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科技】来往免流量PK微信--20131031

 qinhuanwei 2013-10-31

 阿里巴巴宣布从11月起,在手机上使用其旗下手机淘宝、来往、聚划算、天猫、支付宝等客户端的用户将可以申领阿里巴巴赠送的每月2G的定向免费流量包。来往推出免费流量,或将能够刺激和吸引流量耗费严重的微信用户,此举被视为挑战微信的一大利器。但是流量免费真的就是杀手锏吗?它能够撼动微信的垄断地位吗?对于用户来说,流量到底有多重要?用户使用移动IM,最看重的是什么?来往推免费流量,微信又会如何反击?

流量重要吗?

流量的问题一直被大家关注,其重要程度因人而异,但从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看,流量的江湖地位越来越低。

用微信沟通用不了多少流量

从微信的官方流量表可以看出,如果用目前市场主流的安卓机和苹果手机的话,后台运行微信没有流量产生,如果前台使用,只以文字短信的方式聊天,流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用微信发送图片或者语聊就要看使用频率。图片、语音和视频优化,1M可发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约1分钟视频信息。

对于今天的微信而言,其发展力量和成功因素显然不再受流量成本制约。因为对于微信,其自有应对市场挑战的底气和本领,其中产品体验和社交网络的优势,也已经奠定微信的地位。

单位流量的价格大幅度降低

从2009年开始,流量费就已经被下调,各类流量套餐也相继推出。目前,大流量包已经变成现实,动辄几个G或者几十G的容量都会不成问题,单位流量的价格大幅度降低,运营商们会把大流量包给用户。

有人预测,未来流量的单设备使用或单用户使用将变成历史,用户的多个终端与多用户的各终端会组合起来共享流量,运营商也会和国外运营商一样强制推行共享流量包,如此不仅方便用户,也给运营商的融合竞争创造了新思路。

而且,因为流量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系统支撑能力的增强,特别是用户使用的多样性和应用的丰富化,运营商一定会真正地开始实现智能管道的理想,根据不同应用,运营商也会对用户的流量进行细分化的精确计算。

WIFI密集程度越来越高 流量用得越来越少

近两年,大家看到很多关于某市人群密集处将全面覆盖WIFI的报道,例如深圳、广州、杭州等等,北京的大部分公交线路目前也已覆盖WIFI,再加上各大商圈、写字楼、休闲广场等等,除了相对偏远的地区,WIFI的密集程度还是很高的。

近几年,各大运营商正在推进乡村WLAN网络建设。很多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农村WIFI将是发展重点。借助WIFI网络,手机应用的流量消耗可以降到最低,或许我们可以畅想,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去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覆盖着WIFI网络,所谓的“流量”一词将被淘汰。

免费流量难解“来往”之困

即使免费流量对用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是否就意味着来往能在移动社交领域成功突围?其实不然,三大挑战让来往的突围之路并不好走。

难以突破的创新困境

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但从事实上来看,无论是来往还是易信在核心功能上都与微信基本相似,均采用相同的移动社交产品架构,以“智能通讯录”为核心获取好友,实现语音、文字的即时通讯。既然现有的产品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那么对于用户来讲,来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阿里也知道难以在核心功能上有大动作,便增加了很多小的特色功能来吸引用户,还明确地提出了比微信“多那么一点”的口号。针对微信群最多40人的限制,来往支持500人的聊天大群;针对微信的付费表情,来往对所有的卡通表情一律免费。除此之外,它还集齐了当下社交产品所有亮点:与豆瓣群组相近的“扎堆”、与Snapchat相近的“阅后即焚”、与米聊相近的“涂鸦”、与啪啪相近的“语音图片”。功能虽多,但有自身特点的很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的网友会说“来往是一款移动功能大合集且无自身特色的高质量IM产品。”

难以打破的微信关系链

谷歌的社交产品Google+推出之后一直反响平平,一位谷歌高管问他的女儿为什么不用Google+而是用Facebook,女孩回答说“人都在Facebook上,为什么要用Google+”。

同样的道理,来往也面临着这个问题。“移动社交和游戏APP不一样,不是说有奖励就会去用。留住我的唯一理由是,我的朋友们在哪,我就在哪。”TMT分析人士Yves坦言,能真正绑住用户的只有关系链,这一点腾讯已经占尽了先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原有的关系链都已存在于微信之中,用户社交关系一旦建立,迁移成本很大,哪怕两个平台的关系链中只有一个好友之差,好友少的那个只会沦为第二选择。目前易信用户超过三千万,来往用户超过千万,但与微信的四亿用户相比,这两个数字还是太过渺小。

为了早日建立自己的关系链,马云先是撒金千万,奖励下载用户;再在内部强推来往,员工拉不到100个好友红包免谈;还有CEO陆兆禧表态说,公司愿意为“来往”付出任何代价。虽然短时间内来往用户数激增,但这些推广方式却被诟病。有专家分析称,这种“打鸡血”似的推广对产品是不利的,让用户领红包、让员工拉用户都是一种“变型”的推广,而不是自然的增长。这种非自然增长这很容易导致用户的流失。

