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曲格律总论(一)

 沧浪阁303 2013-10-31
诗词曲格律总论
前言
       唐诗,宋词和元曲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三大高峰,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而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广义格律诗。也可以说,它们的格律基础是一样的。因此,
把这一体系的格律放在一起讲,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把明清以后的星罗棋布的格律理论,称为传统格律理论。该理论虽然在建国
后经过某些学者的归纳和整理,并渗入了他们一些个人观点,但总的来说,在对诗
词曲的认知和理解上深度不够,且有许多偏差。另外一点,就是缺乏系统性及实用
性,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对古代文学作品在格律问题方面的认知和理解。因此,
其糟粕量较大。必须重新疏通和理顺它们。为了挽救中华民族这一宝贵文学遗产,
我以一己之力,对诗词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翻
阅了大量资料,认真总结,消化吸收,终于揭开了诗词曲中所有的困惑和谜团。
     我承认这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作为一个非文科非专业靠自学的草根族来说,可
想其难度之大,压力之大。凭借着兴趣和爱好,凭借着一股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
劲头,哪怕把老命搭进去,也要完成这一影响子孙万代的事情。
     用哲学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事物,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是我的最大收
获。比如,词的“同尾换格法”,这应该是宋词留给我们的最好遗产。可是,恰恰是
比金还宝贵的东西,在传统诗词曲理论中却消声灭迹。自宋代起,虽然从来无人
总结,但词人们始终在使用。这种填词常识的丢弃,不能不说是词曲学中的最大
损失。传统诗词曲理论注重死的东西,如尾句平仄格式论,去声论等,都是僵化
思维的体现。把一家之言不加思索地奉为信条,实在是可悲的事情。
      我不是个盲目崇拜者,对于诗词曲中的任何问题都不放过,一定要追根问底,
直到彻底搞清楚。比如,苏词是否突破格律,要逐首来核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
节。
      读书的目的是要读懂,所以前提是要会读。格律只是诗词曲的一个环节,但
它却是从事写作的必要武器。大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当你通览了这篇文章后,尽管很长,但它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