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故事大道理】比赛是一场游戏

 长风石皮浪 2013-10-28

 

 

 

比赛是一场游戏

  我很早就明白:尽管我个子比较小,但我不应该关注自己的身高,不应该让它成为阻挡我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绊脚石。我没什么好证明的,就像我也不会向现在努力扳倒我、讨厌我的人证明什么一样。

  外公总是告诉我:“最好地利用你自己的优势。”我想也可以把这句话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听过我的音乐的人并不多,但他们总是不断告诉我:“伙计,你很不错。你应该去参加《美国偶像》。”

  斯特拉福德明星大赛是一个类似的比赛,只不过规模小一些:12到18岁的孩子都可以参加,要经过一系列的淘汰赛,报名费是两美元。我们的评委是本地的音乐人士,比如教会合唱团的指挥、高中音乐老师等。我们的主持人不是《美国偶像》的瑞恩·西斯莱斯特,而是组织过暑假音乐节的一个漂亮女生。大奖是一个麦克风,可以用它在自己电脑上录音,可以去当地一个录音棚录音几个小时。我觉得这个奖品很有趣,但我更喜欢在人们面前站起来,秀音乐,感受一下那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我曾经在比这儿的观众多得多的人面前打过篮球和曲棍球,所以对于表演,我并不紧张。

  但这是我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唱歌。管他呢,有什么好怕的呢?认识我的人并不多,所以,即便我唱得不怎么样,以后我可能再也不会遇上他们。尽管大家都知道我参加比赛只是为了好玩,但是我觉得妈妈比我更紧张。观众的热情给予我力量,那种感觉真的很棒。我把歌曲中的蓝调感觉自如地演绎出来,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伴随着那些女孩们的尖叫声,于是我学着迈克尔·乔丹举起手臂,用表示胜利的经典手势向他们致意。

  我一直杀进比赛的最后一轮,我是年龄最小的选手。决赛之夜,表演结束后,一位评委把比赛的前三名请上舞台。一位是漂亮的金发女生,受过正规声乐训练,唱得很动听;另一位是一位黑皮肤的美女,更加训练有素,唱得更动听;最后一个是我,一个穿着宽松牛仔裤的1 2岁男孩。最后,我得到了第三名……外公告诉我:“即使输了也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如果你能从中吸取教训,比起以前你依然在进步!”

  我们为你感到骄傲,”外婆说,“你是为了好玩才去参加的,的确很好玩,不是吗?”妈妈说:“你激动吗?…'有点。”我努力让自己听上去不那么沮丧。但看到他们兴奋的样子,无论输赢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所谓比赛不过是一场游戏。

麻婆豆腐

  阿贵前段时间炒股,被套了不少钱,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更舍不得花钱。老婆小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想办法安排阿贵出去旅游了一个星期。

  小荣知道阿贵在外面也舍不得花钱,于是在他回来那天,特意拉着他到饭店,说要给他接风。

  到了饭店,小荣拿着菜单让阿贵点菜,可阿贵连看都不看,脱口就说:“来份麻婆豆腐就行了!”

  小荣听了扑哧一笑,怎么回到家还这么抠门呀!

  可阿贵坚持就要一份麻婆豆腐,小荣也拗不过他,两个人就着这份豆腐吃了一顿饭。

  第二天,小荣打算在家里好好做一顿,给阿贵补一补。

  可一问阿贵想吃什么,阿贵连想都没想,又是一句“来份麻婆豆腐就行了”。

  小荣不禁一愣:“昨天刚吃过,怎么还吃啊,换个口味吧?”

  阿贵坚决地一摇头:“不行,就吃它!”小荣见状没敢再问,只得去超市买豆腐去了。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接下来的几天,阿贵每顿必吃麻婆豆腐,直到吃得嘴上冒泡,眼睛发红仍不罢休。小荣心里敲起了鼓:阿贵这么个吃法,该不会生病了吧?

  于是她便把这事告诉了周围的姐妹。众姐妹也摸不着头脑,有人提醒:“现在中年男人工作压力大,很脆弱,阿贵炒股被套进了,压力肯定很大,千万别出什么意外呀,还是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吧!”

