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缘看中国》(五国伐齐后齐国的衰落与燕国北上扩张)札记(15)

 联合参谋学院 2013-10-30

第五十四章 枪打出头鸟之“合纵伐齐”
  54.1齐国灭宋引起的五国合纵伐齐

既然齐国犯了众怒,那么一场新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这次联合行动的主导者,是刚被齐国攻打过的燕国,而三晋与秦国,则是联盟的另外四个成员。如果说燕国与魏、赵两国,与齐国都有直接的地缘关系,联合抗齐情有可缘,那么秦、韩两国则似乎没有必要趟这池混水了。
  韩国的参加,其实也很好理解,既然三晋中的另外两家都参战了,韩国肯定也不好保持中立的。更何况韩国的生存之道,就是与其他强国绑定在一起。
  而秦国的参加,则是希望在中原获得一块前进的基地,这个基地就是宋国的“陶”邑。凭借秦国在关西强大的地缘实力,东进中原是迟早的事。秦国的参与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攻赵行动的破产。因为在魏国丢失河东之地后,秦国在山西高原的对手主要就是赵国了。而吞并中山国之后的赵国,实力已经跃升为三晋之首,受其实力提升影响最大的,就是意图东进的秦国了。因此秦国在自称“西帝”时,是希望联合齐国,并拉上其他几个诸侯联合瓜分赵国的。只不过,以赵国偏安一隅的地缘位置,不足以让其他诸侯动心罢了。齐国在自去帝号后,反而与其他几国联手,进攻函谷关,逼迫秦国也放弃了帝号。既然自己暂时无法东进,那么在山东诸国乱战一团时,乘机取利就成为另一种选择了。
  楚国立场则要超脱许多。不过这次所牵扯到的“宋”地和齐国,却是和楚国一直有地缘矛盾的。宋国在被灭之前,甚至向南侵夺了部分楚国在淮北的土地,而这些土地,现在自然也就被齐国所继承了。因此,仅仅是出于夺回失地的原因,楚国也要参加一份。不过楚国并没有加入联盟一方,而是在表面上选择了支援齐国。
  

54.2齐国的控制区——五都

A、首先是核心区内,也就是齐长城以北,济水以东部分。这部分土地大体上包含两个地理单元。一部分是“鲁中山地丘陵”(包括泰沂、五莲山脉)以北的平原地带,如果再要细分的话,齐人最初立都的鲁北平原,以及从“莱”夷手中夺取的胶莱平原都是属于齐国的核心农耕区,也是整个齐国最为核心的地理单元。对于这么核心的地理单元,齐国人当然也要用最核心的地缘中心来控制了。因此齐都“临缁”所具体辐射的,就是这片“核心农耕区”。

B、核心区内的另一个地理单元,占据胶东半岛主体的“胶东丘陵区”了。这里也是莱夷的最后栖身地,如果处在中原腹地,相信胶东丘陵区会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但它现在是处在齐国的大后方,即使残余的莱夷有什么想法,也只能成为齐国的内部矛盾。对于齐国来说,胶东丘陵所提供的主要是农产品以外的物资,比如盐、铁。再有就是提供了优良的港口,让齐国额外拥有了海上的地缘优势。其控制点选择是在胶东丘陵与胶莱平原的交汇处,这样即可保持与核心农业区的紧密联系,又可以东控胶东丘陵。这个点就是将要要齐国历史上发挥重大作用的“即墨”邑。

