌苔黄白厚腻,脉虚大弦滑。因思脉虚大者,气阴两虚也。弦滑者,痰热也。合之于症,乃气阴两虚为本,痰热不化为标也。拟用补气养阴,理气化痰。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元参15克。针:哑门、涌泉、通里连续服药70剂,言语恢复正常。
高血压性脑出血
1.阴脱宜固,不可祛邪,虚实不辨,治焉不错
栗××,男,75岁。
在一次会议的发言过程中,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医诊脑溢血。先以西药治疗8天无效,继又配合中药化痰开窍,平肝熄风治之约2个月,不见好转。细审其证,除神昏不语外,并见右侧偏瘫,面赤如妆,鼻鼾遗尿,汗出,舌质红绛少苔,脉虚大而数。综合脉证,诊为阴脱之证。治拟养阴固脱。处方:龟甲30克,牡蛎15克,龙骨15克,鳖甲15克,甘草10克,白芍15克,五味子12克,阿胶10克,麦冬10克,生地15克。
某医云:脑溢血证,中医之中风病也。张山雷《中风斟铨》云其为肝阳上亢血冲脑神经所致者也,故多以平肝潜阳为法,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列镇肝熄风汤,治内中风证,其脉弦长有力,面色如醉,颠仆不知人,肢体痿废,而先生独不用其法、其方,其故何也?答曰:本证舌绛,汗出,面赤如妆,神昏,脉虚大而数,显系阴脱而非阳亢,脱者宜固宜敛,故重用益阴敛摄之龙、牡、五味、阿胶,而不用代赭、钩藤也。且前医已告知安宫牛黄、石决、钩藤、竹沥之属均不可再用也。
服药3剂,神志稍清,继服30剂,汗止,神清,且时有言语可以发出。
2.虚实必辨,阴阳必分,证脉分清,始能判明
李××,男,77岁。
脑溢血病,经过中、西药的治疗,半年多来,神志虽然已经恢复正常,偏瘫亦明显好转。但至今仍完全失语。细审其证,除仍偏瘫、失语外,尚见舌质红绛无苔,脉虚大而数。证脉合参,诊为阴虚金破。拟滋阴润肺,养心益肾。处方:龟甲30克,鳖甲30克,牡蛎15克,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阿胶10克,元参10克,五味子10克。
针:哑门、涌泉、通里。
某医云:中风不语,医家多云为风痰阻络所致,故但见风痰上阻者用解语丹、资寿解语汤,若肾虚精亏者用地黄饮子。若肝阳上亢者用天麻钩藤、镇肝熄风加菖蒲、胆星、竺黄、全蝎,而先生却弃而不用,其故何也?答曰:中风不语确实以风痰阻络者为多见,故诸医多以化痰祛风治之,即如虚证之肾虚精亏证亦因其兼风痰而予菖蒲、远志,今本病久用除痰熄风而阴液大亏,即所谓金破不鸣之谓也,故必须但用养阴之品,且其脉虚大而数,只可用养阴敛摄不可用升散,以防厥脱再现而命丧黄泉也。服药70剂,言语果然恢复如常。
蛛网膜下腔出血
1.胶于安宫,泥于再造,过用补阳还五,不审脉证而不愈
苏××,男,59岁。
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然感到全身不适,说话困难,继而昏迷,半身不遂。急至某院,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先以西药治疗15天,神志逐渐清醒,但右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言謇语涩不见改善,又配合中药安宫牛黄丸,一日2次,一次1丸;再造丸,一日3次,1次l丸;补阳还五汤加减,1日1剂;针灸等治疗5个多月,半身不遂明显好转。但右半身依然发僵,屈伸不利,口眼喁斜,失语,伸舌偏歪,且饮水即呛而出,舌苔黄白厚腻,脉弦紧滑数。综合脉证,思之:前用补阳还五汤、安宫牛黄丸、再造丸均称合拍,然其不愈者何也?又思脉虽滑数而却兼弦紧,滑数之脉为痰热,其用安宫牛黄丸亦称合拍,然其又兼紧弦,紧弦之脉,当属寒属肝,自当温化寒痰相佐,而安宫牛黄者,但除热痰也,即如再造丸虽有祛痰之味,然其总为补益通络为主,补阳还五汤者亦补气活血之方,而化痰均有不足,终不合拍,故失语,饮水即呛而出。治宜疏风散寒,化痰通络。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10克,威灵仙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龙胆草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
某医云:此乃丹溪上中下痛风方。上中下痛风方者,丹溪治痛风之方也,治痛痹之方也,今先生反用其治中风不语者何也?答曰:仲景《金匮要略》列中风、历节病于一篇,言其病因有相同者也,言其治法有相同者也。今从脉证来看,本证痰、风、瘀俱在也,故以祛风、化痰、活络三法于一炉而治此疾也。
服药4剂,口眼?6?0斜竟几近恢复,说话有声音可以发出,肢体活动几近正常,继服40剂,诸证消失,愈。