  一位知心大姐见小荣不说话,知道她是担心阿贵舍不得花钱看医生,于是便出主意道:“我认识一位老中医,医术可神了,你不如把他请来给阿贵把把脉,看毛病到底出在哪里!有病治病,没病防病!这家没了男人,那可就塌了天了……”

  这天,老中医真的来了。阿贵见家里冷不丁来位大夫,吓了一大跳,一听说是要给自己把脉,更加摸不着头脑了:“我好好的把什么脉?前段时间旅游,海拔两千多米的云龙山我都爬上了!能有什么病?”小荣一急,说出心里的担忧来。阿贵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解释了其中的缘故。

  原来,阿贵到云龙山,在饭店吃了一顿饭。没想到,点了个看上去最便宜的麻婆豆腐,最后竟然收了他60元。

  阿贵对这盘豆腐一直耿耿于怀,觉得亏大了。

  回来的路上,他想起自己炒股的时候,每逢股价降低,就会再补进一些股票,把相同股票的平均进价拉低。于是,他回家后,就连吃了几顿便宜的麻婆豆腐,希望把麻婆豆腐的平均价格也拉下来……

  听完阿贵这番述说,老中医大笑离去。小荣更是哭笑不得,心想:幸亏没让阿贵知道,老中医是自己花200元的礼物请来的,不然还不得去看几次诊费便宜的医生啊?

狐母智救爱女
  茅台山下有一村落叫黄泥湾,村头有一猎户姓黄,夫妻二人只有一爱女凤儿,刚出嫁不久。

  这天,黄老汉磨起刀来,边磨边斜眼看看那只白狐。在老汉看来,这哪是一只狐狸啊,分明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子!

  可怜笼中那只小狐狸,被刺耳的磨刀声吓得疯狂地撞着铁笼,不时发出凄凉的鸣叫,带血的泪水滚出眼角。

  话说三天前,一位富商来到黄老汉家看货,一眼就相中了这身亮如白缎的狐皮,出五百两纹银。老汉喜出望外,心中嘀咕,自己活大半辈子了,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呢。小白狐眼看要活不过今天了。

  这时,只听“咚咚”有人敲门。

  “俺爹呀,您快救救俺吧!”大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披头散发的年轻女子。

  黄老汉吃了一惊:“乖女儿你咋弄成这个样子啊!”

  老汉心疼地走上前去,见女儿右眼乌青,左腿还一瘸一拐,显然是被人打的。

  “傻闺女,谁欺负你了?”

  “谁?你快说啊!”老太婆也走上前哭着问道。

  “还有谁?不就是你那臭女婿。他喝醉了,我劝他两句,他就对我拳打脚踢。不是我硬逃了出来,他非要了我的小命不可。爹娘啊,快给女儿出出这口恶气吧!”

  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是他们的心头肉啊,不,应该说是他们的命根子!一听这话,黄老汉的肺都要气炸了:“走,乖女儿,咱找他个龟孙算账去!”说着拉住女儿就走。刚出院门,他又折身回来了,还不忘交代老婆一句:“你千万看好家,别让那狐儿撞坏了笼子跑了,出了事我可不饶你!”

  “走吧,快走吧。我就坐在这儿看着,看它咋跑!”老太婆不耐烦地回答。

  没多大会儿,也就是一炷香的工夫,黄老汉就气呼呼地回来了。老太婆一看吓愣了:老头子的腿也瘸了,一只眼也是又红又肿的。没等老婆问话,黄老头先咆哮起来:“这臭女婿不识抬举,我还没说上两句哩,他抓起我就打,还把咱闺女关进一间屋子,说是非要吃了咱闺女的肉不可。去,快去,我先找人救咱闺女,你再找几个年轻人带着家伙把咱的嫁妆拉回来。不跟他个龟儿子过了!”

  “就是,不过了!”老太婆也受不了这口气,把门一甩,找人去了。

  这老两口刚走,一大一小两只白狐悄悄溜进了黄老汉的小院。它们短暂地与笼中的狐儿交流一下眼色,马上开始行动了,对着笼子又是抓又是挠又是用牙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两只白狐又是累又是急,不一会儿就汗水如注。那只老白狐被硌掉了两颗牙齿,鲜血从嘴角流了出来。那年幼的白狐把年老的白狐拉下来,继续撕咬那笼子上的铁丝。过了一阵子,铁丝终于被咬断了。

  三只白狐低声呜咽着,紧紧地拥成一团,接着又马上分开,开始逃命。

  “娘的,那个该杀的老狐狸精,咱可是被它骗苦了。它这招使的是调虎离山计呀!”门外老两口骂着从女儿家回来了。

  原来,黄老汉气愤愤地到女儿家一看,小两口正亲亲热热地说话哩。女儿好端端地一个人儿,不但腿没事,眼还是那样水灵灵的呢。正狐疑时,老太婆领着几个年轻人吆喝着来拉什么嫁妆。弄得小两口莫名其妙。

  老太婆一看也奇怪了,刚刚还看到老头子被女婿打得鼻青脸肿腿还瘸呢,这一转眼咋又好端端的呢?

