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的吃,我想我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那些“好吃”、“美味”的词是无法表达我的感受的,这篇博文的图片会非常多,关于“味”你有空到贵州这片美丽多民族的土地上来走走。
贵州菜又称黔菜,由贵阳菜、黔北菜和少数民族菜等数种风味组成。大约在明朝初期,贵州菜已经趋于成熟,许多菜式都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贵州菜肴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
酸汤鱼。制作时先将西红柿、生姜等放入米汤中,存于瓦缸发酵,再加入多种中草药及花椒、葱、香椿等与鱼煮之,汤鲜肉嫩,酸辣可口,食之胃口大开。第一天到漂阳哥哥家,小花就有做酸汤鱼,这里甚至有这样“做不了酸汤嫁不了人”的俗话,那小花做的非常好吃,她一定嫁个好夫君。
 安顺的"果卷"。这和“丝娃娃”是不一样的,这是有劲道的米皮再加上各种蔬菜,里面有玉米、豆芽、有的里面夹有鱼腥草,一口一个,我只在安顺吃到过这种。
贵州的米粉。份量够足,这里的米粉比我们湖北好吃太多,吃起来有劲道但是咬一口又是绵的口感,在西江的几天,我们天天早上都去菜场那边吃牛肉米粉,并且要赶早,不然很可能连汤都没有了。
贵州的米粉。这碗是细粉,上面那张图是宽粉,我们按照湖北的习惯点“细粉”,小花花告诉我们宽粉才是最好吃的,第二天点宽粉,果然比细的好吃。
 贵州的火锅,够份量的腊肉,颜色红得好看,辣的到位。我和小W还是十分能入乡随俗的,我在家里吃的菜都是很少放辣椒,这次出来也能吃辣也能十分惬意,这要得功于湖北菜馆的菜是偏湖南、四川口味。
 安顺凉拌粉,那时太专心专意吃猪脚,这碗粉我们都吃不下去了,最后漂阳哥哥英勇地解决了。之前尝了一筷子,口感是很辣的凉粉,粉的质量出众,是我们湖北吃不到。
 安顺夜市上的一道菜,我忘了叫什么。是把很多菜放进平底锅里煎,吃得非常满足,还有臭豆腐,贵州的豆腐是十分有名的,有那好水衬着,还怕磨不出好口质的豆腐。
 豆腐来了,这是我们在贵阳吃的早餐,我一下忘记了当地叫的名字,知道的同学们请告诉我(注:博友提醒我这是“豆花粉”THS)。上面是嫩豆腐,下面是米粉,旁边是“沾水”,吃的时间将面捞到沾水中吃,吃完面后,再吃豆腐和喝汤,安逸!!!!
 还是豆腐,当地叫“米豆腐”。当地人都是吃咸豆腐,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然后大火熬制,做成“豆腐”。吃时切片放入盘内,再将切好的大头菜、盐菜、酥黄豆、酥花生、葱花放于米豆腐上,用小碗放入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姜汁、蒜水等调料兑成汁,浇淋于米豆腐上即可食用。我和小W不知道,我们点的是甜豆腐,我的是加玫瑰糖的豆腐,我们湖北的豆腐全是加糖喝的,是作为早餐的配角。在这里吃的豆腐,我们是晚上吃夜消时东风哥哥带我们去吃的。

再来豆腐。这是“炸豆腐”,外面焦里面软,当地人是“沾水吃”吃的。这是东风哥哥为了让我们尝到,特地去买过来给我们的,写到这里突然非常想念他了,你是不是还在加班呢:)

没有豆腐了,上一碗凯里有名的“沙锅汤”,我们,准确说是小花花在凯里火车站向东走100米内找到的,她找美食可有一套应该说是顺着味道和询问找到的。我们吃完这碗“沙锅汤”就分手了,当时的心情是非常舍不得,我和小W分别拥抱了小花花,他们要回贵阳,我们要去凤凰。
 我上图并没有什么顺序,这就是安顺有名的“猪脚”我和小W都非常喜欢吃,吃了可以补充胶原蛋白,而且又美味,怕吃这一道菜的MM可没有口福了。左上角那碗就是我在青岩古镇日志中提到的“高巴稀饭”,非常香和好吃,去了不要忘了来一碗。
 写到这里我的肚子也饿了,这就是我们每天晚上喝小酒、玩黑白配的地方。
来!燃起,江湖儿女,小花花,我想你.......
以上图片均由小微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