除了上述两个核心地区以外,我们知道,齐国在河济平原、沂沭河谷、泰沂山脉腹地(鲁中山地丘陵区的核心地区)都已经扩张出稳定的外围地区了。如果齐国希望稳定的控制上述三个区域的话,就必须也要这三个地区,设立三个副中心。而齐国也的确在这三个地区,设立了三个重要的城邑。
  C、首先来看看河济平原。齐国在这一地区的副中心,其实在之前我们已经有过交待,就是“高唐”邑,如果全景的观察“高唐”邑的位置,就会发现它正处在东、西“河济平原”的交汇处,并且靠近黄河。也就是说不仅是整个河济平原的地缘中心,亦能为齐国向河北平原的扩张提供有力的支撑。
  D、我们再来看看沂沭河谷,这个地缘中心的选择就不用齐国人操心了。当年莒国人千挑万选,并倚之立国数百年的都城“莒”邑,就是最好的选择。齐国人选择将副中心设在此,不仅有利于控制莒国故地,更能幅射整个沂沭河谷,将楚人挡在“下邳”之南的区域。
  E、至于说泰沂山脉的腹地,那里原来可是鲁国的势力范围。如果齐国能够将鲁国完全吞并,那么“曲阜”城肯定会是这个地理单元的地缘中心。不过鲁国虽然已经衰弱了,但齐国暂时还没有精力与鲁国决战,因此齐国的最终选择是在汶水的下游,曲阜的西北方向,设立了“平陆”邑(汶水下游的“汶上县”北)。以稳定齐国在这一区域控制区

临缁、即墨、高唐、莒、平陆,在齐国的行政架构中被称之为“五都”,也成为齐国控制上述五大地理单元的重要保障。不过这个“都”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在首都的意义。更应该被定位为各地理单元的“地缘中心”。因此齐国的“五都”都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从这个意义上看,五都之分,更象是现在的军区划分,或者说整个齐国被划分为五大军区了。不过现在的军区并不涉及行政权,而齐国的“五都”,是有军政合一性质的,从这点上看,又象是后世的“藩镇”
  

 

 

54.3伐齐诸国——燕国

如果说到与齐国的矛盾,不久前刚刚被齐国占过全境的燕国可以说的上是最苦大仇深的了。其实从齐国的角度,又何尝不知道,吞并了宋国就等于捅了马蜂窝。对于齐国来说,最现实,也是风险最小的扩张方案,就是先由东河济平原北上,跨过河间之地吞并燕国,然后再由北、东两面夹击赵国,最终消化整个河北平原。现在,齐国暂时将宋国作为了主攻方向,并不代表将来就会放弃向北扩张的企图,特别是齐国人已经基本占据河间之地,将边境线推进到燕南长城(东端)一线时。——有鉴于于此,燕国在破齐之后,希望完全吞并掉齐国。但无论是燕吞并的齐,还是齐吞并了燕,燕齐一体化的结果都意味了一个超级大国的诞生,诸侯也不允许。
  

 

 

54.4伐齐诸国——秦国获得陶邑,及对楚国的地缘冲击

首先退兵的是韩、秦两国。这两个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与齐国没有直接的地缘矛盾。秦国战略目标就是“陶”邑。不过秦国所求的,可以仅仅是原先菏、济之南的那个“陶邑”,而是希望控制整个菏——济之交的交点,换句话说,秦国所希望的是全方位的控制这个战略要点。这个战略要点,在宋国被灭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完全被宋国所控制了,或者说宋国已经将“陶”的概念,覆盖了整个菏、济相交的地区。因为在在宋国称王之后,宋国曾经进入过一个兴盛期,在这期间,宋国从魏、楚两国手中都夺取了部分土地。向北渗透进了河济平原(所谓“河东九城”),向南则越过彭城——钟离防线,向淮河推进(所谓楚国的“淮北地”)。甚至连东面的齐国,也曾经被宋国蚕食。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很大程度是因为魏、楚两国在西线,不得不承受秦国巨大压力。这个时期的秦国已经占据了魏国的河东之地,失去了河东之地的魏国,已经彻底的进入衰弱期了;而楚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数败于秦军之后,连大王(楚怀王)都已经被秦国所扣留了。而在秦国取陶邑之后,楚国人也很快在秦国的重压之下,失去了江汉平原这个根据地,并被迫迁都于淮河流域(公元前279年,屈原也就是在那时投的江)。
  秦国控制这块飞地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即使是没有外部的压力,这块飞地也很容易与关西的秦国本土产生离心力。就是控制这块飞地的贵族,会不可避免的与秦国中央政权互相猜忌。“魏冉”就是秦国东进的主导者,也是控制陶邑的人,其结果就是被视为尾大不掉而夺权(前266年),最终忧死于陶邑。
  

