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存折大变脸看储蓄发展史

 何时鹰击长空 2013-10-31

从存折大变脸看储蓄发展史



南国早报   2009-03-31          ■ 本报记者 廖敏 文/图
本报记者 廖敏 文/图

    你知道可以存标准实物单位,比如说十斤米的折实储蓄存折吗?你见过还有彩票功能的有奖储蓄存折吗?你能想到储户竟然还有整户、1/2户、1/4户的区别吗……这些早已不再使用的银行储蓄形式和凭据,如今却成为南宁一位藏家的珍藏。

  1、有人存过“老婆本”

  说起银行储蓄形式,一般人都会觉得很熟悉,不外乎就是定期、活期、零存整取等几种。记者也是带着这样的印象前去采访南宁专门收藏金融凭证、票据的藏家赵爱国,没想到在他的藏品中遇到好几种“不认识”的储蓄方式。

  坚持了十几年的金融凭证、票据收藏,赵爱国手里有近2万张银行存折、存单,包括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各种储蓄形式,以品种计算有1000多种。粗略的翻看这些藏品,记者为储蓄形式的丰富而发出感叹。

  赵爱国说,其实储蓄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古时候,人们也会把暂时不用的财物藏在某个隐蔽的地方,比如“窖藏”。唐代已经有了专门代人保管财物的信用机构“柜坊”,存有钱物的人还可以凭书帖命令将其钱物支付给第三人。明朝中叶以后,出现了从事钱币兑换与吸收储蓄的“钱庄”。清朝以后,又出现了“票号”与“官银钱号”等信用机构,这些不同时期的机构,均吸收个人储蓄存款。

  在中国,银行出现的时间是1906年。赵爱国介绍说,清朝政府官僚周廷弼,筹集股份资本50万两白银,参照外国储蓄银行的办法,在上海成立了信成储蓄银行,这也标志着我国近代储蓄事业的兴起。“其实储蓄的形式,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民风民情。”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的赵爱国,还非常喜欢研究储蓄形式。赵爱国说,这家信成储蓄银行除了办理零星定活存款外,还设立了四种储金:修学预备储金、学资储金、养老储金、婚嫁预备储金。其中的“婚嫁预备储金”真是非常有趣,赵爱国开玩笑说,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存老婆本”的历史出处。

  赵爱国说,可惜自己没有收藏到这些更早期的储蓄凭据。闲聊中记者问他,能拥有这么丰富的藏品,是不是与他在银行工作有关系。赵爱国说,从事银行工作会使自己对金融凭据、票据感兴趣,但每一件藏品都是辛苦淘来。

  2、折实存单“对抗”物价上涨

  “解放后,我国的储蓄事业发展很快,推出的储蓄形式非常人性化。”赵爱国说,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和开办储蓄业务。说到这里,赵爱国拿出一张1950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整存整取折实储蓄存单”,这张存单相当有意思。

  什么是折实存单?赵爱国介绍说,建国初期,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尚未消除。人民银行根据国家规定,为了稳定金融市场,保障群众参加储蓄不会因为物价波动而受到损失,创办了折实储蓄。用货币折成以实物单位的折实牌价单位存取。记者在这张存单上还能辨别出当时的记录,“今存在××君名下标准实物单位贰拾个,定期壹月,按月息24%。计息,本息凭单按当日牌价折实付货币。”赵爱国说,折实牌价由各地人民银行按当地面粉一斤、玉米粉一斤、白细布一尺计算前五天的市价,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逐日挂牌公布。在当时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这种储蓄形式就保障了储户不会因为物价上涨而本金“缩水”,广受群众的欢迎。仔细观察,记者觉得这张存单似乎有些“不妥”之处,上面还印有旧中国的计年称呼。赵爱国解释说,这就是当时银行储蓄人性化的另外一处体现了,当时刚解放,许多群众还保持着过去的计年方法,因此人民银行做了暂时的保留。1950年3月以后,全国财经统一,人民银行逐渐收缩折实储蓄,当年年底就全部停办了。

  说到这里,赵爱国又拿出一张保本保值储蓄存单,他介绍说,“保本保值”储蓄的做法是,储户存款时,按折实牌价将本金折合成折实单位。取款时如牌价上升按折实保值;如牌价未升或下降则按原有的货币额保本,并按原有货币额计付本息。这种储蓄形式同样是打消人们当时将钱存银行会“缩水”的担心。随着物价逐步稳定,保本保值储蓄在1952年6月底停办了。

