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高山茶

 优西贵泽 2013-10-30

    【梨山茶】

    “梨山”地处台湾南投县最北端,与台中县及花莲县交接,高山气候特别显著,制作出的茶叶极少有因萎凋不足所带来的生涩与臭青感的,这也就形成了梨山茶倍受欢迎的主因。梨山属海拔2600公尺山区,冬季寒冷下雪,春天带有寒意,一年采茶两季,茶叶采收期为:冬茶农历九月中旬开始采收;春茶农历六月份初开始采收。而真正代表性梨山茶是福寿山农场及武陵农场之“福寿茶”最具公信力,其完全由退辅会农民辅导栽种,其次梨山山区周边种植茶叶,简称梨山茶.

    特色:因常年云雾笼罩,温度寒冷又冬季下血之故,生长期长,造就茶叶叶肉肥厚特色,其口味甘醇,冷矿味特别重,味道带有水果香,得天独厚的色香、味甘特色。

    在福寿山农场、翠峰、翠峦、武陵、天府、松茂、红香、大雪山、八仙山等各产地所产的梨山茶皆有其特色,其中以福寿山农场、武陵农场、翠峰最具代表性。

    [福寿山茶]

    福寿山农场位于梨山地区,1970年代中期,退辅会的福寿山农场开始植茶,并逐次扩散,海拔约2000公尺,土质结构为砾质壤土及页岩地形,产期5月底至10月上旬年收2至3季。常年处于低温环境,茶叶成长缓慢且常受白雪洗礼,茶汤鲜美,清甜滑口,是孕育茶树的优质环境。

    【阿里山茶】

    阿里山茶茶园主要分布于梅山乡山区之太平、龙眼(龙眼林尾)、店仔、樟树湖、碧湖、太兴、瑞里、瑞峰、太和及太兴等村落,目前茶园面积总数约10,000公顷,海拔介于900~1,400公尺之间。梅山乡龙眼村(海拔约1,200公尺)更是台湾高山茶的滥觞;此地种植的茶树,以青心乌龙为主。

    竹崎乡、番路乡及阿里山乡,产茶的村庄大多位于阿里山公路旁,如濑头、隙顶、巃头、光华、石桌、十字路、达邦、里佳及丰山等山地部落。而这些村落所产制的茶品,对外通称阿里山茶,不过也有名为阿里山珠露茶或阿里山玉露茶的茶品出现。尤以阿里山珠露茶最享有盛名,可谓是竹崎乡民的“绿金”,而此茶产于竹崎乡石桌茶区,茶园种植面积约为400公顷,分布于海拔约1,200~1,400公尺左右的高度,种植品种以青心乌龙为主,由于制成的茶叶,香气浓郁,滋味甘醇,广受饮茶人士喜爱。

    [阿里山珠露茶]

    阿里山珠露茶产于台湾嘉义县竹崎乡。竹崎乡位于嘉义县东方,是台湾新兴的高山茶产区。此地海拔约1400公尺左右,终年云雾缭绕,土壤又属于红土,故非常适合茶叶生长。所生产的珠露茶因特别的种植环境及优良气候条件,所以风味独特,辅以完全手采嫩菁及独到的焙制技术,使阿里山珠露茶广受好评。 本茶产自竹崎乡石桌地区,是最顶级珠露茶的故乡,入口即有一股高山茶特有的幽雅香气,与清纯甘润的滋味,是不可多得的台湾好茶。

    [阿里山高山乌龙茶]

    阿里山高山乌龙茶产地在台湾嘉义竹崎乡海跋1400公尺的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所栽培出来的茶叶味道清新自然,最大的特征就是香气甘醇且相当耐泡!