  “上当了,上老狐狸的当了!它是先变成咱闺女把我骗走,接着又变成我骗走了你啊!”老两口好言好语遣散众人,马上往家赶。没料想正赶上三只狐狸从门里出来。

  “坏了,千万不能让小白狐跑了啊,不光是五百两银子要打水漂,咱还使了人家百两定金哩,罚不起啊!”黄老汉气得直跺脚。可他两手空空,只有撒腿去追。两只脚的人赶四只脚的狐狸不是件容易的事。眨眼之间一老一小两只狐儿跑进深山里了。喜的是来帮忙的那只年轻狐狸也许被吓得迷失了方向,竟向村里跑去。更可喜的是它跑起来肚子一颠一颠的,显然怕惊坏了肚中的胎儿,不忍拼命地跑。黄老汉心中叫好:丢了个小白狐,却抓个更大更漂亮的,说不定再下个崽儿又不知值多少银子呢!黄老汉心中想着,脚下更来了力气,使出猎人的拿手本领,直追下去。

  那怀了崽的白狐悲鸣着眼看就要成为老汉的囊中之物,它情急生智,从一户人家的大门下钻进院里去了。

  “好啊,看你个龟儿子还往哪儿跑!”老汉长舒一口气。

  “秋生,快开门,快开门!”黄老汉喘着粗气擂门叫道。

  “大叔,您有急事?”见老汉汗流浃背的样子,年轻人忙问道。

  “还记得我捕获的那只白狐吗?”

  “咋了?”

  “跑了!”老汉跳进院里,边掩上门边说,“让那狡猾的老狐狸救走了!”

  秋生当然知道捕白狐的事了。那天,秋生上山打柴,走到半山腰见黄老汉背着猎枪肩挑一老一小两只白狐高高兴兴地下山来。秋生看得仔细便与老汉打起招呼:“大叔,你看这只老狐狸流泪了,哭得多痛啊!”老狐被打瞎了一只眼,后腿也断了一只,见了秋生,它拼命地抬起头,呜呜地叫着,似在哀求秋生想法救它一命。

  秋生一如看到垂死老狐的挣扎,动了恻隐之心。

  “大叔,这狐狸伤得不轻,皮毛都烂了,不值什么钱了,这小狐狸呢又这么小。您老就行个善,送给我吧。我给您砍两个月的柴烧还不行吗?”

  “呵呵,今天大叔我运气好,狐狸们正玩得高兴呢,被我冷不防放了一枪。结果打伤了老狐狸,吓傻了小狐狸。只可惜跑了一只。看你孩子心眼善良,老狐狸可以给你。但是,这小白狐毛色好,我养些时日,再出手,我要换银两花哩,可不能给你呀!”

  就这样,秋生换下了这只受了重伤的老狐狸。给它敷药调养了数天,又把它放归山林了……

  “唔,你留下的那只小白狐竟然跑了?”秋生不知咋的心中竟然有种抑制不住的喜悦,不过,他可没有表露在脸面上,嘴上却说道,“真太可惜了!”

  “那老狐狸真太狡猾了,为了救女儿竟然幻化成人形,它先是变成俺闺女把我诳走,接着又变成我,骗俺老伴出了院门……”老汉气愤愤地把前后经过说了一遍。

  “不过,那只怀了崽的白狐狸让我追到你家来了。今儿个我非抓住它出这口恶气不可!”

  “什么?这不可能吧,我刚刚还在劈柴,哪见狐狸的影子?”

  “唉,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说瞎话?”

  “那你去俺屋里找找吧——”

  “哎呀,秋生快来,我肚子疼得要命。是不是要生了呀?”

  黄老汉正要迈步进屋,听了这话吃了一惊,急忙退了回来。人家要生孩子,当大叔的能硬闯进去?