54.5伐齐诸国——魏国

对于秦国占据陶邑,最为不满的肯定就是魏国了,因为从地缘位置来看,魏国是最应该也最有能力从齐国手中接收这块土地的。虽然说魏国在这次联合作战中,也将宋国南部的大片领土并入魏境,将其东面防线推进到泗水西侧。但被秦国控制了以“陶”为中心的战略要地(秦国凭此等于同时切入了河济平原、中原、鲁中山地丘陵,三个地理单元),魏国扩张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因此魏国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希望从秦人手中,“夺回”菏——济之交的控制权。终于,在秦人占据陶邑差不多30年后,魏国终于拔除了这颗眼中钉。而最终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人,在历史上也很出名,并位列战国“四大公子”,他就是以“窃符救赵”而闻名于世的“信陵君”。

 

54.6伐齐诸国——赵国

除了秦、魏两国以外,与齐国在北线地缘关系密切的赵国,也有自己的收获。让赵国去参与瓜分原来宋国的土地是不现实的,毕竟他们没有秦国这样的实力和野心。赵人的目标是将齐国赶回黄河以南,以确保自己在河北平原的安全。也就是说,赵国希望能够向东最大限度向“河间之地”渗透。当然,赵国人完全占据河间之地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次战争的主导者,燕国也需要通过这片土地,进攻齐国的核心区。因此赵国所做的就是将靠近自己一侧的,齐国在黄河以北的突出部,纳入自己的控制区。其中标志性的成果,就是占据了齐国在河北平原的桥头堡“河间”邑(在现在献县以南,也就是当初“山经河”与“禹贡河”两条黄河支流的分流处,其东部主要为燕齐博弈区,西部则以齐赵之间的地缘矛盾为主)。
  

54.7伐齐诸国——鲁国

可以说,燕国在这次战争中的四个盟友,除韩国以外,都在土地上有所收获。不过在这次破齐之战中,鲁国也有自己的收获。这次,鲁国的收获就是泗水之东的“上邳”,也就是齐、魏两国当初相王的“徐州”从战略上来看,鲁国没有向北试图恢复它们在齐长城以南的控制区,而是向南攻击至泗水之滨,其最终目的是希望突破齐国所形成的包围圈。

 

54.8伐齐诸国——楚国

楚国人在这次战争中的位置其实是很讨巧的,表面上楚国并没有加入其他五国的联盟,而是支持齐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如果齐国最终抵抗住了五国的联合进攻,那么楚国则可以从齐国手中获取酬劳,而这很可能是宋国南部的部分土地;而如果齐国败了,那么楚国则可以从南线,沿沂沭河谷向北进发,在瓜分齐国的行动中,占据沂沭河谷。

这种表面援齐,实则中立的态度,让楚国可以从容的向北恢复他们曾经的控制区。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取回被宋国所占的“淮北地”,楚人没有向宋国的核心区伸手,可以说是吸取了齐国的教训,即暂时不要搅进中原这池混水(特别是他们在西线,正在承受秦国巨大压力的时候)。此外楚国以保齐为名,进占沂沭河谷,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了。

 

54.9燕国攻齐——楚国杀齐王——齐国复国——齐国一蹶不振(战国第二阶段结束)

这场战役的主角应该是“乐毅”,而乐毅之所以成为战国名将,也正是凭此一战成名。

要是燕国独自与齐国作战,燕国甚至很难攻破齐国的黄河防线。不过这次是五国共同破齐,因此魏、秦等国联军,可以从西河济平原侧击齐国,以配合燕军的渡河行动。在这种情况下,齐国的黄河防线就形同虑设了(在之前的历史中,齐国所受到的直接攻击,基本都是从西河济平原发起的)。当乐毅决心将“破齐”转为“灭齐”之后,突破济水防线就不再是问题了。因为齐军的主力都已经在河济平原损失的差不多了(由于战场是在济水以西,歼灭齐军主力的战斗也被称之为“济西之战”)。而退入齐国核心平原区的齐军,也很快败于追击而来的燕军之手,齐国的国都临缁也被燕军所占据。