2.谨察舌色,脉证合参,虚实可辨,扶正始愈
李××,男,78岁。
在一次开会发言的过程中,由于过度激动,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急至某院,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先用西药抢救10天不效,后又配合中药化痰熄风开窍之剂治疗近50多天亦无明显效果。细审其证,除神志昏迷外,并见左侧偏瘫,面赤如妆,鼻鼾遗尿,汗出,舌质红绛无苔,脉虚大而数。综合脉证,思之:面赤如妆,鼻鼾遗尿,神昏,汗出,脉虚大而数者,阴液将脱证也。治宜滋阴敛阳固脱。处方:龟甲30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龙骨15克,甘草10克,白芍15克,五味子12克,阿胶10克(烊化),生地15克,麦冬10克。
某医云:此吴塘《温病条辨》下焦方也。《温病条辨》者,吴塘论温病之大著也,何其方药反用于中风?答曰:上方确为《温病条辨》之下焦篇方,具体的说确为三甲复脉汤加减方。《温病条辨》云:“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舌上津回则生,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救逆汤主之。”“温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热不退,六七日以外,脉尚躁盛者,重与复脉汤。”“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疚,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此病虽非温病之误表所致,然其所谓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时时阴液欲脱则相似也,故以大队浓浊填阴塞隙,介属潜阳镇定,使阴得安其位,阳可立根基。正如叶天士所云:阳气不交于阴,勿谓痰火,议与潜阳之义也。
服药2剂,神志稍清;继服30剂,神志全清,偏瘫、失语减。
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1.察脉辨证,脉弦滑数,知其为痰火上扰,与疏肝泻火化痰得愈
朱××,女,45岁。
头脑胀痛,恶心呕吐,两眼失明3天。医诊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先以腰穿放液、甘露醇静脉滴注诸证稍有好转,但一直不解决根本问题。细审其证,除头脑胀痛,恶心呕吐,两眼失明外,并见烦躁易怒,口苦而干,失眠,昼夜不能入睡片刻,舌苔黄白,脉弦滑而数。综合脉证,思之:脉弦数者,肝火上冲也;滑数者,痰热蕴结也。合之与症,乃肝胆实火,痰热内郁也。治从疏肝泻火,化痰安神。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滑石10克,竹叶10克,夜交藤30克。
服药3剂,头痛顿减六七,恶心呕吐消失,视力增加,并能在1米内清楚的看见手指。继服10剂,诸证尽失,愈。追访10年,一直正常。
2.脉见弦紧而数,知其为肝郁气结,寒饮内郁,寒邪上冲,治以疏肝化饮,温肝降逆,愈
和××,男,55岁。
头脑胀痛,恶心呕吐,视力突然下降8天。医诊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先以腰穿放液、静脉滴注甘露醇等治疗,头痛曾一度好转,但不解决根本问题。细审其症,除头痛,两眼失明外,并见恶心呕吐,头晕耳鸣,心烦心悸,舌苔白,脉弦紧而数。综合脉证,思之:脉见弦紧而数者,肝郁气滞,寒饮内郁,寒气上冲也。治拟疏肝理气,温肝化饮。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大枣7个,桂枝10克,茯苓10克,吴茱萸10克,熟军3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
服药2剂,头痛大减,恶心呕吐,心烦失眠俱减,视力增加,并能在5米内清楚的看见人影,继服10剂,诸证几近消失,又服6剂,愈。
某医云:吴茱萸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均治头痛,余坚信不移也,然其能降低脑压未闻之也,请师明示之。答曰:中药方中哪个能降低颅内压吾亦未闻之也,今临床验之,颅内压增高以中药治之有效者甚多,当仔细研讨之。
3.知经络,分寒热,其病始解