  聊到这里,记者不禁想到时下人们常说“把钱存银行不如去投资”、“银行利息赶不上物价上涨”,如果现在还有保本保值的储蓄,可能也会受到储户的青睐。赵爱国说,玩收藏就会有新旧对比的乐趣,哪怕是成为了历史,如今想象一下,与朋友吹吹牛,也增添了乐趣。

  3、另类存折烙下时代痕迹

  赵爱国对藏品的分类、保存非常细心,往往将某一系列的,或是互成对比的几样藏品放在一起。欣赏他藏品的人,常常是看着看着就冒出了“问题”。

  “这两张存折是同一个系列的,为什么这张的背面是黑色的?”记者看到这样两张存折,外观设计、颜色搭配都显示它们是同一系列的,但是其中一张的底页背面却被人为的涂成了黑色。按照现在的银行规定,有如此严重污迹的存折是不能使用的。赵爱国让记者仔细看看完好的那张存折上印有谁的名字就明白了。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这一系列存折在印刷时,有个别“硬伤”,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之后,这些存折就不合时宜了。但是如果全部销毁又非常浪费纸张,于是银行就想到了遮盖的方法,这才出现了黑底的情况。

  记者又看到几张“有奖储蓄”、“有奖贴花储蓄”的存折、存单。赵爱国说,这是为了鼓励群众储蓄而推出的形式。其中一张1958年的“广东省灵山县信用合作社定期定额有奖储蓄存单”上可以看到,储户存了1元钱,如果中头奖可得到50元,二等奖为10元,三等奖为5元,四等奖也有1元。到期后无论是否中奖都可以取出自己的本金。“这种储蓄形式非常有趣,不仅具备储蓄功能,还有彩票的功能。”赵爱国说。

  不仅如此,这些有奖储蓄还有更有趣的地方。记者看到这些存单、存折上印有“整户”、“1/2户”、“1/4户”的字样,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赵爱国说,有奖贴花储蓄是零存整取储蓄的一种,由储户选择“花”(即贴花凭证)的面额(1元、2元、5元等),每月将当月份的“花”粘贴在存折上,到期凭存折及贴花凭证支取本息。每月开奖一次,中奖号码于摇奖的次日登报公布。究竟为什么还有“大小户”的区分,赵爱国说他查找过许多资料,请教过银行里的老同志,最后还是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估计是与开户时约定存款的金额大小有关系。

  4、银行卡藏品让人目不暇接

  时下,人们到银行办理业务,除了存折、存单外,更多的还会使用银行卡。赵爱国的银行卡收藏也非常丰富,他收藏了近万张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银行卡,包括早期功能单一的储蓄卡、银联卡、贷记卡、借记卡、信用卡等等。此外,他还收藏了40多家外国银行、100多个品种的银行卡。

  “银行卡也可以理解为更先进的存折、存单,因此也属于我收藏的范畴。”赵爱国能说出银行卡的许多“第一张”。比如说,我国第一张银行卡是1985年3月,由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中银卡”。我国第一张真正的贷记卡是1995年3月,由广东发展银行发行的“广发信用卡”。在广西,中国银行南宁分行于1988年4月,首先在南宁发行人民币长城信用卡,随后在全区范围内开办此项业务。在银行卡使用的早期,并不像现在这样满街都是“柜员机”、“取款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刷卡”还是非常时髦的。

  赵爱国收藏的这些银行卡,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他突然向记者发问:“你有多少张银行卡?”记者掏出钱包,里面有8张银行卡。赵爱国说,许多人都有多张银行卡,但是很少人会系统地收集到成套的银行卡。赵爱国拿出一套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发行的银行卡,上面全是以广西各个著名的地方风景为图案,有桂林山水、风雨桥等等。确实,这些银行卡,如果手里只有一张,就显得非常普通,而一旦集中了全套,还是非常有欣赏价值的。

  像赵爱国这样拥有品种如此齐全、数量如此之多的银行卡的藏家,在广西还是很少见的。采访中,赵爱国还接到另外一家商业银行的电话,希望能从他这里借些银行卡的实物作为资料使用,赵爱国欣然答应。对于自己的收藏,赵爱国说,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很可能还会看到比银行卡更先进的银行凭据,到时候他同样会尽收囊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藏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