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有效英语教学的探讨

 世外桃源719 2013-10-29
摘 要: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主要英语语言教学观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针对有效英语教学做出了深入的阐述,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有效英语教学;语言教学观;教学方法
  有效英语教学需要任教老师确立合理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全面的采取教和学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教导。有效英语教学观念的前提是必须树立立体教学观,合理的教学目的是有效英语教学所必要的基础条件,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融合教与学的实现有效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外语教学流行教学观念
  (一)知识观
  语言就是一门实际性质的知识,老师在教授时需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了解,将语言内部存在的各种联系以及规律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解释和说明,也体现出了对语法的重视讲解。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当中,针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可能会花大部分的时间介绍语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时也是将很多的时间用在语法的概念和规则的记忆中。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认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进行死记硬背。[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
  (二)技能观
  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将其看成是一种技巧的获得。大部分教师认为英语学科的学习,主要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利用有效的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却只是一味的像机器一样在流水线平台进行操作,所要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熟悉句型,英语教学当中的“技能观”认为,语言的学习只要逐渐形成了语言习惯就算学会了,但是针对语言的社会性却给予忽视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
  (三)社会规约观
  社会约束观主要强调语言就是人们日常生活或者实践运用中的交流工具,是一种载体的存在形式,所起到的具体作用是建立以及维持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对于语言的学习不仅需要全面的掌握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把握其在使用当中的规则。针对这一观点,外语的学习主要是依靠和外界的接触,仔细的观察和领悟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群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日常实际交往,英语交际教学其实就是着中国外语教学观的具体应用。
  针对上文所阐述的三种语言观念,分别有力的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虽然其中存在一定的道理,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烙印。但是,尽管如此,却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我们在学习或者教学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形成一种全面的英语语言观,这就是我讲的立体英语教学观,将知识性和技巧性以及社会交际性相互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学。
  二、树立立体的语言教学观
  外在教学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教学过程,其中牵涉到许许多多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然而确有部分人将此问题简单化,这种简单化的部分对于语言的不同看法和理解就产生了对于语言教学的心法,对于其他教学手段的具体实施就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学在教授的过程中就将学生的差异性得以体现,运用多种措施,再次的还有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样也可以看出对于英语教学也具有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体现了其多样性的特点。所以说,英语放在现代社会中教学并不是单一平面的,而是具有立体感和复杂性的。因此,英语教学的挂念性前提是正确的树立立体英语教学观。
  对此,我们首先需要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传统英语教学都是在语言知识教学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厌其烦的重复讲解,对于基本功的重要性往往却给予忽略,这问题指导现在我们依然需要用心面对。但是,我们从教学路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就可以将语言知识看成是教学手段,语言目的就转变成了语言技能。教师在语言知识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语言技能需要全面进行有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为语言的发展做出前提服务,将所学习的语言知识进行全面有效的转化成语言技能,其关键就是着重突出在实践中的使用。
  其次,我们需要将英语教学中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不管是母语还是外来语言,都是在实践交流过程当中学习而来的,英语的学习难度主要是学生需要培养自己学习习惯和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包括循环记忆和情景想象以及联想性说和写等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复习预习和上课集中注意力以及个人的思维活动,都需要和整个教学过程同步。
  再次,对于学习者的智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开发我们都需要进行全面的重视。其中智力因素包括想象力和思维力以及记忆力等;然而,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和性格以及动机等。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学习能力等全方位的发展是需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作为基础。
  三、确立合理的英语教学目的
  目前,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教学目标依旧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有效的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处理,才可以真正的明确教学目的。对此,笔者经过分析总结出两方面问题:
  (一)教学目的内涵不清晰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目的的内涵理解的不是很清楚,只是简单的将教学目的进行窄化成为教学目标,或者是将教学目的进行抽象化成为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教学目的概念应当比教学目标概念更进一步,是教学目的得以确定的最基本依据。例如,完美能够将教学目的概括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综合素质。但是,如果教师在每一堂课教学目的的设计上都进行这样的囊括概述,就会显得太抽象以及太笼统没有一个具体化的完整体系,对于英语教学的实际操作是非常的不利,由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具体化的叙述。所以,教师就需要分别从教学概念的上位和下位,即教学目标概念和比教学目标概念更进一步的概念,这样才能够更加充分的理解英语教学目的概念体系,对于英语教学目的也更加能够理性的设计和加以全面的把握。
  (二)教与学的目的不一致性