    阿里山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茶树芽叶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叶的甘味。同时因日夜温差大的缘故,茶树生长缓慢,茶叶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这些都是阿里山高山茶所展现出的特性。

    1200到1600公尺的海拔高度、日夜温差大,正是茶树生长的好环境,同是台湾著名的乌龙茶系的珠露茶,是阿里山的特产茶:坚持软嫩的茶菁100%手工采收;加上独特的烘茶,卷出外观翠绿色的半球状茶叶;茶汤蜜绿色,入口则有高山茶特有的香长和甘润。

    【杉林溪茶】

    杉林溪茶区位于台湾南投县,是台湾相当知名的茶区,同时也是相当知名的风景区。杉林溪茶区海拔1600公尺,以龙凤峡最具代表性,其次猪高寮,羊仔湾,狮头湖,番仔田一带,终年云雾笼罩,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所产茶叶能够表现出高山独特之茶色,因此广受台湾饮茶人士喜爱。

    杉林溪茶其特色为:色泽鲜艳、水色蜜绿澄清、富活性、落喉甘清,喝来相当顺畅,其味道有苦中带甘之口感,冷矿味中有杉味,味中甘醇顺畅入口,烘焙后带有蛋黄味。

    【金萱茶】

    金萱是以硬枝红心作父本,台农八号作母本,人工培育而成的第一代。试验所的代号为2027,也就是茶改场成功育种的排列顺序第12号。做成半发酵茶,滋味甘醇浓厚,具有特殊的品种香,是类似桂花香或牛奶香,而其中又以牛奶香,最受大众喜爱。目前金萱的种植面积,仅次于青心乌龙,占全台第二,位于海拔1,600公尺以下的茶区多有栽植。

    台茶12号 ,别名金萱茶,树型横张,叶厚呈椭圆形,叶色浓绿富光泽,幼苗绿中带紫,密生茸毛,适制包种茶及乌龙茶。

    以金萱茶树采制的半球形包种茶,就叫金萱茶。产自台湾南部,嘉义县,南投县境内,分布海拔从1000至1600公尺之间,受到浓雾笼罩,按古法培制,拥有甘美光亮之茶汤,其茶汤呈清澈蜜绿色,具独特天然牛奶香和桂花香气,品茗口感奇特,其中以牛奶香最为上品,滋味甘醇浓郁,喉韵甚佳。

    “金萱茶”对于多数的茶友来说,应该是一个相当熟悉的台湾茗品。金萱茶在台湾种植面积相当广,在高山上也有种类,因此也有人把它归类为台湾高山茶的一种。金萱茶为茶树品种名称,主要产地在南投及嘉义,是台湾茶叶改良场经过四十多年的培育,1980年代成功培育排列第十二号的新品种,命名台茶十二号,这是金萱茶学名由来,其后又命名为“金萱”,此后,以台茶十二号茶菁制作之部份发酵茶则称作金萱茶,俗称27仔。金萱茶叶子肥厚、鲜嫩,茶叶色泽翠绿有光泽,滋味清纯滑润,带有淡淡奶香及花香,风味独特,深受女性及年轻消费者喜爱。

    金萱茶最大的品质特征即俱一股浓浓的天然“奶香”,这种天然的奶香很少茶类可以做得出来,只有金萱茶有此特征.

    【冻顶乌龙茶】

    冻顶乌龙茶俗称冻顶茶,是台湾知名度极高的茶,冻顶乌龙茶是台湾包种茶的一种.所谓“包种茶”,其名源于福建安溪,当地茶店售茶均用两张方形毛边纸盛放,内外相衬,放入茶叶4两,包成长方形四方包,包外盖有茶行的唛头,然后按包出售,称之为“包种”。台湾包种茶属轻度或中度发酵茶,亦称“清香乌龙茶”。包种茶按外形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条形包种茶,以“文山包种茶”为代表;另一类是半球形包种茶,以“冻顶乌龙茶”为代表。素有“北文山、南冻顶”之美誉。原产地在台湾南投县的鹿谷乡,主要是以青心乌龙为原料制成的半发酵茶。传统上,其发酵程度在30%左右。制茶过程独特之处在于:烘干後,需再重复以布包成球状揉捻茶叶,使茶成半发酵半球状,称为“布揉制茶”或“热团揉”。传统冻顶乌龙茶带明显焙火味,近年亦有轻培火制茶。此外,亦有“陈年炭焙茶”,是每年反复拿出来高温慢烘焙,而制出甘醇后韵十足的茶。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后,鹿谷地区茶农在灾后重建中研发出“冻顶贵妃茶”。鹿谷乡农会每年举办茶叶比赛,评选出特等(冠军茶)、头等、二等、三等、优良茶(五朵梅、四朵梅、三朵梅、二朵梅、一朵梅)等品级。采摘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晾青、浪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团揉、复烘、再焙火制成。色泽墨绿油润,汤色黄绿,滋味甘醇浓厚。

