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卷烟厂始建于1970年,是宁夏唯一的国有卷烟生产企业,2006年整合为国内卷烟航母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在省外的两个卷烟生产厂家之一。企业现有职工513人,固定资产10112万元,占地面积97.56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吴忠卷烟厂是吴忠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税源之一,特别是加入“湖南中烟”以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地方政府的关怀和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生产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保持了安全稳定和生产经营有序,实现了良好的发展。 吴忠卷烟厂在艰难中起步,在坎坷中前行,经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连续多年被自治区和吴忠市授予“集体五一劳动奖章”、“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创利税先进工业企业”、“先进模范纳税单位”、“依法诚信纳税先进单位”、“社会捐助先进集体”、“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走上联合发展之路 为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2000年开始,烟草行业开始实行“关、停、并、转”的结构性调整。吴忠卷烟厂作为业内的小烟厂,在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的领导下,积极应对行业改革形势,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状况,积极寻求企业的生存之路。2000年,吴忠卷烟厂的组织结构调整主要考虑在业内与优势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吴忠卷烟厂先后与多家烟草企业进行接触和洽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能实现联合重组目的。 2001年下半年,随着烟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了《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要求对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进行关停。吴忠卷烟厂年计划指标5.3万箱,被列为关闭的行列。 2003年,经过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努力,争取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支持,给予吴忠卷烟厂享受10万箱—30万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政策待遇。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长沙卷烟厂伸出援手,于2004年8月30日对原吴忠卷烟厂实施兼并,成立了长沙卷烟厂吴忠卷烟分厂。 2006年10月18日,根据国办有关文件精神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进一步理顺行业资产管理体制的工作部署,“湖南中烟”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完成了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卷烟工业企业的合并重组。吴忠卷烟厂与长沙、常德、郴州、零陵、四平6家卷烟厂同时被改制为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卷烟生产厂。 加快管理文化融合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企业的文化融合,如同一台机器上各个齿轮的配合,只有协调一致地调整好运转速度,运转规则了,才能使整部机器有效地运转起来。 加入“湖南中烟”后,在对待吴忠卷烟厂上,用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的话说,就是“我们是荣辱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一家人”。 “一家人”是一个颇有感染力的字眼,有人为此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两个企业的兼并合作,如同一对恋人的交往,只有“彼此相爱”才能达到“婚姻美满”。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吴忠卷烟厂的“真心相爱”,表现在——不仅带来了上千万元的资金,为吴忠卷烟厂大修了卷接机,购置和调剂了卷接、包装和嘴棒成型机,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网络和生产管理系统,还带来了他们在云南、贵州、湖南绿色烟叶基地生产的大量优质烟叶,使吴忠卷烟厂的卷烟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而这一切又与吴忠卷烟厂职工朴实、热情、好学、勤俭的优良品质充分融合,使企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每个人都是企业文化的个体代表,只有人“和”,才能更好地协同作战。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个体的交流与协作,并形成了新的“合力”,从而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吴忠卷烟厂加入“湖南中烟”后,“湖南中烟”每年都多次派遣专家组,到吴忠卷烟厂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同时传授先进的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原本计划每次授课时间为两个小时,却常常因为“学员们”的提问或求教,延长到3个小时—4个小时。为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目前,“湖南中烟”加大了对吴忠卷烟厂的技术支持,从长沙、常德、郴州、零陵卷烟厂抽调技术骨干组成专家组,长期驻厂进行指导和帮助。 在企业兼并之初,“湖南中烟”便按照“系统思考,大胆设计,小心求证,柔性操作,风险防范”的方针,为吴忠卷烟厂制订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确保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并且及时整合了双方的营销队伍,理顺了营销策略,建立了扁平化管理机构,1+1>2的效能逐步显现。 由于双方在管理制度、经营理念、市场营销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良好融合,使吴忠卷烟厂得以在持续、稳定、和谐中前行,也使双方逐步实现真正的接轨,实现了政府满意、合作伙伴满意、职工满意。 加快技术和改造步伐 续写吴烟历史新篇章 吴忠卷烟厂经过38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自治区的重点工业企业和利税大户,位列自治区40强纳税企业、吴忠市十佳纳税企业前列。38年来,吴忠卷烟厂累计生产卷烟92.22万箱,实现产值18.43亿元,上缴税金9.46亿元。特别是加入“湖南中烟”以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至2007年共生产卷烟12.2万箱,实现销售收入6.61亿元,实现税利3.5亿元,销售收入和税利是兼并前33年累计的53.8%、59%,为宁夏和吴忠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2008年,吴忠卷烟厂计划生产卷烟6万箱,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实现税利1.2亿元。 建厂初期,吴忠卷烟厂以部队遗留下来的24间马棚作为厂房,在手工抽梗、碾子压梗、铁锅炒烟丝、手工包装的作坊式生产条件下开始进行卷烟生产,1970年到1979年10年间,生产、税收保持持续增长。1980年到1984年,由于设备老化,烟叶供应不足,加之烟草行业管理机制发生变化,使吴忠卷烟厂的生产、销售严重受挫,产量、税金迅速下滑。1985年底,中华桥南新厂建成投产,厂房、设备有了很大改善,技术、工艺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吴忠卷烟厂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企业取得较大发展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扩大产量,提高质量,1991年4月,经国家烟草专卖局、自治区经委批准,吴忠卷烟厂进行“八五”技术改造,并于1995年11月建成投产。随着新厂房的建成、新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为吴忠卷烟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忠卷烟厂的发展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陈建国书记等领导亲自与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的协调和沟通下,吴忠卷烟厂的技术改造工作稳步推进。2007年7月3日,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对吴忠卷烟厂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批复,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88亿元对联合工房及配套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该项目已被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重点项目计划。 通过对联合工房及配套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将建设一座19700平方米“U”形联合工房,形成从片烟投料到成品出库的连续完整工艺流程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更新一条生产能力为1500千克/小时的制丝生产线,搬迁一条90千克/小时的薄片生产线和卷接包装及嘴棒成型设备,逐步形成10万箱/年的生产能力,并预留发展空间;改造公用动力设施及设备、自控系统,新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燃气锅炉房,设置两台额定蒸发量为10吨/小时的燃气锅炉及配套设施;新建真空及空压站和配电所;新增采暖系统、空调系统和除尘系统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将“八五”生产楼进行改造为片烟周转库、回暖房、辅料周转库和零配件库,以满足仓储需要。 该项目于3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3月投入试生产。技术改造工程完成后,将大大提高吴忠卷烟厂的设备装备水平,满足生产“白沙”烟的工艺和技术要求,2009年,计划生产卷烟7万箱,可实现工业总产值4亿元—5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2012年,按生产卷烟15万箱的计划,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15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 在发展过程中,吴忠卷烟厂不仅硬件条件得到改善,“软实力”也得到不断提升。近几年,企业狠抓基础管理,强化创新意识,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不断提高卷烟产品的科技含量,采取有效措施降焦减害。在努力探索和实践“以管理创效益”的道路中,吴忠卷烟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拓展市场销售渠道,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得到逐步深化,劳动效率逐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同时职工工资收入稳中有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也得到相应改善。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吴忠卷烟厂将成为吴忠市乃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财税支柱企业,为宁夏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和“湖南中烟”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吴忠卷烟厂厂长李朝辉告诉记者:“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压奋进,乘势而上,努力使吴忠卷烟厂成为让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消费者满意的‘小而精’的企业,为本行业和宁夏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