  教师教的目的与学生学的目的的不一致性。英语教师教英语的目的与学生学英语的目的未必完全一致。这种情况可能是教师教的目的大于学生学的目的,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目的确定方面缺乏交流沟通。教师没有把所设计的教的目的向学生表述清楚,学生也没有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的目的向教师表明。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师。
  四、有效的将教学进行相融合
       克拉申认为,学习语言的途径有两种,分别是习得和学得。语言习得是在潜意识的情形下,自然地获得言语技能和语言知识,这是学习者在交际情形中通过语言的反复刺激对语言的自然掌握。儿童在一开始学习母语时靠的主要是这种学习方式。在习得二语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可理解性输入,即给学生可理解的“i+1”的输入量,i(input)指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材料量,1 是一个不定数,指稍多于学生能接受的数量的量。学生能否理解是把握材料内容深浅的一个尺度。为了便于习得,应在外语教学中设计比较真实的交际任务,减少机械操练与控制操练,促进外语的习得。学得则是在有意识、有目的状态下有计划地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语言的意义和语言使用上,而不是过分强调语言规则,应让学生多设计比较真实的互动活动。克拉申认为,习得引导学生讲话并决定他们讲话的流利程度,而语言的学习只在其中起监测作用。学习的知识可以对学生习得的话语起到修正、监测作用,但是监测不会对习得直接产生作用。克拉申的习得观尽管有其片面性,但对于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却很有启发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讲授得太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太少,导致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较弱。然而,我国的英语学习基本上是从学龄儿童开始,有的地区是从中学开始,如果只是采取类似母语学习的习得做法也会造成英语学习的非计划性、非指导性以及低效性。语言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里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更多关注的是英语语言的形式。语言学习主要是从语言要素开始,由浅入深。先学单个音素的发音,从音素到音节,从单词到句子,从语法规则到句型练习,从语言理论到语言实践,在循序渐近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各种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企图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成熟的目标语言,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会导致学习者语言学习的障碍。在英语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一开始对语言掌握和使用得不稳定、不准确。从不稳定到稳定,从不成熟到成熟,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达到成熟目标语言掌握和使用的一种过渡性环节,这一环节是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无法逾越的过程。这就启发我们,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努力应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这会使学生英语学习逐渐达到一种成熟状态。一个不善于运用所学英语的学生,其中介语言阶段比一个善于运用所学英语的学生的中介语言阶段要长得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把习得与学得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既体现出以学生自主操练为主的习得优势,又能体现以教师指导为主的学得优势。
  五、推动英语课堂学习,促进有效英语教学
  首先,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事实上。课堂上大部分学习内容学生是能够自己解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究,使学生自己表达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个班级学生很多,注意力水平、已有知识状况必然参差不齐,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满堂灌”进行教学,其低效是可以预见的。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有效教学重点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志,而非教师教给学生什么具体的知识。有效教学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为基本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效率的不断提高,其结果也是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盾,要促进学生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提升,促进学生对问题思考、解决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都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此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可以多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对知识的相互讨论、提问、讲解和分析,学生不但会“听明白”和“想明白”知识,还能够把问题或知识讲解清楚,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进行有效授课。促进学生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将相对复杂的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点,使学生对课堂上所授知识充分消化和吸收,这就是有效授课,这也是课堂教学真正有效的重要体现。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没有优劣,好的方法就是适合学生,并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的舞台,学生做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信息加工者,教师引导的作用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满堂灌”、“填鸭式”的高耗低效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新课程了。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要教会并引领学生自觉合作。在课堂上利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之间合作是有效的方法。此外,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利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方晓梅. 人才应用能力主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6) 
[2]陈玉荣. 听写——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手段[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3]刘曦,韩立权. 多媒体教学模式对提高英语视听说能力的实践[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8(01) 
[4]常淑丽.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的英语教学问题探讨[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5]黄姣玲. 从培养语言能力到提高交际能力——中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重大调整[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6]朱德全,张家琼,桂平.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 教育研究. 2010(04)
[7]刘利平. 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