齐×,女,19岁。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20多天。医诊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医先以腰穿放液、降低颅压药及其他西药虽曾一时好转但不巩固,后又配合中药滋阴平肝、降逆止呕等亦无明显效果。细审其症,头部闷痛,视力减退已近半年,近20多天来,突然加重,并合并有恶心呕吐,复视,眩晕,耳鸣,心烦心悸,手足厥冷,舌苔白,脉弦紧而数。综合脉证,思之:脉弦紧而数者,寒饮停聚,肝寒上逆也。治宜疏肝化饮,温肝降逆。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吴茱萸10克,生姜10克,大枣7个,桂枝10克,茯苓15克,熟军3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
服药1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大减,继服1剂,诸证消失。
某医云:如此之重证,应用腰穿屡次放液,并配合中、西药物而不效,而用此方竞如此之神而速,吾不敢想也。请明示之。答曰:吴茱萸汤者,医家多云其常覆杯而效,我开始亦疑信参半也。其后验之临床果然如此也。医家称:吴茱萸厥阴专药也,专病专药,其效尤宏,不可不注意也。
舞蹈病
1.八纲不辨,脏腑不明,但从症治,胶于熄风,终非其治
索××,女,14岁。
手足乱动,挤眉弄眼,走路不稳6个月。医诊小舞蹈病。先予西药、针灸治疗2个多月不效,后又配合中药平肝熄风、养血化痰熄风治疗4个月仍不效。细审其证,病发于感冒生气之后,发病之始仅见烦躁,不久即见项强头摇,手足不断地乱动,挤眉弄眼,走路不稳,纳呆食减,烦躁易怒,舌苔白,脉弦紧。综合脉证,思之:弦脉者,少阳经脉也,胆脉也,肝脉也;紧者,寒也,结也,饮也;弦紧相合,寒饮凝结也,化风也。合之于症,乃少阳枢机不利,痰饮内结,郁而化风也。治拟和解少阳,调理枢机,化痰熄风。处方:柴胡3克,桂枝6克,白芍6克,黄芩6克,半夏6克,党参6克,茯苓6克,龙骨6克,牡蛎6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个。
服药3剂,手足乱动,挤眉弄眼,走路不稳大见好转,继服30剂,愈。
某医云:余曾遍用熄风化痰之法治之而不效,先生用之反效者何也?答:寒热不同,经络有异,升降有别耳。细看你之所用方药虽为化痰熄风,然你方中全用寒凉,余佐桂枝;此其一也;你方中全用熄风沉降,而余佐用升达之品,此其二也;你方中虽用化痰熄风而重用甘酸柔肝,而余则重用辛温而佐用酸甘之味,此其三也。三者不同,效自迥异。
2.刚柔不分,升降不别,气血不清,胶于血分,固于平熄,久治不愈
惠××,女,55岁。
手足乱动,挤眉弄眼,项背僵硬3个多月。医诊脑动脉硬化、小舞蹈病。先以西药治疗1个多月无明显效果,继又配合中药平肝熄风、养血活血熄风,针灸等治疗1个多月仍无明显改变。细审其证,发病伊始,先见左半身拘急不适,次日即出现不由自主的手足乱动,项背发僵,挤眉弄眼,心烦易怒,耳鸣耳聋,口苦咽干,失眠心悸,舌苔黄白,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少阳枢机不利,痰湿蕴结,郁而化风。治拟和解少阳,化痰熄风。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个,桂枝10克,茯苓10克,酒军4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
某医云: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仲景《伤寒论》方,其原用于“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今先生反用于脑动脉硬化、小舞蹈病者何也?答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者,为邪热内陷,弥漫全身,表里俱病,虚实互见证方也。今本病虽非伤寒误治之疾,而其病机却系邪热内郁,表里俱病,虚实互见,故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也。又问:余用熄风之药而风症不熄者何也?答曰:风症应熄风,此治法之常也。然风之起有种种,若血虚风动者必予养血熄风,若阴虚风动者必养阴平肝熄风方可,若痰火化风者必化痰熄风方可,若脾虚风动之慢脾风则必予健脾才能熄风,其如逐寒荡惊汤治风即此意耳。今本症之风既有痰,又有寒,故以桂枝配龙骨、牡蛎以治风也。本病者,郁证也,寒痰也,湿证也,郁证当舒,不可抑郁;寒证当温,不可过凉;湿证当燥,不可柔润,此即刚柔必分,升降必别,气血必分也。
服药7剂,手足乱动,挤眉弄眼等大见好转,继服30剂,诸证均失。后果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