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好学观

 nizijun 2013-10-28
 
 
 
 孔子的好学观

     作者: 刘伟见 

  孔子在世的时候,对别人给他的赞誉都推掉,如“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唯独对于学习,孔子不但当仁不让,而且经常自我肯定。他甚至认为很少有像自己这样“好学”的人。他对诸弟子的肯定,好学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好学在孔子那里简直是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好学,所以快乐得忘记了忧愁,甚至忘记了衰老。那么,在孔子看来,怎么做才算得上好学呢?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果决,说话谨慎,就教于有德之人,使之时时匡正自己,此谓好学。这句话蕴含着孔子独特的好学观,也是后世儒家好学的衡量标准,对于今天我们提倡学习型社会建设,很有参考意义。

  在孔子看来,一个好学的人首先要将学习与物欲脱开。一个求学者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适,一定谈不上好学。同样,好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锦衣玉食,心灵之养甚于居养之安。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有道”之人,名闻利养并非先务。这不是排斥物质,而是强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附带上物质目的。这一思想影响中国深远,很多出自寒门素族的士子以此自勉。

  事实上,学习一旦被赋予过多的诉求就会走样。历史上曾经记载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可见其学习的纯粹性。所以,学习要到“好学”的程度,其目的一定是学习本身,而非其他外在。由此观之,民间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车如簇”,实际是社会底层对于读书与富贵的一种想象关联。《王阳明全集》里讲到一个人读书很痛苦,问王阳明为什么那么爱读书?王阳明说你读书时总想快速求功名,欲望形成你读书时的心理压迫,当然快乐不起来。所以,读书之乐在于不要将读书之外的目的、欲望,包括物质性诉求关联起来,这是形成好学习惯的前提,也是好学的一种基本态度。

  在端正好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好学的人还要“敏于事慎于言”。即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要在事上敏感果决,在言上谨慎平实。将事与言的表现纳入衡量好学者的范畴是孔子好学观的一大特色,也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

  我们习惯将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看成两个环节。在孔子看来,这恰恰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一般而言,学习者往往容易从书到书,对待事情并不积极,甚至认为事情与学习无关,是学习之外或者学成之后的事,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认为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能力的锻造,要从对待事情上勘磨检验。所谓“敏于事”是指对待事情果决明快。现在社会的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学习与实践脱离,办事能力极低。古人认为,学习的效果与功夫反映在事情的应对与办理上。《易经》云:“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就是指要抓住事情办理的尺度与火候,不要等,马上办。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敏于事的人也是一个有效率的人。

  同时,孔子认为,一个好学者要慎于言。儒家认为,人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未必。同时说比较容易泛泛,所以言语上谨慎一些,就不会把话说大了。朱熹说,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即话容易说冒,做事难于做到位。而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常常需要考虑到事难行,故需敏;言易出,故需谨。慎于言,就不会不懂装懂,也不会固步自封。如果语言上自满,容易自己形成暗示,不会与时俱进。从而难以把学习当成日常的功夫。儒家主张“尊德性而道问学”,意即德性再高也要在日常中不舍问学。慎于言,要求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要随时保持谦虚。宋人有句云,“辩道不如平气”,即与其口沫横飞争高下,不如心平气和,慎言敏行。二者可鉴修为之高下。

  所以,学习一定与实践结合,要防止唯实践而功利;如求学只为事功,就很容易抛弃和忽略学习,一味在事功上求成。孔子说敏于事,是指对事的反应要敏捷而非事功要强大。同时,也要防止唯口头而轻实践。孔子说慎于言,则指不能以言带行,言甚于行。

  孔子认为,一个好学的人能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只是解决了求学的存心问题与用功的方向。问题是,即使是一个人懂得了要超越功利,敏行慎言,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参照指导,也可能会出现大的偏差。所以需要“就有道而正焉”即要善于向有道之人学习,以之为准,校正自己。

  《论语》用字,非常简练精当。“就有道而正焉”,所谓的“有道”,是指有道德或道艺之人。孔子此处不用“师”来代称,就是强调好学之人可以更广泛地向有成就的人学习,而不完全限于具体的老师。人生需要明师,仅仅好学,无可参照,无明师校正,也不能真正称得上是好学。将有老师的存在作为好学的衡量标准,也许更细微地触到了好学的本质。因为一般的学习,可能自学无碍,但“好”学,即带有习惯性、持久性的学习爱好,没有明师,就可能会走偏。

  明师以何为准?“有道”是关键。所以找对老师,跟对老师,对好学者来说很是关键。俗云:“明师出高徒。”无论想学什么,老师的高度会影响你到达的高度。问题在于“有道”怎么衡量?一是公共评价,即别人对他的公论,二是自己学习过程中会有认知。所以要深入感知到老师的水平,亲聆面授很关键。“就”字强调的就是靠近。近距离的学习带来的学习收益会更大。所谓私淑不如面授。

  “正”字强调的好的老师是一个好的参照体系,能够使你时时纠偏。有明师可以使人性适当跳脱个人主观世界的局限。同时明师的“正”强调了老师的纠偏作用。

  纠偏必须要先有储备,而不是完全没有基础。所以朱熹说,“须有根本,方可就正于有道”。这说明功夫还得自己下。老师只是给你纠偏,不能代替你自我修炼。元好问有诗“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说明的是最终要在自己心底上下真功夫。

  总体而言,孔子的好学观是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好学的衡量的体系。这对时下孤立的、隔断的学习观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