难以更改的用户习惯

今年7月,微信的宕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微博上有人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失散了”虽是调侃,但足以体现人们对于微信的依赖。

微信比来往早了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人们习惯用微信扫二维码、发语音信息、关注朋友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微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虽然之前淘宝、京东相继封锁微信端口,但些举措并未对普通用户产生任何影响。

腾讯除了有时间上的优势,更有经验上的优势。说到底,微信是在QQ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腾讯对社交领域异常了解。而相比之下,阿里在社交产品上的探索显然算不上成功,推出过多款产品都未成气候。阿里旺旺虽然有超5亿的用户,但是用户只是把它当做线上交易的一种沟通方式,并未形成习惯和依赖。

因此就像钛媒体所说的那样“即使对于某个具体的用户而言两者的关系链一样,来往还要面临残酷的用户习惯的排斥。就像360在今年3B大战之时祭出的大招'ctrl ctrl’,尽管某些实际场景下这种方式更为便捷,但是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大多数用户在即使知道这个功能易用的时候,仍会打开浏览器输入域名请求度娘的帮助。”

阿里推来往

9月23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移动好友互动平台 “来往”,这也是阿里巴巴新成立网络通讯事业部后,首个对外正式亮相的集团核心级项目。

微信难撼 来往尴尬

虽然腾讯方面目前还没有就阿里来往、网易易信免流量打法做出回应,但是如果来往、易信能搞,微信难道不可以搞?以微信在移动IM市场地位来看,想要获得更大的议价权也不是难事。更何况,腾讯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

流量重要?社交更重要!

来往、易信推出流量免费杀手锏,不得不说这是狠招,但对于用户来说流量虽重要但其根本需求还是社交。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一个产品免流量费,但好友只有50人,而另一个产品需要付一定的费用,但好友有500人在,作为用户你会选择哪个?说到底,社交是你的最根本需求,也是相对更重要的需求。

按照目前的通讯成本来看,微信流量如果只看文字和图片并不是太大的成本,无法达成让用户为这点流量就更换社交关系的可能。因此,联合产品+社交关系的优势,微信目前不仅可以神色自若地生存,而且还可以完全在逆势环境下推出收费功能,让自己获得更好。

对微信而言,其发展力量和成功因素显然不再受流量成本制约。因为对于微信,其自有应对市场挑战的底气和本领,其中产品体验和社交网络的优势,也已经奠定微信的地位。

免费能推多远?推多久?

马云强推“来往”胜算有多少?新进入者缺乏差异竞争,功能上看也并没有太大区别,这是很多人给来往的评价。

缺乏像QQ这样母体优势的来往,难道靠阿里旺旺来绑住用户?为了抢微信用户,除了送流量、全员营销等传统手段,并没什么能长期黏住用户的手段,把人拉进来也未必留得住。微信具有的先天产品优势已经使得用户在社交网络需求方面如鱼得水,特别在巩固了用户之间社交关系的情况下,很少有用户愿意更换移动IM而换来社交网络中断或破裂的结果。

更何况,单纯依靠免费策略短期内可能会出现用户量激增,但还是难以持续留住用户,而且所谓的免费又能推多远?推多久?

你搞免费?难道我不能搞?

微信从0到1亿用了14个月;从1亿到2亿用了半年;2亿到3亿用了约4个月;如今,微信用户数已突破6亿。如果谈所谓的流量免费,也就是用户流量激励政策,凭借微信的市场地位,和运营商谈判的筹码岂不是更大?

别忘了,腾讯最厉害之处在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所谓的流量激励政策,如果让腾讯来做也未必不可,而与运营商联合,腾讯的议价能力也更强。易信和来往使用免费流量的策略虽然不错,也能给行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策略目前还对微信无法造成致命冲击。

值得寻味的事,马化腾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示好运营商,“我们对运营商都很老实,从不敢说过分的话。腾讯不会去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而是要做好与运营商的合作。”

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移动IM,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对于部分用户来说,免费流量确实有吸引力,来往推免费流量或许能够吸引一部分微信用户转投来往。但是在流量越来越便宜、WIFI越来越多的时代,流量并不是用户选择某款通讯工具的首要选择。如果没有创新性的突破,来往很难打破微信的关系链,难以改变用户的习惯。微信是国内第一个和运营商进行合作的移动IM,坐拥6亿用户,和运营商谈判的议价能力更强,同时微信的社交因素更强,来往想通过免费流量的模式来撼动微信的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

对于来往来说,找准自己的定位,依托阿里本身的资源发展自己的用户,不和微信从正面对抗,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或许能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

策划/编辑:韩杨 王菲 吴倩男 韩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