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高祖刘邦曾在江苏当了八年“邮递员”(组图)

 智者1111 2013-10-30

汉高祖刘邦曾在江苏当了八年“邮递员”(图)
          汉高祖刘邦曾在江苏当了八年鈥溣实菰扁(组图)
             民国时期的陵园邮局

    汉高祖刘邦曾在江苏当了八年鈥溣实菰扁(组图)

        民国时期的邮递员

    汉高祖刘邦曾在江苏当了八年鈥溣实菰扁(组图)
            1930年代的邮车

     汉高祖刘邦曾在江苏当了八年鈥溣实菰扁(组图)

       始建于明初的高邮盂城驿

在中国邮政浩瀚的历史中,江苏和“邮政”的渊源颇深。这里有全国唯一的“邮城市”——高邮,而汉高祖刘邦曾在江苏当过八年“亭长”,可谓邮局局长的“祖师爷”。

关于南京,也有你不知道的关于邮政的秘密。南京最早的邮局位于夫子庙贡院街、中国第一张“明信片”出自南京人之手……在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副教授王凯的引领下,我们开始了这次“江苏邮文化之旅”。
 秦

“高邮”已是重要的驿站

既然是走江苏邮文化之旅,我们自然要先好好认识一下“邮”字。何谓“邮”?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从邑垂,垂,边也。”学者们因此认为“邮”是指古时边陲地区传递书信的机构。

王凯介绍,我国古代,把邮政叫做“邮驿”。江苏的邮驿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前561年)为与诸侯争霸,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姑苏城都亭桥处设有都亭驿传机构,以邮递官府文书和传输官方物资,“都亭驿”也就成为了苏州乃至江苏最早的邮驿。

公元前223年,秦王于高邮筑高台,置邮亭,“高邮就是因为这一带位置较高,又是邮路重要驿站所在地而得名。高邮是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王凯说。

刘邦当了八年的泗水亭亭长

在邮驿制度上,汉承秦制,并有了更大发展,最大进步是驿和邮的分流。“驿”是以骑马为主的传递方式,“邮”则指短途的步行传书方式。管理短途步行投递书信的机构,称为“邮亭”。《汉旧仪》所谓的“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派大将军王翦攻灭楚国,在沛地设立泗水郡,38岁的刘邦被秦政府任命为泗水亭 (今江苏沛县东)亭长,任期长达八年之久。

“不过,汉时的‘亭’并不全是负责邮传任务的。”王凯说,兼管邮务的亭一般在交通要道沿线。而汉代大部分的亭则是地方基层行政单位,负责征丁收税及治安捕盗之事。

魏晋南北朝

从南京到西域开了一条“河南路”

公元222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建立东吴政权,扩展邮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水驿。那时吴蜀间的往来比较密切,交通也要靠船。北方曹魏方面若有使者来吴,有时也靠水驿乘船。

水驿到两晋时得到进一步发展,从九江到南京(时称建邺、建康等)全部为江行水驿。那时水路速度很快,一天一夜约可行船300里。

到南朝时,水驿甚至发展到用于和西域各国的通信联系。据史学家唐长孺先生考证,当时有一条从南朝首都建康出发的“河南路”,即先从水路西溯巴蜀,然后再逆江而行,穿过今青海到达西域各国。

朱元璋建起豪华驿馆接待外宾

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邮政队伍日益庞大。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他大力整顿邮驿,规定:“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意思是说,不是国家与军事大事,一律不许滥用驿站的邮递设施。

明朝时,会同馆是全国驿站的总枢纽,设在今天通济门公园路一带,城内有龙江驿(今下关)、江东驿(今江东门外)、江宁驿、秣陵驿等驿馆。这些驿馆十分豪华,堪称国家的高级招待所,用于接待外宾。

1384年5月,朱元璋“命天下府州县修治桥梁道路”。从《太祖实录》可知,当时以南京为起点,有8条通往各方要地的干道。高邮的盂城驿开设于公元1375年,是沿京杭大运河邮路上最重要的驿站之一。

南京人李圭手绘中国首张明信片

中国的近代邮政是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出现的。咸丰八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镇江被辟为商埠。1866年,镇江海关与北京、上海等3处海关先后设邮务办事处,兼办邮递。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大清邮政”。1899年5月8日,全国邮政按海关管辖区域划分为35个邮界,各邮界设立邮政总局。江苏有镇江、上海和苏州三个邮界。1897年正月初一,南京邮政局在贡院街开业,属于镇江总局的一个支局,这是历史上记载的南京最早的邮局。

清代时还有一桩事不得不提:一个叫李圭的南京人1876年前往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建国100周年博览会,回国后拟写了《译拟邮政局寄信条规》。在《明信片》一节中,李圭对明信片做了这样的阐述:“邮政局有印就厚纸片,其信资图记也印于片上,由局出售,以便商民凡寄无关紧要之信,可就片面写姓名住址,片背写信,不用封套,价更便宜。各国信馆皆有此片,谓之明信片。”文中还附有一张李圭手绘而成“明信片”。这枚“明信片”是中国邮政明信片的雏形。

民国

英国设计师建造夫子庙邮局

民国时期,南京邮局发展繁盛。原江苏邮政管理局是一个承载很多记忆的老邮局,位于下关大马路62号,今天老建筑还保留了下来。它的前身是江苏邮务管理局,1914年建成,地址在大石桥,管辖除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以外的江苏省内各地邮政局所447处,邮务长为英国人李齐。1918年,由于人员及邮局业务的发展,才在下关大马路建造了新局,1929年江苏邮务管理局更名为江苏邮政管理局。

南京人今天所熟悉的夫子庙支局、新街口支局以及位于钟山风景区的陵园邮局(现已改建为邮政博物馆)等,都是民国建筑。据《南京邮政志》记载,1923年1月1日,奇望街邮局(今夫子庙支局)建成开业;1931年,双石鼓支局迁到新街口,改为新街口支局……1936年时,南京城内的邮政支局发展到19个。为了方便寄信,民国时期还有火车行动邮局和骑车行动邮局。

和清代开在贡院街的镇江总局南京支局的简陋不同,民国时,南京邮局开始自己建楼。最先建造的奇望街邮局是个两层小楼,由一名英国设计师建造。据传这座楼当初是要做银行的,以前还有一个巨大的保险箱。

小知识

邮政编码何时出现

王凯告诉记者,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为了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我国于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邮政编码制度,1980年7月1日开始正式在全国宣传推行。

邮政编码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递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信的代号。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即每组编码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六位数的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位代表邮区,前四位代表县(市)邮政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邮筒为什么是绿色

王凯介绍说,绿色并非是古往今来一以贯之的颜色。从汉代到清代,邮驿的颜色是红色,邮差的帽子是红色,身上还背着红白相间的包,因为那时要骑马运送邮件,红色是为了醒目。民国时的“中华邮政”,用的是蓝色。用绿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事。

1949年12月10日至28日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会议决定采用绿色作为中国邮政标志专用颜色,象征着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摘自红潮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