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风湿、类风湿病

 幸运草wrh 2011-09-04
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不只是指因受风或受潮湿、寒冷的影响而引起的肌肉、关节痛。确切地说,风湿性疾病是指特殊的粘液,由脑流向关节等处而引起疼痛。它包括所有侵犯肌肉骨骼系统如关节、肌肉、韧带、肌腱、滑囊等组织,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发病原因如何均在此列。当然发病原因或诱因可以包括受风潮湿、寒冷等环境因素,也可以是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家族遗传以及退行性病变等。由于风湿病的范围如此广泛、其中不少种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的发病率又很高。所以关节炎和风湿病给社会和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风湿病的预防
    
1.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虽然本病的致残较高,但患有关节肿痛的病人只要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减少致残率,甚至治愈。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或生产劳动,强健体魄,提高病能力 及防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这个道理。
     3.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汗出、当风、受凉、接触冷水等病史,说明这些因素在本病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暑热季节,莫要贪凉受露、暴食冷饮等。我们接诊的病人中,述其因卧睡石板、水泥地面或长时凉水侵泡而发病者,不在少数。另处,有些职业(如井下、渔业、露天作业等)是工作在水湿潮冷的环境中的,一定要注意使用劳动保护品;劳动或运动后,不可乘热身汗出便入冷水洗浴,勿当风吹;垫褥、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干燥;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清洗。居住环境一不定期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4.注意劳逸结合
     过度劳累,正气易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临床上,有些风湿病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但往往由于劳累后重新加重或复发。因而,做到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做,活动与休息适度是很重要的。
     5.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临床患者证实,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患了病后,情绪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现代西方免疫学研究证明,机体的免疫能功能同样受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的调节,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情志太过,能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外界侵袭而发病。
     6.预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风湿病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面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风湿病用药十忌
    
1.忌任意滥用。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
     2.忌品种过多。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治的现象。
     3.忌时间过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导致不良反应和引起自己觉察不到的副作用
     4.不遵医嘱。有些老人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所谓“经验”,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
     5.忌生搬硬套。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
     6.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人病多为长期、慢性病。极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中毒,添病加害。
     7.忌滥用滋补药。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有的老年人把从商业广告上看到的滋补药当作“平安药”,稍有不适,不问情由,取来就用,有的甚至长期服用,结果造成脏器损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8.忌朝秦暮楚。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中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作用。
     9.忌嗜药成瘾。有的老年人因食欲不佳,便经常服用助消化药;因睡不好觉便老依赖安眠药……,这样长期用药,既会成瘾,又会给机体造成某些毒性损害。
     10.可用可不用以不用为好。如便秘者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即可解决。失眠者可头南脚北,和地磁力线平行,能使人睡得香甜。

风湿病日常生活保养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促进疾病的恢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居住的房屋应风湿、向阳,保持空气新鲜。被褥要干燥,轻暖。床铺要平整。切勿在风口处睡卧。
     2.洗漱宜用温水,晚间洗脚,热水应能浸及踝关节以上,时间在15分钟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流通畅。
     3.要按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来增减衣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一般都比较怕冷,喜欢穿暖和一些,但要避免穿得过多,以免捂得过于严实而出汗。天热出汗时要避免电风扇直接吹风。出汗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把皮肤擦干,衣服汗湿 后应及时更换干燥衣服,避免受风。睡眠时不要贪凉,室内空气应流通,但不要睡在:穿堂风"处。夜间有盗汗者,除内服药之外,可在睡前用五倍子粉加水调匀,敷于脐内。
     4.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虑,也不可满不在乎,更不能情绪低落。要善于自制,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心胸宽广,愉快生活。
     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个别关节可能完全不能活动,因而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甚至部分晚期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为了防止这种不良后果产生,应该告诉患者,患病后即应使自己的病变关节尽可能处于正常功能状态。兹列举正常人关节的活动范围如下,以供参考:
     (1)掌指及指间关节各屈曲45°。
     (2)拇指置对掌位。
     (3)腕关节背伸30°,轻度尺侧偏(即向外侧偏移)。
     (4)肘关节屈曲90°。
     (5)肩关节外展45~60°,前屈30-45°,外旋15-20°。
     (6)躁关节90~95°。
     (7)膝关节屈曲5~10°。

风湿类疾病发病的年龄特征
     风湿类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据国外文献报告,发病年龄最小仅6周,最大80岁。国内有人报告,最小者为10个月,最大为77岁。以30-50岁为好发年龄阶段。女性发病率较高,约为男性的2-3倍。在50岁以上发病者中,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风湿病患者的自我调护
    