  “来了,来了。”秋生脸色煞白,急忙跑进屋内。进了里屋,见妻子脸色蜡黄,大汗淋漓,抖如筛糠。

  “怎么了,媚儿?”

  “扑通——”妻子媚儿跪在地上,泪流满面,低声说道,“夫君,救命啊——”

  原来,她就是黄老汉要捉的那只怀了孕的小白狐。

个中心一个月前,它与妹子凤儿及母亲在山中嬉戏,不料被猎户黄老汉偷袭,自己所幸得以逃脱。多亏秋生救了母亲一命,母女才得以团圆。为感谢秋生的救命之恩,狐母让大女儿媚儿幻化成人形,嫁于秋生为妻,打算与秋生恩恩爱爱,白首到老。

  狐母得知黄老汉要杀小女凤儿取其狐皮,心急如焚,连夜找到大女儿媚儿,设下救小女的计策。谁料媚儿已怀孕在身行动迟缓,差一点被黄猎户抓个正着。

  “夫君,原谅我是一只白狐吧。可俺是真心实意来报答您的恩情才到这里的呀!看在咱夫妻的情分上,救我一命吧。快点想法让老猎户出咱的院子吧。不然,我一见到他就会现出原形,那该如何是好啊!”

  “怎么,你真——真是——”秋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眼前这位美丽善良的妻子怎么是个狐狸精呢?

  “不,不管你是人还是狐,你都是我深爱的妻子。”秋生两眼含泪走出内室,来到屋外:“大叔,您请回吧,我妻就要临产。实在没办法,让您老人家失望了。”秋生深深一礼。

  “大侄子呀,我——”黄老汉眼看到手的银子飞了心有不甘。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正要走,忽听到门外有动静,从门下边往外一看,正与往里瞅的老狐狸四眼相对。黄老汉大怒,把门拉开,那狐狸往前一倒,栽了嘴啃泥。恼羞成怒的黄老汉抓起一边的木棒砸下去,狐狸的头被砸个稀烂。

  “秋生,快点灯来!”灯光一照,黄老汉竟大哭起来:这砸的哪是什么狐狸精?正是自己的老婆呀。原来,老婆见老头子一直不回家,一路问下去便寻到秋生家,见人家关着门,又没听见什么声音,不想惊动主人,就从门下面看个究竟,没承想一命呜呼了!

  这样,黄老汉因人命官司被抓进了大牢。县太爷一问,方知是黄老汉财迷心窍,错把老婆当成狐狸精打死了。朱笔一挥,将黄老汉打进死牢。

  黄老汉一生劳碌,没想到竟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他哭啊,恨啊!可是谁又能救得了他呢?

  “黄老头,黄老头……”这天深夜,恍惚中老汉听到有人喊他。他有气无力地睁开双眼,不由火冒三丈,铁窗外那老狐正转动着眼珠耻笑他呢。“狐妖,害死我了!变成厉鬼,我也要杀了你!”

  “嘻嘻,说啥子大话,你就要上西天喽,还是省点力气,想法子保命吧。”

  “保命?老子还能保啥命?”老汉不解。

  “告诉你吧,你老婆没死,在茅台山腰洞中呢。俺们狐狸可不像你们人类,见钱眼开,为达目的,不计后果,到头来害的还是自己!”说完,那狐儿一颠一颠地跑了。

  天明,就要斩首示众,黄老汉不知狐精说的是真是假,权当作救命稻草试一试。他大声喊起冤枉来,说他没有杀人。

  县太爷只好坐堂再审。听老汉这般如此一说,县太爷立马派衙役去那洞中看个仔细。果然,那老婆子正在那儿呼呼睡大觉呢。问她咋回事,她稀里糊涂地也弄不明白。

  那么,已埋入坟墓中的老太婆又是何人?仵作扒开墓穴一看,哪有什么尸体?一具枯木而已。

绝对好人

  他是20世纪50年代名牌大学的学生,他的同学中,有国际知名度很高的科学家,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据他的导师说,当年他的天资,不在那些同学之下。

  导师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国外请回来的专家,个性鲜明,喜欢他这个学生,别无理由,只因他的天赋。导师讲课,助教还没全弄明白,还想请教一下导师,导师手一挥说:去问某某学生!就是他。