    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南投县凤凰山支脉冻顶山一带。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居于海拔700米的高岗上,传说山上种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农必须蹦紧脚尖(冻脚尖)才能上山顶,故称此山为“冻顶”。冻顶山上栽种了青心乌龙茶等茶树良种,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茂盛。 主要种植区鹿谷乡,年均气温22℃,年降水量2200毫米,空气湿度较大,终年云雾笼罩。茶园为棕色高粘性土壤,杂有风化细软石,排、储水条件良好。每年采摘于4~5月和11~12月间,标准为一芽二叶,色泽苍绿,汤色呈金黄带绿,具有花香甘甜滋味。

    从茶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来看,即是冬季也并无严寒相侵,雪冻冰封,那么为何名冻顶呢?据说是因冻顶山迷雾多雨,山路崎岖难行,上山的人都要绷紧脚趾,台湾俗称“冻脚尖”,才能上得去,这即是冻顶山名之由来,茶亦因山而名。

    【白毫乌龙】(东方美人茶)

    严格说来,在茶叶的分类上,若要说是真正的乌龙茶,只有白毫乌龙茶才算是真正的乌龙茶,白毫乌龙茶(又名椪风茶、东方美人茶、香槟乌龙茶)可以号称是全世界是贵的茶,它亦属部分发酵茶类当中发酵程度较重的一种茶,这种茶的特征,不仅加工精细,最大的特征是①别的茶类做一斤(600克)只需约一千~二千个茶芽即可制成,而白毫乌龙茶却需至少三~四千个茶芽才能制成,几乎全部由鲜嫩 心芽所制成②白毫乌龙茶只限产于夏季,限产于本省新竹县北浦、峨嵋及苗栗县头份等地,限用青心大有品种,限用手采茶菁且唯有经小山绿茶蝉感染者才能制成较佳质量之白毫乌龙茶,从以上诸多条件限制,造就白毫乌龙茶不但亟其名贵稀少,且为典型之本省名茶中之名茶,特产中之特产,全世界绝无仅有,只有台湾新竹、苗栗才有的特产。

    白毫乌龙茶的质量特征,由于它是半发酵当中发酵程度较重的一种,又加工过程必须采较低温炒菁和干燥处理,所以不会象冻顶乌龙亦含有丰富之胺基酸,所以茶汤具有明显的甘甜爽口之滋味,再者由于采重发酵处理,儿茶素几乎一半以上被氧化,所以不苦不涩。典型的白毫乌龙茶质量特征必须是香气带有明显的天然熟果香,滋味具蜂蜜般的甘甜后韵,外观艳丽多彩具有明显的红、白、黄、褐、绿五色相间,形状自然卷缩宛如花朵,泡出来的茶汤呈鲜艳的琥珀色,它的质量特点比较趋近于红茶,而介于冻顶乌龙茶及红茶间。怎样形容白毫乌龙茶的质量特征,由于它的加工比较成熟(发酵较重),远较文山包种茶和冻顶乌龙茶发酵理重,同时其香味成份大部分是由发酵后所生成,风味更趋近于成熟的韵味,更由于它的名贵稀少,所以只能一句:宛如雍容华贵、风华绝代的中年贵妇足堪形容。喝白毫乌龙茶令人产生那皇宫贵族豪华气派高不可攀的气息,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期白毫乌龙茶外销至英国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品尝后,赞不绝口,而特地命名为东方美人茶的缘由。

    具有“最高级乌龙茶”之称,70%发酵度的白毫乌龙,又名“膨风茶”、“风茶”;其茶树以不喷洒农药,全以人力手工,仅采摘其“一心二叶”闻名,并以具有多量白毫芽尖者为极品,相当珍贵。全世界仅台湾的新竹峨眉、北埔、峨嵋茶区及苗粟后龙、头屋、头份一带为产区,最佳的采摘季节为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即端午前后。