除了齐国的核心平原区以外,齐国所控制下的河济平原、泰沂山脉腹地也都为燕国所占。但齐国强大的战略纵深,也让燕军遇到了和德军同样的问题,就是无法一鼓作气将齐国完全吞并而与齐国最后的力量进入了相持状态。——燕国在破齐之战中,一鼓作气占据了齐国七十多座城邑仅用了6个月时间,而面对齐国最后仅仅剩下了“即墨”与“莒”两座城邑,而燕军却在长达三年之久的时间内,毫无进展。

虽然齐国最后的据点是即墨与莒邑,但两国真正博弈的地点,却只是在即墨。而莒邑之所以没有成为燕国攻击的重点,则是在于楚国的介入。——楚国之所以介入这场战争,除了想拿回被宋国所占的淮北地以外,更想做到的就是向沂沭河谷渗透,以控制山东半岛南部的整个沿海地区。要做的这一点,比较直接的做法就是乘齐军与五国联军混战之时,进攻莒邑。——基于上述原因,齐王(齐闵王)在国都被攻破之后,逃到了莒邑。或者说,就是将莒邑作为了战时的陪都。由于选择莒邑,而不是即墨,是基于这里能够得到楚人的直接支援

  

楚国在杀掉齐闵王之后,并没有正式宣布占据莒邑(在燕齐两国还在胶着之时,没有必要出这个头),因此莒邑还是以齐国最后据点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上的。不过在齐国复国之后,齐人已经没有力量从楚人手中夺回沂沭河谷乃至瑯琊走廊的控制权了。而楚国在重新沂沭河谷后,如果再想扩张的话,无非是有两个方向,一是越过齐长城,进攻齐国;二是向西,攻击鲁国。前者的难度显然要高于后者。因此在20多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56年,鲁国这个最后的贵族为楚国所灭,鲁国的国君也被迁往“莒”邑,渡过余生了。
  

无论是齐并燕,还是燕吞齐,都不是其他诸侯所愿意看到的。那些不希望燕国独大的诸侯,也会选择一个齐国贵族作为齐国王室的继承人,进行复国战争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齐国的地缘基础足够雄厚,除了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以外,与周同寿的历史也足以让齐国民众从心理上抗拒燕国的统治。在内因和外因的共中作用下,都决定了燕国在与齐国进入持久战之后,胜利的天平逐渐向齐国倾斜,而在火牛的协助之下,燕军败退的速度甚至比他们当年攻取七十余座齐国城邑时还要快,齐国也最终复国成功。
  

不过在经历过乐毅破齐之战后,齐国不可避免的丧失了他们在黄河以北的外围控制区,而沂沭河谷也被楚人所控制。至于宋国的土地,齐国更是不做他想。换句话说,齐国已经丧失了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从此偏安一隅,无意再进入中原争霸了。齐国的这次失败,不仅意味着齐国的衰弱,也意味着秦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从此战国历史从第“诸国乱战”的第二阶段,进入到了秦国以一敌六的第三阶段,中央之国开始真正朝着大一统的目标前进了。
  

 

第五十五章 剑指东北——燕国向辽东、朝鲜半岛渗透

对于燕国来说,虽然没有达到吞齐的战略目的,但能够将齐国这个一流强国打到差点灭国,也奠定了燕国一流强国的地位。不过燕国也需要找对方向扩张自己的战略纵深,和赵人一样,北面那些为戎狄所占据的土地,成为燕国新的扩张方向。

 

55.1燕国扩张背景与限制

东北是燕国在唱独角戏(前提是无视那些戎狄),而军都陉以西部分,燕赵两国将共同应对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解读燕赵两国在北方的扩张,实际上也是在解读中央帝国在今后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当中,是如何确认他核心区的北面边界的。

背景

1、燕国正式向西、北两个方向扩张,始于公元前300年。那时因燕国所面临的形势是:因为燕王哙“禅让”所造成的内乱已经平息,而齐国在侵燕之后,迫于压力退了回去。那位后来任用乐毅,破齐成功的燕昭王(前311年继位),已经稳定了燕国的形势,正在寻求扩张的方向。

