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冲卒年略考

 五马山麓 2013-10-31

曹冲卒年略考

lost菜鸟 等级:狐天王 送礼物 发消息

楼主

曹冲卒年至少有以下三说:
    
    一、建安十三年
    
    曹冲死年,一般就本传,既《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认为建安十三年卒亡。
    
    曹丕在《曹苍舒诔》叙述:「唯建安十有三年,五月甲成,童子曹苍舒卒。呜呼哀哉!乃作诔曰:『于惟淑弟,懿矣纯良。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爱柔克刚。被德之容,兹义肇行。猗欤公子,终然允减。宜逢介祉,以永无疆。如何吴天,雕斯俊英。呜呼哀哉!惟人之生,忽若朝露,役役百年,亹亹宣行暮。矧尔夙天,十三而忘,何辜于天,景命不遂。兼悲增伤,诧保失气。水思长怀,哀尔阁极。贻尔良妃。腏尔嘉服。越以乙酉,宅彼城隅。增丘峨峨,寝庙渠渠。姻媾云会,充路盈衢。悠悠群司,岌岌其车,倾都荡邑,爱迄尔居。魂而有灵,庶可以娱。呜呼哀!』」
    
    后人校书更改《曹苍舒诔》文字为:「唯建安十有五年,五月甲戌,童子曹苍舒卒。」但是未改《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
    
    一个是陈寿在正史《三国志》的描述,一个是曹丕在文集《三曹集》的记载。
    
    二、建安十五年
    
    《三国志》又以「(邴)原女早亡,时太祖爱子仓舒亦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礼也。(邴)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邴)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征事。」
    
    《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十五年,初置征事二人,(邴)原与平原王烈俱以选补。」
    
    后人多以此据来更改曹冲死年。
    
    三、建安十二年
    
    曹植在《三曹集》叙述:「建安十二年五月甲戌,童子曹苍舒卒。乃作诔曰:『于惟淑弟,懿矣纯良。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刚。彼德之容,慈我聿行。宜逢分祚,以永无疆。如何昊天,凋斯俊英。呜呼哀哉!惟人之生,忽若朝露,促促百年,亹亹行暮。矧尔既夭,十三而卒;何辜于天,景命不遂。兼悲增伤,侘傺失气。永思长怀,哀尔罔极。贻尔良妃,襚尔嘉服。越吕乙酉,宅彼城隅。增丘峨峨,寝庙渠渠。姻媾云会,充路盈衢。悠悠群司,岌岌其车。倾都荡邑,爰迄尔居。魂而有灵,庶可以娱。呜呼哀哉!」
    
    曹植与曹丕两文差别在一个是建安十三年,一个是建安十二年,除此之外,曹植文字明显与曹丕文字雷同,故多所怀疑不以为曹植所作,「曹丕诔曹冲」居然与「曹植诔曹冲」两者抄袭巧合,可见误植的可能相当大,曹丕、曹植兄弟向来文彩辉煌,鲜少借用他人而抄袭,不合其原创文风,丁曼及严可均均疑此篇非曹植所作。
    
    所以「诔曹冲」作者既然不详亡逸,内容自然更难凭托作证。
    
    演绎:
    
    包括欧阳洵编辑类书《艺文类聚》作「建安十二年」及《太平御览》和《初学记》皆作「建安十五年」,三书皆收录同一版本的《曹苍舒诔》,除了纪年差别外,文字皆无出入。这些书数据源及作者不详难考,可信度略低。
    
    而纪传体述事常有交待因果而忽视时间,比方《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时间有点太晚,前面应为追述孙策渡江,末句建安三年时间只有最后周瑜还吴适用。
    
    因为孙策不会迟到建安三年才开始渡江(可参考其他记载之孙策以「兴平年间」起兵),而且记载所发生诸事(孙策驰书、得周瑜将兵;攻横江、当利、击秣陵;破笮融、薛礼、刘繇;周瑜还镇丹阳、与周尚见袁术;周瑜向袁术求为居巢长,还吴)除非都在同一年发生,否则建安三年并非为记载全部事件开始发生时间,孙策渡江到征讨六郡及周瑜还吴,一时难成,建安三年顶多视为最后一件事的发生时间。
    
    《邴原传》及《献帝起居注》皆主述邴原任职,当然是后来之事,甚女早亡及曹冲冥婚应早先于此。此二文叙述邴原在建安十五年任职,而曹冲婚事只是顺便提起,故曹操提出冥婚亦可于早于建安十五年,并非所有的事都发生在建安十五年。
    
    结论:
    
    毒树产毒果,有因方有果,来源不详之毒果,也许其树未必有毒,但是毒树之下,其果当毒。
    
    来源就已决定可信度,完整的正史与残篇的野史,优劣立见,不过野史仍有其参考价值,裴松之正是因为为陈志引注,令野史增加正史的光彩。《后出师表》是否伪作正在其来源,而非语气或文词,三曹文风在早年与晚年各有不同,从文风或修辞断其真伪更有疑问。除了正史外,决定曹冲卒年即为各类野史所引《曹苍舒诔》,不管版本再多,只要其源头《曹苍舒诔》有争议,便无法采信作证。
    
    当代正史优于后代杂记或野史。
    
    《三国志》为当代同时作品,《艺文类聚》及《太平御览》貌似唐朝以后的作品,而且其有争议之《曹苍舒诔》连作者为曹丕或曹植都有争议,当然内容字句有误更成问题。就像《后出师表》为推为伪作的最大理由之一就是来源有疑问,内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汉晋春秋》作「鞠躬尽力」)再感人,都无法掩饰其来源有问题,张俨的《默记》不一定能比《三国志》的记载更为正确。关键在来源,不在内容。
    
    是以就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及以上推讨,曹冲死于建安十三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