    白毫乌龙的特点为茶叶呈现红、白、黄、绿、褐色泽,茶汤为琥珀色,带有成熟的果香与蜂蜜香,品尝起来滋味软甜甘润,少有涩味。也由于冷热软皆宜,待茶汤稍冷时,滴入一点白兰地等浓厚的好酒,可使茶味更加浓醇,而以此被誉为“香槟乌龙”也因其百余年前,外销至欧洲等西方国家时,传至英国皇室,维多利亚女王感受其茶味和东方女性之温暖柔顺,与茶叶舒展开后形貌雅丽,而命名为“东方美人”。

    【文山包种茶】

    “包种茶”名称的由來,相传於距今150余年前,大击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茶农仿武夷茶的制造法,將每一株或相同的茶叶分別制造,再將制好的茶叶,每四两裝成一包,每包用福建所产的毛边紙二张,內外相襯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包外再盖上茶叶名称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或“包种茶”,后来辗转传到本省南港、文山等地。目前本省所生产的包种茶以台北县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产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文山地包括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南港等茶区,约有2300多公顷,茶园分佈於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区,环境特殊,尤以坪林地区山明水秀,气候終年温润涼爽,雪雾瀰漫,土壤肥沃,故所产之文山包种,茶品质特佳,驰名中外。

    珍贵的文山包种,茶菁均以人工手採“青心乌龙”品种所制成的茶叶,外观翠绿,条索紧结且自然弯曲,冲泡后茶汤水色金黃鮮艳悦目,香气扑鼻,滋味甘润,入口生津,侯韻无穷,且“香、浓、醇、韻、美”等五大特色,是茶中极品,深为消费者所喜好。

    台湾高山茶

    在台湾的饮茶人士所惯称的“高山茶”是指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半球型包种茶(市面上俗称乌龙茶)。台湾各产茶区内,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以上的地区,包括有阿里山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中央山脉和台东山脉等。主要产地为嘉义县、南投县内海拔1000~1300公尺新兴茶区,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致茶树芽叶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而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之成分含量提高,且芽叶柔软,叶肉厚,果胶质含量高,因此高山茶具有色泽翠绿鲜活,滋味甘醇,滑软,厚重带活性,香气淡雅,水色蜜绿显黄及耐冲泡等特色。

    何谓“高山茶”?以海拔做定义,是目前比较没有歧见的说法,但在高度上,虽有业者是以海拔800公尺或1400公尺开始算起,但大体而言,仍以生长于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为主流共识。至於台湾现有种植茶树的高度是以海拔2600公尺为上限。不过“高山茶”一词也经常套用於产制於高山,但产地名气不大,或少数产区不足海拔1000公尺,但位居高地河谷,且富有高山气的优质茶叶。所以“高山茶”并非专指某地生产的茶叶,而仅是与“平地茶”相对的一个概念名词,但是高山出好茶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何高山出好茶?

    上帝赋予台湾种植高山茶的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在全岛约36,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超越100公尺等高线区域的面积约占68.7%,500公尺等高线以上的山区面积约占45.2%,真的是处处是“高山”。而台湾的高山茶园,又多是从旧有的林班地、竹林地开垦而来,地力丰沛,含有大量有机质,适合茶树发育。如果又是日照充足,降雨量平均的区域,更是种茶植茶的最佳地点。

    高山出产的茶叶天生便拥有下列两项优势。

    一、是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

    二、是由於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於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的优点。

    龙眼村原名“龙眼林”,因为旧时山龙眼甚多,密集成林,故以龙眼林称之。

    虽说产於高山的茶菁占有上述优势,但是高山制茶仍有其困难之处,首先是居高不下的种茶与制茶之人力成本;再者是高山茶菁必须现地现做,而午后经常性的起雾环境,时常影响后制茶叶的成功率。所以顶级的好茶,只能看老天的脸色。

    整体而言,无论是“阿里山珠露茶”,还是“梨山茶”,其实皆可归类为高山茶的一种,象徵高山出好茶,确确实实是有口皆碑的事实。而高山茶之所以迷人,正是其冲泡后,久久不散的茶香气韵及耐人寻味的回甘口感,喝上一杯,自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满布心中,这也正是平地茶难以抗衡高山茶的主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