2、燕国之所以要急于扩张,是缘于当时的地缘形势。在各路诸侯纷纷称王时,兼并激烈,如果燕国还是这么单一的地缘结构,则只能是和宋、中山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甚至连韩国都比不上。且已经对中山国发起总攻,吞并中山只在旦夕之间的赵国,也会成为燕国最大的敌人。能够控制整个河北平原中北部,对于将北方视为战略扩张方向的赵人来说,是非常大的诱惑。
  3、如果不想去趟赵、中山两国那池混水的话,沿东南方向,向山东半岛渗透当然是一种选择,后来燕国也的确这样尝试过了。不过燕国仅仅是依靠现有的地缘潜力,既然齐国陷入孤立的境地,燕昭王和乐毅也是很难破齐成功的。因此在燕国有能力破齐之前,他们也如赵人那样,将扩张的方向投向那些戎狄之地。
  

燕国兼并戎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年召公被分封于此,就是为了对抗来息北方的戎狄。而燕国最早被分封的地点,也只是在现在燕国的西南部,正是通过数百年不断向北渗透,才将华北平原北部的戎狄赶了出去。只不过当燕国将易水以北,太行山以西,燕山以南的土地悉数收入囊中后。那横亘于北方的燕山山脉(包括西侧的部分太行山脉)不仅为燕国的后方安全提供的提供的保障,也为燕国的进一步扩张,制造的障碍。
  如果从对燕国的贡献来看,“秦开”的贡献甚至要大于名气更大的乐毅。因为正是秦开在西、北方向的作战,扩张了燕国的国土,丰富了燕国的地缘层次,才有后来乐毅的破齐之战。即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开将农耕民族的控制线向北推移的做法,其意义也要远高于乐毅战胜了齐国。
  

55.2辽河平原的农业情况
  就燕国和秦开而言,向西突破太行山脉,和向北越过燕山山脉都是一种选择。不过如果放在西面的话,将会与势头正盛的赵国正面冲突。因此燕国的主要扩张方向被定在了燕山以北。而当燕国寻找到合适的通道,越过燕山后,他们将面对一块极略战略价值和地缘潜力的土地——辽河平原。

关于辽河平原的情况,记得在国际部分曾经简略的说过,那是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渔猎民族博弈的主战场之一。如果从地缘结构上来看,这也是一块典型的“四战之地”。从地理结构来看,“辽河平原”四周主要有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北面的东北平原(其实辽河平原也算是东北平原的一部分);西部的蒙古高原;南面的华北平原;与东面的朝鲜半岛。  

相比于西、南、东方向有明显的山脉作为地缘分割线,辽河平原与其北部的东北平原就没有明显的分割线了,因此从地理单元的划分上来看,辽河平原也通常被视为东北平原的南部(北部的主体为松嫩平原,即松花江、嫩江种积平原)。不过就辽河平原的地缘位置来看,地缘关系显然要比他的北方兄弟要复杂的多。
  上述分析只是客观的指出辽河文化在地缘文化上的独特性。也正是由于辽河平原在整体上与松嫩平原直至更北部地区地缘关系紧密,在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和技术原因,未能开发成农业区时,渔猎民族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主人。而那些广布于山水之间的原始森林,就是这些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又能忍受低温的民族的生存基础。
  从土地的平整度,和淡水的来源来看,辽河平原倒是一个有潜力的农业区。问题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除了土地的平整度、淡水的来源(包括河流和降雨量),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温度。通过考古我们知道辽河流域在五千——六千前这个阶段曾经诞生过伟大的“红山文化”,这个文明的属性也是农业文明。也就是说,在五、六千年以前,辽河流域还是属于适合原始农业生产的“暖温带”。只不过红山文明的主体,并非是在辽河平原,而是在它的西侧辽西丘陵之上,或者说是在辽河的上游地区。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沿海平原海侵还十分严重,海水的反复入侵,使得那些山地边缘的丘陵地带才是最安全的。
  

