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富春山居图
2013-10-28 | 阅:  转:  |  分享 
  
《富春山居图》纸本,水墨。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至正十年,黄公望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
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其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
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1
652年,收藏人将此损卷烧焦部分细心揭下,重新接拼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后拼接而成的,真乃天神
相佑。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做《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
来放在画首,这便是后来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值此,原《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剩山图》和《富春图》无用师卷长短两部分,
身首各异。前半卷《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
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音乐行云流水2010.3.28剩山图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