  那时台海两岸局势紧张,国际势力掺和其中,大家都很警惕。有一天,他被秘密召见,问他是否敬重他的导师,他拼命点头;问他是否愿意护佑他的导师,他亦拼命点头。

  然后他就有了“神圣”使命:留意他导师的一举一动,与周边人物的联络轨迹,搜集导师对各种新闻、世界局势的点滴看法,及时向上级汇报。

  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表面上他与所有学生一样,照常上课、学习。

  他不是没有犹豫、困惑,但那时相信组织就是相信国家,况且,政治局势复杂诡谲,领导说了,你是一个进步青年,你所做的,都是为了保护你的导师,忠于国家。

  这个工作对他来说是如此致命,他无法一心二用,整天整夜心事重重。他的天才就此被毁掉了,天才都是脆弱的。

  更惨的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都为社会变革欢欣鼓舞时,他曾经的特殊身份被暴露,由此人人对他侧目:原来他是爪……

  他离开了熟悉的学术环境,默默从事一份糊口的工作。他沉默、脆弱、易感,身体也日益衰败,似乎一折就要断了。

  拨通他的电话时,我刚刚说清来意,他就放声大哭。

  我对他说:你是好人。

  如果是很坏的人,大可以利用那个特殊身份整人、害人,换取自己的晋升资本,当时别人在明处,你在暗处,很方便啊。

  如果是次坏的聪明入,可以完成任务全身而退,兑现当时领导给的许诺,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第一种真正险恶的人应该不是太多,第二种懂得聪明地保全自身的人比较多,像他那样的还真是绝无仅有。绝对好人。

高跟鞋

  我在小时候发过的誓,若还记得,基本全被岁月打破。

  五岁时,我在电视机前揉着疲惫的双眼,深情地说,我一辈子都会爱米老鼠。很不幸,七岁那年我爱上了史努比。十岁时,我不耐烦地坐在试衣间门口鄙夷地看着镜子前的妈妈,说我这一辈子不会迷恋皮包。很不幸,18岁开始,我就变成了包的奴婢,为它们忍饥挨饿,痛心疾首。12岁那年,我的身高如脱缰野马般飞长,我认定自己此生与高跟鞋无缘。我开始抗拒一切对高跟鞋的赞美,甚至抗拒穿高跟鞋的女生。

  我讨厌高跟鞋带来的盛气凌人,让女孩们变得像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里世故和忙碌的女人。我以为一双舒适的平底鞋才能让我走遍世界,才能让我成为真的自己,肆意的、散漫的、没有戒心的,我相信世界上所有钟爱平底鞋的女孩都有一颗柔软的小心脏,对自己和别人都是宽容和自然的。

  直到有一天,我一觉醒来,突然对我妈说,我想要一双高跟鞋。好像是18岁生日之后的几天,这股冲动来得莫名其妙,就像深夜来临的那种饥饿感,突兀且源头不明。

  于是我拥有了第一双高跟鞋,手工制作,只有三厘米的跟,银色,小牛皮,最前面是两枚蝴蝶结。我把脚伸到里面,像灰姑娘试自己丢失的舞鞋般小心和激动,瞬间脑袋后面的那根线被空中无影手拎了起来,我带着小小的惊慌,抬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于是我和高跟鞋的故事从此刻开始。

  19岁的生日之后,我穿着这双战靴和刚认识的一个男生约会。由于高跟鞋的使用率极低,所以我在他身边走得步履维艰。可是上半身还故作泰然自若,我当时心里那个恨啊,如果穿双平底鞋现在笑容就不会如此尴尬了。我就这样一路磕磕绊绊走到地下停车场,看着面前那个旋转的斜坡,就差没腿软瘫倒在地。这个时候,他突然伸出胳膊,微笑着说,你平时不常穿高跟鞋吧,如果你走不稳,可以勾着我的胳膊。我抬头看他,愣了两秒,两人一起笑出来。后来他成了我的男朋友,送给我除了第一双高跟鞋之后的所有高跟鞋。他喜欢我穿高跟鞋的样子,总能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送我高跟鞋。

  我对高跟鞋的驾驭也越来越熟练,我穿着它去约会,去上课,去面试,无论我去哪里,我的旅行箱里都有一双高跟鞋。高跟鞋是有魔咒的,它能给人带来一种特有的杀气和自信。小时候躺在床上一边吃豆沙糕一边看书,只要听到门口“嗒嗒嗒”的高跟鞋声,就会“嗖”地爬起来,抖落掉在床上的渣渣,装作一本正经坐在桌边写作业,与此同时,我妈开门进来,我在夕阳中窃喜,一切都完美极了。现在,我也是一个会发出“嗒嗒嗒”声音的女生,其实每个人的“嗒嗒嗒”都不一样,就像每个人的杀气都是不同的。