 

55.3辽河平原四战之地
  从平原划分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东北平原”大体上是由北部的“松嫩平原”,以及南部的“辽河平原”所组成。前者主要由黑、吉两省占据;面后者最为肥美的土地则是辽宁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古典时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才是东北渔猎民族,与燕山以南的华夏农耕民族,地缘博弈的基础。而在松嫩平原与辽河平原之中,位置靠南的“辽河平原”,则是四方博弈的焦点

我们之前已经从大的地理格局上分析过了“辽河平原”的地缘位置,这是一个不则不扣的四战之地。

首先,活跃于松嫩平原的渔猎民族,基本可以无障碍的进入辽河平原。由于气候的原因,结冰后河流也就不具备防御功能了。
  其次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可以从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之间的缺口进入辽河平原。辽河的西源:西拉木伦河——西辽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条发源于蒙古高原,穿行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之间的河流,引领着游牧民族进入这片枢纽地区,也为他们攻击华北平原,提供了一条新的路线。(由于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为放牧,因此最早覆盖西拉木伦河流域的森林已经不复存在了。当然,农耕民族同样也没有将之变身为农业区,草原是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生态特征。当古典时期最后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占据此地时,这条为蒙古族滋养草场的河流被正式命名为“西拉木伦河”而占据西拉木伦河流域的部族是思汗黄金家族的嫡系子孙——科尔沁部,所以这片草原的正式名称被命名为“科尔沁草原”。)
  农耕民族并非在西拉木伦河流域没有留下过足迹,当年的红山文明正是兴盛于此。只是当古典时期的农耕民族再渗透至此时,却很难在此立足了。当你需要同时面对来自两个方向的地缘压力,而对手又分别是那些“野蛮渔猎和游牧民族时,退出这片接触区可能是你唯一的选择。造成红山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气候。

 

 

55.4西辽河平原——辽西走廊——燕北长城

如果说基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西辽河平原主要是来自松嫩平原的渔猎民族,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博弈的主战场,那么“下辽河平原”则主要是来自华北平原的华夏农耕民族,与东北渔猎民族胶着的地区了。当然,如果游牧、渔猎两大边缘民族,能够在西辽河流域达成共识,他们往往会共同对下辽河平原渗透。就“下辽河平原”的地理结构而言,比较有利于那些马上民族的是:本身与西辽河平原,乃至整个东北平原的主体,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特别是在冬季结冰之后,那些以骑射为本的边缘民族,很容易由北至南攻入农耕民族所占据的“下辽河平原”。
  而相比于那些马上民族可以任意在下辽河平原驰骋而言,华北平原的华夏族要想进入下辽河平原却要困难许多。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河北平原进入东北平原,沿燕山山脉东麓,渤海的西侧,那条狭长的沿海平原北上,是最为便捷也最为通畅的线路。这条介于山、海之间的战略通道由于北端位于辽河以西,因此也被称之为“辽西走廊”,而它南端的关口,就被命名为“山海关”。既使是单纯对比接触面,通过辽西走廊与“下辽河平原”保持联系的华夏族,也远比不上东北渔猎民族(也包括进入西辽河平原的游牧民族),进入下辽河平原来得容易。  

因为温度的原因,当时的海平面要比现在高。虽说不至于让中央之国的轮廓发生大的变化,但海水要想淹没这条狭长的伴海通道,却再容易不过了。因此燕国如果想渗透入东北平原的话,唯一的选择就是在燕山山脉之中,寻找合适的道路。

 

燕国人需要寻找一到新的防线,以将那些不甘心失败的戎狄,隔离在下辽河平原之外了。就东北平原本身的地理结构而言,希望寻找一条东西向的山脉,以为依托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而燕人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在辽西、辽东两片丘陵的北端,用人力修筑一条防线。一方面加强这些丘陵的防御力,另一方面则是重点保卫二者之间的结合部。而这条防线就是“燕北长城”的一部分。