风湿病患者一般在病情严重、活动期时才住院施行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在家中进行治疗护理,这样既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又可起到积极配和医生的治疗、达到减轻症状、控制病情的目的。那么患者应如何自我调护呢?
     一、首先对风湿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虽然风湿病是慢性病,治疗上困难又很大,但绝不是不治之症,早期治疗可获痊愈,如延误治疗可使病情加重,发生骨破坏,甚至发生畸形,那时可就难办了。所以有了病尽早到风湿病专科医院诊治,按疗程服药,切不可乱投医,滥用偏方和激素,否则将会带来经济浪费、精力消耗和许多服药的副作用。
     二、生活方面注意衣食住行的调护:1避免劳累、受风寒和潮湿。风湿多与外感风寒湿邪有关,因此,患者不要睡地板洗冷水浴、开空调过冷过久等,要多晒太阳。2饮食应注意营养。多食丰富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维量元素、注意补钙。风湿病患者久病体虚、脾胃功能差又服止痛药易致消化不良,故应尽量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不要吸烟、饮酒及进辛辣之品。风湿类风湿患者忌食动物内脏、海鲜和啤酒,强 直性脊柱炎少食动物脂肪。3风湿病缠绵使患者多有不同心理障碍。如:焦虑、丧失信心等,这对康复是极不利的,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
     三、加强功能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改善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增强体力、促进食欲,除发热、血沉过高者外都应进行适当运动锻炼。运动锻炼种类很多,如广播操及关节操,即每天活动手指、腕、肘肩、足踝、膝、髋、腰颈等各个关节,使之伸展、屈曲、左右、内外旋转。类风湿关节炎开口困难可嚼口香糖,患手握核桃行捏搓活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要睡硬板床取卧位并每日两次俯卧位半小时,行走要挺胸抬头保持正常姿势,总之,锻炼要选择1-2种,要动静结合。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简称风湿)起病通常急剧,关节红、肿、热、痛明显。游走性疼痛出现快,消失的也快。主要发生在膝,踝,肩,髋等大关节、小关节的关节炎很少见,没有代表性。关节肿胀主要是关节内充血,水肿和渗出液增多,无晨僵及肌萎缩,也无关节并发症,而类风湿则大多数发病缓慢,有典型的晨僵。关节肿胀一般不红不肿游走时间多数在一月以上。主要表现在小关节,关节肿胀主要是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及滑膜与关节囊增厚,并伴有关节周围肌肉萎缩,滑囊炎与腱鞘炎。
     风湿性的关节肿胀时间短,多在1-6周内自然消肿,即使伴有心脏损害的风湿热,关节炎,病变活动通常也在6个月以内(多在3个月以内)停止。治愈后不留后遗症。这些特点区别于类风湿。关节X线检查:风湿性关节只有水样密度阴影的软组织肿胀,无骨质改变。骨质轻度疏松可见于迁延性风湿但其程度也不如类风湿的骨质疏松严重。类风湿的典型X线骨质破坏。风湿性关节炎服阿司匹林效果明显。关节症状明显消退,体温下降,血沉降低,而类风湿反应迟钝。

风湿病患者的合理营养
    
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合理饮食、平衡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上不要偏食偏饮,避免暴饮暴食,要精细搭配,营养均衡。但是对于明显偏寒恶热的病人还应有针对性地控制某些食品的摄入,如有些伴有怕冷、四肢发凉、腹泄便溏的寒性症状明显的患者,更应避免食用一切生冷寒凉食品,如冰水冷饮、螃蟹鸭肉、凉菜生荤类食品,尤其不可一次摄入过多。对于有些燥热口干、发热、便秘的患者,而应注意少食辛燥热补食物,如麻辣烧烤、高度酒水、参茸补品。风湿类风湿患者应节制饮食,防止过胖;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脑、肝、肾、心、胃及肠等)、羊心、胰、浓缩肉汁、肉脯、沙丁鱼、酵母、凤尾鱼、鳕鱼、马哈鱼、扇贝肉、咸猪肉、鹅肉、鸽肉、牛肉、野鸡、鸡肉、鸭肉、羊排、猪肉、兔肉、火腿、舌、牡蛎肉、虾、大比目鱼、酸苹果、菜豆(肾形豆)、小扁豆、蘑菇或菌类制品、豆制品、青豆、豌豆、菠菜及花生等;严格戒酒;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避免使用防碍尿酸排泄的药物;多饮水(每日3000毫升以上),使24小时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急性期发病患者要少量多餐,清淡饮食;慢性期患者虽然长期用药导致胃肠不适,也要适当进食。总之,既要按时吃药,又要按时饮食,否则光吃药不吃饭或乱食暴饮,都会加重脾胃失调,影响营养和药物的吸收。

什么是类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俗有骨痹、历节风之称。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本病在我国人中患病率为0.3%,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的高峰年龄20-40,而女性则在40-60岁,类风湿关节炎以女性多发,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3倍。

类风湿病的发病特点
    
1.多与气候变化有关,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发作变化,多发于三月和八月。
     2.多发于青壮年,女多于男。
     3.对于小儿、男孩发病较多。
     4.血型:AB型和A型的人偏多,RF(+)多于RF(-)。
     5.更年期和产后妇女发病率较高,对于患者不论男女到了更年期病情往往加重。
     6.60岁以上老人,初发此病,其症状和病程通常比较轻。
     7.发病初期多见于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脚趾、跖趾酸痛、晨起关节僵硬,继而发展掌、腕、肘、踝、肩、髋关节,大部分患者部位左右对称。病情进一步发展,关节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