  我从开始穿着高跟鞋要勾着他的肩膀走路,到后来可以穿着高跟鞋和他在深夜的大街并肩而行,再到后来可以穿着高跟鞋和他吵架之后赛跑,最后我红着眼睛站在他面前,好像因为穿着他送的高跟鞋,所以除了他周遭的轨迹,我哪儿也去不了。有时候吵得很凶,我心里都会重复幻想一个画面,把鞋脱了狠狠砸在他身上,大喊着,去你的紧箍咒。可是仅限于想想,我从来不合得把他送的高跟鞋还给他,在我心里,鱼嘴的,细跟的,有鞋带的,任何一款高跟鞋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所以哪双我都合不得扔回去。于是我们的战争的终止往往是短暂幻想后的紧紧相拥。

  又是无数次争吵中的一次,我们说尽了伤害彼此的话,头顶冒烟地朝两个方向走开。走着走着,我的脚突然一歪,鞋跟摇摇欲坠,我无望地转身看向身后,他由于健步如飞,早已消失于人海,人来人往的路口只有我一人因为高跟鞋困住了,我想到电影《爱的捆绑》里全身被绑满绳子的女孩,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我又开始后悔第一次见他,如果穿平底鞋就好了,不会有机会相爱,也不会争吵,更不会恨,不会被一双最新款裸色带防水台的高跟鞋困在马路中间。我们的爱情,就像是踩着高跟鞋走路。看上去很美,代价是束缚,是危险,是迷失。

  最终还是因为走得太急,崩溃了。那次我扭了脚,之后一段时间与高跟鞋无缘,把曾经收藏的平底鞋一一拿了出来。偶尔还会撇见那双带给我刻骨铭心爱情的高跟鞋,忍不住尴尬一笑,想对它说些什么,最后作罢,反正它也听不懂。没有高跟鞋的日子就代表着没有洋装,没有一丝不苟的发型,没有战斗力。我们为了离开彼此,开始分开旅行。我背着大包,穿着帆布鞋头发乱糟糟地从火车车厢里醒来,还会有丝毫错觉,是不是睡在五星级酒店里,行李箱里还放着一双高跟鞋,有一场浮夸的夜宴等着我。我是高跟鞋里的妖而他是拎着我脑后细线的人。迷迷糊糊揉眼睛,打牌的声音此起彼伏,浓重的泡面味扑鼻而来,我拿出手机,拨了他的号码。信号若隐若现,所有的爱恨被飞驰而过的火车撕成碎片。我们什么都没听见,或者其实彼此压根儿什么都没有说。

  故事最后我们分开了,但是我依旧感谢他教给我关于高跟鞋爱情中的一切。后来收拾鞋柜,发现他送的高跟鞋的鞋盒底部还留给我一个彩蛋。上面写着一行字:亲爱的,平底鞋是可以带你走遍世界,但是让你征服世界的一定是一双高跟鞋。看着看着,一个个钢笔留下的字都融化开了,而20岁的我却再也不能像五岁那样说出爱一个人一辈子的誓言了。

古代妈妈的一封信

  古人写信很有意思。

  这是古代妈妈写的一封信,母亲写给儿子的。也算不得信,了了几十字,只当是一简短的手函。简短,字微,充分发挥了中国汉字的蕴藉和古典,有妙趣。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

  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写信的母亲叫郑淑云。是明代女作家。我没有读过她的作品。单从这一短笺,倒也叫我生出三分钦佩。

  信里,郑妈妈是这样讲的:

  人的这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顿,千古有之,孩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种困顿,拥有卓越的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

  第二种困顿,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上值得交的好朋友。

  第三种困顿,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最后,这位妈妈抚慰儿子,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孩子你要多读书以自励,不要放纵自己呀!

  这样的妈妈,真强大。她的爱,不狭隘,不灰暗,是一个经过风雨历练的女人在看过人生百态后,饱含仁慈宽厚的生命之爱。她爱孩子,爱生命,更能用她的爱,给孩子一个有力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