既然向北扩张已经没有意义了,并且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燕人也就满足于将他们的北部防线,建于辽东——辽西丘陵之间了。现在燕北长城的构筑,虽然让燕国无意于深入东北平原腹地和蒙古高原,但还有一个纬度更低,且与下辽河平原相通的地理单元可供选择,那就是“朝鲜半岛”。而这个半封闭的地理单元,就是燕国下一步的渗透目标了。

 

 

55.5燕国未取得的平壤平原,汉代卫满换代,汉武统一平壤平原

如果能够将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朝鲜半岛这三块地缘势力整合好,这些北方边缘民族就拥有了和华夏民族平等对抗的能力。

从高句丽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没有对中央之国构成实质性威胁。因为在他长达700年的历史中,一直在为融合朝鲜半岛而努力,并且未能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达成真正的联盟。而他之所以在历史上拥有这么大的名气,除了现在朝鲜半岛上的族群,希望攀附上这个与其地缘属性有明显区别的族群以外,更在于他是第一个统一了整个东北平原地缘力量的政权,并以此为基础,占据了下辽河平原这个枢纽地区。而在此之前,华夏民族已经凭借强大的地缘势力,将势力渗透入下辽河原,乃至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战国后期至东汉末年)。在此之后,华夏民族除了要应对来自蒙古高原的地缘压力,也要重视来自东北平原的攻击了。
  在燕人率先成为进入下辽河平原的华夏族以后,辽东半岛的丘陵地带很自然的也成为了燕人的控制区。不过辽东半岛以丘陵地形为主,沿海地区又受到海浸困扰。因此燕人在越过辽东半岛之后,更希望能够向朝鲜半岛渗入。虽然朝鲜半岛的东北部为山地密集区,但地势向南沿伸到朝鲜半岛的西部,也就是黄海之滨时,已经趋于平缓了。在那些发源于东北部山地的河流(大同江为主)共同努力下,那些低缓的丘陵之间已经填充出成片的冲积平原了。因此燕人如果想在朝鲜半岛有所作为的话,战略目标就是占据这个地缘核心区——“平壤平原”。

这个政权以及所属的族群,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当年不愿归附周王朝的商族遗民所建立的“箕子朝鲜”。而实际上,燕国封建的战略目地,很大程度就是为了防止商人再度进入华北平原。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燕人需要将整个燕山以南地区纳为有己有,并以燕山山脉为天然防线,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足以保证周王朝的地缘安全了。  

问题是燕国北扩之时(公元前300年),已经是战国中后期了,而这一时期,整个中央之国的内部,正在上演着愈来愈列的地缘博弈。而燕国也不得不陷入这场以“合纵连横”为名的政治斗争中去。因此燕国在北方扩地千里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向南与山东半岛连成一片,而非是在朝鲜半岛倾力一战。至于说这随后发生的破齐之战,其过程和对地缘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在之前已经分析过了。在这场标志性的战争之后,战国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所有诸侯的注意力,都被那个强大的秦国所吸引了。而燕国,也没有精力去对付箕子朝鲜了。


  当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以秦国的实力如果想拿下平壤平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过这个短命的王朝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吞并箕子朝鲜的战略任务要由他的“继承者”西汉来完成。不过直接导致箕子朝鲜亡国的,却还是燕人。因为在楚汉相争之时,那些战国遗老遗少们,其实纷纷从名义上恢复了当初为秦所灭的各路诸侯。而在刘邦重新统一中央之国后,这种重新回到封割据时代的作法,当然是不被认同的。于是就有一个叫作“卫满”的燕人,想起了平壤平原。而那时的箕子朝鲜是衰弱不堪,自从燕人进入朝鲜半岛之后,这些商族遗民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了,因此,以“卫满”为代表的,不愿意为汉帝国所统治的六国移民(出于地缘上的关系,主要是来自于齐、燕两国故地)前来挑战箕子朝鲜旧有的势力,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割据的“卫氏朝鲜”(公元前194年换代成功)。公元前109年,那位以武功著称的汉武大帝,以辽东、山东两半岛为基地,水陆并进攻灭了卫氏朝鲜,最终将在帝国时代,将中央之国的势力范围覆盖到了平壤平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